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

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

一紫一藍一綠,蘇澤翻開了被動技能卡片。

這三個被動技能分別是:

【綠色被動——勤奮的航海家:進行航海時,航海技能+5%的經驗值。】

【藍色被動——海上航行靠船長:在航行時候,航海技能+1,魅力+1。】

【紫色被動——遠洋探索者:遠洋航行時,航海技能+2,掌舵遠洋航行時魅力+4。】

這一次自然沒有什麼的猶豫,蘇澤選擇了紫色的【遠洋探索者】這個被動技能。

託着下巴,果然航海這個技能的關鍵屬性是魅力。

想想也沒錯,航海是一項高度依賴領導力,需要團結協作的工作。

林默珺應該就屬於魅力值很高的天生領導者,所以才能很輕易的指揮船員。

蘇澤也總結了幾項屬性的作用,魅力關係到領導力技能,比如兵法、航海,也對交涉類的技能有加成,比如魅力值高了做買賣也容易達成。

智力對學科類的技能都有加成。

而力量和敏捷,則對戰鬥類的技能有加成,也和體力勞動類的有關,比如種田、鐵匠之類的技能有加成。

看着一點自由屬性,這一次蘇澤將它加在了魅力上。

蘇澤,男性,25歲。

智力:13

力量:11

敏捷:6

魅力:7

剩餘屬性點:0

關閉系統,蘇澤已經能看見東奧島的天文臺了,將琉球來的學習團放下來之後,蘇澤又趕回了長寧衛,然後快馬加鞭向福州城而去。

福州城內。

翰林官出掌國家典章大典,比如冊封、受命、知貢舉這類的差事後,一般都會得到升任。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這也是爲什麼翰林官被認爲是國家儲相的原因之一,因爲很多重大的活動就必須要翰林官才能執掌,而每一次完成之後都能按照慣例升職,那樣官位就能蹭蹭蹭的往上漲。

如果不是翰林官或者清流官,而是白知縣這樣慢騰騰的升職,這輩子能做到一方布政使就算是背景深厚了,想要成爲內閣輔臣或者部院重臣,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白知縣好歹還是進士,海瑞這樣的舉人升遷就更艱難了。

在執掌完成福建的科舉之後,汪道昆很快就得到了自己的新任命,官職升爲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

右僉都御史已經是正四品了,而巡撫福建更是重要的任命。

御史是言官都憲官,也就是掌管監察的官員,最重要的職權是兩個,一個是糾察,一個是推舉。

明代言官職權重,就是掌握了整個官場系統的督查權和推舉權,巡撫福建就是汪道昆的具體差事,他的職權就是監督整個福建的官場。

汪道昆的職位,就類似於電視劇中的“八府巡撫”,屬於朝廷的欽差,可以直接向皇帝上題本和密揭的。

巡撫並不是常設的職位,正常情況下爲期一到兩年,任期內汪道昆幹得不錯就可以繼續升官。

而且巡撫依然是京官,也就意味着汪道昆的考覈權依然在京師的閣部手裡,而不歸地方上考覈。

朝廷任命下來,福建官場上下都豔羨不已,但是在豔羨之餘也只恨自己科舉考試考的不好,沒能入翰林院成爲翰林官。

一步慢步步慢,汪道昆才三十歲就成爲正四品的中高級官員,而很多和他同齡的還是沒編制的未入流官員。

巡撫是可以在全省內行使督查權的,所以並不是在固定的官署辦公。

各府都在府衙附近有專門的巡撫臨時辦公的官署,平時不開放,只有巡撫巡查到這裡纔會暫住。

福州城內也有巡撫衙門,汪道昆就搬進了巡撫衙門閉門不出,謝絕訪客。

對於汪道昆這種工作態度,福建上下是樂見其成的。

若是汪道昆廢寢忘食的積極工作,怕是有更多人要睡不着覺了。

巡撫屬於清貴的職位,就在於巡撫並沒有必須要完成的日常工作,遇到不愛管事的完全可以混完任期,然後等待下一步升官就可以了。

蘇澤已經聽到消息,他帶着禮物來到了巡撫衙門,管家立刻向汪道昆通報。

別人可以不見,蘇澤是福建解元,是汪道昆的學生,這些官員的管家都是極有眼力勁兒的,自然立刻通報汪道昆。

汪道昆立刻放下手裡的稿子,來到會客的偏廳見了蘇澤。

“學生拜見恩師。”

看到蘇澤提着的一些書,汪道昆知道蘇澤沒有送貴重的禮物,他摸了摸鬍子,心中倒是相當欣慰。

自從給他就任福建巡撫之後,不少學生就登門拜訪,但凡是攜帶了貴重禮物的都被他轟了出去。

汪道昆出自鉅富之家,自然不貪圖學生這點禮物,他看蘇澤更加順眼起來。

兩人寒暄了兩句,汪道昆越發感覺投契,蘇澤在文學創作上的很多想法和他不謀而合,尤其是汪道昆喜愛的小說創作,蘇澤總能說出一些關鍵之語。

一想到這裡,汪道昆站起來說道:“汝霖,我有一個好友寄了份稿子給我,請你一起來看下吧。”

好友?這個好友不會就是老師您自己吧?

