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謹慎

這是當年蘇澤隨着導師,在自貢古鹽場學習到的提純精鹽的方法。

說起來原理其實很簡單,粗鹽有苦澀味道,其實就是海水中鎂鈣等離子的雜質,這也就是滷水。

滷水是有毒性的,煉製精鹽的主要過程,就是去除鹽水中的滷水。

滷水雖然有毒,但是我們的祖先早就開始使用滷水來製作一種美食,那就是——豆腐。

在豆漿中加入滷水,就能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凝固,最後變成豆腐這種固體的食物。

而自貢古鹽場在提純精鹽的時候,反向使用這個原理,在鹽水中加入豆漿,利用豆漿和滷水反應的特性,將滷水變成固態的浮沫,然後再將這些浮沫撇出去,就能得到沒有滷水雜質的精鹽了。

蘇澤不得不佩服這些鹽工的智慧,這些可能連字都不認識的竈戶,能在日常中總結出這麼化學提純辦法,也許這就是生活的智慧吧。

蘇澤又用自己木工手藝製作的竹筒裝上了精鹽,八斤的精鹽分成了八個竹筒。

【製作鹽竹筒,木工經驗+8,Lv2,2/200】

不得不說木工在古代真是個實用的技能,肝到了2級之後,蘇澤感覺自己抓木工刀的手更穩了。

看着八個竹筒的精鹽,蘇澤充滿了成就感。

按照那日在鬼市詢問的價格,一斤精鹽要價一百五十文,蘇澤準備儘快出手,就算他低價賣一百文一斤,那八斤就是八百文錢。

福建的銅錢成色還算是不錯,一兩銀子差不多摺合一千五百文錢,也就是一天製鹽的收入接近半兩銀子!

製作精鹽的成本也就是豆漿和燃料,想要提高產量只需要在海邊岩石上開鑿石盤就可以了。

曬鹽法果然是神器啊!

通過這次曬鹽,蘇澤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曬鹽法要優於煮鹽之法,曬鹽法節約的是燃料!

其實從製備粗鹽的角度上來說,兩者的效率都是差不多的,曬鹽需要的工序也很多,並不是將海水曬乾就能成鹽的。

如果只是曬海水,海水中大量的雜質沒有祛除,那得到的只是苦澀的滷塊,那提純所用的豆漿會成本增加,製備精鹽的成本就太高了。

曬鹽法需要場地,需要能夠蓄住海水的灘塗,要不是長寧衛的海灘正好是灘塗而不是沙灘,想要曬鹽也是不容易的。

曬鹽法節省燃料,纔是後來曬鹽法取代煮鹽法的原因。

就拿長寧衛來說,每年能燒的就是水稻和小麥乾枯後的秸稈,蘆田枯萎的蘆葦,以及附近山上的小樹枝。

大樹是不能砍的,大明官府對於各地山林中的老樹大樹都有底冊,每當皇帝或者工部需要營造的時候,各地就要攤派進貢材木,福建本身多山多木,也是攤派的重災區。

近些年道君皇帝大修道觀,福建上下都戰戰兢兢,更是不斷重申禁伐令,有些地方甚至禁止百姓上山,就是怕朝廷下一次攤派要材木,官府找不到足夠年份的成材木頭。

就算是小樹枝也是不好找的,福廣地區經過千年的開發,現在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了。

緩坡都已經開荒成梯田了,不適合種田的地方,也都在朱元璋的號召下種上了桑樹或者茶樹。

桑樹和茶樹都是經濟作物,更是不能隨便砍伐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福建的冬天不太冷,不需要太多額外取暖的費用。

這也是爲什麼宋以後南方經濟逐步壓倒北方的原因,在歷代先民不斷砍伐樹木開田取暖的情況下,北方的取暖成本日益上升,南方的糧食產量增長之後,北方就更加衰落了。

蘇澤這時候纔開始感慨,工業革命之所以稱之爲革命,不僅僅是因爲機器提高了生產效率。

最重要的是機器改變了人類利用能源的方式!

