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

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

就在兩個人說話間,張飛風風火火的趕來:“兄長,玄德!皇甫將軍和董將軍入城,已是奔着縣署來了。”

劉儉點了點頭,遂後對劉備道:“幫我收拾好這些東西,還有包含張角筆跡的東西,也一併收好!統統暗中運回老家,對外不要說一個字,爛在肚子裡。”

劉備鄭重點頭:“好。”

……

此時,皇甫嵩和董卓已經來到了縣署正院,劉儉從外面走向屋中,迎接他們。

“哈哈哈,德然,咱三人之中,你竟第一個入城,立下好大功勞,真是惹人好生羨煞!”

董卓哈哈大笑,走向劉儉,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臂膀。

憑心而論,董卓是有些嫉妒劉儉的,不過畢竟先前劉儉幫了他,此刻縱然嫉羨,但也無濟於事,也完全不必因此與劉儉交惡,況且讓劉儉拿下殺張角之功,總比讓皇甫嵩拿走要好些。

皇甫嵩向着縣署內宅看了看,問道:“張角死了?”

“死了,被我一劍刺死的,將軍要不要去看看?”

皇甫嵩惋惜的嘆了口氣,他倒是真希望張角能夠奪城逃走,在給自己一個立功的機會,但很可惜,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

“不看了,看他的屍體作甚?劉將軍成就大功,當不失封侯之位,老夫在這裡向你道賀了。”

“將軍這是哪裡話,我等皆是爲天子盡忠,爲大漢而戰,何來什麼功勞不功勞的,再說你我三人同攻廣宗,劉某的功業自然也是兩位將軍的功業。”

皇甫嵩和董卓聞言,都是尷尬的笑了笑。

“報!”就在這時,又有斥候快速奔來,對三人:“稟將軍,賊首張寶率蛾賊殘部突破郭府君在北面的防陣,已潰逃!”

董卓哈哈大笑道:“蛾賊此番逃走,不能成勢矣。”

皇甫嵩卻不似董卓這般樂觀:“縱然已是潰不成軍,但彼軍人多勢大,依舊不可小覷了,還需斬草除根,伱我三人作速整點兵馬,還需速追纔是。”

劉儉卻拱手道:“義真公,劉某手下兵將損失頗重,已是不堪勞苦,此一番追擊,我就不去了,兩位將軍自引兵先行,我隨後接應,如何?”

皇甫嵩聞言先是一愣,隨後反應了過來。

劉儉這是成了功勞之後,故意讓着自己和董卓,不想再和他們爭功了。

想到這裡,皇甫嵩的面上多少有了一些愧色,他猶豫的道:“這個……”

“德然,既如此,你便在廣宗暫歇,張寶那一衆蛾賊已無戰心,老夫與義真前往,必克其衆!”

說罷,董卓看向皇甫嵩,呵呵笑道:“義真,離了小輩同往,你我該不是連蛾賊餘孽都收拾不了吧?”

皇甫嵩聽了這話,自是覺得面上無光,

董卓自然是想立功的,而且他與劉儉關係熟,不怕承劉儉這份人情。

先前他和皇甫嵩一起給何進上書黃巾難敵,再加上這一次謙讓追張寶之功,在董卓看來,足可抵消他在幷州提攜張飛之功了。

但若是皇甫嵩死要面子,多少有點不太好辦,於是董卓便只能出言激他。

董卓都將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了,皇甫嵩也只能借坡下驢。

“既德然需要整兵,那就由老夫與仲潁先行去追,你收拾兵馬停當,速來便是。”

皇甫嵩此時此刻改口,換“劉將軍”爲“德然”,說明他對待劉儉的態度和看法,相比於原先,有一個質的飛躍。

……

十月十二日,三邊中郎將共集精銳,聯鉅鹿太守郭典會於廣宗,攻破張角,斬首逾三萬級。

賊首張角爲中郎將劉儉陣斬,賊首張樑爲代司馬、幽州武猛從事關羽陣斬。

時有五萬餘黃巾衆,拒不投降,爭相跳河赴死。

十月十七日,中郎將皇甫嵩與董卓合兵,追擊張寶,兩方戰於曲陽,張寶兵敗被被斬,黃巾餘衆十萬人皆壯烈赴死。

皇甫嵩與董卓將十萬人的屍骨築成京觀,以彰其功。

但也就是在皇甫嵩和董卓築京觀之時,劉儉則是派人將張角的屍身送往朝廷,並奏疏於朝廷,請免冀州口賦數年,用來贍養饑民。

而時隔不久,皇甫嵩也上奏,請劉宏免冀州一年田租,用來贍養饑民。

……

西園之內,劉宏看着皇甫嵩和劉儉的兩份上奏,目光深沉,臉上掛着冷笑。

“到了關鍵時刻,到底還是看出誰纔是真正的忠臣了!”

