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海參崴

制憲會議的召開如火如荼,但是整個大都督府燈火通明,參謀部的參謀們日夜加班加點,所有人都知道對明廷的最後一擊的時候到了。

能夠參與這場埋葬前王朝的滅國之戰,所有參謀部的人員都清楚,這將是他們在新朝代最大的一筆功績了。

整個東南的兵力,也在各地急速行軍,他們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內抵達指定地點,來參與這場最後的決戰。

不僅僅是陸軍部和海軍部,戶部、工部等部門也開始全力運轉起來,各種物資被投放到各地,留給大軍使用,而更多的火炮和火槍被運送到了前線。

蘇澤給參謀部的命令是,制定一項爲期三到六個月的最終決戰,徹底擊敗明廷的殘餘勢力,完成大一統!

與此同時,關外。

李如彘帶領殘部,好不容易突破了李舜臣在瀋陽和建州之間設下的防線,帶領上千殘部逃到了更北方。

李舜臣在封鎖北方的時候,發動了海西女真捕獵他們這些建州女真,李如彘的幾萬女真精銳旗兵在突圍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被捕殺或者俘虜的大半。

建州老巢被端了,手上精銳又幾乎全滅,李如彘如今頭髮散亂,已經完全沒有了剛起兵時候的意氣風發。

“首領,前方有個野女真村子,我們去暫時歇息一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如彘是真的被打怕了。

而一開始的時候,李如鬆對自己麾下戰鬥力又過分自信,認爲裝備了火炮和火槍的明軍,能夠輕易鎮壓還在使用弓箭長刀的女真騎兵,所以經常讓軍隊在城外和女真人決戰。

李如彘嘆息一聲,奴兒干都司是明廷的稱呼,那曾經是大明統治的最北方區域。

李如彘點點頭,他帶領殘部殺進了這個野女真村莊,將村莊中的人屠戮一空後,坐在村莊中最大的屋子裡,李如彘一邊吃着肉乾一邊思考了未來。

聽說奴兒干都司還有一些明軍衛所後代居住,跨過鬆花江以後已經到了白色的凍土荒原,李如彘卻還覺得不夠安全,還要往更北方的烏蘇里江地區走。

想出來對付明軍的戰法,在面對裝備了新式武器的朝鮮軍隊的時候,完全失效了。

不過後來明廷收縮衛所,天寒地凍的奴兒干都司早就被放棄,就連李如彘這樣的女真人也沒有去過。

明廷火器的擊發效率不高,在天寒地凍的北方經常會熄火,李如彘儘量在野外和明廷的火槍步兵作戰,大大增加了明廷火器擊發失敗的機率。

“首領,我們真的要去奴兒干都司嗎?”

李如彘對於火器的認知不可謂不深刻,他總結的明廷火器的劣勢,確實在前期的作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結果就是那些無法擊發的火槍在雪原上成了活靶子,女真人只要通過木車擋住第一輪射擊,衝鋒到明軍陣地前,明廷的火槍方陣就會陷入混亂,接着就是大潰敗。

一開始的時候,李如彘對付朝鮮軍隊也是用的這一招。

但是他很快發現,東南的火槍又換代了。 不需要點燃的火繩,火槍手藏在樹木和雪地中幾乎很難發現,而他們只需要站起來扣動扳機,就能夠準確的射殺女真士兵。

而且朝鮮兵使用的火槍在擊發之後不會發出硝煙,李如彘根本沒辦法根據戰場上的硝煙多少來判斷敵方的軍隊規模,誤以爲敵方人數少,貿然發起了幾次衝鋒而吃了大虧,又敗掉了不少籌碼。

最可怕的還是東南新火槍的裝填速度遠遠超過了李如彘的認知,他們的火槍可以連續射擊,而不需要和老式火槍那樣開槍後清理槍膛。

所以整個朝鮮軍隊,已經基本上放棄了排隊射擊的方式,而是將士兵分散,通過交叉火力進行攻擊。

這樣的結果就是,分散的士兵讓騎兵失去了衝鋒的威懾力,敵方可以輕易的散開,又能夠快速集合對騎兵側翼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李如彘不小心中了好幾次埋伏,等他突破松花江的時候,才發現麾下只剩下千人不到了。

李如彘倉皇北逃,他卻不知道自己準備逃亡的地方,已經被一隻東南炮艦佔領了。

奴兒干都司是松花江以北的大片地區,這裡大部分都是山嶺和凍土,最適合居住的是一座海濱城市,名叫永明城。

李如彘所指的,有部分大明前期衛所兵後代居住的地方,就是這座城市。

永明城,是沿用的元代的稱呼,這座城市在唐宋叫做率賓城,而在蘇澤穿越前,這座城市叫做海參崴。

因爲靠近大海,所以海參崴的溫度要比其他地區高一些,這裡也比其他地區更適合人類居住一些。

在唐宋時期,北方溫度還沒這麼高的時候,特別是唐代是歷史上氣溫最高的時代,正是這種高溫造成了糧食的豐收,也從另一個方面造就了盛唐。

在唐代,就連現在苦寒的藏地都能種植生產大量的農作物,支撐了吐蕃帝國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高原帝國。

那時候北方的渤海國也非常強盛,海參崴在那個時候就是不凍港,海上的商船川流不息,讓渤海國一個北方的王國成爲貿易中心。

但是到了明代,氣溫已經越來越低,海參崴一年中有三到四個月港口都會結冰,北方航線因爲冰凌的阻擋已經變得成本高昂,大部分艦隊都會選擇走南方的航線。

這支攻佔了海參崴的炮艦,嚴格意義上並不是海軍部的軍艦,而是一艘武裝科考船。

徐錦從船艙中出來,他根據歷史典籍和計算大概確定了永明城的位置,提出了這項科學考察計劃。

上一次彈幕徐行作戰後,徐錦的算學能力得到了東南軍屆的認可,他這項計劃很快得到了海軍部的資助,林默珺親自批示將一艘新出廠的破冰戰艦調撥給了徐錦的考察團,還派遣了一支精銳海軍登陸部隊保護他北上考察。

經過兩個月的航行,徐錦終於在氣溫回升後找到了永明城的外港。

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017章 衛學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31章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81章 講武堂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635章 軍功章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237章 水戰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033章 曬鹽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651章 新火槍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158章 冤案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82章 缺官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056章 脫毒難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494章 爹的事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351章 《治安疏》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566章 睢陽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92章 曼陀羅花
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017章 衛學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31章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281章 講武堂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166章 武夷山紅茶第126章 三號天使投資人第635章 軍功章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237章 水戰第457章 騎兵還未退場第033章 曬鹽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651章 新火槍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011章 準備開荒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158章 冤案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482章 缺官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056章 脫毒難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59章 雲南沐家那檔子破事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41章 一日而陷第246章 實證醫學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644章 藩屬國條約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96章 睢陽之戰的戰後總結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494章 爹的事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206章 書生意氣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351章 《治安疏》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566章 睢陽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592章 曼陀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