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捉拿妖猴

大殿上的羣臣都摩拳擦掌,準備等會兒那猴子上殿來好生教訓一番。

不過去偏殿傳旨的太監過了一刻鐘都沒有回來。

大家本來極有耐心,但是一刻鐘都沒有從偏殿回來,肯定有問題。

連御座之上的大夏皇帝和天后都神色凝重了起來,他們將目光看向偏殿,只見殿內雖然從外面看一模一樣,但是在他們眼中,時光卻形成了水漩,混混沌沌,連光線都無法穿透進去。

好在這種水漩只是被人臨時攪動,只能夠維持極短的時間,天后身上散發出一道道清冷的月光,月光以莫大的力量從外部穿透了水漩,讓兩地的時光重新統一,也讓裡面被困住的人清醒過來。

羽林軍都統和傳旨太監看到已經消失的猿通和沙幼成,都知道出大事了,他們急急忙忙往金鑾殿而來。

因爲太過於緊張,那太監竟然殿前失儀,跪在丹墀之下大喊,“陛下,大事不好!”

這大事不好讓大夏皇帝目光一下就陰沉下來。

越是上位者,反而越敬畏天命。

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天命的一種體現。

如今即將征討淵蒙,這傳旨太監在殿內大喊大事不好,這肯定不是一個吉兆。

天后厲聲打斷道,“好生說話,天塌不下來!”

傳旨太監也意識到自己失言,冷汗淋漓,他不知道一向謹慎的自己怎麼說了這麼‘荒唐’的話來,只能夠連忙回覆道,“那妖猴使了個術法,將我和徐將軍及衆多羽林衛一同困在殿內,不知所蹤了!”

傳旨太監說完,摩拳擦掌的羣臣們鴉雀無聲,都難以置信發生的事情,不過他們又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他們好像記得有本書裡面有類似的情節。

只有那些二品的百官們才神色凝重,看來周鐵衣還真的要利用一隻猴子來大鬧天宮。

但這些二品的官員們已經是百家之中的支柱,在看不清周鐵衣真正想要達成的最後目的是什麼之前,他們不會輕易下場,自然也閉口不言。

“哼!”

大夏皇帝冷哼一聲,他神入冥冥,進入與玉京山合道的狀態,探查玉京山的一切,不過掃了一圈之後,他的神色也越發凝重起來,因爲他找不到猿通和沙幼成一點蹤跡。

這肯定是有聖人或者神尊在施法遮掩。

不過神通無法做到的事情,以智商卻可以推論,要麼猿通已經離開玉京山,要麼這猴子一定學大鬧天宮那樣,直撲內庫寶物而去。

大夏皇帝將注意力放在內庫之上。

不過內庫這地方十分奇特,裡面有一層層禁制隔絕內外,其中最厲害的禁制甚至能夠阻擋大夏皇帝的神識,無它,因爲內庫裡面最珍貴的寶物都有靈性,是絕世之物,若是無法做到隔絕這種層次的內外,那麼內庫裡面的寶物就有可能循着某種氣運變化飛走。

大夏皇帝又仔細端詳細節,發現外面的宦官們一樣被定在一個個時空渦旋之中,那猴子真是不怕死,直接闖入了內庫,只不過現在不知道進入第幾層了。

大夏皇帝探查了許久都沒有開口,羣臣們神色變了幾變,下面的人也想起來在哪本書上看過這類似的一幕!

《西遊記》齊天大聖!

那書中不就是有隻猴子被朝廷招攬受封,然後受到羣仙的諷刺,所以叛逃天庭嗎?

他們沒想到小說裡面荒誕居然實實在在發生在他們這些老謀深算的傢伙身上!

而且是告訴了你故事情節,你仍然看着坑跳進去。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對聖人的描述。

聖人看見的未來,一定就會發生。

這書是從蓮花世界傳出來的,自然就是周鐵衣這位在世天尊看到的未來。

大夏皇帝睜開眼睛,他手掌交合,此時他也面對那書中天帝一樣的困境,他確實可以出手捉拿那猴子,但是他卻需要離開這金鑾殿,進入內庫之中。

一位堂堂大夏皇帝,玉京山上的無冕之聖,你召開朝會,中間帶着羣臣去抓猴子,即使這猴子神通再廣大,也會讓朝廷顏面盡失,淪爲笑柄。

而對於皇帝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人心!

大夏皇帝面色再陰沉了一點,說道,“那妖猴逃入內庫之中,誰能持我旨意,去捉拿那妖猴上殿問罪!”

