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

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

天子?也就是劉宏了?

劉儉心中開始仔細地掂量起來。

大漢天子一定會支持出兵,爲什麼呂虔敢說的這麼肯定?

他迎向呂虔的目光,發現對方此刻也正捋着鬚子,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心中頓時一醒。

哦,原來這位呂府君,是在或明或暗的試探自己,想借着今日談話之機試探一下自己的政治素養。

但自己不過是公孫瓚舉薦來的一位師弟,他也不過是委任自己一個兩百石兵曹左史之職,對於自己這樣一個人,他何必小題大做,來試探自己呢?

特別讓人不解地是,這位呂府君還拿皇帝跟自己開頭說話,一上來就談關於京城的事,這好麼?

終歸還是得小心着點說。

劉儉裝傻道:“請問府君,天子爲何一定要支持這次北伐?”

呂虔慢悠悠地道:“你想不到?”

劉儉當然要說自己想不到。

當着第一次見面的太守,就彰顯自己能想明白雒陽天子的事情,那豈不是從另一個角度在說,自己也可以將面前的這位兩千石看個透心涼?

啥你都明白,要我們幹甚?

此乃官場大忌。

“回府君的話,儉自打從緱氏山回來,多年來不曾離開涿縣半步,對於京中之事,實知之甚少。”

“哈哈,你盧師在京任職,又是伱的同鄉,難道你們年節往來書信之時,也不曾提朝廷的這些事?”

劉儉毫不慌亂,只是義正言辭地道:“家師平日不許我們私下打聽朝中政事,就算是有書信,也大多也是督促學經,考校學識進度,少有旁言。”

“哈哈哈~!”

呂虔聽了這話,忍俊不禁:“看來,你家盧師從心底是不想讓你出仕,只是一心讓你讀聖賢經文了。”

“也有可能。”劉儉的表情頗認真。

“行了,我當這涿郡太守,好歹也有一個任期了,難道還看不懂你的那些心思?無非是恐言多有失而已。”

劉儉忙道:“末吏並無此意。”

“我也知曉你的苦衷,若是換老夫在你的位置上,想來也會如你一般小心,畢竟這個中利弊都擺在這了。”

“罷了!我且略微提點你一二,你可知曉去年春深之後,雒陽城中發生了幾件大事?”

“還請府君言明。”

“天下大事,你不可能不知,非要我說?”

劉儉只是微笑,就是不張嘴。

呂虔長嘆口氣,心中暗道厲害啊,第一次見了上官,卻如此沉穩,鋒芒內斂,怎麼擺弄他就是不吱聲!

有城府。

但這回他真想錯了,劉儉其實真有點忘記這一年發生了什麼。

一點不是謙虛。

“好吧,看你新來入仕,某便挑重點的與你說,去年這個時節,宦賊王甫爲陽方正下獄死刑,次月段熲飲鴆,隨後陽方正等四人爲曹宦所誣,治罪身死,我如此說,你若還是想不到,那接下來的大事,我恐便委你不得了。”

劉儉聽到這,心下暗歎,原來是因爲這一樁。

……

有些事需要從頭捋順。

現如今的皇帝劉宏,打從十歲上位時起,就一直投身與朝堂諸勢力爭權以及被各方勢力搶權的偉大事業中。

試想劉宏繼位之時,竇太后坐在雒陽深宮爲一大勢力;

陳蕃、李膺、竇武重新組合爲一大勢力;

曹節、王甫、張讓與清流勢不兩立,爲一勢力;

渤海王劉悝秉持着‘兄終弟及’的信念非覺得自己能當天子,也爲一派;

世族公卿中的袁家,周家,楊家冷眼旁觀,亦爲一派,可謂百花爭鳴,各自鬥豔。

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劉宏奇蹟般的上位了。

要知道,渤海王劉悝可是漢桓帝劉志的親弟弟,特別是劉志臨死前還把劉悝的級別改回了郡王,這也許多少體現出了一點“兄終弟及”的意思。

劉悝也秉持着這個信念,對外宣稱無論從哪方面條件講,老爺我都最適合當皇帝,你們誰敢不服我?

結果是宦官,皇后,世族真就沒人搭理他。

還沒當皇帝就這麼狂,當了皇帝你不得起飛啊?

於是,平日裡你死我活的大家一商量,乾脆就從河間王的後人中選一個吧。

誰讓河間王劉開是漢桓帝劉志的爺爺呢。

劉悝知道後直接不幹了。

你乃公的!你們腦子進屎了吧?漢桓帝他親弟弟在這你們不選,扯我爺爺幹嘛?

問題是所有的勢力就是不約而同的去扯漢桓帝劉志的爺爺,至於劉悝本人……

愛死不死!

