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真吾子也!

第517章 真吾子也!

劉冀等六個孩子,按照蔣極的指引上了車,前往陳留王的行宮代師致歉。

路上,劉冀對於這五個小夥伴火急火燎的行爲,有些不滿意。

“唉……你們答應的也太快了些,陳留王雖無實政之權,但畢竟是個諸侯王啊,咱們六個孩童,代表師尊去見,是不是過於失禮也?”

劉括一拍劉冀的肩膀,笑呵呵地道:“你啊,平日裡就是這樣!未免太正經,太小心了些!你說伱哪裡像是七歲的?你像是我家宅邸看院的七十歲老翁!”

劉括說完,張苞,田融,審執三個孩子皆是咧着嘴哈哈大笑。

劉冀也不生氣,他只是認真地道:“唉,不是我小心,平日裡你們胡鬧,哪件事我也都是隨着你們去了,但是今日之事畢竟不同,對方是陳留王,而我等不過是幾個孩子……”

“孩子如何?他陳留王不也是孩子!”審執用力的拍了拍胸脯,道:“別怕!我比你大三歲,真有事!我上!”

劉冀輕嘆口氣,苦笑着搖頭道:“這不是誰上的事情,這是……”

“好了。”

關平起身坐到了劉冀的身邊,安慰他道:“劉冀,我知道,你是咱們這裡膽子最小的,一會去了,你就站在我們的後邊就是了,其實我們幾個也不是非要去那行宮不可,只是早就聽說過鄴城有這麼一位王,卻從未見過他的樣子,我們這不也是好奇麼?”

田融笑呵呵地道:“就是!有關平在,你怕什麼?聽說他已經跟家中人學射箭了!再說了,老師都不覺得讓我們去失禮,你自己在這琢磨個甚來?”

劉冀環顧了一圈這些孩子,最後將眼睛一閉,往後一靠。

“行啊,由着你們高興吧……”

很快,車輦就到達了漳水附近的陳留王行宮,審執年紀最大,遂將老師蔣極的名刺交給了行宮前的守衛,然後等待陳留王召見。

不多時,卻見幾個人快步朝着門口走來,那一干人皆是面白無鬚,他們當中簇擁着一人,那人身材修長,穿着白色儒衣,滿臉皺紋,下顎上無一根鬍鬚。

這些人一個個冷着臉,神色不善。

少時,到了門口,爲首的那名無須老者環顧四周,似是在尋找什麼,最後把目光落在了這六個孩子的身上。

“就你們幾個?”老者的聲音陰冷,聽着讓人感覺極不舒服。

適才在車上,還不斷調笑劉冀的張苞,田融,劉括三人,在見到了這名老者之後,心中都不由有些膽怯。

卻也難怪,這種說話陰陽怪氣,皮笑肉不笑的人,他們幾個小兒這輩子還從未見到過。

審執的年紀最大,他硬着頭皮對那老者道:“我等奉恩師蔣公之命,特來拜見大王……老師前番得大王相邀,理應來此論經,只是諸事繁忙,耽誤了事,特命我等上門,給大王當面說明。”

爲首的老者陰陰說道:“好一個長於《春秋》的蔣文頂,真是不將大王放在眼裡了!”

“這大漢的諸侯王,宗室,看來真就是最好欺負!早就成了當世名士賺取聲望的至寶!”

“呵呵,這些經學名士,倒是不會欺凌百姓,就是不將諸侯王宗室放在眼裡,卻也難怪,蔑視諸侯王,一則不會被報復,二則一旦碰到哪個不懂事的諸侯王真做了些什麼齷齪事,這些名士反倒是聲望大增了。”

“陳留王誠心相邀,蔣公卻這般作態,是何道理?有君子之禮乎?”

那老者說完此言,場間頓時一片清冷。

張苞衝着那老者吼道:“你是何人,豈敢出言污衊我老師!”

“老夫劉錦。”

老者皮笑肉不笑的道:“怎麼,少君年紀輕輕,仗着父親位高權重,就要治老夫的罪?可以,可以,然只怕令尊的清名,也要因此受污了。”

張苞不過一小兒,豈能說得過劉錦,特別是對方又拿玷污其父張飛聲名這事來嚇唬他,張苞自然一下子便被嚇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田融低聲道:“那,那你想拿我們怎麼樣?你能治、治我們罪?”

這話說的就有些盡顯小孩子氣了。

劉錦道:“老奴哪有資格,怎敢治罪諸位少君?何況,諸位少君一介孩童,何罪之有?不過都是蔣極的罪過,他蔑視陳留王,拒絕大王之請,讓幾位少君前來替他背罪,依我看大王你們就不用見了,見了也是徒增大王氣惱。”

面對劉瑾咄咄逼人的態度,劉括,張苞,關平,田融都沒了言語,就算是最年長的審執,也不想在這繼續面對這個陰陽怪氣的怪人了。

“要不,咱們……咱們走吧……反正該給老師傳達的話,也已經傳到了……”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劉冀從這幾個人身後站出來。

他一臉平靜,很是鄭重的向着劉錦施了一禮,

“劉公錯怪了家師,家師本欲應大王之邀,只是苦於有急事耽擱,不能來此與大王一會,心中焦急,故命我等前來致歉,我等雖年少,卻也是家師門徒,代師請罪,也並無失禮之處,還請劉公細查。”

這一番話,可算是據實而論,並無絲毫差錯,難得的是,七歲的劉冀說話時非常有禮貌,而且言語溫潤,有儒雅之姿,隱隱確實有着鄭慈行事時的影子。

“汝何人也?”

