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

蘇澤激動的是,這厚厚的一疊書,是《四書五經大全》。

這份《四書五經大全》,是明成祖年間的大臣胡廣,奉了永樂帝的敕令編纂的一套科舉教材。

也就是說這套書就是科舉考試的考試大綱,科舉考試出題的範圍就在這麼一套書中。

不過這套書可不是薄薄的幾本,而是厚厚的一大疊,因爲這份大全除了包含了四書和五經之外,還包含了後世大儒爲了解釋書和經所寫的“傳”和“注”。

明代一朝都奉程朱理學爲正統,所以科舉考試也都用朱熹所做的傳和注。

所以這一套書其實包含了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以及朱熹爲四書所註疏的《朱子集註》,朱熹爲《尚書》《詩經》《易經》作的《朱子集傳》。

因爲朱熹沒有爲《春秋》和《禮記》作註疏,這兩本則用古註疏。

這一套《四書五經大全》足足有十二套,一共一百二十冊,不過蘇澤翻看了一下,衛學這套缺失了不少。

《四書》和《集註》都是全套的,但是五經卻只剩下了《易經》和《易經集傳》。

蘇澤回憶起自己的明史知識,缺失的部分可能並不是丟失了,而是這套書就只有易經這一經。

大明朝的科舉制度,和之前不同,並不要求通五經。

《四書》是必考的科目,所有考生都要學習,《五經》則是選修課程,考生只需要選考一門修的本經就可以了,而不是像宋代科舉那樣需要選修多門。

也就是說五經等於五門高考的選修科目,只需要選擇一門參加高考就行了。

既然是五門選一門,那自然有熱門和冷門科目的。

因爲朱熹爲《易經》、《尚書》和《詩經》都做了註疏,那就等於這三門考試有官方認可教輔書,所以修這三經的人是最多的。

而《禮記》和《春秋》這兩本經,本身就是五經當中字數最多的,背誦起來最是困難。

而且朱熹沒有給這兩本經做集傳,所以考生在學習的時候還要剔除掉古註疏中和程朱理學意識形態矛盾的部分,學習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少有讀書人選擇這兩經作爲本經。

很顯然長寧衛這套《四書五經大全》是之前的蒙學老師讓衛所購置的,可能這個蒙學老師自己就修的《易經》,所以沒有讓衛所購買其他的經和注。

不過這已經足夠驚喜了,這套《四書五經大全》是官版印刷的教材,也就是說只能由官方機構印刷出版,全套價格足足有上百兩銀子!

就算這套大全殘缺了一半,那也價值幾十兩銀子!這等於說蘇澤在長寧衛不吃不喝種十年田的收入!

從這套教科書的價格,就可以看出大明朝科舉的門檻之高,一些家境不錯的鄉紳子弟都很不能擁有這麼一套書,只能靠着自己抄錄學習。

長寧衛果然祖上闊過啊!

摸着官版印刷的紙張,這套書經過幾十年依然完好無損,由此可見歷代主人對它的愛護。

對於蘇澤來說,這簡直是賺翻了。

學習這些經書,是肝“科舉”技能的重要途徑,自己只要好好讀書,就能提升“科舉”的等級。

而自己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帶着五個小蘿蔔頭開蒙罷了。

長寧衛真是自己的福地啊!

九姑婆看着蘇澤,看到他愛惜的撫摸書的樣子,真正的確定了蘇澤是一名正經的讀書人。

九姑婆再次爲自己收留蘇澤感到慶幸,人才日益凋零的長寧衛,正需要蘇澤這樣的人才。

不過從這段時間接觸下來,九姑婆也知道蘇澤不是個普通人。

無論是幹農活,還是學習家廟的手藝,蘇澤的學習速度都遠遠超越長寧衛的普通人。

同樣是每天上早課,蘇澤已經對“安宅”、“遷墳”、“相船”的儀式倒背如流了,可是林彩娘到現在安宅的儀式還記得顛三倒四,祈禳的咒文都背不出來。

而林七叔也向自己說,蘇澤開荒的速度和他年輕時候不相上下,幹農活的利索程度也比得上他教導幾十年的兒子了。

就連林顯宗都說蘇澤在木匠上很有天賦,比他那些榆木腦袋的學徒強多了。

果然這就是有學問的人啊!學什麼東西都要比別人快!做的都要比別人好!