他如果給進入內庫的鑰匙,那麼其他人自然就能越過禁制,但是猿通非一般的妖猴,甚至不是普通三品,如果只是讓三品去捉拿,萬一沒有拿住,需要回來再調兵遣將,那也挺丟臉的。

好在因爲三十三天匯聚在玉京山,所以現在在朝廷之上各家隱世的二品們都難得上朝,甚至連一品特例都被傳召。

但讓二品,一品出手,即使大夏皇帝也不能夠直接用命令的口吻,於是纔有此一問。

這彷彿越發印證了書中的記載,因爲人世就是如此。

聽到第一次去捉拿妖猴,誰都不想要當巨靈神,而且大家都隱晦地看向周黨那邊。

周黨也先是一愣,隨後臉上喜意藏不住,一臉看好戲的模樣。

我們原本不過只想要誅神司一個執掌的位置,結果你們不願意,逼得天尊出手,這下一個誅神司執掌的位置可填不了我們的胃口,非得給我們弄個有名有實的齊天大聖出來!

他們看到周黨這裡一個個自信,不懷好意的笑容,更加不敢輕易動手,這哪裡是抓猴子啊,這是隔着猴子和一位天尊掰手腕!

所以大家也隱約明白,爲什麼書裡面那天庭之中神仙衆多,出手的不過寥寥數人。

一陣磨蹭之後,大夏皇帝都忍不住冷笑。

他這一笑,大夏皇帝的嫡系都明白這是最後的通緝了,他們必須要硬着頭皮上。

才轉過來投靠了大夏皇帝的降龍羅漢緣覺手持出列,如果這猴子就是要應佛法南渡之事,他出手也算是合情合理。

“臣願意一試。”

羣臣紛紛側目看了過去,在他們的印象之中緣覺只是一個佛家四品,小小的僧部侍郎,連羽林衛都統這位三品都被戲耍了一番,他怎麼敢自信領命。

這不就相當於哪吒都敗下陣來,李靖還讓巨靈神出手嗎?

不過大夏皇帝卻微微頷首,“嗯。”

他眼中,緣覺和尚周身四龍環繞,早已經修成了真龍四象,只等着臨門一腳,就可以成就二品大羅漢或者菩薩之位了。大夏皇帝手掌一揮,國運聚集成爲一枚金色的令牌,令牌落入緣覺和尚手中,緣覺也不多言,行了一禮,持令牌往內庫而去。

羣臣在大殿之中,想要弄清楚情況,但是皇宮內禁制頗多,除了一品,誰能夠探查真實的情況。

忽然一女道稽首,“貧道有一法門,可以探查戰況,請陛下恩准貧道施法,讓羣臣們安心。”

衆人看到說話的人,一臉果然如此的模樣。

這說話之人正是天尊之母,道家亞聖,如今受封的太乙元靈道母周魚龍。

天后開口道,“這等小事如何勞周夫人出手。”

她伸手在殿前一劃,雪白的月光凝成一面巨大的銀鏡,倒映出內庫的景象。

見天后搶先一步,周魚龍也只是笑了笑,沒有繼續多言。

卻說搶先進入內庫的猿通,因爲身上有衆神粘連的神尊因果,絕大多數的禁制對他都不起作用,當真是百無禁忌,一路就往那內庫最核心的地方而去。

這裡的空間混混沌沌,不辨上下左右之分,進入之後五感消失,更不要說找到寶物了。

猿通倒是不懼,他進來之後,張口一吸,然後猛然吐氣。

他吐出的氣息熾白如光,浩然正大。

浩然正氣源源不斷從猿通口中噴出,遠超普通三品的極限,就像是無窮無盡一樣,熾白的氣息填充整個天地與混洞交融,形成黑白二色,猿通雖然不會開闢法門,但是他卻會儒家的以己心代天心法門。

藉助着融入混沌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猿通藝高人膽大直接開始融合這個混沌天地,成爲這天地之間的唯一意志。

混沌天地的好處是讓人不辨空間時間,但同樣的,這裡隔絕內外,裡面萬靈沉寂,所以反而是儒家施展法門的絕好之地。

而普通儒家之人聚集萬民意志,目的是用來抵禦天地潮汐對於自我的侵蝕。

但是現在猿通自我的意志本身就被神道衆多因果粘連,連接着一位位神尊,連他自己都有些分不清真幻,自然也不用擔心一座混沌天地的侵蝕。

有了猿通作爲天地的意志,混沌散開,空間再次變得明朗起來,只見一處處高閣之上封印着各種奇物。

沙幼成一掃,很多都是歷代大夏皇帝的貼身兵器,雖然這些兵器沒有凝聚絕世大運,無法成爲神兵,但是都是大夏收集天下奇珍鍛造,配合國運,位列一品。

除了這些帝兵之外,沙幼成還看到了三件大夏收集到的絕世神兵!