“小童劉冀。”

“哎呀,原來將軍府少君前來!這是要代大將軍訓斥我家大王否?”

_Tтkan _¢ o 劉冀搖了搖頭,禮貌道:“我以蔣師學生身份來此,自當不涉嚴君,若以將軍府少君身份而來,徒遭世人諷也。”

劉錦揚了揚眉毛,拱手說道:“少君雖年幼,卻爲漢宗室親,乃吾家大王兄弟者也!吾家大王自成王后,循規安樂,待人賢惠,府內諸吏齊心,轄莊之內民夫相善,今番欲竟求聖言,特邀蔣公前來一會,禮儀備足,往來三遭,依舊未得蔣君至,空有推諉,少君年幼無知,卻不知汝師行欺詐事,即使少君尊貴,吾亦不得不言也!”

“你、你無禮!!”田融怒氣衝衝的大叫道。

偏偏,劉錦這幾句話說的冠冕堂皇,只怕外人聽到,也會爲其人格與不畏權貴的品德折服,挑不出他半點毛病。

今日這事,關鍵還是在蔣極處事不當上。

劉錦笑呵呵地看向田融,問道:“老夫何處無禮了?”

“你這閹賊,不過一禍國殃民的無根之徒!安敢辱我師也!”

其時,劉錦並沒有說明自己出身宦官,只是他面白無鬚,說話又陰陽怪氣的,讓幾個孩子聽起來很是害怕,渾身上下不舒服。

似田融和審執這樣出身的孩子,平日裡在家中也沒少聽家裡說起宦官的事情,腦海中皆被家中長輩灌輸了“宦官誤國”“宦官干政”“宦官是這個天下最大的禍患”等等訊息洗了腦。

當然,也不乏對宦官外在特點的形容。

故而,田融一時氣急,就罵了劉錦。

問題是,劉錦昔日在雒陽,久經風浪,罵他難聽的人多了,區區一個孩子的粗鄙之語,在他這還不夠看。

便聽劉錦慢悠悠的說道:“昔日,幸見田元皓,其人爲人高尚,德行服人,卻不想其子嗣竟如此無禮……哦,對了對了,田豐嫡出,早已成年,你是小婢所養之子吧?真是甚類其母耶!”

這話簡直就是指着田融的鼻子罵,說你跟你母親一樣是不知禮數,都是下賤的人!

田融頓時氣的跳了起來,他想要衝過去打劉錦,怎奈對方身邊圍着一大羣人,他小小年紀,終究膽怯,因此只能是紅着臉,眼中含淚,死死地盯着劉錦。

就在這個時候,劉冀不卑不亢的走到了劉錦的面前,雙手環抱,再次向着劉錦施了一禮。

關平,劉括等人早就是氣的臉色發紅,但面對一羣大人,卻偏偏不敢言語。

如今見劉冀又向劉錦施禮,關平氣的直跺腳:“劉冀!此人如此無禮!你還向他施禮作甚!”

張苞亦是道:“你這小子真沒骨頭,再這樣,我以後就不與你爲友了!”

劉冀沒有轉頭,他只是依舊很謙遜很懂禮貌地說道:“適才這一禮,乃是因爲家師爽約,不應大王之召失禮而拜,我身爲蔣師學生,自當有責任代師向大王請罪,如今大王不在,便向先生行此一禮,還望先生代我等向大王轉達家師致歉之誠。”

劉錦摸着光滑的下巴,頗爲玩味的道:“少君不愧是漢室宗親,果然是知禮守節!少君的話,老夫一定會如實轉達給大王的。”

“多謝老者。”劉冀再次施了一禮,給關平,劉括等人氣的嘴都歪了。

真沒出息啊!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適才給劉錦行禮道歉的劉冀,突然一伸手,從劉錦旁邊的一個人的腰間抽出了其人的佩劍!

他的動作極快,再加上這些人見劉冀彬彬有禮,說話儒生儒氣的,都沒有把這個小孩太當回事……

就見劉冀猛用盡力氣,一步踏前,長劍一刺!

饒是以劉錦的經驗,也斷然沒有想到這個彬彬有禮的七歲小孩,竟然敢拿劍刺他!

他慌忙躲開,長劍的尖卻還是刺中了劉錦的大腿,頓時鮮血染在了褲子上。

劉錦又驚又怒,臉都有些扭曲了!

旁邊的那幾個人反應過來之後,則是急忙紛紛擋在了劉錦之前。

“汝敢弒大王屬官?速速拿下!”