蘇澤心中嘀咕,跟着汪道昆進了書房。

明代文人往來的信件,書寫的公文,這些都是要存在書房的,對於讀書人來說這是最重要的地方。

汪道昆讓蘇澤進書房,也說明他真的將蘇澤當做弟子看待。

蘇澤更覺得這一次拜訪汪道昆是找對人了,他按下心情走進書房,然後垂目站在原地,一副不該看的絕不多看的乖巧樣子。

汪道昆更是對這個學生滿意,他將幾份文稿遞給蘇澤說道:“汝霖你看着。”

汪道昆又讓書童搬來圓凳,送上茶水,蘇澤看到第一章節,果然是《金瓶梅》。

老師,還說你寫的不是皇叔!

作爲明史研究生,蘇澤自然是仔細拜讀過這本書。

《金瓶梅》化用的宋代背景,其實寫的還是大明,最直接的就是整本書中的物價都是大明的物價,買東西也是用的銀子,宋代還是基本行銅錢的。

蘇澤認真看完了開頭,和後世的版本稍有出入,但是故事還是這麼一個故事。

放下手裡的文稿,汪道昆迫不及待的問道:

“汝霖覺得如何?”

蘇澤沉思一會兒說道:“令人發醒,回味無窮!”

汪道昆沒想到蘇澤竟然給出這麼一個答案。

“汝霖有什麼感受?”

蘇澤想了想說道:“悲從中來。”

汪道昆大喜過望,有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感覺,他立刻拉着蘇澤說道:

“爲何而悲?”

“爲人而悲,爲世道人情而悲也!”

汪道昆激動的說道:“我寫的時候,哦不是我第一次讀到這本小說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感受。”

果然是老師你寫的吧。

蘇澤沒有揭穿汪道昆的口誤,而是繼續說自己的讀後感:

“這篇文章,是爲了警醒世人,勸人向善,書中之人物栩栩如生,都彷彿坊間所見,也因爲寫的是世情,才更讓人覺得衆生之苦。”

知音啊!

汪道昆立刻說道:“汝霖懂我!”

這是承認了嗎?

汪道昆又改口說道:“我初讀也是這麼想的!”

蘇澤又說道:

“不過老師,衆生何苦啊,可書中的人還有因果報應,這人世間沒有因果報應又要怎麼辦呢?”

汪道昆沉默了。

汪道昆家中是徽州府大族,家中有不少人出仕做官,他自己也是官場衆人,自然明白蘇澤的意思,這世上很多壞人,並不會和小說中那樣,得到因果報應的懲罰。

如西門慶這樣的人,往往縱情享樂甚至要比普通老實讀書人爬的更高。

而書中很多人物原型都是汪道昆見過的,聽過的,有家道中落的,也有家產興旺的,這些都讓汪道昆十分的迷茫,世間也許沒有因果報應,積德行善不一定有好報,作惡多端也不一定會被懲罰。

大明朝就像是書中那烈火烹油的豐亨豫大,汪道昆也感覺到了世風日下的道德困境,可是卻無力改變這一切,他甚至不知道當今墮落的原因。

在他的家鄉徽州府,如同西門慶這樣的人物不知凡幾,他們有的是考了功名的讀書人,有的是遊手好閒的“幫閒”,他們不是傳統士大夫那樣置辦產業經營土地,而是從事商貿賺錢,又或者和西門慶一樣乾脆連商人都不是,而是專心的做掮客投機發浮財。

可是這些人往往賺到的錢,比那些經營土地的讀書人還要多,這都讓飽讀詩書的汪道昆深深的自我懷疑,懷疑那些四書五經上的道理。

汪道昆想了想說道:“先聖說人性本善,這本書也是想要喚起仁善的本心,明白天道報應的道理,切莫繼續爲惡下去了。”

果然如此,後代對於《金瓶梅》的評價就是如此,這是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寫出了那個時代的浮華墮落,可是作者並沒有找到風氣墮落的原因,只能用天道輪迴、因果報應來懲罰書中的“壞”人。

蘇澤說道:“老師,學生以爲,性善性惡,辨析這種人性沒有意義。”

“沒有意義?!”汪道昆驚訝於蘇澤離經叛道的言論,要知道“人性論”可是儒家理論根基之一,蘇澤竟然覺得討論這個沒意義?

那麼多先賢就這個問題辯論著書,一直到了朱熹、王陽明,也都在討論“人心本初”這個話題,蘇澤竟然覺得不重要?