人族三聖五帝,其中五帝都只鍛造出一件屬於自己的絕世神兵,但是三聖都鍛造出兩件,聖皇鍛造了一件,大夏太祖和兵家合力鍛造了一件。

眼前這三件,一件是禪杖,萬佛稱頌,乃是佛陀之兵,一件是木尺,道德無量,乃是道尊之兵,還有一件更爲奇特。

這事物看模樣是一柄利劍,正面有山河社稷,背面卻是旱魃吼獸,更加奇特的是這利劍還被一少年握在手中,塵封在月光凝聚的寒冰裡面。

“李劍湖,他真的在這!”

沙幼成看到李劍湖,驚詫不已。

大夏皇帝擊殺李劍湖這件事,無論是周鐵衣還是大夏皇帝本身都沒有對外宣傳,而儒家其他人即使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他們也不好明着說自己要搶奪大夏的天命,畢竟大夏皇帝也不算是失德。

所以姚沁給沙幼成和猿通的條件,也只是到大夏皇宮內找到李劍湖,並且將李劍湖帶出來。

當時沙幼成還奇怪爲什麼李劍湖會在大夏皇宮裡面,但是看到李劍湖手中拿着一件絕世神兵,他大概明白了原因。

絕世神兵都要應大運而生,不然靈性蒙塵,就算你是天下至尊也揮動不了。

現在正是兩件絕世神兵出世之時,那佛陀禪杖和帝吼劍都感應到了自身大運,紛紛震動不已,對抗內庫中的禁制,和猿通裡應外合,想要破開禁制出世。

“大哥,你先將這些帝兵收了,等我拿了這三件神兵,到時候回我們平津渡去招兵買馬,必要推了他的金鑾殿,這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

猿通這麼一說,那帝吼劍震動地越發激烈,將身上月光凝聚成的寒冰紛紛震落。

沙幼成苦笑連連,若不是知道這背後有天尊的算計,他現在連打死猿通的心都有了,只不過事已至此,他也定下心來,前去拿那些帝兵。

帝兵們自然不會願意,但如何拗得過如今的猿通,熾白色的浩然正氣形成包袱,將帝兵們困住,好讓沙幼成背在身上。

這個時候那緣覺和尚也趕來,剛好看到沙幼成在拿帝兵,連忙喝道,“大膽!”

猿通一臉兇相,看向緣覺和尚,“和尚,你不在廟裡吃齋唸佛,來管我的閒事幹甚,信不信我去推了你的廟!”