最後選來選去,經過各大勢力的幾輪博弈,彼此試探,解瀆亭候劉宏閃亮登場了。

劉宏被各方勢力看好上位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歲數好,年輕力壯的,只有十二歲,你看劉志就太老了,三十六歲就死了,還不服管教,這回可得選個年富力強的,爭取幹個十年二十年的多發揮發揮餘熱。

二是家世好,他爹死的早,孃家人狗屁不是,當然要是父母雙亡就最完美了,可惜終究還是有那麼點瑕疵。

三是級別好,村幹部級別的解瀆亭候,天天都能跟亭長級別的人物交流國家大事,他爵位是不大,但這樣的人他底子乾淨呀。

劉宏就這樣入朝了,十二歲的他孤身一人,剛開始時甚至連他親孃都不能跟來,因爲宮中有個竇太后了,哪裡還有再招個太后的道理?

這就是漢靈帝剛登基時候的現狀,他幼小的心靈也因此受到了重創。

朝廷內外一堆大佬,朝廷內外他一件事都說了不算。

認命嗎?

不認!

朕可是皇帝!

有鑑於此,劉宏打登基開始,主要的任務就是瘋狂的幹一件事……

朕要權!

朕要權!

朕要權!

本皇帝要說了算!

可是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談何容易啊?

雖然經過多年努力,劉宏確實多少掌握了一些權力,但和朝堂上的各家勢力比,還是太小兒科了。

如果把政治鬥爭比作多人鬥地主,劉宏這位地主所擁有的牌面就是除了他自己這張大王,剩下的都是小三小四小五,還不是順,非得一個一個打,牌賊臭!

至於對面的那幾家農民……

世家公卿有小王有二,打不出去了就拿席捲天下的門生故吏們當炸彈炸你。

士族清流倒是沒炸,問題人家牌都是順子呀,八駿八廚八及什麼的從來就沒斷過,輿論牌打的也很順手。

這也就是清流和世族也並非利益一體,他們有時候還會意見分歧不對付,時不時的內鬥互相掐。

若不然他們一定把把都能給劉宏打成春天,皇帝平均每局都得輸九百六十萬歡樂豆。

皇帝把宦官拉過來一起鬥農民吧……嘿!這些不要臉的閹貨還時不常的去偷皇帝的牌!

劉宏看着農民朋友們手裡的那些好牌,這個眼氣啊。

但沒辦法,牌是天發的,就這麼湊合出吧。

先打張小三,成立侍中寺!

可漢朝本來只有九卿九寺,把侍中從少府那裡剝離出來單獨成立第十寺,這是要幹什麼?

簡單啊,朕要侍中寺省尚書事!你們把尚書檯的權力給朕交出來。

尚書令的權力經過多年改變,至今變的很大,三公的權力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架空,證令皆出於尚書,所以誰能“錄尚書事”,這個對於執政者來說,異常重要。

結果,突然有一天有宦官稟報:“陛下,侍中寺有奇聞了,那裡的一隻母雞變公雞了!”

劉宏的臉色猶如生吞一隻蒼蠅般的難看。

啥意思?

《難道侍中寺也想爭雄不成?》

行!你們厲害,三不行,朕打個四!

朕要召宣陵孝子數十人,皆除太子舍人!

宣陵是劉志的陵墓,宣陵孝子是一羣跑去給先帝守孝的人,是替朕守墳盡孝的,朕提拔他們,沒毛病吧?

當然有毛病了,太學出身的人要考試考上掌故之後,才能考太子舍人,然後再考郎官,你直接讓一幫哭墳的當太子舍人,你想幹啥?

是想繞過傳承百年的人才選舉制度,直接你說了算?還是要在朝廷裡安排你的親信?陛下啊……洗洗睡吧!

劉宏氣的臉都紅了,3,4不行,朕打倆五總可以了吧?

朕派巡查使巡查天下,查一查你們世族官員的問題!

行啊,陛下你查吧,但你查來查去,抓了這多人,爲什麼要赦免你奶媽的女婿陽球啊?不厚道啊,人辦事得公允啊,要不還派人巡查什麼呀?

你們……你們……

劉宏氣的紅臉變綠!

朕再打三個八!

你們世族在太學中的學子太猖獗,居然賄賂監察官,更改大漢唯一的通用教材蘭臺漆書!教材都讓你們改廢了!不能用了!朕要重新正定教材,立熹平石經!

立石經?是今文嗎?嗯,朝中掌大權者,皆今文經門生,只要石經不是古文經那些人的野路子……過過過!

一個十!朕成立鴻都門學,從此太學不是大漢唯一的國立學府了,朕鴻都學門中的學子,也可以入仕爲官!

陛下,您想建大學您就建,但爲啥要建成藝術學院啊?怎麼這幾屆畢業生不是畫畫的,就是學書法的,還有朗誦詩歌的?

朕樂意,你們管不着!朕就喜歡學詩歌學畫畫,朕就讓鴻都學門的學子們學藝術科目當官,怎麼樣?

這時宦官把手伸出來偷牌了。

陛下,不好意思,您這張十是老奴的,我們也想通過鴻都學門往朝廷安插些我們的人呀。

劉宏:“……”

朕,朕出大王了!

要加強三互法!還有宦官,你們那張黨錮的牌朕不拿大王砸了!

陛下,您這是不是掀桌子?不好好玩是不?我們可炸彈了哈!

