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售鹽

林德清果然是個老實巴交的漢子,這一路上一句話不問,只是低着頭走路。

蘇澤也曾經聽林純說起過這位小叔,林純是林顯宗最小的兒子,如今也已經二十二歲了,但是依然沒有結婚。

在這個時代二十二歲不婚也算是老光棍了,而長寧衛這樣的老光棍幾乎家家戶戶都有。

衛所軍戶結婚難,這個從明代中期就是已經是常態了。

朱元璋設立的軍戶制度,軍戶身份是一種枷鎖,這種枷鎖不僅僅在正卒身上,也在正卒所在家族身上。

林顯宗家是正軍戶,如今在衛所當兵的是林純的父親。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林德清就高枕無憂了,如果林純的父親出了意外,那林德清就要被勾補入軍。

嫁給了軍戶,就意味着自己的丈夫隨時可能被拉去當兵,而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也脫不開軍戶的身份,可能可能被拉入軍中。

試問任何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子,會願意嫁給軍戶子弟嗎?

有人說直接娶軍戶家的女兒不就可以了嗎?

福建長期以來溺嬰和墮胎的傳統,讓男女比例失調。

而軍戶的女兒如果有條件,也不願意繼續和軍戶家庭結婚,而更傾向於外嫁脫離軍籍。

這也就造成了如今長寧衛中大量光棍,結婚越來越難。

不能成婚,林德清的性格越來越內向,除了跟隨父親林顯宗學習木工手藝,很少在衛所裡轉悠。

等到三人到了鬼市,蘇澤將五個竹筒的精鹽交給了林德清說道:

“這是五筒精鹽,到了後市找個空地坐下來,你就按照一百文一桶的價格往外賣,明白了嗎?”

精鹽!

林德清和林良珺都嚇了一跳。

蘇澤在海邊曬鹽,這事情長寧衛上下也都知道了。

不過大家都說蘇澤制的是粗鹽,怎麼變成精鹽了?

林良珺連忙打開一個竹筒,用手指沾了一點鹽,入口一點苦澀味道都沒有,果然是精鹽!

這,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明明自己和夥伴們在海灘上曬出的是粗鹽啊!

林良珺這纔想起這幾天蘇澤每天傍晚在家廟忙活,果然阿澤哥有秘方,能將粗鹽變成精鹽!

五筒精鹽,那就是五百文錢!這可是一大筆錢了!

精鹽可是要比粗鹽好賣多了!

要知道官鹽在縣城中一斤精鹽可是要價一百八十文錢的!而且每次精鹽到貨還都供不應求,城內大戶人家有時候還要去別縣買鹽!

蘇澤將鹽交給林德清,木訥的林德清緊張的抱着鹽問道:

“澤兄弟你不進去嗎?”

九姑婆和林顯宗是同輩人,蘇澤如今是九姑婆的侄子,又比林德清年長,所以林德清稱呼他兄弟。

蘇澤搖頭說道:“你進去之後記得蒙面,儘量不要說話,賣完之後上了稅立刻離開,明白了嗎?”

林德清雖然不知道蘇澤爲什麼這麼謹慎,但是依然聽話的點頭答應。

等到林德清進了鬼市,林良珺低聲問道:“阿澤哥,賣鹽還有危險嗎?”

蘇澤微微一笑,長寧衛上下還是被前後兩任百戶保護的太好了。

如今大明朝東南是個什麼情況,史書中的記載是這樣的:

“漳、泉海賊勾引倭奴萬餘人,駕船千餘艘殺虜居民無數”

整個東南地區的倭寇猖獗,到處都是海盜馬匪山賊,在黑市做生意又怎麼能不小心。

這也是蘇澤只帶來五斤精鹽的緣故,他是準備探一探黑市的深淺。

這點精鹽總共也就幾百文錢,如果真的被盯上了大不了丟了錢財跑路。

這也是蘇澤自己不出面販鹽,而是讓長相普通的林德清來販鹽的原因。

蘇澤的身高和讀書人身份,在這個時代很有辨識度,如果自己被盯上了,那賊人說不定就能找到長寧衛,那就給衛所引來麻煩了。

蘇澤帶着林良珺,假裝在鬼市中逛起來。

蘇澤一邊逛一邊刷“估價”技能的熟練度,一邊觀察着林德清那邊攤位的情況。

在來鬼市之前,蘇澤在木牌上寫了“精鹽一百文”的字牌,他讓林德清掛在攤位邊上,果然很快就有人上去詢價了。

字牌就是招牌或者廣告,唐宋就有招徠客戶的幡子,等到了明清時代已經發展成了各種字牌招牌,大店名店也和現代一樣有了店名,比如大名鼎鼎的六必居,就是嘉靖九年開業的。

蘇澤所寫的字牌類似於價目表,這個價格遠低於縣城一百八十文一斤精鹽的價格,也低於鬼市一百五十文的價格。

當詢價的人發現林德清所賣的確實是精鹽,斤兩上也沒有缺斤少兩之後,立刻就掏錢買下了一筒精鹽,立刻轉身離開。

等到有人買了之後,上來詢價的人就更多了,林德清有些手足無措,不過他按照蘇澤的吩咐沒有開口,只是指着字牌的價格咬死不鬆。

等到蘇澤在後市逛了一圈,將“估價”技能刷到Lv1,30/100的時候,林德清已經將五筒精鹽全部賣出去了。

林德清連忙收拾攤位,這時候一個賬房先生模樣的中年人,帶着兩個短打的漢子走到了林德清的攤位前。

中年人瞥了一眼字牌,扔下一份單據說道:

“留下五十文,速速離開吧。”

林德清連忙留下五十文錢,帶着東西匆忙離開了鬼市。

等到林德清離開,蘇澤和小蘿蔔頭也慢慢的走出了鬼市。

林良珺看到這麼快就賣了鹽,激動的說道:“阿澤哥,真的賣了!”

蘇澤卻沒有他這麼激動,剛剛在鬼市的人上來收稅的時候,蘇澤聽到了那個中年人的話。

他是在提醒林德清會有危險?難道賣一次精鹽也會被人盯上嗎?

蘇澤拉着林良珺,沒有直接去找林德清會和,而是躲在鬼市外等着。

果不其然,兩個粗布短打的男人,從鬼市中出來,向着林德清離開的方向追去。

林良珺小臉嚇得慘白說道:

“他們是衝着清叔去的?清叔會不會有危險?”

蘇澤搖頭說道:“他們是打探我們跟腳的,今晚不會動手,我們想辦法通知阿清繞些路,不要直接回衛所。”

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40章 挖人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55章 關稅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566章 睢陽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08章 屬性點第186章 大買賣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061章 淨海王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281章 講武堂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37章 水戰第675章 宣傳戰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65章 歸有光第240章 緝私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482章 缺官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388章 印花稅第049章 縣衙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625章 三本書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29章 電磁第431章 蒸汽機第617章 打老虎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25章 分產令
第367章 留學生們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412章 進步和落後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492章 新的背刺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577章 又在六國下矣推一本朋友的書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540章 挖人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555章 關稅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46章 翻山入蜀!第479章 慣性和溢出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566章 睢陽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008章 屬性點第186章 大買賣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061章 淨海王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281章 講武堂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37章 水戰第675章 宣傳戰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65章 歸有光第240章 緝私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482章 缺官第120章 搶購一空!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615章 仇國新論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34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388章 印花稅第049章 縣衙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625章 三本書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529章 電磁第431章 蒸汽機第617章 打老虎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525章 分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