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

被關押在福州府大牢中的鄢懋卿,怎麼也想不通,爲什麼蘇澤會造反?

堂堂一省的解元造反?

鄢懋卿這一生中,見過無數和蘇澤一樣的熱血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滿懷着對朝廷的熱情,扎進了大明官場這個大染缸中。

有的和鄢懋卿一樣,被這大染缸改了顏色,理想破滅變成了純粹的利己主義者。

有的放棄理想,只求在這濁世之中得到一刻安寧。

那些堅持理想的,和楊繼盛、周雲逸這樣的,在權力面前不堪一擊。

他們在刑場上寄希望於皇帝收回成命,指望用自己一腔熱血感動皇帝,想要用死亡來洗滌這渾濁的世道,真是太幼稚了!

殺這些人,對鄢懋卿來說如同屠狗爾!

原本鄢懋卿以爲蘇澤和他們一樣,會乖乖被捕,然後大喊冤枉。

可鄢懋卿錯了,蘇澤是蓄謀已久!

鄢懋卿回過神來,他盤算自己被抓的過程,更是覺得脊背發涼。

那裝填上膛的鳥銃,那迅速撲向在場官員的士兵,蘇澤根本就是計劃好的!

他怎麼敢的!

鄢懋卿實在想不通,蘇澤爲什麼會造反?他有什麼理由造反?

他能成嗎?

鄢懋卿的冷汗流下來了。

大明的精銳,九邊的戍邊精銳部隊,正在抵擋蒙古俺答的進攻。

南方的精銳,如今全部掌握在蘇澤手上。

雲貴廣西那邊土司叛亂此起彼伏,一個飛龍軍都能打穿江西。

整個福建周圍,完全沒有可戰之兵!

調北方精銳南下?

不可能的,至少目前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俺答不乘機作亂,京師根本沒有軍餉供應北軍南下,至少在今年秋收之前是不可能的!

鄢懋卿又想到一層,蘇澤曾經在上海團練,在浙江也很有影響力。

若是蘇澤有船,他能剿滅林道幹這樣的倭寇,福建水師戰鬥力可想而知。

若是蘇澤率師北上,切斷江南漕運,那別說是調集北方邊軍南下了,連京師的滿朝公卿都要餓肚子!

蘇澤這個時機實在是太好了。

鄢懋卿越想越怕,無論蘇澤造反的結果是什麼,自己死定了。

在巨大的惶恐中,鄢懋卿在大牢中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終日。

和鄢懋卿一樣想不通的,是被林默珺從浙江總督衙門中“解救”出來的胡宗憲。

在臺州之戰後,胡宗憲也想過自己的最終歸宿。

當錦衣衛上門的時候,胡宗憲竟然有一種心中大石頭落地的感覺。

當然,胡宗憲更多的是感到寒心。

自己拳拳報國之心,違背恩師嚴嵩的指令,執意平定浙江的倭亂。

胡宗憲自己辭官的奏章,給部下浙江新軍請功的奏章才送到京師,最後就等來了錦衣衛上門。

當枷鎖套在胡宗憲脖子上的時候,這位曾經在東南呼風喚雨的一方大員,如同一條狗一樣被牽出了總督府衙門。

胡宗憲滿是屈辱,他忍着不去自殺,就是想要在被押解到京師之後,能夠在皇帝面前陳述自己這些年的所作所爲,能夠讓皇帝明白自己這些年的功勞和苦勞。

除此之外,胡宗憲就算是智計百出,也想不出任何破局的辦法。

就在這個時候,林德陽帶領浙江新軍攻入杭州城,攔下了錦衣衛的隊伍。

看到林德陽親自帶隊制服了錦衣衛,胡宗憲並沒有因爲自己被解救而有絲毫高興。

“林德陽!你襲擊錦衣衛,是要犯上作亂嗎!”

胡宗憲拒絕林德陽給他解開枷鎖,而是說道:“你們速速返回軍營!要不然連浙江新軍都要牽連了!”

林德陽說道:“部堂,浙江新軍已經控制杭州城了。“

林德陽讓開身子,胡宗憲就見到一個年輕俊美的軍官,正在笑吟吟的盯着自己。

“長寧衛林默珺,見過胡部堂。”

胡宗憲恢復了思考能力。

對啊,自己操持浙江新軍,但是好像也沒到讓林德陽爲自己捨命的地步吧?

胡宗憲看向林默珺身後軍容整齊,手持鳥銃的士兵們,猛然想到一個可能。

“蘇澤造反了!?”

胡宗憲脫口而出問道。

林默珺微笑着說道:“胡部堂,蘇先生讓我來浙江,是不忍心抗倭忠良被陷害。”

胡宗憲臉色鐵青說道:“休想讓我從賊!”

