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

漢陽城北,劉世延也可以說是當機立斷了。

他帶領麾下兩萬的火槍兵迅速出城,在劉家廟前就拉開了陣列。

在蘇澤沒有改變的那個歷史時間線上,最早使用的火器陣型就是西班牙大方陣。

西班牙方陣的陣型是一個正方形的空心方陣,火槍手在後,前方則是長矛手。

但是和後人直覺的不同,西班牙方陣也是在不斷演變的。

最初的西班牙方陣,也就是現在歐陸使用的西班牙方陣,主要戰鬥力是長矛手。

在如今的西班牙,一個方陣由十二個連隊組成,10個長矛兵連和2個火槍兵連。

而長矛手的薪水和待遇,也是要遠遠超過火槍手的。

原因也是很簡單,在這個時代,火器的精度和殺傷力都不夠高,而列隊的長矛手對騎兵和步兵都有很強的殺傷力。

在蘇澤沒有改變的那個歷史時間線中,等到十七世紀的時候,隨着火器的發展,西班牙方陣的配比又發生了變化,才變成了火槍手10,長矛手2的比例。

等到歐洲三十年戰爭的時候,隨着戰爭的烈度增加,歐陸各國的軍事家也發現,長矛手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小。

於是纔出現了蘇澤所使用的線列步兵方陣,也就是所謂的“排隊槍斃”方陣。

在歐洲三十年戰爭中,方陣逐漸趨向扁平化,原來動輒七八排的線列

陣線被壓縮至三排到四排,通過輪流射擊來提高作戰的精確度,而拉長的線列則能夠讓更多的士兵來射擊,組成更大的火力網。

而套筒刺刀出現後,士兵還可以給火槍上套刺刀,那進展的時候就可以用刺刀攻擊敵人了,這時候長矛手就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了。

蘇澤從一開始就使用線列方陣,直接跳過了長矛手和火槍手配合的西班牙方陣時代。

而明廷也跟着學習,才讓本來應該在歐洲三十年戰爭中才大發異彩的線列方陣,提前出現在世界上。

但是線列方陣,同樣也造成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爲了增加射擊面,也就是增加一同開火的火槍手數量,線列方陣的厚度在被不斷壓縮。

方陣逐漸變成了扁平的長方形,方陣從多排變成了現在的三到四排。

比如東南新軍由於訓練更好,火槍更先進,所以排成三排陣型輪換射擊。

而明廷這邊由於士兵訓練不夠,火槍經常出問題,所以排成五排輪射。

但是無論是東南新軍還是明廷,都是這種長方形的扁平方陣。

這樣的陣型自然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整個方陣的側翼,也就是長方形的兩翼是最薄弱的地方。

這時候就要說到騎兵了。

在西班牙方陣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時候,騎兵對待這種滿身都是刺的方陣可以說是毫無辦法。

長矛手如同刺蝟的刺一樣,騎兵根本無法衝鋒。

而火槍手可以用火槍射殺騎兵,面對西班牙方陣,騎兵衝鋒突襲也是死,如果在馬上使用火槍,那爲什麼不直接用步兵呢?

而火槍技術的發展,讓騎兵穿甲成爲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正如蘇澤在大沽之戰中戰勝了李成樑部,厚重的鎧甲根本無法防禦子彈,反而會拖慢了騎兵的機動性。

所以在西班牙方陣的時代,騎兵幾乎被逼着退出了歷史舞臺了。

可等到了線列步兵時代,剋制騎兵的長矛手先退賽了,而火槍手的陣型又發生了變化。

這時候騎兵又行了。

因爲線列陣型的側翼薄弱,騎兵可以利用其超強的機動性,從側翼後者背後進攻線列步兵方陣!

同時,由於火槍的威力讓各種厚度的鎧甲都成了擺設,就連火槍手自己都不穿甲了,機動性成了戰場上最重要的東西。

這時候有軍事家發現,騎兵似乎又行了。

這也就是熊況根據如今的戰場,觀察到了的時代風向。

熊況認爲,騎兵的優勢在於其機動性。

既然如此,熊況乾脆徹底放棄了騎兵的防護,也就是連輕甲都不穿了!