“劉冀在此,儘管來拿。”

劉冀並無畏懼,他隨手將長劍扔在地上,臉色雖然有些發紅,卻依舊是仰着臉,不顯屈服之色。

“劉冀在此,要拿我的儘管來拿。”

此言說完,在場所有的宦官都愣住了。

剛纔那一句速速拿下,純粹就是場面話而已。

他們也都聽明白了,這個少年是大將軍府的少君!

是劉儉的兒子!!

在這河北地界,誰敢拿他,誰又能拿他?

只是他一個少年,適才又是一幅禮數甚恭之相,讓人一時間忘記了他的真實背景。

劉錦捂着腿上的傷,問道:“少君,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劉冀沒有回答,只是冷冷的轉頭看着身後五名目瞪口呆的小夥伴,問道:“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下一句是什麼來着?”

五名小夥伴聞言皆是愣住了。

少時,方聽審執慢悠悠地答道:“父受誅,子復仇,此推刃之道。”

劉冀看向田融,正色道:“那母親受辱呢?”

田融愣愣的看着劉冀,喉頭一滾,不知如何作答。

見沒人回答,劉冀一字一頓的道:“母親受辱,又當如何?”

“這個……”

“亦可也!”

說罷,劉冀轉頭看向了他面前一衆有些傻了的宦官,說道:“家師未赴陳留王之約,乃家師之失,我等身爲學生,當致歉……劉公出言,辱吾友之母,我刺劉公一刃,是爲其母報仇也!”

“劉公若欲推刃還仇,日後只管找我劉冀,莫要累及吾友,可否?”

說罷,劉冀張開手臂,對着劉錦等一衆人,道:“若是劉公着急……現在可儘管來報仇吧!”

這一番話也算是言驚四座,在場的一衆人,不論是大的小的,都不知道當如何作答。

劉錦的臉上露出了苦笑之色。

報仇?

你不開玩笑麼?

這仇……咋他娘報? Wωω¤тт kΛn¤c o

卻見劉錦衝着劉冀等人揮了揮手,道:“走吧,走吧!爾等鄭學之人,古今文皆通,似這等孩童也知曉公羊春秋之大義……一言不合就動手是不是?跟你們士人真是沒處講理,這仇我不報!你們走吧,滾!”

劉冀整理了一下衣衫,再一次鄭重的向着劉錦長施了一禮,很是謙恭,禮節甚全。

“劉公不推刃,不報仇,此恩此德,劉冀銘記於心,容我日後必報……我等告辭了。”

說罷,便見他轉身向着輜車走去。

路過幾名目瞪口呆的小夥伴時,卻聽劉冀抿着嘴,用牙縫往外擠聲音。

“還瞅什麼?等他反悔嗎?溜了溜了!”

幾名小夥伴這才反應過來,急忙跟着劉冀跑向輜車。

一會,便見輜車拉着幾個小孩,飛一樣的消失在了劉錦等一衆人的眼前。

今日這一幕,着實是讓現場的一衆宦官大開眼界。

似這樣的小孩……他們原先是真沒見過這樣的。

少時,劉錦一邊哼唧,一邊被親隨們擡着進了行宮。

行宮之內,劉儉正站在那裡,笑盈盈的看着他。

劉錦見了劉儉,嘴巴一咧,帶着哭腔:“大將軍,老奴……老奴冤啊!”

“這臭小子,卻是把事都看明白了……真吾子也!”劉儉心中暗暗感慨。

隨後,他上前一把攥住了劉錦的手,低頭看他腿上的傷。

“今日,讓劉公受委屈了!”

“不委屈……能幫大將軍試探少君,實在是老奴之幸……只是,只是這孩子跟大將軍你說的也不一樣啊,不是說他不類父……類其母嗎?”

劉儉嘆道:“我一開始也以爲他不類父,哪曾想……唉,怪我們眼拙了……這孩子類父類的比較隱晦啊,我與我夫人都是看走了眼……委屈你啦!”

劉儉當衆如此說,也算是給了劉錦天大的面子。

劉錦也只能借坡下驢,順杆往下爬了。

他委屈的一吸鼻子:“能得大將軍如此說,老奴這一劍也挨的不冤了……大將軍……老奴……不委屈!”

(本章完)

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309章 和談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740章 議降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18章 大青駹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797章 軍神退役請個假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69章 內外相合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76章 袁基竊鹿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3章 兄友弟恭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215章 攔路虎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10章 以少搏衆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2章 涿縣四虎第737章 接班人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303章 趙子龍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27章 幷州刺史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712章 赦俘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
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309章 和談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740章 議降第403章 左將軍不會置萬民於水火第301章 咱倆,誰吞併誰?第83章 新年一過,大事發生今天送母親回康復中心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18章 大青駹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797章 軍神退役請個假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45章 紹有猛虎!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429章 克服自己弱點的張飛第69章 內外相合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76章 袁基竊鹿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314章 豪門水深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3章 兄友弟恭第692章 風水輪流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話(爲堂主加更)第215章 攔路虎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527章 劉儉與太史慈的交情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10章 以少搏衆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120章 興兵破黃巾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2章 涿縣四虎第737章 接班人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303章 趙子龍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506章 壯哉義從!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27章 幷州刺史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712章 赦俘第493章 進入幷州,張趙先功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796章 烏江之戰第732章 良臣趙雲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