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

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

劉周呆愣愣第看着那名驛吏,一時之間竟說不出話來。

聽這驛吏的言下之意,自家兒子這次不但在塞外獻策有功,幫着朝廷打了個大勝仗,而且還親手殺了鮮卑三部的新大汗……還斬下了對方的首級?

而且,就連那個威名赫赫,十年間不斷騷擾漢廷邊境,幾乎牽扯了漢朝一半軍力的檀石槐的屍體,也被自家兒子給帶回來了?

還有三十五名彈汗山,檀石槐的近臣……

聽到這裡,劉周的喉結不由的滾動了一下,消息來的太突然了,讓他有點承受不住。

這個消息對他的衝擊有多大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後世的一個普通年輕人,畢業後,沒房子沒車,每月拿着微薄的搬磚工資在吃喝都成問題的情況下,然後你突然告訴他,你昨晚買的那張彩票中了頭獎了,每注八百萬,偏巧他還在同一個號上加了十注。

沒錯,就是這種感覺。

“恭喜劉兄!令郎真是當是當世英傑,實是咱涿縣任的光彩啊!”

“此等功業,十年難出一人啊。”

“便是盧尚書昔年徵九江之功,與今日令郎的功業相比,也直如是螢蟲而比皓月了!”

也不知是誰先道了一聲喜,緊接着,便見所有涿縣的豪強紛紛起身,輪番到劉周面前恭賀的祝賀,一個個臉上都堆積着笑容。

雖然不知這笑容到底是否發自真心實意,但是他們眼下對劉儉的吹捧和讚許確實是發自真心的。

劉儉的這份功業確實很大,雖然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湊巧撞上大運,但這份大運撞的也太準了,要知道鮮卑目前是大漢朝在北方最強大的對手,在這十多年來幾乎牽扯了大漢朝每年一半的軍費支出。

而現如今,不論是從一開始發覺鮮卑的異變,但中間諫策行策分化,再到劉儉身先士卒,搶險拿下彈汗山的首功,可以確定的是,這位從涿郡走出來的少年,已經是聲名大噪了。

……

……

彈汗山下的漢軍大營之中。

“嘶——!”

軍醫正在給張飛換箭傷的布帛,饒是張飛這等猛漢,也不由略略的深吸口涼氣。

沒辦法,中箭容易拔箭難,不論是什麼民族,其箭頭基本上都是有倒鉤的。

中箭的時候尚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一旦涉及到拔箭,必然會撕扯下一大塊皮肉,而以漢朝的醫療水平來說,想要治癒破傷風是根本不可能的,故而就是這一塊被扯下的皮肉,足矣要了人的命。

“這也就是你身體素質好,若是換成別人中了這一箭,只怕早已是一命嗚呼了!”

“嘿嘿,爲了兄長,這點小傷不足掛齒。”張飛滿面笑容混不在意。

劉儉伸手掐了掐張飛的肩膀,隨後等醫官出去之後,他又親端起漆碗,喂張飛喝粥。

劉備和關羽分別上前,想要替劉儉執碗,但都被他拒絕了。

“唉,這一次爲了爭功,是我疏失了,雖然事先已經得到了魁斗的傳信,知曉了和連的具體位置所在,但也是因爲我錯誤估計了和連等人的實力,輕騎取賊,雖僥倖成功,但卻折損了三十五名兒郎兄弟,還累賢弟受傷,我之過也。”

劉備在一旁安慰道:“德然,莫要如此自責,魁鬥暗中送信來書和連準備遁走的時候,給我們準備的時間實在有限,畢竟董卓手下的人也都是虎視眈眈,雖有盧師支持,但若不快些動手,功勞必屬他人,再說彈汗山是鮮卑的地盤,怎可能不受傷就成功的?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簡雍亦是點頭道:“不錯,這一次遠征,從出塞開始到最後,都虧了伱精心謀劃,才使得咱們弟兄一路平順,還拿下了當世奇功!如今咱們弟兄皆聲名遠播,這今後的日子,可就好起來了!”

劉儉聞言沒吭聲,他只是轉頭看向劉備。

“兄長覺得如何?”

劉備也是滿面喜色:“說實話,就憑此番功績,按道理來說封個候怕也是不在話下!”

劉儉伸手給張飛餵了一口粥,道:“此番功績,確實可以給我們揚名,但是朝廷具體要如何封賞我也說不準,此事我稍後會和盧師商議一下,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先跟你們交個底。”

說罷,劉儉將粥放在了旁邊的案几上,隨後正容看向幾人。

“這大漢朝的天下,你們覺得,今後會變成怎樣?”