熊況麾下的騎兵,全部都穿普通的棉布軍裝,而他們使用的武器也換了。

熊況將騎兵的定義改變了,既然騎兵的作用是衝到線列方陣的側翼殺穿敵人,那這時候的騎兵,既不是北方遊牧民族那種一邊射弓一邊襲擾的輕騎兵。

也不是李成樑用過的那種帶甲衝鋒的重騎兵。

熊況也沒有給騎兵裝備火槍,因爲這個沒有連發的時代,騎兵使用火槍只能開槍射擊一次。

熊況對麾下騎兵指揮官反覆灌輸,他們其實就是騎着馬的近戰步兵!

熊況的騎兵,每一個人裝備的都是近戰武器。

除此之外,每個騎兵還會配備五發的手榴彈。

而熊況制定的作戰方法,就是在對方線列步兵擺下陣型後,從側翼衝殺進去,然後直接棄馬步戰,徹底攪亂敵人的陣型!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

因爲在真正的戰爭中,無論是敵我雙方都不可能擺出完全是長方形的陣型。

而敵人也會加強側翼的防護,或者依靠地形保護自己的側翼。

所以熊況的騎兵作戰方法,也只是理論上可行,而這一次漢陽之戰,就是用來實踐他軍事理論的第一仗。

果然和作戰之前所預料的那樣,湖廣明軍和東南新軍都搶着來到了劉家廟前。

劉家廟距離漢陽更近,第一團雖然出發的更早,行軍速度更快,但是也沒有能夠建造起防禦工事,就偵查到劉世延帶領全部部隊出城了。

第一團團長林長靖的面色嚴肅,明廷方面的反應雖然也在作戰參謀的預料中,但是劉世延的作戰部署,是參謀處預測的最糟糕情況。湖廣明軍是兩萬人,他們是排成五排射擊,所以可以排成四千列的長陣。

而東南新軍這邊是六千人,排成三排,也就是兩千列的長陣。

就算是東南新軍由於訓練充分,還有精確度和射速上的優勢,可以說依然面對兩倍的火力。

這就是當下時代的戰爭,指揮官都成了賬房先生,火力都被精確的計算出來,戰鬥就算是做數學題。

當然作戰的影響因素很大,這都只是簡單的折算,林長靖還是有信心正面擊敗湖廣明軍的!

只是這傷亡。

林長靖嘆息一聲,這就是戰爭的殘酷了,無論多好的訓練,無論多麼嚴密的戰前計劃,最後執行的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而戰場上的一枚彈丸,就可能奪走一個鮮活的生命。

但是林長靖也沒有辦法,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戰爭的時候,包括林長靖這個團長在內,也不過是雙方戰爭籌碼的一部分。

上午,十點,雙方的偵察兵都偵查到了對方的前線部隊。

雙方都在開始列陣,林長靖看着正在執行規定動作的年輕士兵們,流露出不忍的神色。

經歷過多次戰爭的他,知道戰場的殘酷,不過他很快平靜下來,準備和對方接戰。

另一邊,劉世延也是心裡沒底。

在接到了武昌的東南新軍全軍出動的情報之後,劉世延立刻就集結部隊出城。

在分析了東南新軍的打法,明白了自己在火炮射程和火炮威力上沒有優勢,並且東南新軍還擁有那種可以炸燬城池的強力火藥,在這種時候如果堅守在城裡,反而是自取滅亡。

明廷軍隊唯一的優勢,就是人數上的優勢。

劉世延也是一個能鑽研兵法的人,他的祖先就是輔助朱元璋開國的誠意伯劉伯溫,他通過對幾次戰爭的總結,也認識到了火力和陣線長度的關係。

劉世延苦練了湖廣新軍,然後命令士兵在劉家廟前排成五人一排的線列方陣,拉開陣勢和東南新軍準備對決。

“前進!”

