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連根拔起

第524章 連根拔起

蘇澤對着譚綸說道:“子理啊,雖然民爲邦本,但是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是沒有長遠的規劃的,而且一個地方的人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還是需要有人來統籌發展。”

譚綸點點頭,這也是東南制度的設計邏輯。

從上而下的委任官員,來領導地方進行發展。

上下結合的監督官員,來限制官員的權利。

在譚綸看來,這也許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已經是目前最不壞的制度了。

蘇澤說道:“而我們東南各地發展的最根本動因是什麼?子理你知道嗎?”

動因?

譚綸愣了一下,他也開始思考起來。

他很快搖頭,表示自己並不清楚。

任何地方都有發展的本能因素,人都是要過更好生活的,但是這並不能成爲發展動因。

動因就是最根本的推動力,譚綸完全無法理解,如何將一個地方的發展動力歸納出來。

蘇澤石破天驚的說道:“官員的競爭。”

譚綸愣了一下,但是他很快就點頭。

原來是這樣的!

蘇澤說道:“同等級官員之間,要進步就要搞好地方經濟,那大家就要爭奪政績,拼命的發展經濟。”

“這種競爭,就是地方官員們不停地投資建設,提高政績的最根本動因。”

譚綸連連點頭。

蘇澤說道:“可是這種競爭也會造成無序競爭,就像是這一次南直隸各府都要建造沿海港口一樣,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治下有更多的基礎建設,這樣纔能有更好的政績。”

“而流官制度,又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

譚綸順着蘇澤的思路下去說道:“官員只管建而不管這個東西是不是有用?”

蘇澤點頭說道:“就是如此。因爲官員都是在外地任職的,他們爲了政績建造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到底能不能帶動地方發展,或者說能不能收回成本,都不是他們要考慮的東西。”

“更何況在進行基礎建設的時候,還能帶來大量的利益。”

譚綸連忙點頭,在這一次都察院巡查的時候,已經發生了很多起工程腐敗的問題了。

特別是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道路、港口這些建設的利潤很大,中飽私囊的空間更大。

不過目前來看,還沒有知府知縣一級的官員直接參與其中,所以只抓了一些小吏,處理了幾個監督不力的官員。

但是長久來看,這些濫建工程的腐敗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無序競爭的重複建設工程,也已經開始在各地出現。

只不過如今需要建設的東西比較多,光是改造城區建設道路這些工程都忙不過來,也只有南直隸這種本來就比較發達的地區,會爭奪港口。

但是這種事情肯定是早點定好規矩最好,等到真的出了問題,那就積重難返了。

蘇澤說道:“以後涉及到地方民生的大功臣,一個是要在制憲會議上討論,地方上的制憲會議代表擁有否決權力。”

“但是光是這些也是不夠的,發展也是地方上的前進動力,本地人肯定是希望本地的公路更多,能連同鐵路,最好都能有港口碼頭。”

譚綸點頭,蘇澤又說道:

“府一級要做好統籌,一些重大工程需要內閣同意才能開工,禁止先上馬再送批的現象發生。”

“最後一點,所有的工程都是終生負責制度。”

“工程日後出了問題,那就要找當時批准建造工程的官員,無論這個官員是升任了還是退休了,都要追究到底!”

譚綸立刻說道:“大都督這幾策真是妙策啊!”

蘇澤搖了搖頭,這幾條政策只能嚇住一些官員,但是總會有一些喪心病狂的官員會帶壞風氣。

他說道:“最重要的還是對官員提拔時候的審覈,這纔是最關鍵的。”

“真的能爲百姓做事的官員,不濫建也會得到提拔。而那些只是爲了自己政績,卻胡亂建設的官員得不到升遷,還要被追究責任。”

“只有抓住這個導向,才能正肅官場的風氣。”

“所以以後府一級的官員升遷,都必須要都察院出具意見,對需要升遷的官員進行全方位的考覈。”

譚綸立刻說道:“遵命,大都督!”

就在這時候,徐渭匆忙走入大都督府。 “大都督,南洋戰報,林將軍清剿了南洋最大的海盜團,如今南洋海域的航線已經安全了!”

