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

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更)

“夫人,東西已經全部搬上船了。”

侍女翠屏向方若蘭報告,方若蘭點點頭,又檢查了一遍行李清單,這才說道:

“夫君說坐船隻需要十五日就能抵達上海縣,既然如此還是坐船省事些。”

雖然方若蘭說的輕鬆,但是一衆下人還是對坐船有些畏懼。

方若蘭母家是泉州,泉州本身就有出海的傳統。

所以在年後蘇澤向方若蘭建議,在長寧衛直接坐船前往上海的時候,方若蘭一口答應了下來。

如今已經過完了元宵節,年前的時候方若蘭就隨着蘇澤返回長寧衛過年。

一開始的時候,蘇澤還在緊張方若蘭會不會見到林默珺。

後來發現,還是蘇澤多慮了。

大明朝婚後的女子雖然要比結婚前自由些,但是方若蘭作爲官宦人家的女子,即使回到長寧衛也很少出門。

除了跟隨蘇澤上了一次山,見了見蘇澤栽種的海外農作物之外,方若蘭也頂多和林彩娘聊了聊。

至於林默珺不過是本地的衛所百戶,方若蘭更是沒有了解的興趣。

在長寧衛一直住到了正月十五,蘇澤接到了福州府的消息,陶公公在福州府籌備的一批糧食要運往江南,於是蘇澤正好從長寧衛出發,和這支船隊一起出發前往上海。

若是這條航線安全,那日後蘇澤就可以快速的往返福建和上海了。

這一次蘇澤坐的依然是長寧衛那條福船,不過經過林宗遠的改造,將福船的船上甲板都換成更結實的橡木甲板後,這艘福船也加裝了四門新買的西洋艦炮。

作爲大炮主義的忠實擁護者,蘇澤又在船尾增加了一架佛郎機炮。

這樣的火力在東亞海域已經是相當可以了,再加上隨船而行的五十名鳥銃手,護送蘇澤一家前往上海。

出航的時候,林默珺也沒有出現在碼頭上,這都讓蘇澤覺得鬆了一口氣。

這一路航行沒遇到什麼危險,方若蘭還是第一次乘坐海船,對於海上的一切都非常有興趣。

不過實際上海上的景色非常的單調,除了藍天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很快方若蘭就對這些重複的景色感覺到了厭煩。

所幸這次航行的時間也不長,等到二月份的時候,船隊抵達了上海。

嘉靖三十七年二月,就在蘇澤一家在上海碼頭卸運行李的時候,剛剛過完年,各部衙門開始重新上班之後,幾道命令就從京師六部發出,飛快的向南京和十三道布政使衙門急遞而去。

這些命令這麼着急,自然是爲了籌備重建三大殿的事情了。

首先是工部的命令,要求江西、福建、雲南等省進貢皇木以資大工。

特別是雲南的木材比較多,工部除了命令雲南要將木頭採伐出來,還命令沿途的兩廣,也就是廣東廣西兩省要出錢出力,負責將木頭運送到京師。

緊接着,爲了籌措修建宮殿的費用,戶部又命令在南直隸增發鹽引,要求南京戶部將這些鹽引賣出,用出售鹽引的錢來在江南募集資金。

最後一件事就是全國性的捐款還在擴大,在京師百官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以助大工之後,南京六部衙門也帶頭開始“自願捐款”,而十三省衙門自然也不能落後,全國轟轟烈烈的“自願降薪”給皇帝修宮殿的活動開展起來。

大明官員們以“皇帝的恩情還不完”的心態,“主動”把自己的俸祿捐給皇帝修宮殿,皇帝自然也是非常的“感動”,多次表示“朕不差這點銀子”!

只可惜羣臣實在是太過於“熱情”,皇帝也是爲了不讓臣下“爲難”,最後還是接受了這筆主動降薪的捐款,將這筆銀子用來修宮殿去了。

除了羣臣慷慨解囊,身處於皇城根下,平日沐浴在皇帝恩情中的京師百姓們,也“自願”加入到沒錢出力的行列中。

皇帝在二月一日下旨,徵調六萬民夫加入京營,和京營的士兵一起接受工部的徵調,修建三大殿去。

在京師的百姓紛紛開始逃亡,對於這些不能夠主動爲君父分憂,甚至還要逃跑的百姓,京師各級衙門出動出擊,紛紛用鐐銬和枷鎖讓他們悔改,被抽丁的富戶也只能乖乖的交錢免役。

不過這一切還和遠在上海的蘇澤沒什麼關係,方若蘭下了船之後,就坐上了前往南京的馬車。

方若蘭對於江南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奇,不時的挑開車簾看着外面,比起福建的多山,一望無際的江南水網風景確實非常好。

等到抵達南京城的時候,方望海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派遣管家在南京城外迎接。

見到家裡的老管家之後,方若蘭自然又是百感交集,雖然從她出嫁到現在也才過了兩個多月,方若蘭卻感覺和父母分別了這麼長的時間。

方若蘭已經出嫁,再住在方望海的府中,別人就會說蘇澤是倒插門了。

好在蘇澤如今也不差錢,直接在距離方望海府邸不遠的地方買了一座新宅,方若蘭讓翠屏安頓行李,就和蘇澤一起上門拜會方望海。

“夫人在後宅等着小姐,姑爺請隨老僕去書房,老爺等着見您呢。”

如此焦急的要見自己,恐怕自己這位老丈人又遇到什麼麻煩事情了。

果不其然,在書房見到了一臉焦急的方望海,對方口的第一句話就是:

“汝霖快看看這個!”