煤、石油的開採,讓潛藏在地下的高效能源代替了木材,才帶來了生產力的爆發式發展,才讓機器有了百倍於人工的效率。

說回到煮鹽法,大明煮鹽法最大的消耗就是燃料,這也是爲何鹽工被稱呼爲竈戶的原因,因爲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燒竈。

從朱元璋設立竈戶開始,就“給草場以供樵採”,接着又許“蘆田以供所用”,一些鹽場還允許上山砍伐木材來燒竈煮鹽。

可是到了嘉靖年間,很多周圍的林場都“砍伐甚過,草木不生”,一些蘆田也因爲過於竭澤而漁鹽鹼退化。

這時候鹽戶所甚至要開始向周圍地方攤派“竈捐”,才能夠維持煮鹽開竈的燃料需求。

曬鹽法制備粗鹽的時候不需要燒柴加熱,直接利用太陽能就能出粗鹽,這大大節約能源消耗,減少了產鹽的燃料投入。

灌好了鹽之後,蘇澤卻又想到了曬鹽法的一個弊端。

東南沿海地區很快就要進入颱風多發的雨季,到時候沒了太陽也就沒辦法曬鹽了,自己還是要抓緊時間,將石頭上的石盤鑿出來,趕緊撈上一筆再說。

就這樣忙碌了幾日,等到了二十號旬末的時候,蘇澤這才喊來了小蘿蔔頭林良珺說道:

“今天鬼市開門吧?”

林良珺這幾天看到蘇澤天天上午在海邊忙,傍晚在家廟中忙,也不知道蘇澤爲了一斤十文錢的粗鹽忙的什麼。

這幾日忙活下來,總共出的粗鹽也不到八十斤的樣子,算起來也才八百文。

距離衛所所差的三十二兩的械鬥罰銀還差的遠呢。

而且福建粗鹽難賣,縣城裡的官鹽粗鹽也就十二文錢一斤,蘇澤做了這麼多的粗鹽,可能根本就賣不掉。

鬼市本來就有賣官鹽粗鹽的,爲什麼要買蘇澤的呢?

不過看到蘇澤這個讀書人都這麼忙碌,自己也沒有其他賺錢的法子,小蘿蔔頭也只能帶着其他孩子整日陪着蘇澤忙。

聽到蘇澤又要去鬼市,林良珺打了一個哈欠說道:“今天鬼市開張,阿澤哥要去賣鹽嗎?”

“今天去試試行情,鬼市賣東西有什麼規矩嗎?衛所裡有沒有可靠的人可以一起去?”

林良珺疑惑的說道:“鬼市賣東西只要給鬼市主人上稅就好了,等到收攤的時候自然有收稅的人過來,咱們如果只是在後市擺個攤兒,交點定額的稅就可以了,宗叔公就是這麼說的。”

“可靠的人?我們直接去賣不行嗎?”

蘇澤搖頭說道:“你一個孩童,我身材相貌太明顯,不適合在鬼市擺攤賣東西,衛所裡有沒有普通點的人?要長的低調的纔好。”

林良珺不理解蘇澤爲什麼這麼謹慎,不過他還是說道:

“宗叔公的小兒子清叔是個老實人,也就是林純的叔叔,要不然請他幫忙?”

蘇澤點點頭,立刻和林良珺一起去了請了林德清,邀請他一同前往鬼市。

如今蘇澤在長寧衛的聲望可謂是如日中天,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讀書人,林德清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蘇澤背上了五斤精鹽,和林德清林良珺一起向鬼市走去。

第060章 吃飽飯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030章 鬼市第170章 縣試前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311章 從“賊”第007章 軍籍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431章 蒸汽機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02章 家廟第657章 拼命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31章 歌舞團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033章 曬鹽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088章屏蔽了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540章 挖人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634章 爭陝西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55章 關稅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625章 三本書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388章 印花稅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158章 冤案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
第060章 吃飽飯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35章 火器製造技能,突破(恢復更新,求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030章 鬼市第170章 縣試前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75章 武昌和滎陽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193章 將鑄新錢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063章 月港船會第311章 從“賊”第007章 軍籍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431章 蒸汽機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002章 家廟第657章 拼命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31章 歌舞團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94章 節婦苦,織布事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033章 曬鹽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90章 貪上史書第576章 李成樑的抉擇088章屏蔽了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540章 挖人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634章 爭陝西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555章 關稅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625章 三本書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204章 人口和土地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288章 是時候開始加速了!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388章 印花稅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202章 新錢發行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290章 廟算之道第158章 冤案第372章 愚民,吾不爲也!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103章 束水衝沙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044章 大明神劍第165章 金色書法技能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會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371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