蘇澤接過戰報不由的大喜。

攻打馬尼拉,除了和西班牙人爭奪南洋貿易的控制權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要控制南洋的航線安全。

南洋地區島嶼衆多,不少海盜都藏在南洋島嶼上,不斷劫掠商船。

這些海盜給東南的貿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而南洋海盜也不僅僅是南洋土人。

漢人、倭人、朝鮮人、安南人、乃至於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很多商人也會在外海兼職做海盜。

在沒有秩序的地方,這都是正常的。

林默珺佔領馬尼拉之後,立刻將政務交給了到任的南洋總督張璉。

林默珺就帶着艦隊,開始清剿南洋周圍的海盜巢穴。

林默珺在海上不斷的出擊,而張璉這個新任南洋總督,竟然幹得非常不錯。

這大大超過了內閣對於他的預期。

徐渭這些內閣大臣們,本來以爲張璉只是一個草莽的農民軍頭目,沒有什麼才能,本來讓他去南洋,也就是去震懾那些飛龍軍南下的海盜,做一個吉祥物。

但是誰也沒想到,張璉的能力到了南洋之後,竟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位南洋總督不走尋常路,沒有乘坐東南的公務船前往馬尼拉,而是乘坐了一艘商船前往了馬尼拉。

抵達了馬尼拉之後,林默珺在外打仗,委任了當地的華人家族弟子擔任了馬尼拉的市舶司官員。

這些僑民在本地盤根錯節,很快就利益結合了起來,這些當地華人在把握了市舶司之後,就開始打壓其他地方的商人,甚至直接向商船主人索賄。

特別是西洋人的商船,不管是不是西班牙人,反正一律不允許靠岸。

除了打壓南洋商人之外,這些馬尼拉華人也在打壓其他地區的商船,還特別針對馬來人的船隻。

馬來人和當地華人本來矛盾就尖銳,西班牙人打破了這個平衡,而林默珺殲滅了西班牙人,又打破了另外一個平衡。

南洋華人的財富多,佔據了更加上層的位置,但是人數上遠不如當地馬來人。

這樣的結果就是,華人和馬來人以及其他土人的矛盾更尖銳。

張璉乘坐東南商船抵達了馬尼拉,也受到了當地華人掌管的市舶司盤剝。

他的船主被明目張膽的索賄,還被要求必須要僱傭當地華人來做搬運工,而這個華人工頭只是掛了一個名字,是某個市舶司官員的親戚。

真的卸貨搬運的還是馬來人,而這些馬來人只能得到微薄的薪水。

張璉不動聲色的下了船,然後開始在碼頭上和其他商人閒聊起來。

很快他就發現,這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整個馬尼拉上下都是這樣。

這些華人家族本來就很抱團,他們在南洋對抗土人的時候,就是靠着團結生存下來的。

宗族觀念非常的濃厚。

而林默珺戰勝之後,一直都忙着在清剿周圍的海盜,也沒有時間去管馬尼拉的事情。

馬尼拉的華人們瘋狂的抱團在一起,迅速把持了馬尼拉各部門。

除了索賄之外,這些人也對當地馬來人進行了瘋狂的清算報復,甚至有不少華人家族直接搶佔馬來人的土地,將他們驅趕到密林之中。

而這些華人家族,也不僅僅是盤剝異族,他們對同胞也狠。

一些來南洋討生活的國人,到了馬尼拉之後被這些“老鄉”騙進了種植園,又或者直接將他們帶來的財產全部偏光。

想要在馬尼拉尋找機會的國人,基本上都會被這些華人欺壓,他們對同胞也同樣狠辣。

就算是時代居住在馬尼拉的普通華人,這些家族也通過一系列方式盤剝他們,這些普通人也沒有因爲華人身份得到了好處,反而更加被土人欺壓。

張璉瞭解了情況之後,他立刻讓人找到在海上作戰的林默珺,向她要來了一艘船和一支水兵部隊。

林默珺自然是配合了張璉。

幾天後,林默珺的一艘戰艦靠港補給,迅速衝進了馬尼拉各個部門,包括總督府衙門。

張璉亮明瞭身份,從總督府到市舶司,將這些盤踞在這些機構的當地華人家族連根拔起!

(本章完)

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025章 急救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666章 棄遼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90章 貪上史書第002章 家廟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91章 橡膠樹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49章 縣衙第667章 政治仗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237章 水戰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82章 缺官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663章 神聖感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63章 紅丸第054章 抵捐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623章 教亂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70章 縣試前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170章 縣試前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
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025章 急救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666章 棄遼第377章 景王帶不動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90章 貪上史書第002章 家廟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491章 橡膠樹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90章 貪上史書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49章 縣衙第667章 政治仗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237章 水戰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512章 蜀中和漢中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482章 缺官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552章 李成樑入京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073章 於二公子第295章 爆炸就是藝術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663章 神聖感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63章 紅丸第054章 抵捐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623章 教亂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57章 送上門的肥羊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507章 自由即不公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67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70章 縣試前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第170章 縣試前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