蘇澤翻着手裡的稿子說道:

“就說這個西門大官人,他讀過書,卻不思科舉進學,不置辦田產土地,卻在縣裡廝混,可日進斗金家業日益做大。”

汪道昆沉默了,西門慶確實不是一個傳統儒生的形象,可這種人在徽州府卻不少見。

而且以汪道昆的見聞,這些人確實和西門慶一樣,不僅僅沒有敗壞家業,產業反而更興旺了。

這些人也都和書中西門慶一樣,縱情享樂,肆無忌憚的爲禍鄉里。

所以汪道昆其實也在懷疑“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不是對的。

蘇澤石破天驚的性善性惡不重要,讓汪道昆都不知道怎麼接了。

蘇澤說道:“漢唐以來,耕讀傳家來是天理,聖人之言中已經將農和士兩個階層的道德編寫的差不多了。”

“爲農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順應四時以勞作,繳稅納糧後還有空餘,則讓子弟進學或者參軍,這就是爲農的道德。”

汪道昆點頭。

“爲士者,研習先賢經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進而爲天下用命,退而修身養性,這就是士人的道德。”

汪道昆連連點頭,蘇澤又說道:

“那爲工者,爲商者,他們的道德呢?”

這下子汪道昆愣住了。

蘇澤說道:“讀書種田都有道德,商人的道德又是什麼?”

“如西門慶這樣的人,難道都是如此爲惡的嘛?可是從沒有人說,做什麼樣的商人是有道德的商人,世人都認爲商人是奸猾狡詐的逐利之徒,商人自然也會輕賤自己爲奸猾狡詐的逐利之徒,既然這些人上不爲士大夫所容,下被百姓唾罵厭棄,他們還不是隻能縱情聲色享樂,活成大家心中的樣子?”

汪道昆這下子徹底震驚了。

蘇澤說道:“老師,您所在的徽州府,不也有儒生行商,世爲儒商,他們治家是不是和讀書人一樣嚴謹,做生意也講究誠信道德?”

汪道昆點點頭,其實他的家族也算是經商的,也算是蘇澤口中的儒商。

蘇澤說道:“世風世情如此,並不是西門慶一人的墮落,而是這些人根本沒有道德標準,他們不知道善惡,如同野獸禽類那般渾渾噩噩的生活,只能縱情聲色犬馬了。”

“不僅僅是西門慶,書中的王婆給人做媒,日常也掙得不少,世上有王婆這種慫恿良人爲娼的壞媒婆,可也有幫人促成姻緣的好媒婆。可是世人都將這個行業認爲是賤業,都認爲從事這個行業的都是王婆之流,一邊羨慕她們掙錢養家餬口,一邊又斥責他們道德低下,那從事媒婆的人,自然會都變成王婆。”

“士農工商,卻只有士農的道德,工和商要如何做纔是合乎於禮的?什麼時候有世人稱頌的儒商,有萬民敬仰的儒工,那世道纔會好起來。”

汪道昆震驚的看着蘇澤道:“汝霖,你要‘一道德’?!”

我也知道大家不喜歡過渡劇情,但是有些連貫性的情節要寫。

這一章,肥鳥可以說是全新的。

很多書寫思想啓蒙,爲何要啓蒙?在我看來就是這個新道德!

新的階層出現,需要新的道德,傳統的宗法社會港灣解體,在商品社會出現後的道德混亂,纔是覺醒年代思想混亂的根源。

所以需要一道德!這纔是思想啓蒙最大的意義!

儒家對於人性辨析,明末其實已經沒啥好寫的了。

改造儒學,將從空洞人性思辨轉移到對生產關係的思考上,這是主角的野心,也是肥鳥這個作者的野心!

好了,投票吧

(本章完)

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四卷總結第634章 爭陝西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63章 神聖感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055章 算卦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39章 良配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57章 拼命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600章 三三制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029章 凱旋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243章 水淹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030章 鬼市第231章 當家難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91章 橡膠樹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237章 水戰第651章 新火槍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57章 拼命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029章 凱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11章 從“賊”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07章 軍籍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033章 曬鹽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623章 教亂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237章 水戰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31章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463章 紅丸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51章 《治安疏》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
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146章 海戰之法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四卷總結第634章 爭陝西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663章 神聖感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042章 去縣城(二合一章節求追讀)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055章 算卦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39章 良配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657章 拼命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369章 改土歸流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600章 三三制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029章 凱旋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243章 水淹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030章 鬼市第231章 當家難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91章 橡膠樹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237章 水戰第651章 新火槍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657章 拼命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029章 凱旋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311章 從“賊”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007章 軍籍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296章 水清水濁論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164章 誰是絕戶?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033章 曬鹽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623章 教亂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237章 水戰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131章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463章 紅丸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351章 《治安疏》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