蘇澤接過來一看,這是內閣發往南京戶部的公文,內容是要南京戶部出售江淮鹽引,爲修建大工籌措五萬兩銀子。

“這麼多?”蘇澤倒吸一口氣。

方望海也皺眉不展的說道:“是啊,自從倭寇肆虐江北,江淮鹽法一直不通,光是承兌以前賣出去的鹽引都不足,朝廷發的新引要如何賣出去?”

也難怪方望海憂慮,因爲南京戶部的一個重要差事,就是負責整個南直隸的鹽務。

鹽,這個從春秋戰國開始就被認定爲戰略資源,漢代確定了鹽鐵專營的政策之後,鹽稅就一直都是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唐代安史之亂後,唐代財政名臣第五琦在江淮建立鹽院,江南地區進行鹽務改革之後,整個江南地區的鹽稅更是佔到了全國的一半以上。

蘇澤在穿越前對明代鹽法也只有部分了解,於是他向方望海打聽起情況來。

“岳父大人,這江淮鹽法淤塞是怎麼形成的,可否和我好好說說。”

方望海也稍稍冷靜了下來,他開始說起了大明的鹽政:

“我都忘記了,汝霖沒治過鹽政,我就來好好說說大明的鹽政,也就是開中制。”

“開中制,就是我大明朝不同於前朝的鹽法制度,當年創立開中制的時候,是爲了解決衛所糧食供應的問題。”

“我大明一共有六個轉運鹽使司和八個鹽課提舉司,這其中鹽運司負責鹽的倉儲運輸,而鹽提舉司則負責管理鹽場生產。”

方望海喝了一口氣茶說道:

“這開中法大概是這麼運行的,首先是由各地軍衛驗報我們南京戶部,明確各地衛所所需要的糧食,然後由我們南京戶部確定各衛所的鹽引數量,這個步驟就是‘開中’。”

“鹽商根據各地鹽提舉司的榜文,將指定的糧食運送到指定的衛所,從衛所換取的憑證叫做‘倉鈔’,這一步叫做‘報中’。”

“鹽商完成運糧之後,手持倉鈔前往鹽運司將倉鈔兌換成‘鹽引’,‘開中’的階段就結束了。”

“當然,各地鹽運司是不能自行印鹽引的,鹽引需要他們上報倉鈔覈對之後,由我們南京戶部覈對各地‘開中’和‘報中’的賬本,然後在南京戶部印刷鹽引給鹽運司,再由他們發給鹽商。”

“鹽商拿到了‘鹽引’之後,就要前往指定的鹽場提鹽,這個步驟叫做‘守支’。”

“鹽商拿到鹽後,還只能將鹽在指定的區域來販賣,所以這些鹽要送到各地的批驗所覈驗,覈驗完畢之後才能在本區內販賣,一旦販賣完畢就要將鹽引上繳,這就是一次開中制的全過程。”

蘇澤聽完,對於大明朝鹽務的體系有了一些瞭解。

其實說白了,開中制的出現,其實是爲了配合明初衛所制度,朝廷是想要通過開中制度來解決衛所糧食後勤供應的問題。

因爲明初設立的大量衛所,光靠衛所的軍屯,是肯定解決不了這些衛所的吃飯問題的。

開中法,就是朝廷將糧食採購和運輸外包給了商人,商人通過給偏遠的衛所運輸糧食,獲得倉鈔和鹽引,然後取得鹽這個國家壟斷產品進行銷售,從而獲得利益。

蘇澤也承認,開中法在設立的時候,確實是非常精妙的法,算是同時解決了偏遠衛所糧食供應和朝廷鹽業銷售這兩個問題,算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不過穿越了這麼久的蘇澤,也知道事情沒這麼簡單,再好的辦法到了這個時代,也會發生變化。

蘇澤問道:“那請問岳父大人,現在鹽法有什麼問題呢?”

新卷,求票,這章3000字,晚上7點還是4000字,晚上12點前加更一章。

不是爲了湊字數,是這一章這個字數正好。

這一卷可能有點概念性的東西,我一向認爲,制度也沒有好和不好,只有適合不適合。

鹽法問題很大,但是具體還是執行的問題,如果只是一個新制度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那歷史就不會這麼複雜了。

肥鳥這麼寫其實是非主流的,還是感謝大家支持!

(本章完)

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529章 電磁第618章 捨不得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366章 新務運動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65章 歸有光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035章 謹慎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001章 穿越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017章 衛學第451章 僭主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663章 神聖感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466章 爭湖廣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431章 蒸汽機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451章 僭主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75章 宣傳戰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072章 巧破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657章 拼命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73章 定草原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35章 軍功章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27章 鴛鴦陣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
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529章 電磁第618章 捨不得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366章 新務運動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265章 歸有光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189章 錢法困境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035章 謹慎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001章 穿越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284章 官場水太深,於兄把握不住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017章 衛學第451章 僭主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663章 神聖感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466章 爭湖廣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431章 蒸汽機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451章 僭主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283章 改稻爲桑的關鍵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675章 宣傳戰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072章 巧破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657章 拼命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664章 鐵路司的暢想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395章 父與子,夫與妻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73章 定草原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35章 軍功章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027章 鴛鴦陣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