九姑婆也涌起了一股失落感,蘇澤這樣人絕非池中之物,早晚都要離開長寧衛的。

這年頭一個身體康健,幹活麻利的成年男人,本身就是搶手的。

更不要說蘇澤還是個讀書人了。

九姑婆涌起了其他的心思,要是將蘇澤說上一門親事,那就不就能將他留在長寧衛了?

就算是幾日後蘇澤發達了,那他也是長寧衛的姑爺,也肯定不會放任長寧衛不管的。

九姑婆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長寧衛的女眷不少,可是能配得上蘇澤的倒是不多。

九姑婆腦中閃過了一個倩影,不過她很快就搖頭,只可惜她這幾年不可能完婚,等到幾年後怕是蘇澤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九姑婆再次嘆息一聲,感慨上任百戶戰死的太突然,真是苦了那孩子啊。

將學堂打掃乾淨,課桌擺放整齊後,蘇澤將小蘿蔔頭們放了回去,讓他們明天正式開始上課。

九姑婆也帶着林彩娘回去做晚飯了,蘇澤等到所有人都離開了衛學,這才從一個角落裡掏出一個檔案袋來。

拆開檔案袋,這裡面就是自己穿越前七叔公給自己的長寧衛族譜。

這份族譜是長寧衛後人在民國時期重新修訂的,蘇澤將封面糊上了,長寧衛的家老阿公也看不出來這是他們珍貴的族譜。

前段時間天天種田,天黑了家廟的香燭都在正堂供奉三師太娘娘,蘇澤也不敢在正堂讀長寧衛族譜。

斷斷續續研究了幾天,歷史學依然還是可憐的“Lv4,5/400”。

如今在衛學裡,蘇澤可以大膽的研究這本族譜了。

他輕輕翻開族譜,越過長寧衛先祖的那部分記錄,直接翻到了七世祖的這部分。

翻過七世祖海上刺龍返航的記錄,蘇澤看到了這樣一條記錄。

“五月十七,欽差御史焉巡諸衛,縣書吏徐士盛訐告七祖,御史暫革七祖百戶軍職。衛所出孝敬銀子五百兩,七祖乃復原職,衛漸疲敝。”

蘇澤摸了摸下巴,這段記錄的意思就是長寧衛的百戶被御史抓到了短處,敲詐了五百兩銀子,才讓百戶官復原職。

這件事對於原本已經很窮困的長寧衛來說,更是進一步衰落的開始。

可是到底是什麼被敲詐銀子呢?難道是百戶是女人的身份被發現了?

不可能,如果這樣絕對不可能只敲詐五百兩銀子了事,以蘇澤對於大明朝中後期御史的節操認知,以女兒身冒領軍職,這樣的大案子追逐名聲的御史絕對不會放過,一定會做成轟動全國的大案。

既然七世祖女兒身的秘密沒有事發,那到底長寧衛遭遇了什麼禍事呢?

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675章 宣傳戰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009章 寒菜粥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653章 滾雪球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075章 治本經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658章 少爺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028章 初陣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651章 新火槍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173章 案首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482章 缺官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241章 朕的錢!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043章 筆架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525章 分產令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23章 教亂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57章 拼命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
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675章 宣傳戰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009章 寒菜粥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653章 滾雪球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075章 治本經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658章 少爺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028章 初陣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651章 新火槍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173章 案首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482章 缺官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241章 朕的錢!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第043章 筆架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525章 分產令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23章 教亂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657章 拼命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