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青舟的忙碌一直持續到週三。
中午1點,他揉揉酸脹的太陽穴,收拾好電腦,把驗算手稿一股腦地裝進包裡,接着又去衛生間洗把臉,驅散睏意,這纔開車去實驗室。
“教授。”
實驗室只有卡森,孫思敏和馬爾斯都在上課。
“這是最新的實驗數據。”卡森沒比他好,頂着兩個黑眼圈,疲憊都寫在臉上,這段時間許青舟在家閉關做模型,實驗室都是卡森在看着。
許青舟放下揹包,走到辦公室的電腦前,說:“辛苦,等實驗成功了,多給你發點獎金。”
“老闆,我覺得有更好的獎勵,比如讓我早點下班,買束花和女朋友約會。”
卡森苦着臉。
相信奇蹟的同時要認清現實,實驗成功.還有些遙遠,但眼前卻還是可以爭取一下的。
“好啊,等把樣品送到退火爐,你就可以先下班了。”許青舟點頭答應。總不能又讓馬兒跑,又不讓吃草吧。
“噢,老闆萬歲!”
許青舟看着數據,“嗯,效果也不錯。”
“是的,您看看這裡,加載H等離子體,將SnO實時還原爲金屬Sn,薄膜生長時,相當於用氫原子機槍掃射氧化物.”
說到實驗,卡森眼前亮了亮,給許青舟說了說樣品的情況。
許青舟點頭,沉聲說道:“我們的目標,一個月時間內,把Jc提升至8×10 A/cm,也就是當前的1.6倍。”
“一個月,1.6倍.有可能嗎?”
卡森覺得這個目標有點懸,他們此前並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積累,因此需要不斷嘗試,這都需要時間,而且現在都還在沉積階段,誰也不知道退火處理後樣品如何。
比如萬一這組樣品退火中被證明行不通,還得重新調整,甚至選擇前驅體。
“當然,這僅僅是最保守的數據。”許青舟很有信心,望着屏幕上的數據,同時說:“我給你發了份郵件,裡邊是我們新的實驗計劃。”
“哦,好。”
卡森坐下,查看許青舟給自己的郵件。
半響過去,許青舟已經把樣品情況瞭解清楚,在成分結構上,成分偏差降低到0.9%,但最大的問題仍然是SnO雜質和晶粒均勻性。
“量子力學計算方式?”
卡森看完郵件,嚥了咽口水,在佩服許青舟可怕的數學實力的同時,又有些懷疑,做實驗前,他當然也已經把資料爛熟於心,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東西。
看起來有點玄乎,因爲許青舟在資料裡邊標記了,如果成功,Tc可以從18 K→到25 K(液氫溫區),Jc(12 T)能從1×10到 3×10 A/cm。
這個什麼概念呢,其他團隊還在做老年機,他們就已經拿出智能機的圖紙了。
許青舟言簡意賅:“這涉及拓撲態設計與超快動力學控制,簡單來說,石墨烯的狄拉克錐和NbSn的庫珀對形成協同效應,增強電子-聲子耦合強度,從而提升超導臨界溫度。”
狄拉克錐,指石墨烯的線性色散關係使其表面電子具有超高遷移率和獨特的量子隧穿特性。
庫珀對則是通過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他曾經在設計量子點與光子晶體腔的界面時意外發現,這兩個東西通過合適的方式湊在一起,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好了,別浪費時間,實踐纔是檢驗一個模型有沒有用的途徑,卡森,你先把樣品拿去做退火處理。”
退火爐可以同時放10片樣品,操作起來比ALD沉積方便,3小時左右就能搞定。
“好。”
卡森點頭。
許青舟先去材料處找過渡金屬硫族化合,準確來說,金屬硫族化合物WS,打算在石墨烯表面預沉積單層WS進行過渡。利用Purcell效應增強單光子發射效率,界面缺陷的減少可抑制非輻射覆合,提升光源純度。
拿到WS,許青舟換好衣服進實驗室。
使用銅箔,放入前驅體Sn(NEt),引入脈衝式前驅體加熱,80°CD到120°C之間的循環。
在樣品中加入其它物質,毫無疑問會增加實驗難度,畢竟要確保各技術模塊無縫兼容並最大化協同效應
除了在製作石墨烯襯底時每一步都需要精細,針對WS。後續還增加了一個手性等離子體脈衝預處理。
有條不紊地推進。
“呼~”
許青舟望着設備中的樣品,長吐了口氣,心說還好沒手生。
CVD石墨烯製備大約需要8小時,他也沒傻等着,出去準備繼續搞經濟模型中離散小波變換的算法。
而卡森這邊也正按照許青舟的要求,進行梯度退火。
下午三點,退火完成,卡森卻沒走。
“你嗯?”
許青舟疑惑地望着卡森,這傢伙中午不是說要早點溜嗎。
“約會?不如研究怎麼給石墨烯襯底噴個SnCl原子霧,您知道的,超導轉變溫度可比女孩子的情緒變化規律。”
卡森聳聳肩說。
許青舟無奈地笑了笑,在一定程度上認同這句話,畢竟,宋校花前一秒能捶她,下一秒就能溫柔的貼過來。
他收起亂七八糟的想法,對一旁做着筆記的孫思敏和馬爾斯說道:“這四組樣品的檢測報告就交給你們兩個了。”
退火後的NbSn薄膜可直接在石墨烯襯底上進行拉曼光譜檢測,不用先剝離。畢竟萬一樣品壞了,可以直接丟,免得還得拿到退火爐裡浪費電。
這倆人跟了一個多月的實驗,該是上手的時候了。
也不用去預約共享設備,辦公室裝備有便攜式拉曼光譜儀,能搞定簡單的表徵測試。
孫思敏先是一愣,接着轉爲驚喜。
“啊,萬一弄壞了怎麼辦?”
馬爾斯搓着手,這還是他們進入課題組之後第一次經手,雖然僅僅是把樣品放到機器上,按下幾個檢測鍵而已。
“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照價賠償。”許青舟笑着說道。
馬爾斯搖搖頭。
許青舟也不浪費時間。
這頭,孫思敏和馬爾斯倆人也“合力”把第一組樣品放到便攜式拉曼光譜儀裡邊。
倆人的表情小心翼翼,每個步驟都會互相商量,確定有沒有問題。
許青舟擡頭看了眼,不由笑了笑,想起自己第一次進實驗室時也是這樣,生怕出什麼問題。
兩個小時的實驗,這倆人拖到下午六點。
“教授,掃描完了。”孫思敏過來,怯生生地說道。
許青舟點頭,讓孫思敏倆人把樣品放好,直接打開電腦看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