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烏合之衆

兩隻兵馬屯紮在孟津之地,其中叛軍的兵力極多,多達了將近七十萬。

他們駐紮在劉儉大軍南面不遠處的曠野之上,既與劉儉形成了對壘之勢,同時又讓己方的兵馬阻斷了劉儉去往雒陽的道路。

劉儉在渡過黃河之後,並未着急進兵雒陽,而是將兵馬在此築造了一座土城。

他在這座土城之中佈置了大量的霹靂車與井欄,將這座臨時的土城打造成了一所堅固的防禦陣地。

此刻,劉儉站在他的土城之上,望着遠處那一大片的賊軍大寨,臉上露出了凝重之色。

荀彧跟隨在劉儉的身邊,他的神色不似劉儉那般凝重,相對還是輕鬆的。

他也是望着遠處的大營,並未多言。

只見對面賊軍的帳篷一片廣大,密密麻麻,不過卻是雜亂無章。

依稀望去,叛軍的大營內雖然是人聲鼎沸,人來人往,但馬匹也少,旗幟甚少,儼然就是一支亂軍。

與其說這是軍隊,倒不如說是難民營。

“實在是太多了呀。”

劉儉頗爲感慨的嘆了一口氣,表情頗爲落寞。

荀彧見狀,急忙耐心勸解:“主公莫要憂愁,彼軍雖衆,然皆是烏合之衆,縱然有七十餘萬,亦不足懼!”

“大將軍可看他們的營盤,散亂無章,在看他們的士卒,幾乎都是身無甲冑,手中的兵刃亦不是正規軍械,甚至還有很多人使鋤頭,使木棒,就是這等軍隊,莫要說七十萬,就是再來七十萬,與我軍來說又能如何呢?”

劉儉搖了搖頭,道:“你以爲我是因爲他們的人數而感到恐懼嗎?我並不是懼怕他們人數多,戰力強,我只是感慨,這近百萬之衆,如今居然都在李響的手下爲賊寇!”

“這百萬黎民,理應都是我大漢朝的底層良善!若是能夠管理的好,這百萬黎民會爲國家帶來多少的勞力價值?他們每年耕種的收成又會有多少?這些勞動力每年又會爲大漢王朝創造多少的財富?但是現在他們不但沒法爲這個國家貢獻力量!反而成了這個國家前行的障礙,但是這偏偏卻怪不得他們!”

“若是將這將近百萬的叛軍全部擊殺,毫無疑問對大漢朝而言,又是一個不小的損傷!”

“朝廷的弊政讓他們走向了這條道路,如今我有心匡扶朝廷之誤,還司州以清平,所以我還是希望這些流民能夠回來,能夠重新成爲大漢朝的子民,安居樂業,共同使大漢太平!”

荀彧的臉上露出了尊重,說道:“大將軍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想到的不是戰爭的勝利,而是這個王朝和民族的未來,這實在是讓末吏感動。”

劉儉隨手指了指遠處的那些叛軍所建立的巨大營盤。

“憑心而論,想要打退他們或者殲滅他們,對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當年皇甫嵩功成名就,建立了京觀,可謂是聲名震天下,但是又有什麼用呢?戰亂依舊是沒有平息,反叛依舊是在繼續,黎民依舊是在不斷的反叛,繼而死亡,他皇甫義真除了得到一個屠夫的名號之外,又得到了什麼?”

“這六七十萬的叛軍,我要是想殲滅他們,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只是一味的屠殺並不是戰爭的目的,當然,若是不想要任何的死傷,那也是不可能的,只是需要想辦法把死傷降到最低。”

荀彧聞言,急忙表態。

“末吏一定替大將軍細思此事。”

就在劉儉和荀彧二人細研究此事的時候,突然一旁矗立在旁邊的顏良突然說了一句:“大將軍,敵軍的陣營似乎有所異動!”

劉儉和荀彧隨即擡頭觀望。

卻見叛軍的陣營確實開始發生了變亂,只見那些漢軍的士兵一個個的都開始以長龍的形態向着營寨門口堆積而去,他們在遠處開始逐漸排成了陣勢,一個方陣接着一個方陣的列陣。

看樣子,叛軍的指揮官似乎是要讓他們形成一定規模的列陣,但是其動作卻十分散漫且速度極慢。

看的出來,這些士兵是要自發的組成一個攻擊大陣。

至於他們想要攻擊的人是誰,那就受不言而喻。

“這些惡賊居然想集結重兵來攻打我的土城?”

劉儉的臉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難道那李響沒有看清楚我們所佈下的土城防禦之陣?”

“他的兵馬是多,但是他到底懂不懂兵法?以我現在所建築的土城,還有我軍的裝備以及準備,雖然兵數遠遠不及他,但是他就這樣過來打我,豈非是自討苦吃?”

