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

第201章 控制諸侯王軍

論變相奪權的能力,從後世穿越來的劉儉在這方面的本事,自然是遠遠的高於這個時代的人的。

別看河間王等人是諸侯王,但歸根到底,也不過是剛剛纔有能力開府的一羣人,論根本能力素質和劉儉還是相差的太遠,劉儉想玩他們,閉眼睛都能把他們玩死。

說是手到擒來,則是完全不過分的。

特別是目前,冀州的諸侯王們手中的籌碼遠沒有劉儉大。

他們的手下之中,像是張郃還有高覽這樣感覺被坑了的人,在五位諸侯王的軍中並不屬於少數。

這些能被諸侯王徵辟到王府當武官的人,在當地的郡國內都是有一些勢力的。

可因爲皇帝劉宏可惱的制衡政策,偏偏讓諸侯王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滿足這些當地武官們的政治需要。

這也就給了劉儉這個冀州牧見縫插針的機會。

在整個冀州,論及能夠給予地方庶族豪強最大政策的人,毫無疑問,就是劉儉了。

而且,劉儉如今經過一系列的整頓,在冀州南部已經是說一不二的存在,他在政策上的號召力,必然遠超那些諸侯王。

而且劉儉有自信,就算是他挖了諸侯王在郡國內軍隊的根,這些諸侯王也會感謝他,因爲劉宏給諸侯王的政策並不能讓他們擁兵長遠。

短期內,諸侯王們可以自己花錢養兵,但時間長了,必然會成爲一個問題。

兵馬和財政,包括農業都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兵馬的諸侯王甚至比遊牧民族都不如。

張郃與高覽聽了劉儉的大致訴說之後,心中已然開始有所激動。

雖然他們還沒有表現出來急於將“自己的編制”從諸侯王那裡遷往牧署的迫切心情。

但接下來,兩個人對劉儉的態度明顯變的極爲尊重。

同時,他們也開始針對幽州北方的戰局,爲劉儉出謀劃策,儘量的彰顯自己的能力。

雖然兩個人並沒有直言自己想要將身份調到牧署,但是他們突然如此盡心盡力的爲劉儉策劃,足以看出他們是在從另一個角度向劉儉表示忠心。

河間國距離幽州較近,再加上張郃和高覽昔日都往右北平遊歷過,因此對於烏桓的一些情況比較瞭解。

他們告知劉儉,目前遼西郡的烏桓大人丘力居,統掌五千邑落,在十郡烏桓之中勢力較強,而且此人雄心勃勃,在十郡烏桓之中,似乎是比較難以控制的,請劉儉對他加以關注。

對歷史略有所聞的劉儉,自然知道丘力居是隨同張舉和張純叛漢之人,不過雖然張郃和高覽稟報的事情他都知道,但他還是對張郃以及高覽表示了感謝。

隨後,劉儉又向二人詢問了一些關於各郡烏桓的事情,包括烏桓的風土人情。

張郃和高覽便發散性的向劉儉訴說着烏桓的習俗。

烏桓內遷已近百年,跟漢人雜居,其數萬邑落,生活習慣早就已經被漢人同化的七七八八。

深受漢人同化不止,而且烏桓人很多已經與漢人通婚,通婚之後便落戶於地方的漢籍成了漢人,兩族彼此之間多有血脈相通者。

歷史上的劉虞到了幽州之後,針對許多異族採取了懷柔政策,這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類似於烏桓這樣的邑落民族。

你說他們是異族,但事實上他們已經和漢人混居了百年,雖然在戶籍制度上,依舊是與漢人分開的,但在正常的生活中,邊郡漢人與烏桓人因爲有通婚的事實情況存在,導致很多邊境宗族,鄉里之中的漢人,都會有些烏桓親戚。

很多人都說異族可恨,了、異族可恨,但真要進行種族屠殺,那又該怎麼殺?

十個異族人中,有兩個是與當地的漢民有關係的!