林默珺掏出一份檄文,遞給胡宗憲說道:“這是蘇先生寫給京師的檄文,請胡部堂過目。”

檄文的內容,就是蘇澤在福州碼頭講演的內容,看完之後,胡宗憲面色蒼白。

當他看到在檄文後,福建浙江諸多官員的簽名,以及最後那個“胡宗憲”的名字,臉色就更白了。

蘇澤的【書法】技能已經達到Lv9開了,他根據和胡宗憲往來書信,模仿胡宗憲所寫的簽名,已經足以糊弄大部分人了。

雖然還能看出模仿的痕跡,但是胡宗憲知道,這封檄文送到京師,全天下人都會認定自己和蘇澤聯手造反!

這下子真的是黃泥掉進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胡宗憲徹底冷靜下來,他看向林默珺說道:“爲什麼是我?世人都知道我是嚴黨門下,我胡宗憲在浙江所爲,也算不上什麼好人,爲什麼蘇澤也綁着我造反?”

wωw● т tκa n● ¢O

林默珺說道:“蘇先生說,君子論跡不論心,台州之戰,胡部堂就要比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對國家一點裨益都沒有的僞君子強無數倍,胡部堂就是爲國爲民的君子。”

“朝綱不振,就是因爲胡部堂這樣做事的君子被陷害,那些空談的小人被重用,於國有功者不得好死,阿諛奉承者安享富貴,這又是什麼世道?”

“此番起兵,先爲閩浙自保,若朝廷冥頑不靈,那就只能弔民伐罪,進京以清君側了!”

接着林默珺也懶得和胡宗憲再廢話,讓林德陽將他“請”回浙江總督府衙門。

緊接着林默珺親率艦隊,駛入長江口,威逼江南!

等到消息傳到南京,整個南京官場地震!

原本準備南下勸說胡宗憲的張居正,突然感覺這世界變化的太快。

本來是清流擔心胡宗憲挾倭自重,所以讓張居正南下勸說拉攏胡宗憲。

可沒想到張居正還沒到浙江,胡宗憲就畢其功於一役,盡滅台州倭寇。

然後張居正留在南京等待情況,卻得到了皇帝下旨,要械送胡宗憲入京問罪的消息。

可還沒等到張居正反應過來,又接到新的消息,福建、浙江的團練新軍造反,擁立蘇澤爲大都督,又劫了錦衣衛,將胡宗憲解救出來。

胡宗憲搖身一變,又和蘇澤聯合簽署檄文,搖身一變成了反賊頭子。

這也太快了!

而聽到蘇澤的水師進入長江口,南京六部立刻慌亂起來,連忙召集在南京的大員開會。

張居正作爲翰林官員,又是裕王的使者,也被召集到了南京六部的會議中旁聽。

自從方望海請辭之後,趙貞吉主理南京戶部,是目前南京戶部的掌權者。

南京兵部尚書李遂,在振武營兵變的時候他還是兵部侍郎,因爲平定振武營的功勞,被提拔爲南京兵部尚書。

不過這位南京都傳,當時和振武營軍頭談判的是誠意伯劉世延,李遂不過是搶了劉世延的功勞。

南京五軍都督府都督還是臨淮侯李廷竹,上次振武營兵變雖然李廷竹處置不力,但從中貪污的是魏國公徐鵬舉,李廷竹留任原職,罰俸三個月。

造成如此惡劣兵變的魏國公徐鵬舉,最後只是被褫奪了軍權,閉門思過。

但是作爲皇帝家奴的鎮守太監何緩就沒這麼幸運了,直接褫奪一切職位,鳳陽守陵去了。

所以今天能在會議發言的,就是臨淮侯李廷竹,兵部尚書李遂,戶部侍郎趙貞吉三人了。

李廷竹環視四周,他這個南京五軍都督真的是太窩囊了。

先是南直隸倭亂,接着又是振武營兵變,現在蘇澤又造反了。

李廷竹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祖宗李景隆顯靈了,自己這臨淮侯怎麼當的這麼不順的?

他甚至羨慕起來被勒令在家思過的魏國公徐鵬舉了,這位老兄撈也撈了,現在又被革職,不用再操心國事,隨時可以打包行李帶着家眷跑路。

李廷竹環視一圈,最後落在了南京兵部尚書李遂身上。

“李尚書,你總管南直隸戎政,這長江口的逆賊,要怎麼討?”

李遂心中罵娘,討逆?拿什麼討?

振武營兵變之後,南京的老爺們怕再出亂子,連兵器都不發給士兵了。

南京附近的士兵們,一年都沒摸過武器,別說訓練了,就連切肉的廚刀都是鎖在竈臺上的!

而且朝廷秋後算賬,清算振武營的事情,南京諸衛都看在眼睛裡,誰還給你大明賣命啊!

蘇澤在江南又是名望極高,上海緝私總團是他一手操辦的,拿什麼去討?

李遂皺眉說道:“上次鎮江京口一戰,南直隸水師盡被焚燬。南直隸可用之兵都被胡宗憲帶去了浙江,根本無力討逆。”

李遂交了家底,衆人都明白了,以南直隸目前的局勢,根本就是拿長江口那支艦隊沒辦法!