這個問題,可是將劉,關,張,簡四個人給難倒了。

他們四個人,在某些方面來說,確實是難得的俊才,但你讓他們對這個世道的未來做一個預測,這事他們誰也說不準的。

關羽捋着他那三縷長鬚,認真地回答道:“要麼,陛下勵精圖治,掃清朝堂諸難,還當世清平,要麼就還是這般,奸佞當朝爲政,地方豪右攪禍,氓首食不果腹,黔首衣不遮體。”

劉儉沉默了一會,緩緩道:“諸位有沒有想過,我大漢已是崩潰之邊,旦夕有天崩地陷,四方分裂之危?”

“啊?”

幾個聞言皆傻眼了。

後世的人分析那時候的情況,自然覺得大漢朝分崩離析,地方割據是一種理所應當,但對當時的人來說,這無異於天方夜談。

就算是所有人都知道大漢極難重返,內症已深,但也從來沒有人想過它會分崩。

秦朝是中華第一個封建王朝,但存在的時間太短了,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只是如曇花一現,按照實際情況來說,漢朝或許才應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中華大一統王朝,也是中華大地第一個黃金髮展時期,第一個四夷賓服的時代。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九成人想都不敢設想,這個帝國會有崩塌的一天。

張飛愣愣地看着劉儉,好半晌方纔開口道:“兄長,你該不是得了大功,一時興奮得了癔症吧?不就是拿下了和連的首級嗎?不至於不至於……”

“你們真的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天下依舊不會亂?”劉儉的表情出奇的嚴肅。

關羽捋着長鬚的手,很明顯加快了速度。

簡雍在一旁侷促不安,喃喃道:“我只是想出人頭地,當個官啊,我從沒想過別的……你突然與我說這麼大的事,我、我如何應?如何接啊?”

劉儉轉頭看向劉備。

平日裡,最喜自詡漢皇后裔的劉備,此刻也變的面色凝重。

“賢弟,不管這個天下到底會不會亂,我們現在又能做些什麼?”最終,劉備開口了。

果然,關鍵時刻,還得是劉備的思想能夠跟自己契合的上。

“我們要做兩手準備,不論這個天下到底會不會亂,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要有實力,但卻不是那般簡單的”

“如此,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要有每個人的任務。”

“德然,你說吧,爲兄聽你的!”劉備毫不猶豫地對劉儉說道。

說罷,他又轉頭看向身旁的幾個人,道:“你們呢?”

關羽鄭重地向劉儉抱拳施禮:“沒有劉君,就沒有關某的今日,別說是爲國立功討胡,關某如今,只怕也是一個倉皇流落在幽並的殺人犯,關某這條命,就是兄長的!”

張飛急道:“俺也一樣。”

簡雍呵呵一笑,伸手指了指張飛:“俺跟他一樣一樣。”

幾個人在帳內皆哈哈大笑。

隨後,便聽劉儉道:“從現在起,咱們每個人的身份,都會與原先大不一樣,我已爲諸君各自謀劃好了前程,我們從今往後,各自走的路都不會一樣,但是我等只需在各自的領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便可徐徐積蓄力量,待日後若天下果真有變,我等自可脣齒相依。”

“兄長,你說吧,咱們幾個當如何做?”

劉儉首先指了指自己,隨後又指了指劉備:“你我二人,得分開。”

“啊?”劉備聞言一驚:“德然,你此言何意?”

“咱們兩個這一次有了軍功,朝廷必有封賞,但依我的意思,軍功雖然有了,但若是單憑軍功升遷,還是成不得大事,我想以軍功打開一片天地,但卻不想僅以武人的身份晉升,且在這個世道,單憑軍功入仕,終究是上不得檯面的,所以你我二人一定要藉着這次軍功揚名之機,走正規仕途,也就是文武相濟的路子。”

“你的意思是,不要軍職,想舉孝廉?”

劉儉搖了搖頭,道:“你這話一半對一半不對,前幾日我與盧師旁敲側擊問過此事,只是沒有想到,盧師對於這件事,早就有了先籌,他已是替你我想好了前程,前段時間還專門就此事向呂府君問話。”

簡雍聞言,在旁邊笑道:“看來,盧中郎將對你們的表現,頗爲滿意,已不同往昔,這回怕是會專門照顧了。”

“門生中多幾個有出息的,盧師自然樂的高興,只是原先你我身份太低,沒有噱頭,如今有了這個機會,他自然肯幫忙了。”

劉備問道:“所以說,這也是你發了瘋的要立下不世之功的原因?”