呂強,張讓,趙忠,郭勝,畢嵐五人侍於一旁,聽了劉宏的話,都有些摸不着頭腦。

劉儉和皇甫嵩,都是讓劉宏減免賦稅,如何還能看出兩人之優劣?

見五人不明,劉宏遂對他們道:“冀州乃是蛾賊發源之地,此番大戰,破損極多,更兼死傷甚衆,德然請朕減免口賦,乃冀州之民所想,也是爲了朕的皇威考慮,而皇甫嵩請免田租,不外乎是給冀州豪右望族出言罷了。”

口賦的徵收範圍,是七歲到十四歲的兒童,家家戶戶只要是有,那就絕對不能少交了這個錢,而因爲是算在人頭上的,所以是必然要收的。

如今冀州遭逢黃巾,不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這種時刻,保護尚存的幼年人丁就屬於重中之中。

一旦還要強行口算,那些本因爲戰亂和饑荒的最底層的人,爲了減少生活成本,對於尚未成年的孩子,很難保會做出什麼事來……

或者他們會直接將不能承擔口錢的孩子賣給當地豪右做私奴,成爲藏匿人口,這在無形中等於壯大了豪右之勢,減少了國家之勢。

免除口錢,雖不能完全杜絕這種狀況,但至少減輕了每一戶人家贍養孩子的稅務負擔,能夠起到一定的療愈作用。

但皇甫嵩所諫言的免田租養民……

長腦袋的人都知道,漢朝的田大部分都在誰的手裡。

劉宏跟這些人搶錢還來不及呢。

“皇甫義真!”

劉宏將他的上奏直接扔在了地上。

張讓見狀嚇了一跳,急忙跑過去替劉宏撿起了地上的簡牘。

“關鍵時刻,還得是朕自家兄弟,對朕是忠心耿耿的。”劉宏抿着嘴,嘖嘖嘆道。

張讓忙道:“陛下說的是,最近朝中諸卿多有人上表,言冀州剛經歷黃巾之亂,政局不寧,請陛下設立州牧以震之,鞏漢室之基,那董卓有過少功,不予嚴懲也就罷了,皇甫家自打從皇甫規開始,就心向黨人,不可重用,如此這冀州牧,還是要立以劉德然,才最是穩妥。”

旁邊郭勝和趙忠等人,也是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聽了他們的話,劉宏的臉色多少有些晦暗。

他站起身,在園內來回轉悠着。

隨後,他突然看向呂強,道:“呂卿,你如何看?”

呂強下意識的就想說一句——當以劉儉爲牧。

但話到嘴邊,呂強長記性了。

他想起了劉儉曾多次對他的囑咐,不可輕易在劉宏面前諫言。

尤其是重大的國策決定!

特別是別人已經說過的諫言,如果劉宏還問他,那說明劉宏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

想到這,呂強遂道:“事關重大,老奴也不敢妄自揣度。”

呂強雖然沒有說話,但劉宏竟然點了點頭,出言道:“老成持重,不錯,很好,這纔是爲人臣者該有的態度,事關一方牧守,豈是這般就能定論的?”

張讓瞥了一眼呂強,心中有氣。

這怎麼不發表意見,還能遭到表揚呢?陛下是不是也有點太偏心眼子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黃門進了西園,向劉宏請命諫言:“陛下,宗伯在殿外請求覲見。”

“宣!”

隨後,劉宏又看向了一衆宦官道:“諸卿且退。”

很顯然,他與劉焉商討的一些事,他不想讓一衆宦官們知道。

少時,劉焉來到了劉宏的面前。

“老臣參見陛下!”

“愛卿不必多禮,起來。”

劉焉起身後,對劉宏道:“”陛下,依照陛下之命,臣已經派人置書於劉伯安,讓他做好準備,轉年後便來京中,接掌宗正府事宜。”

劉宏點了點頭,道:“好,皇叔,你爲朕做了三年宗正,盡心盡責,又替朕多解煩憂,這次朕遷卿爲太常,列九卿之首,算是朕對皇叔這三年功勳的嘉獎。”

“臣叩謝天恩!”

