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另立新君

第341章 另立新君

朝堂之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聰明人,能夠參加朝議的百多名朝臣,有一半以上都能看明白董卓此刻的目地。

都是千年的狐狸,誰也不用跟誰講聊齋。

明白歸明白,但就眼前的情況而言,誰也不敢輕易站出來直接忤逆董卓了。

畢竟,血淋淋、慘兮兮的張溫,眼下就在那裡趴着呢。

而張溫身旁,矗立着高大的呂布,還有在大殿之內,如同虎狼一般不斷巡視着的華雄,更是給殿中諸人以莫大的壓力。

渾身傷痕的張溫從地上擡起頭來,他的臉上滿是絕望。

他憤恨地盯着上方矗立的董卓,用沙啞的聲音衝他吼道:“逆賊,國賊!吾便是死,做了厲鬼,也絕不放過你這禍國殃民的狗賊……”

“逆賊,焉敢口出狂言!”

董卓的臉上露出了震怒之情,他拍了拍手,喝道:“將證據拿上來!”

隨後,便見幾名西涼軍士將一個裝載着簡牘的托盤拿到了大殿之上。

看到董卓命人拿上來的那些簡牘,在場的一衆朝臣們大多都被氣的臉色發紅,藏在大袖中的雙手甚至還在發抖。

還是那些老物件……當初地方諸望族首長,與張角私密交往的信函。

這些信函如今已經被董卓想盡一切辦法用以佐證爲真,隨時都可以拿出來昭告天下,名正言順的治任何人的罪。

每一次朝廷之中有人與董卓鬧的不可開交,針尖對麥芒之時,董卓就會祭出這件大殺器,在忠貞公義這個點上,將他的政敵們吃的死死的。

偏也是大部分的公卿當初還都或多或少參與了這件事。

就算是本人沒參與的,但是其家族的人也多數有所牽連。

總之,董卓每一次使出這些東西,都能將他的朝堂政敵打壓的永世不得翻身。

而這一次的張溫,本身就不是個老實人,讓董卓抓住把柄更甚。

董卓將那些簡牘都像往常一樣,一卷卷的打開,一卷卷的拋擲在張溫的面前。

“張角的……”

“袁紹的……”

“袁術的……”

董卓一邊念一邊陰狠地笑着看着張溫。

“伯慎公,你這些年通信的反賊還真是不少啊,大漢朝只要是出了一個反賊,就得跟你聯繫聯繫,就是不知當年征討北宮伯玉及李文侯等人之時,公在前線是否也如此?”

這一番話說出來,把張溫氣的氣血翻涌,一口老血憋在胸口,倆眼珠子幾乎都要瞪出來了。

“狗賊!你陷害老夫——!”

董卓冷笑道:“老夫可沒有那個閒工夫,你的事情全都是廷尉署調查並嚴審的,你自己若無做了對不起大漢朝廷的事,今日也斷然不會在此……”

說到這的時候,卻見董卓突然站起身,對身後的高高在上的天子與何太后說道:“陛下,殿下,老臣以爲,張溫此賊,前番勾結袁紹之流,又勸阻陛下回返關中,實乃居心叵測,雒陽距離南陽極近,袁紹逆賊早有攻打帝都,劫持陛下之心,只是因爲有老臣在,故而袁賊不敢輕易興兵前來雒陽,但是以老臣度之,袁紹賊子,謀漢之心不死,必有所圖謀!”

劉辯倒是頗符合事宜的問了董卓一句:“依董愛卿看來,袁紹有何圖謀也?”

董卓義正嚴詞地道:“陛下,非老臣多疑,陛下和老臣執意遷都,在關中之地仿高祖而興帝王之業,同時也能夠使關東袁紹等逆賊而不能進而傷害陛下,但自從陛下與老臣商議遷都之後,以張溫爲首的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就一直在不斷的阻攔陛下遷都。”

‘別有用心’四個字一說出來,以楊彪爲首的一衆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善。

董卓卻視若不覺,繼續道:“哪裡能想到,堂堂司隸校尉,獨坐之臣,竟然早就與張角,袁紹等賊爲伍,此等蟲豸之輩在朝中潛伏多年,竟無人可察覺,真是深可痛哉!”

“張溫一直反對遷都,擺明了是要使陛下陷於袁紹之手,此等險惡用心,真天地不容!陛下,臣請旨,諸張賊三族!”

張溫聽了這話,頓時大驚失色。

他慌張的衝着天子與何太后喊道:“陛下,殿下,臣冤枉啊!臣對大漢,對陛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啊!”

董卓冷厲地打斷了張溫的話:“忠不忠心,陛下與殿下,自有公斷,如今你叛逆的證據皆在,豈容抵賴!”

荀爽顫巍巍地站了出來:“陛下,殿下,張公出自名門,在士林之中一向爲人所重,平日裡恪盡職守,又於朝廷有大功,豈可便誅?說他謀反,這其中實在是有存疑之處,還請陛下和殿下明鑑!”

荀爽雖然入朝的時間不久,但身爲荀氏八龍之一,聲望卻是很高的。

自荀爽入朝之後,不但是雒陽朝堂之中,乃至於整個司隸高層,還有京師太學之中的諸多清流學子,紛紛圍繞在了荀爽的身邊,久而久之,竟使他成爲了朝中清流一系的代言人。

荀爽說出的話,自然是極有分量的。

若是換成袁隗與何進在此,聽了荀爽的話,或許都要給他三分顏面。

但是董卓卻不!