全盤屠殺的計劃不現實。

如果只要是有異族血統和關係的人就要殺,那邊郡之中,最少也有要五分之一的漢人也要跟着他們陪葬。

包括屯於美稷的匈奴,也面臨着這種情況。

只是一味的吵吵滅胡,卻不捋順請這裡面的血脈交融關係,那就是瞎吵吵。

隨後,張郃說了一件關於烏桓的風俗,讓劉儉倍感驚喜,他原先倒是真沒有往這件事上細想過。

張郃告訴劉儉,據他所知,各郡烏桓“大人”的地位,是沒有世襲的制度。

也就是說,假如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死了,他的兒子並不是唯一有資格繼承遼西烏桓“大人”位置的人,邑落中烏桓貴族、有能力的人,都是有可能繼承烏桓“大人”位置的。

表面上聽起來,似乎是很民主,很人性化,但深諳人性之道的劉儉最是清楚這當中的利害關係。

漢人帝王家室亦或是宗族子弟繼承家業,不但是世襲制度,且甚至還確立了長子,嫡庶等諸多規矩。

爲的是什麼?

禮法之所以如此規定,當中也必然是有人性的長遠思考。

最根本的就是爲了保證家族基業在繼承時的穩定性。

如果不用禮法硬性規定,一旦涉及到家業繼承的時候,兄弟相殘的事件怕是會屢屢發生,無休無止。

但即使如此,兄弟相爭,你死我活的事件還是屢有發生。

明確了繼承人的情況尚且如此,更別說烏桓這種不是世襲的制度了。

只要是有野心的人,就可以禍亂烏桓。

劉儉聽到這的時候,他的嘴角勾勒出了一絲微笑。

……

次日,一衆諸侯王醒酒之後,劉儉開始與他們商議這件大事了。

當着諸侯王們的面,劉儉命人將先帝劉宏所賜給他的假節鉞擡了出來。

隨後,劉儉執禮於斧鉞,以敬先帝。

五位諸侯王亦是紛紛相隨執禮。

一衆劉家人對着大斧子拜了又拜。

行禮完畢後,劉儉開始對諸侯王們講述眼下河北的情況。

冀,幽之地,太行和黑山的賊寇遍地不說,鮮卑各部自打檀石槐死後,雖然是內戰頻頻,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部落也開始逐漸和解,並在漢朝邊境屯邊,大有再度入寇之意。

烏桓也是蠢蠢欲動,大有乘虛做亂叛反之意。

當此時節,他劉儉當遵循先帝之命,整合冀,幽的軍隊,隨時準備對北方用兵,隨時準備穩固北地邊境。

希望在坐的諸侯王能夠幫忙,起個表率作用。

諸侯王們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有先吭聲。

劉儉明白他們的意思,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諸侯王軍,他們又如何好輕易憑白送人?

換成自己,自己也是不樂意的。

不過沒有關係,劉儉已經準備好了一套洗腦的措辭。

不由得你們不答應。

(本章完)

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268章 名士董卓今天母親出院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15章 家中豪飲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92章 酒醉獻子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46章 大饗諸士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30章 最後一關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61章 紹,術,譚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2章 人爲利趨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739章 大捷報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3章 牛棚思過第18章 大青駹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
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665章 請董公入京第129章 大賢良師的堅持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327章 現在,時機正好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268章 名士董卓今天母親出院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15章 家中豪飲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304章 兩軍內訌,華雄在後第92章 酒醉獻子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653章 君君臣臣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549章 關,張出馬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674章 大將張遼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450章 給爾留個念想第595章 清流系的謀劃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46章 大饗諸士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545章 你想站着?我卻要你跪下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30章 最後一關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61章 紹,術,譚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12章 人爲利趨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第643章 主將的志氣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192章 黃忠的覺悟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739章 大捷報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497章 黑山降漢第676章 老兵的歸宿很重要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3章 牛棚思過第18章 大青駹第190章 袁家的宏圖大業第723章 良將文遠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705章 張翼德思路清晰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200章 張郃與高覽的爲難之事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401章 知徒莫若師第206章 爲了先帝,您一定要活下來第82章 劉儉認爲,越騎營需要改改第213章 咱們一起死!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