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

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

西域。

俞大猷和陸二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歎。

東南的年輕人可是真的有野心啊!

高務觀抵達五原城的第二件事,就是想要打通西域的路上絲綢之路!

高務觀接着說起了歷史:

“明廷建立以來,因爲蒙古的威脅,曾經也重視過西域。”

“但是從土木堡以後,明廷也逐漸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特別是關西七衛的衰敗。”

俞大猷點點頭,他是軍戶,很清楚這段歷史。

在明初的時候,明廷還是很重視西域的經營的,在甘肅設置了關西七衛,來羈縻控制西域地區。

明廷一度將觸手伸到了西域,甚至對西域小國實行朝貢冊封體系。

但是隨着土木堡之後,瓦剌崛起後,就開始隔絕西域,明廷對西域的影響力日益減少。

等到了嘉靖年間,明廷徹底撤銷了關西七衛,這也就意味着明廷丟失了整個西域的控制權。

高務觀顯然也是做了很大的功課的,他說道:

“如今西域的幾大勢力,除了佔據草原西北部的瓦剌部之外,就是吐魯番和葉爾羌了,這兩國爲了爭奪東察哈臺汗國的正統,一直在西域爭鬥。”

“明廷一直疏於打理河套和西域地區,瓦剌和土默特相繼崛起,草原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更不要說是西域了。”

俞大猷和陸二都點頭。

其實大明的疆域也是在不斷變化的。

很多人用明初的疆域圖,來說明大明的強盛,其實也是不對的。

大明朝確實也有做的不錯的地方,大明對於南方的經營,穩固了雲南貴州廣西這些地區,甚至還一度佔領了安南,在西南問題上並不妥協,算是給後世留下了一份不錯的基業。

但是在天子守國門的大義下,明廷的北方問題卻處理的不好。

北方草原問題,東北的蠻族問題,以及最被人忽視的西域問題。

是啊,北方草原的蒙古人和東北的野人都忙不過來了,哪裡還有什麼經營西域的想法啊?

高務觀說道:“來五原城之前,大都督也曾經說過草原絲路衰敗的原因。”

絲綢之路,最早的絲綢之路就是從西域進入中亞地區,這是漢代就開闢的貿易路線,在唐代的時候達到了極盛。

大唐對於西域的經營力度很大。

高務觀說道:“其實歷朝歷代對於邊疆的經營,主要都是看是否有利可圖,這就是封建王朝的自身的問題,在君權下,所有人考慮的都是統治成本,而不是民族和疆域問題。”

“大都督說過東漢西北羌亂的問題,當一個地方的反叛威脅超過了治理成本,甚至這種反叛可能會威脅皇權的時候,統治者都傾向於放棄這些動亂地區。”

“明廷初期佔領安南,後來又退出了安南,也是這樣的因素。”

“大都督說,其實明廷放棄經營西域,也是因爲西域這條路上絲路衰敗了。”

俞大猷是將領,他從沒有在軍事以外的角度思考問題,今天高務觀的這段話,給了他不同的視角。

“西域貿易路線,曾經是漢唐主要的對外貿易路線,那個時候西域的駝鈴帶來的是財富,所以漢唐在不惜餘力的經營西域。”

“但是隨着西域荒漠化,一些曾經記錄在歷史書中的綠洲都消失了,西域這條舊線又在西域失去秩序後日益的難走,所以西域商路逐漸變得不那麼‘值得’了,經營西域也失去了支撐。”

“而海上絲綢之路,以及茶馬古道的崛起,也讓明廷將經營重心放在了西南地區。”

“茶馬古道,徹底搶奪了西域商路的地位。”

陸二點點頭。

茶馬古道,從雲南進入緬甸,再和印度諸王公交易,再通過喜馬拉雅的商隊和中亞交易,這條新的路上絲綢之路,也同樣可以滿足大明的需求。

茶馬古道可以交換得到馬,也可以得到各種西域特產,而經營雲南的代價可要面對北方草原這個卷王聖地強多了。

也因爲明廷對於西南的經營力度很大,所以西南疆域一直還算是穩固。

在蘇澤穿越的歷史時間線上,爲了穩定貴州,萬曆還發動了三大徵之一的播州之戰,爲了平定西南投入了半個國家的兵力。

說白了明廷放棄經營西域,還是因爲西域已經無利可圖。

而在海上絲路崛起之後,路上絲綢之路的價值更是進一步下降。

高務觀說道:“但這只是在貿易上的,大都督說了,如今是千古未有之大變革時代,西域和北方草原不僅僅能貿易,同樣也是重要的資源產出地!”