什麼清流黨人,什麼士族公卿……他們已經將董卓的心傷的透透的了。

特別是荀爽也是董卓找來的人,如今卻也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憑什麼給他面子?

董卓冷笑一聲,

“荀公此言,難道是說老夫故意污衊張賊不成?”

荀爽搖了搖頭,說道:“老夫並沒有這樣說過,也沒有這個意思。”

“荀公既沒有這樣的意思,那便最好了,此些證據都清清楚楚的擺在荀公眼前,公若是不信,可去廷尉查證,若是不查,就莫要存疑。”

言罷,董卓又轉頭看向天子和太后。

“陛下,殿下,事關重大,關乎國家存亡,不可不有決斷也。”

這番話算是給劉辯與何太后下了決心。

董卓在辦這件事之前,不可能沒有跟他們打過招呼。

既然敢把張溫拿到大殿上來,那就是說雙方就在這件事上已經談妥了。

所以說,張溫今天是死定了。

但夷滅三族這種事,天子與何太后可是幹不出來的。

張溫的家族乃是南陽大族,與天下多少清流名士,還有高門望族,沾親帶故,彼此互相通婚。

真要把張溫的三族給滅了,那不知得將多少關東望族,又會將多少人推到袁氏的一面?

劉辯雖然年輕,但在這件事上多少還是有所考慮的。

皇帝說道:“張溫雖然罪不可赦,但其族人得罪何辜,朕乃仁義之君,豈可行此暴虐之事?依朕看來,當論罪處置張溫一人便可,旁人之事,就權且不追究了。”

還沒等在場其他人有所表示,便見董卓衝着天子施禮道:“陛下聖明仁慈,真乃天賜英主也!”

說罷,就見董卓一揮手道:“將張溫推出去,斬首!”

話音落時,就見華雄大步流星的走到了張溫面前,一把將他從地上揪起來,用力的向着殿外拖拽而去。

朝臣之中,有人似想上去直接阻攔,但終究還是不敢。

殿中有很多西涼的軍士,如同虎狼一般緊盯着朝堂的局勢,在這種情況下,誰敢輕易動一動呢?

不多時,張溫血淋淋的人頭,便被華雄拿了回來。

其實,張溫被殺了之後,完全可以將屍體直接帶走,沒必要將人頭還拿回大殿來示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董卓在殺雞給猴看呢。

……

張溫死了,堂堂的司隸校尉,三獨坐之一,就這麼被董卓給當着滿朝衆人的面處置了。

其他的朝中公卿,不論是任何一個,此時此刻,心中也充滿了涼意。

通過今日之事,他們已經看出,天子完全站在了董卓的一面。

大多數的人,心都涼了,也開始恐懼了。

他們開始爲了自己的未來而擔憂。

三日後的晚上,楊彪做東,請了幾位同僚往其府邸飲酒。

楊彪和黃琬先前曾位列三公,但袁氏之亂時,朝廷將他們兩人的司空和司徒之位拿掉了。

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操作,多少年來,只要大漢朝一有戰亂起,那勢必就要罷免一兩位三公,用來承天之過,這在東漢朝堂已是不成文的規矩了。

雖然是規矩,可楊彪和黃琬當時還是非常鬱悶的。

畢竟,官被人擼了,換成誰,誰心裡也不好受。

然,相比今日局勢的堵心程度,當初兩個人在被三公職位,實在就是毛毛雨了。

“諸位,董卓如此猖獗,擅殺朝廷重臣獨攬大權,真是天地不容!此等賊子若是不討之,天下豈不盡毀於其手?”

黃琬嘆道:“討什麼討,如今天子和太后都在他的一邊,對老賊之言是言聽計從,咱們要討伐老賊,連個像樣的詔書都沒有,回頭真較起真來,這造反的反倒是成了咱們了,唉,真是氣人。”

河南尹楊懿說道:“陛下和太后也真是糊塗了,居然相信這麼一個人,你們看看,現在這天子,乾的都是些什麼事啊!簡直就是在忤逆祖宗!”

衆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不是罵董卓,就是在說天子的不是。

就在這個時候,突聽一個人緩緩開口道:“既然是陛下不賢,我等另立新君,如何?”

(本章完)

第731章 失陷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755章 陽平亂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731章 失陷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726章 宛城攻略整理一下思路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694章 義子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43章 教導張飛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75章 與誰買醉?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215章 攔路虎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576章 試探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章 官場利弊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710章 八千騎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7章 官場利弊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42章 師徒定事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34章 豪俠關羽第27章 幷州刺史第754章 火燒劉營
第731章 失陷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755章 陽平亂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731章 失陷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269章 諸侯討董第726章 宛城攻略整理一下思路第91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694章 義子第772章 着眼全局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第579章 劉備的眼淚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43章 教導張飛第502章 真是一步錯,步步錯啊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697章 曹劉二度交手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444章 袁紹就是袁紹第324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75章 與誰買醉?第139章 黃忠的前程(第一更)第688章 涼州新手村第215章 攔路虎第532章 長安第三勢力開始組合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576章 試探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章 官場利弊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395章 平定烏桓第328章 董卓敬佩劉德然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710章 八千騎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252章 幽州如何謀之第272章 劉儉迎荀彧第7章 官場利弊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172章 暫時不召關 張的原因第227章 奸臣董卓,或忠臣董卓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42章 師徒定事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34章 豪俠關羽第27章 幷州刺史第754章 火燒劉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