……

劉宏上位後,每一樁每一件事都體現了他不服輸執意維護皇權的精神,但效果實在不佳。

就這麼打了多年,劉宏的歡樂豆也輸的差不多了。

至於去年的那一局鬥地主,是這麼個結局——

去年朝中的權臣巨宦段熲、王甫身死,但剷除奸佞的酷吏陽球也因爲一句‘先舉權貴大猾,乃議其餘爾,公卿豪右似袁氏兒輩,從事自辦之’而惹火上身,被劉宏拋棄。

說白了就是陽球對付了大宦官王甫和涼州系權臣段熲之後,又想對付以袁家爲首的世族了。

那他的下場自然不言而喻。

段熲身爲西涼戰神,打仗確實厲害,和宦官勾結打朝臣也有一套,問題是他有點玩的太大,

他先是把“兄終弟及”的渤海王劉悝給幹掉了。

而當時劉悝的老婆的侄女當上了漢靈帝的皇后,形成了外戚加藩王的政治組合,但被宦官曹節,王甫連接段熲拔起,將渤海王整個滅族,問題是拔就拔吧,怎麼連宋皇后都被滅族了?(曹操也因從妹夫宋奇的關係被免職)。

皇后都被幹掉了,王甫和段熲的生命也走到頭了。

劉宏爆發,用他奶媽的女婿酷吏陽球,收拾了段熲和王甫。

朕動不了世家,還動不了你們?——朕讓你們偷牌!

最終,段熲和王甫死了,而除掉他們的陽球因爲管不住自己的嘴,也死了。

而這個時候,劉宏發現自己這局好像又輸了幾百萬歡樂豆。

王甫是宦官巨頭、段熲是涼州系權臣、陽球是被天子拋棄的忠臣酷吏,而以這些死人爲首的門生故吏們,他們的未來又將投效何人?

特別是段熲的涼州系手下!

難道會投關東的世族公卿?

毫無疑問,去年京中的這場慘烈決戰,宦官、軍功武人代表以及躲在後面坐收漁利的皇權,其實都失敗了。

贏家是在這場爭鬥中,不顯山不露水的以袁家爲首的公族代表。

以劉宏這些年來不停折騰的性格來看,這個結果是他不能忍的。

可世家公族坐收漁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如何在短時間內打破這個局面?

戰爭!

你們這些混蛋,朕這回的豆堅決不給了!

你們想要收編段熲和王甫在地方的殘餘勢力?辦不到!

朕找個機會打仗,把你們割離開!

朕看那些在幷州任職的涼州系武人到底還投效誰?

或許對劉宏最好的結果,就是通過戰爭,再打幾個段熲出來。

……

“府君說的對,陛下爲天下計,爲朝堂平穩計,爲大漢朝局計,必會出戰!只是朝堂之中,似那些老成持重的公卿重臣,恐未必會允許。”

劉儉這番話說的還算巧妙,既輕巧的回答了呂虔的問題,同時又根據他的問題,向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皇權想要打破眼下的局面,需要打仗,但作爲去年那幾起既得利益者的世家公卿們,他們會願意嗎?

這裡面可是有司徒袁隗、太常楊賜皆在。

“所以,此事若想辦成,就要達到上下一心,地方諸官聯名,以造聲勢,給陛下能夠在朝中直定決斷的理由,如此方可成事。”

劉儉恍然地點了點頭,說了這麼多,他也終於逐漸開始明白了呂虔等人的立場。

這些人還算不上世家公卿,但他們卻屬清流。

平心而論,清流士族這個羣體,在大漢朝各級派系中,相對還是比較公正的,他們除了與宦官不共戴天之外,在皇權宗室和世族公卿、包括外戚的針鋒相對中,大多數的時候還能保持公允與客觀。

前提是不要觸碰他們的利益。

呂虔繼續道:“經過去年雒陽之變,咱們幽並邊郡諸官,對於出塞之事,大部分應該還是比較贊同的,特別是邊郡將士多年苦於鮮卑,多有復仇之志,只是當下有三人未必肯應,而此三人偏偏還是重要人物。”

“敢問府君所言三者爲誰?”

“將離任的幽州刺史陶恭祖,還有即將上任的幽州刺史劉伯安,幷州刺史董仲潁也。”

(本章完)

今天陪老婆複查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今天母親出院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今天晚上更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32章 關長生第698章 夢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226章 遺物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82章 謙亡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43章 教導張飛第19章 審鮮卑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52章 圍京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
今天陪老婆複查第386章 大家都把劉德然當標杆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762章 左右,拿下孫策今天母親出院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746章 關羽的警醒第775章 袁家最強之人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467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今天晚上更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9章 吾輩何必長爲民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32章 關長生第698章 夢第162章 劉儉立牧第226章 遺物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8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82章 謙亡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319章 終於敗北,胡軫轟城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229章 劉董聯盟第43章 教導張飛第19章 審鮮卑第29章 只有一張大王的劉宏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459章 你的努力方向是錯的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211章 宦官的瘋狂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147章 真定豪傑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623章 大將軍不尊朝政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56章 家有醜婦(三更)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52章 圍京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