荀彧也是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

“看來,這個李響並不足懼,其人雖能借勢蠱惑底層人心,但在兵略之上的造詣着實粗糙,你只需要通過他佈陣的速度,還有他們那些陣型的狀態就可知這些兵馬都是烏合之衆。”

“就憑這樣的陣勢,豈能對我軍形成威脅?想來李響也是知道的,只是他依舊如此行事,說明現在彼君將士心思渙散,李響已經有些控制不住底層士兵了……叛軍之中定然有很多人是想重新爲良民,不想與主公爲敵也!”

“爲了能夠穩定這種情緒,重新收攏人心,李響想要打一場勝仗,來挽回叛軍士氣和渙散的軍心。”

劉儉聽到這兒,不由哈哈大笑。

“真是一個無知鼠輩,雖然他的想法沒有錯,但是用這種方法來提升自己,無異於自取其辱!傳令各部將校,讓他們準備守護土城,咱們好好的給對方來一個回禮,讓那李響那廝知道知道,想要用我河北軍來提升他們的士氣,這是何等荒謬幼稚之事!”

“喏!”

……

……

隨後,準備好了的叛軍開始向着劉儉所在的孟津土城大步前進。

多達十餘萬的叛軍先鋒部隊,踏着混亂的陣列與方圓,持着各色各樣的兵器,帶着殘缺不全的甲冑,向着劉儉的土城慢慢的推進着。

河北軍的大將們站在土城之上,看着下方士兵身上的甲冑,心中既對他們有些憐憫,同時又有些好笑。

敵軍的人數雖然多,但是甲冑實在是太不全了,大部分都穿着布衣。

沒有甲冑也就算了,問題是有些人還非要硬性的給自己披上甲冑,但披的還不全。

有的人只帶着一個頭盔,有的人只帶着上半身的護胸甲,有的人則是隻帶着肩甲或者臂甲。

都是東一塊西一塊的拼湊而來的。

這樣的東西掛在身上,雖然也可以說算是甲冑,但是說實話,就跟沒有是一個樣子的。

反倒是很多人因此打扮的其貌不揚,不倫不類。

很快,十多萬的反叛軍前部,就如同一羣蜂擁的螞蟻一樣來到了土城之下。

而後方的中軍陣中,叛軍的首領李響的是全身甲冑護體坐下,一匹駿馬在陣中往來打馬狂奔。

李響一邊縱馬狂奔,一邊高聲呼。“將士們,河北劉德然乃是漢室宗親,也是大漢朝昏君的第一爪牙!”

“他替漢皇帝南征北戰,到處打壓我們同僚,欺壓我等良民,奪取我等土地,禍害我等生活,使我們都喪失家園。”

“今日我等齊百萬之衆集於此,就是要消滅這個惡賊,剷除當朝昏君的爪牙,還天下以清平。”

“將士們,爲了我們的未來,爲了大家都能過上太平盛世,也爲了能夠天補均平,也爲了能夠享受黃天盛世,咱們今日無論如何都要打破眼前的這座土城,生擒劉德然,讓當朝昏君和其他的那些爪牙知道,我等萬民之怒是不可違背的。”

“將士們,殺啊!”

李響鼓舞將士們的說辭還是有煽動性的。

在正常情況下,他的這些話是能夠讓這些士兵們隨着他的呼喊聲提振士氣,使戰鬥力大增。

但問題是,現在他所面對的是河北軍!

河北軍的首領則劉儉。

劉儉是什麼人?

是那個一直在河北,爲了天下萬民一直行之以改革,一直讓自己下轄所有的黎民能夠有田種,有飯吃的聖人!

李響吹的再狠,也動搖不了劉儉的風評還有他所做的事情。

普通人其實對於劉儉的感官還是比較好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好。

在叛軍中很多中層將領也向李響提議,讓李響率領所有的將士們向劉儉投降。

也正是因爲軍心浮動,所以李響不得以,才力排衆議,組織了這次進攻。

但是對於普通的中級將領還有底層的將軍士們來說。這次進攻是他們不情不願的。

李響剛纔說的話雖然振奮士氣,但是他的話卻抵賴不了事實。

劉儉是一心向民的,他說劉儉是皇帝弊政的爪牙,是迫害黎民的幫兇,純粹就是放屁。

很多叛軍心中對於他所說的話,是不服氣的。

但是,即使很多人心中不服氣李響的決定,但他畢竟是叛軍的首領,有很多人還是在支持着他,所以公然違背李響的命令還是不可取的。

特別是那些普通的黎庶,他們還是沒有什麼選擇權的,你想讓他們捨生忘死的來攻打劉儉的土城,他們就得來打。

“殺!”

