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

京師中。

河南陷落的消息已經隨着河南逃難的讀書人一起,傳遍了整個京師。

以往一個地方陷落,不會有這麼多讀書人涌入京師,這是因爲如今天下局勢已經差不多明瞭,大明的死忠也所剩無幾,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日薄西山了。

但是這次因爲蘇澤不再任用大明的讀書人,讓河南大量的官員和吏員不惜背井離鄉來到京師。

這其中一些人是作惡累累,自己知道留在河南是死路一條,肯定會被清算,所以才逃亡京師。

還有一些就是被輿論裹挾,最後跟着逃難到京師的。

總之這些人都涌入到京師,官員們齊聚在吏部門口討說法,而吏員們也聚集在會館附近,死死抱着這些自己的官老爺們,希望能夠在京師找到出路。

這些人的到來,讓李成樑有喜有憂。

喜的是蘇澤竟然將事情做的這麼絕,這等於對大明控制區域內所有讀書人開戰,徹底不留任何餘地。

在以往的時候,這些文官大部分都認爲自己還有退路,只要到時候獻城投降,就能夠的在東南體系內得到同樣的待遇,很多時候對李成樑的命令也陽奉陰違。

但是如今蘇澤拒絕任用投降官員,這等於斷了所有效力於明廷的讀書人後路。

如今的世界,讀書人也沒有以前那麼值錢了。

東南的科舉體系,律法體系,行政體系,都和明廷不一樣,這些官吏就是到了東南參加考試,也很難考中,要知道東南自己的競爭也已經很激烈了。

這些已經養尊處優多年的官老爺,又怎麼有信心從頭開始呢?

所以他們纔會在京師鬧,希望能夠得到了新的職位。

李成樑自然也沒有新的職位給他們,但是這些人極大的敲響了明廷其他官員的警鐘,告訴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

京師的各部門罕見的高效了起來,以往那些對李成樑政策不滿的官員也收起了抗拒的態度,開始認真維持朝廷運轉。

畢竟和李成樑比起來,蘇澤疑似有些太極端了,根本不給讀書人退路。

不過這也是河南陷落給李成樑爲數不多的好處了。

河南陷落以後,山東,陝西,山西,京畿,都已經門戶大開。

河南是中原之地,和各地都有通道相連,河南的陷落必然造成了更多的戰略缺口,這些缺口就需要立刻堵上。

東南的軍隊打仗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突破弱點,只要被他們抓到一絲弱點,他們就會立刻突破封鎖衝進來。

這麼多的地方要防守,軍事上的壓力自然大增,李成樑需要將手頭上本來就不充沛的軍隊再次分出去。

如此漫長的防守長度,想一想都讓人絕望,一道道軍令下達到地方,這又是一大筆軍費開支,正在動搖明廷搖搖欲墜的財政體系。

在如此情況下,一則消息出現在京師的街頭小巷,清遠伯李煒家的商人侯亮,帶着京師諸多權貴的錢在東南投資股票賠了錢,在東南跳樓自殺了。

那些權貴的錢都被捲走了,損失相當巨大。

這件事引起了相當的波瀾。 一方面,明廷搜刮百姓手中的東南銀元,禁止老百姓使用其他貨幣,可是明廷的權貴們卻都是用東南銀元去東南投資,這不是妥妥的資敵行爲嗎?

也難怪東南總是越打越富,自己這邊的達官貴人都在投資東南,打仗怎麼能贏?

老百姓很清楚,有時候不要看權貴們在說什麼,而是要看他們在做什麼。

如果他們都只認可東南銀元,那老百姓又怎麼能相信明廷的貨幣呢?

另一方面,和東南的貿易往來是明令禁止的,不要說在東南投資股票了。

這也讓清遠伯李煒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有的權貴直接殺到他門上,要求他賠償損失。

這損失李煒自然是不會賠的,他自己還損失了一大筆錢呢。

李成樑得到消息自然也是大怒,這些傢伙還在船上就想要跳船,還無視自己的禁令囤積了這麼多東南銀元。

不過李成樑這一次也沒有喊打喊殺,因爲參與這次投資的竟然還包含了大量的勳貴和武將,這些人和自己算是有交情的。

但是因爲這件事,百姓再次開始囤積東南銀元,市場更不認可明廷發行的任何貨幣了。

京師搖搖欲墜的貨幣體系再次面臨崩潰,李成樑只能找到山蒿先。

如今的山蒿先瘦了很多,從進京時候的意氣風發,到如今這幅樣子,山蒿先早已經沒有往日的神采。

“山先生,聽說你前些日子有疾,要不要請太醫來看看?”

山蒿先連忙說道:“我這個是舊疾了,不用請太醫,只要養一養就好了。”

李成樑這才說起了自己的目的:

“山先生,如今朝廷局勢紛亂,請你過來是想要問策,如何穩定大明銀元。”

山蒿先幾乎是不客氣的說道:“大明銀元已經是信用破產了,根本沒用了。”

李成樑被山蒿先如此直接的話懟的有些難看,山蒿先說道:

“如今問題都已經不是大明銀元的問題了,而是整個體系中充滿了腐敗,百姓根本不相信大明銀元能用出去。”

“有實力的官辦或者民辦工坊商鋪,都堂而皇之的不收大明銀元,或者不按照官方的限價令銷售商品。”

“順天府的官吏則衝入普通老百姓家裡搜刮東南銀元。”

“這種情況下,大明銀元還有什麼流通的可能性?”

李成樑大驚道:“竟然還有如此之事?”

山蒿先說道:“想要拯救大明銀元,必須要徹底推倒這個體系,以官府信用發行新的貨幣。”

“當然,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打擊那些發國難財的權貴,據我所知,清遠伯李家的很多工坊都是從東南進貨的,京師暗中和東南做生意的權貴太多了,而且很多京師權貴也在將自己的資產轉移出去。”

“大將軍,這些人就是京師的老虎,這些老虎不打掉,根本沒辦法恢復貨幣信用。”

“我請二公子李如柏爲欽差,徹查京師通敵的不法商人!”

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57章 拼命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21章 開蒙第525章 分產令第451章 僭主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057章 邀請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33章 活該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430章 鐵路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23章 蘆田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63章 吃絕戶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63章 紅丸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
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41章 攻佔陝西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383章 威尼斯人在廣州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500章 馬尼拉總督人選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57章 拼命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21章 開蒙第525章 分產令第451章 僭主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30章 上海緝私總團第530章 父母之愛兒,則爲之計深遠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317章 閩浙互保(章末,明天新章)第496章 未曾開發的寶庫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604章 山東“大捷”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057章 邀請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065章 購糖(週末三江,加更,晚上還有)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33章 活該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430章 鐵路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023章 蘆田第591章 千年變局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運工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557章 鋼材期貨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535章 伐蜀準備第143章 一網打盡!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104章 射擊技能突破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428章 民族主義的覺醒第163章 吃絕戶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463章 紅丸第239章 數據治稅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649章 放虎歸山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