劉儉哈哈大笑,道:“有些事情,光靠盧師的運作是沒用的,畢竟他一介古文經通儒,雖在朝中得人敬重,但卻不能與世族公卿分權,咱們沒有家世,僅靠盧師硬性舉薦,根本爭不過那些累世公卿,所以一定要有一個能夠堵住所有人嘴巴的理由,讓他們連反駁都沒法反駁。”

“便是這份不世奇功了?”劉備追問道。

“對!這份功績早晚可以兌現,但盧師的意思,是且不着急,乘着這個當口舉了孝廉,入朝之後,走了郎官流程,在憑此次軍功,必可脫於衆人而秀,前途不凡啊。”

劉儉這話中之意,是大漢朝有諸多的孝廉和郎官,卻沒有身負破胡天功的孝廉和郎官,放眼天下,這是頭一名的。

劉儉繼續道:“一開始我也想了,若是立不下能夠上達天聽之功業,那我也就甘心走軍功入仕的道了,但是看起來,蒼天還是眷顧我們的。”

簡雍在一旁道:“如此說來,你們兩個人來年,都有機會被舉孝廉入仕了?”

“一個。”

劉儉搖頭道:“盧師說了,他最大的能力,還有呂府君最大的限度,只能給咱們家一個孝廉名額。”

“那,那另一個怎麼辦?”

“盧師說,咱兄弟兩個,一個走孝廉,一個走察廉。”

“哦。”簡雍聞言,頓時恍然大悟:“也就是說,一個去雒陽,一個在地方了?”

孝廉和察廉,都是歲科的一項,孝廉的地位比較高,一般都是前往雒陽爲郎官,然後再委任以官職,而察廉則是在地方官吏中選舉,上報朝廷,再由朝廷進行委派,相比於舉孝廉,低了一個檔次,而且被委任的官職,一般也不會太高。

但劉儉劉備兄弟倆目下有一個情況特殊,就是他們眼下有了大軍功傍身,就算是其中一個人走了察廉的路子,被委任的職級想來也不會低了。

簡雍來回看着這兩個兄弟,問道:“那誰舉孝廉,誰被察廉?”

還未等劉儉說話,便聽劉備道:“自然是德然去雒陽,我留在地方爲援!”

劉儉聞言笑了。

“兄長,你可想清楚了,察吏之後雖可以直接被委任在地方,但朝廷的三互法在此,你是不可能留在涿郡的。”

“不留就不留,去了外地,更好展開手腳!”劉備毫不在意地道。

劉儉感慨地點了點頭,隨後又看向簡雍。

“憲和兄,你這一次雖沒有武功傍身,不過卻一直在盧師軍中爲幕,多少有些功績傍身,我請盧師書信於呂府君,徵辟你入太守府,你留在涿縣,和蘇雙配合,幫咱們兄弟在老家打下家業!”

“打家業?”

“不錯,蘇雙如今也不同往昔了,如今他與張世平等人連成一線,壟了幽州的馬市,再加上天子今年置祿驥廄丞,少不了要連年賺些大錢,甄家和公孫氏也已經打點好了,皆與我們同氣連枝,你進了郡署,與他內外相合……我給你們三年時間,務必打下一份家業以爲用!”

簡雍的喉結微微滾動,萬沒想到劉儉居然給他和蘇雙留下了這麼一份任務。

說到這,劉儉又轉頭看向了關羽和張飛。

“你們兩人這次功勞也大,我想舉薦一個人在幽州邊郡以軍功爲官,率兵屯邊,而另一個人,也同樣需要留在幽州,配合簡雍招攬人手!”

(本章完)

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73章 坦誠待君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411章 朱車騎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662章 降董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215章 攔路虎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21章 佈局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70章 送禮之人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19章 審鮮卑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25章 負荊請罪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526章 校事府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
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73章 坦誠待君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454章 劉儉的人才真多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411章 朱車騎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662章 降董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629章 屠虎,屠虎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不好意思,還得請個假第215章 攔路虎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779章 國運之戰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570章 河北軍乃天下之冠也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278章 你是我大哥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248章 十一柱石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21章 佈局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70章 送禮之人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19章 審鮮卑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313章 袁術開始操刀子了第25章 負荊請罪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791章 今本初之腹心,何如?第365章 爲兄替你打發了他們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526章 校事府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