心學大儒,現任內閣首輔徐階的弟子,戶部侍郎趙貞吉終於發話了。

“南京戶部還有存銀十萬兩。”

李廷竹和李遂立刻看向趙貞吉,但是趙貞吉卻說道:“這其中八萬兩是去年追徵的江南拖欠的金花銀,不能挪用!”

聽到是金花銀,衆人都絕望了。

大明財政複雜,但是已經有了近代國家專收專支的財政體系了。

金花銀,就是一部分專門以銀兩徵收的稅賦,這筆銀子是專門用來給皇帝用的。

說白了,這是送到皇帝內庫的銀子,沒有皇帝的旨意,誰也不敢挪用的。

江南稅賦,時常有拖欠抗稅,趙貞吉在南京戶部最大的政績,就是追徵了這八萬兩金花銀,所以絕對是不能動的。

這一切又陷入到了死結中。

張居正終於是忍不住了,他站起來說道:

“趙大人!這筆銀子必須要用!”

趙貞吉認識張居正,卻沒想到他在這種場合突然發言。

張居正對着李廷竹和李遂行禮,接着說道:

“蘇賊入寇長江,若是截斷揚州漕運樞紐,諸位就都是朝廷的罪人了!”

趙貞吉心中也咯噔了一下,揚州是江南江北的漕運總樞紐,同時也是長江水運的樞紐。

不僅僅是江南的賦稅和糧食,如今大明朝主要糧食產區,湖廣地區的糧食也都是從長江順流而下,在揚州中轉北上運到京師的。

揚州之重,重於泰山,若是揚州有失,南京的諸大臣真的萬死不能辭其咎了。

張居正朗聲說道:“和上次倭寇入侵一樣,蘇賊水師炮利,但是陸上能戰之兵卻不多。”

“守揚必須守鎮江!請李都督盡發南直隸勘用之兵,死守鎮江!”

“以鎮江固守,再在南京玄武湖打造訓練水師,只要固守住揚州,朝廷北方精銳南下,蘇賊之亂就能平定!”

張居正說的義正言辭,其實他自己也清楚九邊是什麼情況。

前任薊遼總督王忬被殺,王忬在九邊素有威名,又不貪墨士兵軍餉,很得到九邊士卒的擁護。

且不說如何安撫九邊士兵南下,光是這軍糧消耗,就是如今朝廷承擔不起的。

但是張居正必須要這麼說,如果丟了揚州,大明就丟了從南方抽血的通道,那朝廷就更沒有平叛的希望了!

就在這個時候,趙貞吉這個不粘鍋還是猶豫說道:“這是陛下的銀子,是不是要上一道奏章?”

張居正簡直要被他氣笑了,他直接說道:

“若是蘇賊奪了揚州,這筆銀子就都歸賊人之手了!還不如現在就用出去募兵!”

趙貞吉還是說道:“既然如此,我一個小小的戶部侍郎可沒辦法做主,請諸君公議署名吧。”

張居正氣的牙癢癢的,他直接奪過正在記錄會議的小吏手中毛筆,直接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諸君簽字吧!張某立刻上請罪奏疏,此事是張某動議的,會擔下全部責任!”

在場大員這才紛紛簽字。

有了張居正出頭,李廷竹又下軍令,南京城內大小官員各出家丁若干,又命令南直隸各級衙門徵收特別捐稅。

爲皇帝巡訪海外仙藥的新科狀元徐時行,終於抵達南京,聽聞蘇澤造反的消息,徐時行如遭雷殛。

徐時行也顧不得皇帝命令了,匆忙趕回蘇州府老家,卻看到穿着熟悉的上海抗倭總團制服的士兵,已經控制了蘇州府城門。

這位年輕的狀元頭暈目眩。

糟了,我成反賊了!

承諾的加更!求票

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60章 掀桌子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665章 海參崴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002章 家廟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09章 做空第78章 銃炮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60章 掀桌子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58章 藥,種子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036章 售鹽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334章 鑽膛炮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057章 邀請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51章 《治安疏》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10章 趕海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72章 榜一第667章 政治仗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029章 凱旋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010章 趕海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11章 從“賊”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84章 射擊技能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007章 軍籍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84章 射擊技能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24章 徐渭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
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598章 系統性歧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160章 掀桌子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665章 海參崴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002章 家廟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09章 做空第78章 銃炮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60章 掀桌子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58章 藥,種子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036章 售鹽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334章 鑽膛炮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71章 和張居正見面第057章 邀請第542章 富可敵國的於公子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51章 《治安疏》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10章 趕海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593章 女王的決斷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72章 榜一第667章 政治仗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029章 凱旋第149章 主動出擊的計劃(中午十二點加更)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010章 趕海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11章 從“賊”第602章 幹嘛嘛不成第84章 射擊技能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007章 軍籍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84章 射擊技能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224章 徐渭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450章 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