劉世延一聲令下,明廷湖廣新軍和東南新軍開始按照指令向前移動。

就在雙方的指揮官都嚴陣以待,等待這場血肉和鋼鐵的對決時候。

突然,從側翼殺出了發出了動靜。

戰場上所有人都別過頭去,劉世延看着在他長長的戰線側翼,塵土飛揚中衝出了一羣騎兵!

騎兵?

劉世延立刻意識到了不妙。

只看到這羣騎兵接近了線列步兵的側翼陣線,立刻就抽出武器開始面對士兵衝鋒。

慌亂的側翼士兵只能零星開火,可是這些火力根本無法阻止衝出來的騎兵。

熊況沒有穿戴任何的盔甲,只是穿着藍色的騎兵棉布軍服,手持一把長刀就帶隊衝進了湖廣明軍的火槍方陣。

兩翼是整個湖廣明軍方陣最薄弱的地方,劉世延心中一涼,他從沒有預想過這樣的情況。

不過他也算是有些急智了,劉世延立刻派出手下的傳令兵,吩咐部隊立刻調整陣營,將兩側的火槍手調整轉向。

可是第一團的林長靖不給他這個機會了,東南新軍的火槍手方陣立刻開始加快速度前進!

這時候就體現出操練的重要性了。

東南新軍有完整的操典,在訓練火槍方陣的時候對於部隊協同和轉向都有充分的訓練。

而在列隊行軍方面,東南新軍的行軍速度更快,協同性也更好。

如今整個世界上,只有東南可以在維持部隊快步前進的時候,依然保持線列方陣的陣型。

林長靖發現了戰機,立刻下令讓部隊全線壓上,這成了擊垮湖廣新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場戰爭只持續到了午後,兩萬明廷的湖廣新軍全線崩潰。

主將劉世延準備自殺殉國,被手下親衛救下來,向東南新軍投降。

兩萬湖廣新軍,三千當場戰死,剩餘的一萬人崩潰投降,七千逃離了戰場。

林長靖立刻指揮第一團進入漢陽,攻佔漢陽城。

而幾乎是同時,俞諮皋的東南新軍第四旅從廣東高州北上,出擊韶關。

韶關明軍沒有防備,原本依靠韶關的山川險要,想要通過城寨來固守。

卻被俞諮皋裝備的野戰炮給一個一個的攻破,被譽爲是湖廣向南門戶的韶關只用了兩天就被第四旅攻克。

第四旅翻過南嶺,殺入湖廣南部。

另一邊,第三旅在佔領了漢陽之後,立刻開始清理長江航道,然後建造炮艇開始沿着長江和漢江西進,進攻襄陽和荊州。

而前明廷湖廣總督遊居敬,在湖廣的名聲很好,如今成了蘇澤親自任命的湖廣宣慰使。

遊居敬一路向西,靠着自己的名望勸降沿途府縣,第三旅一槍沒開就推到了荊州城下。

這時候也顧不上明廷內部的矛盾了,湖廣的緊急戰報一封一封的向京師發過去,荊州知府徐學謨向朝廷求援。

張相國,您再不出來主持朝局,您老家就要沒了!

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566章 睢陽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009章 寒菜粥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334章 鑽膛炮第160章 掀桌子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625章 三本書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34章 精製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388章 印花稅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482章 缺官第231章 當家難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566章 睢陽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030章 鬼市第002章 家廟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185章 去月港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31章 歌舞團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663章 神聖感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55章 關稅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83章 練銃兵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24章 徐渭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251章 發鈔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004章 龍王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491章 橡膠樹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26章 抵達南京
第620章 誅心,出版大明實錄第566章 睢陽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438章 出兵藉口第009章 寒菜粥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387章 僅有一名獸醫的醫院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334章 鑽膛炮第160章 掀桌子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625章 三本書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034章 精製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388章 印花稅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482章 缺官第231章 當家難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566章 睢陽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030章 鬼市第002章 家廟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185章 去月港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488章 婆羅門和回教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531章 歌舞團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663章 神聖感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582章 夜郎自大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55章 關稅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83章 練銃兵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24章 徐渭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251章 發鈔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004章 龍王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25章 諸夏夷狄論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491章 橡膠樹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226章 抵達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