隨着各部叛軍中級將官下達命令,便見數萬的叛軍敢死隊蜂擁的向着土城衝了過去。

在土城上的河北軍卻早就有了防禦準備!

隨着負責城頭防禦的高覽下達命令,便見在土城中早已安置好的井欄和霹靂車開始發動了威力!

漫天的飛石和箭幾乎可遮蓋天際。

“那是什麼?”很多叛軍不明所以的問道。

卻也難怪,對於第一次上戰場的普通黎庶,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怎麼可能會見過霹靂車這種只有戰場上纔有的玩意?

很快,就聽城下的哭喊連成一片。

不時有慘呼聲響起,巨大的石頭直接砸入陣中,破開其隊伍,將叛軍如稻草一樣的轟散,被它壓制,叛軍幾乎擡不起頭來,無法組織有效的攻擊。

“不行!這樣不行!我軍必須衝殺一番,一定要有敢死之士上前,不然的話會嚴重打擊我軍的士氣!”李響拼了命的喊着。

問題是,現在根本就沒有人願意衝突。

換成別的軍隊,或許會有很多人願意衝鋒陷陣,用生命作爲代價振奮士氣。

但對方可是河北軍啊。

是那個劉儉的軍隊!

震耳欲聾的鼓聲響起了,城頭之上,又有數不清的弓弩手將開始對着城下的士兵進行掃射。

弩箭和石砲打得如暴雨一般。

……

……

這場撕殺一直持續到午後,土城之下,到處都是橫流的鮮血,賊軍的屍體層層疊疊,到處都是。而土城頭上的士兵也有因爲彼軍進攻而受傷或是死亡的,但數量有限不多。

拋石機所能轟擊到的地方,到處都是殘肢碎肉,人的屍體,到處都是紅的,自己人是紅的,敵人是紅的,站着的是紅的,倒下的也是紅的……

荀彧這些年久在幽州,對於戰爭也見的很多了。

他諷刺的笑道:“本來以爲蛾賊的全力一拼,能攻破咱們的城門的,想不到,最終還是這麼個結果,讓人很失望啊。”

劉儉搖了搖頭:“叛軍最爲倚仗的不是人數,而是那些底層流民對於生存的渴望,對於官軍的仇恨,但是現在叛軍的普通士卒對我並沒有這種感覺,因此他們的戰力發揮不出來,有此結果,可以理解。”

荀彧突然說道:“主公,經過今日一戰,可知叛軍人心不穩,以我看之,不妨使人在叛軍之中散佈流言。”

“什麼流言?”

“很簡單,就流傳李響有意自立爲帝,取代漢室,並非是爲黎庶請命,故而面對大將軍安撫民衆的號召拒而不歸,只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抱負……”

劉儉聽到這,頓時笑了。

“我原先曾觀,賈文和出謀皆爲毒者之策,今觀文若,亦是不遑多讓。”

……

幾日之後,整個叛軍的營地之中開始出現了動盪。

李響想要割據司州之地,自立爲王,取漢室天下而代之,拒不歸順的流言,開始在整個叛軍的大營中瘋起,而且這流言越傳越快,越傳越廣。

所有的叛軍,從中級將官,到底層士卒,現在都開始對他們的大帥產生了狐疑,深深的不信任。

另外,還是九名中級將官,暗自計較,準備帶人暗中投降劉儉,以求爲自己謀求生機。

  

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652章 圍京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咳的太難受了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226章 遺物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72章 朕之族弟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77章 肉由我分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631章 虎落第763章 益州危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582章 謙亡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2章 涿縣四虎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98章 張角高徒第652章 圍京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170章 劉十億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
第148章 遊手好閒趙子龍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81章 黑白兩道韓義公第370章 左將軍麾下的名偵探第87章 早晚一日,你可取代張讓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652章 圍京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679章 張趙駕到第556章 蜜水不至殺手至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98章 善於用兵的張飛第754章 火燒劉營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咳的太難受了第180章 進步多多的張飛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226章 遺物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72章 朕之族弟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568章 吾乃撫遠大將軍也!第449章 長於反殺!第125章 陛下又做生意了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55章 袁術生死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745章 大漢軍神第77章 肉由我分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100章 出了點小情況第369章 殺雞儆猴,野心再漲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631章 虎落第763章 益州危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464章 吾主請先生一聚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第158章 突如其來的大媒人第582章 謙亡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164章 劉儉的工具人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140章 董劉忘年交(第二更)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53章 定計燒營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290章 關公逐賈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404章 關鍵的東西,要在自己手裡第612章 養廢的王第2章 涿縣四虎第361章 各種大事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98章 張角高徒第652章 圍京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284章 白衣渡河第170章 劉十億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510章 霸業已成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294章 猛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