隨後,劉焉又道:“陛下,臣聽聞自打三邊中郎將克黃巾之後,朝野之中,諫言立牧者極多,茲事體大,臣特來與陛下商議。”

劉宏言道:“依皇叔之見,此事若何?”

“陛下,恕老臣之言,近年來,四方兵寇漸起,地方局勢不定,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故兇頑之州,可置州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確爲上善之法。”

劉宏似有些驚訝地道:“連皇叔也覺得立牧可也?”

“是,特別是黃巾事起,地方禍亂日後必當綿延!不可不慎查也。”

劉宏嘆道:“茲事體大啊。”

劉焉再來劉宏這之前,已經與劉儉通過書信,經過幾番搓商,兩人基本上已經達成一致,落定了一個方案。

立牧之事不可能是旦夕而成的,必須要循序漸進,逐步的讓皇帝接受。

所以,今日,諸卿請立冀州牧以安地方,就是一個試水。

這個冀州牧,不論是誰,都不可能做的長久。

既然是一個做不長久的冀州牧,那就利用這次機會,讓劉宏心中可以接受這件事情。

當下,便聽劉焉道:“諸卿之中,多諫皇甫嵩乃用兵大家,鎮邊猛將,此番又立京觀,定可震懾宵小,若以之爲牧,可也。”

劉宏看向劉焉道:“以愛卿度之呢?”

“且不論皇甫嵩本人如何,但他畢竟不是陛下的親信。”劉焉一語中地。

劉宏點了點頭,道:“是啊,三個在冀州的中郎將,朕最放心的,還是德然,不過董卓和皇甫嵩皆爲朝中諸臣所推議,朕若委之德然,事後恐有擾攘之亂,更何況,這個冀州牧,朕不會立太久,三月兩月後,便尋機撤之。”

劉焉聞言笑道:“既然這個冀州牧,陛下並不打算長立,卻又不想放權於公族之臣,那臣有一法,可暫行試之,一則可封堵卿臣之諫,二則也能使陛下放心。”

“哦?皇叔有何法?”

劉焉道:“臣議,陛下不妨以安平國中的信都爲界,設三邊牧使,劃境爲三,信都以北,是爲冀北牧使,信都以西的清河、鉅鹿、常山、魏郡爲冀西牧使,信都以東的渤海和河間爲冀東牧使,使皇甫嵩,劉德然,董卓分別任之。”

劉宏聞言,恍然而悟。

“反正朝中諸人諫言立牧之由,是因爲蛾賊兵亂,留強將以爲震懾,朕設三邊牧使,彼此牽制,互爲掣肘,就這麼幾個月的時間,誰在冀州也做不出什麼大事!可對?”

劉焉笑道:“陛下,正是如此。”

劉宏點了點頭,道:“此事且先暫定,待朕派人詢問德然,看看皇弟之意如何?”

劉焉心中暗道,這方法,就是劉德然告訴我的!他當然會同意的。

(本章完)

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235章 託 子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70章 送禮之人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36章 共成大事!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761章 蜀亂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428章 龍虎鬥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694章 義子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2章 涿縣四虎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今天幫老媽搬家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739章 大捷報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807章 強漢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2章 涿縣四虎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16章 子不類父
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235章 託 子第638章 昏君當誅,主公息怒第70章 送禮之人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566章 一往無前張翼德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36章 共成大事!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761章 蜀亂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428章 龍虎鬥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719章 袁紹總動員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299章 西涼派與幷州派第694章 義子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336章 荀文若,你要比歷史上偉大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448章 劉,董將會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01章 我的喜好竟與那曹賊一般(求訂閱)第2章 涿縣四虎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157章 劉備新交的好朋友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343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今天幫老媽搬家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670章 丞相的使者看重張遼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528章 袁家日後會被滅門的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721章 陛下恩威致勝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233章 送死之人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341章 另立新君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480章 黑山的未來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412章 河內郡未來的班子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劉備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514章 徐州諸派,各有所思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739章 大捷報第633章 劉儉是司州的救星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446章 相國的貓膩我都知曉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807章 強漢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468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第2章 涿縣四虎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516章 子不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