高務觀想起了,蘇澤很早的時候,對所有東南的軍官進行過的一次講話。

蘇澤當時就說道:

“今日是大爭之世,而且是不同以往的時代,我們今日所作所爲,會決定中華未來幾百年的國運。”

一開始的時候,高務觀並不以爲然,不就是改朝換代嗎?歷史上經歷了多少次了,這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但是這一次過年之前,高務觀返回河南老家,在老家勸說父親高拱前往南京養老的時候,和父親高拱進行過了一番交流。在總結了自己在明廷執政的得失後,高拱也說出了同樣的話。

高務觀還記得自己和父親高拱的交流。

“時代不同了,我也是在下臺後,開始修書治學才理解了這件事,你們大都督這點比爲父強太多了,也怪不得他能有這番成就。”

高務觀依然有些不理解的問道:“父親,難道這一次的戰爭,和歷史上的改朝換代不同嗎?”

高拱搖頭說道:“完全不同,難道你身在東南,都沒看出來哪裡不同嗎?”

高務觀搖頭。

高拱說道:“時代不同了。”

“以前的世界就是中原,除了中原以外,其餘的地方都是遙遠的邊疆。”

“漢代的典籍中,早就已經記錄了遙遠地區的文明。唐代的時候,西域的恆羅斯之戰也讓大唐明白了在西域以西,擁有一個和大唐差不多強盛的王朝。”

“到了元朝就更是了,整個西域都是察合臺汗國的土地,元人的記錄中不僅僅記錄了西域以西,還記錄了更西方廣闊的土地,以及和我們中原完全不同的文明。”

高拱說道:“雖然古代典籍中也有這些國家,但是在航海時代以前,這些國家都是書籍中的記載。”

“但是現在不同了。”

“貿易將整個世界聯繫在了一起。”

高拱說道:“倭國的礦山,就關係到了我們中原的白銀,遙遠美洲的貿易,就能影響整個中原流入的白銀。”

“海上一艘商船被海盜劫掠,就會引起一國的糧食短缺。”

“一場發生在東方的戰事,可能影響西方的茶葉價格。”

“這個世界,正在比以往更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高務觀沒有想到,在河南老家治學的父親,竟然得出了比東南大部分人更深刻的見解。

是的,在以往高務觀接受的教育當中,中原是中原,除了中原以外的地方都是蠻夷。

這也是所有統治中原王朝治理的思路。

除了中原地區以外,蠻夷地區都是沒有太多價值的。

草原的土地沒有價值,佔領這些土地還要駐守軍隊,如果再沒有貿易上的收入,這種地方根本沒有佔領的必要。

甚至在抑制商業的儒家文化中,就連貿易都是沒有價值的。

明廷可以放棄大員島不開發,朝鮮也可以將濟州島上的居民都遷走,統治的穩定性甚至超過對領土的需求。

高務觀對着俞大猷說道:“將軍,時代變了。”

“草原對於我們來說,不再是需要花費軍事力量,只投入維持穩定而沒有收益的累贅了。”

“草原的羊毛,可以成爲毛紡織工坊中的重要原料,草原的肉類,也可以運送到中原的餐桌上。”

“草原的人口,是東南商品重要的市場。”

“更不要說,這片土地下的礦產了。”

俞大猷連忙點頭。

草原上礦產資源豐富,俞大猷就在五原城附近發現了鐵礦和煤礦,還發現了很多其他的礦藏。

高務觀說道:“領土和人口,將要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重要。”

“而在未來,戰爭比拼的也不是某一個將領的領導能力,而是一個國家的動員能力和後勤能力,而這些能力就是依靠廣大的人口和龐大的領土,這就是大都督所說的戰略縱深。”

“大都督曾經斷言過,以後的時代,就是大國的時代,也就是列強的時代。”

“只有人口足夠多,領土足夠大的國家,才能夠主導世界。”

“以後的世界,只會分成列強和非列強,列強以外的國家,都只是列強的棋盤和傾銷市場。”

“而在列強時代落幕後,能夠主宰世界的,必然是國土最大,科技最先進,人口最多的少數幾個大國。”

“所以大都督才如此重視將軍開創的局面,這也是大都督如此重視草原的原因。”

“俞將軍,我們需要讓草原更有價值。”

 

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43章 筆架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211章 沖繩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056章 脫毒難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618章 捨不得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634章 爭陝西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59章 船,倭奴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61章 淨海王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265章 歸有光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31章第265章 歸有光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623章 教亂第029章 凱旋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651章 新火槍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79章 雨將軍第78章 銃炮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123章 打擂臺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055章 算卦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053章 虎狐犬第451章 僭主第635章 軍功章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
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43章 筆架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211章 沖繩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056章 脫毒難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618章 捨不得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634章 爭陝西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優勢,人市出門了,晚上八點半更新第259章 船,倭奴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061章 淨海王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265章 歸有光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31章第265章 歸有光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623章 教亂第029章 凱旋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651章 新火槍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159章 賭術技能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679章 雨將軍第78章 銃炮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102章 火器時代秘籍步法第123章 打擂臺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309章 弔民伐罪(加更求票!)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055章 算卦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053章 虎狐犬第451章 僭主第635章 軍功章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