此時猿通已經進入了蠻不講理的階段,緣覺和尚也沒有想過和一隻猴子講理,他雙掌合十,同樣踏入混沌天地之中,踏入之時,猿通驅使天地混沌,想要包裹住緣覺和尚。

不過緣覺和尚身後飛出四條神龍。

這神龍飛天,就是天龍之相,演化出氣象萬千。

這神龍入地,就是地龍之相,演化出社稷大地。

這神龍潛水,就是水龍之相,演化出滄海無量。

最後在這三者之上,人龍化生千萬,營造出世上佛國,一位位佛子誦經,凝成蓮臺,緣覺和尚端坐蓮臺,混沌不侵,至大若天,至大若地,至大若人,至大若佛。

佛光普照侵蝕混沌,對抗猿通凝聚的浩然正氣,一時間混沌天地之中,熾白與純金交織,佛法與儒學對抗。

大殿之上的羣臣透過明鏡,也看得目瞪口呆,這天下一時間變得他們有些不認識了。

第231章 虛位神格?釣魚佬狂喜!第265章 天后之願,光耀十方幽冥第611章 李靜請兵第262章 幽冥之苦第603章 老闆的佛法第422章 天生神靈第448章 預熱第386章 民心,我心第236章 一策定資本第308章 麒麟明堂第399章 佛道相融第144章 凝聚神印第694章 佛學家第650章 後手頻出第504章 開新天第108章 客來第313章 讓忠臣查忠臣第138章 聖人的秘密第558章 社稷之重第701章 假的我也認了第21章 佛陀伏魔圖第662章 人精第681章 神尊議天尊第537章 打開史家書庫第324章 尉遲敬的成長第83章 孤魂野鬼第188章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第157章 手段溫和第217章 蜃氣塑金身第305章 罪不在此馬車啊!第327章 七十二般變化,人造墨石第290章 情出於身,身不由己第4章 我雖然渣,但她也很茶第262章 幽冥之苦第144章 凝聚神印第686章 拜見天尊第582章 一龍三吃第45章 四項神通第641章 天命既來第582章 一龍三吃第426章 殺雞儆猴第1章 一切的開始第406章 忘川佛國第7章 同道中人第633章 血海水清,聖人出世第419章 我損的道究竟去哪了第12章 通古紀略第622章 儒家真正的改革派第159章 有義有力第229章 錦衣衛都得靠邊站站第365章 殺心已顯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41章 看盡桃李又何妨第357章 墨城的本質第362章 好文章第135章 三封奏摺第363章 柯黯然自薦第142章 小心小說家第333章 兩個世界技術的初步結合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562章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第71章 求仁得仁第607章 見羣龍無首,天下大吉第607章 見羣龍無首,天下大吉第570章 向天再借十億兩!第508章 北方玄武第671章 兩軍對壘第467章 天人化生第89章 五帝寶誥第640章 佛法南渡,御駕親征第586章 君權,兵權,神權的聯合第227章 裡應外合第161章 白話運動第87章 從心所欲,不逾矩第202章 菩薩像第510章 死中求活第423章 天地權柄,有德者持之第299章 真正的五指山第83章 孤魂野鬼第201章 變化第553章 鷹視狼顧之相第596章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第478章 國事黨爭兩不誤第599章 衆生慈悲毒第527章 毒計第108章 客來第469章 財政問題第428章 聖人遺澤第218章 玄鐵教子棒!第617章 層層外包第158章 辦報紙,開民智第626章 生死帝君的意志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288章 遊洛河的準備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159章 有義有力第575章 致良知第199章 上下兩策通乾坤第661章 西行路上
第231章 虛位神格?釣魚佬狂喜!第265章 天后之願,光耀十方幽冥第611章 李靜請兵第262章 幽冥之苦第603章 老闆的佛法第422章 天生神靈第448章 預熱第386章 民心,我心第236章 一策定資本第308章 麒麟明堂第399章 佛道相融第144章 凝聚神印第694章 佛學家第650章 後手頻出第504章 開新天第108章 客來第313章 讓忠臣查忠臣第138章 聖人的秘密第558章 社稷之重第701章 假的我也認了第21章 佛陀伏魔圖第662章 人精第681章 神尊議天尊第537章 打開史家書庫第324章 尉遲敬的成長第83章 孤魂野鬼第188章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第157章 手段溫和第217章 蜃氣塑金身第305章 罪不在此馬車啊!第327章 七十二般變化,人造墨石第290章 情出於身,身不由己第4章 我雖然渣,但她也很茶第262章 幽冥之苦第144章 凝聚神印第686章 拜見天尊第582章 一龍三吃第45章 四項神通第641章 天命既來第582章 一龍三吃第426章 殺雞儆猴第1章 一切的開始第406章 忘川佛國第7章 同道中人第633章 血海水清,聖人出世第419章 我損的道究竟去哪了第12章 通古紀略第622章 儒家真正的改革派第159章 有義有力第229章 錦衣衛都得靠邊站站第365章 殺心已顯第639章 誰來當惡人第41章 看盡桃李又何妨第357章 墨城的本質第362章 好文章第135章 三封奏摺第363章 柯黯然自薦第142章 小心小說家第333章 兩個世界技術的初步結合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562章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第71章 求仁得仁第607章 見羣龍無首,天下大吉第607章 見羣龍無首,天下大吉第570章 向天再借十億兩!第508章 北方玄武第671章 兩軍對壘第467章 天人化生第89章 五帝寶誥第640章 佛法南渡,御駕親征第586章 君權,兵權,神權的聯合第227章 裡應外合第161章 白話運動第87章 從心所欲,不逾矩第202章 菩薩像第510章 死中求活第423章 天地權柄,有德者持之第299章 真正的五指山第83章 孤魂野鬼第201章 變化第553章 鷹視狼顧之相第596章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第478章 國事黨爭兩不誤第599章 衆生慈悲毒第527章 毒計第108章 客來第469章 財政問題第428章 聖人遺澤第218章 玄鐵教子棒!第617章 層層外包第158章 辦報紙,開民智第626章 生死帝君的意志第12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288章 遊洛河的準備第267章 三件陰司神器,一件食道神器第159章 有義有力第575章 致良知第199章 上下兩策通乾坤第661章 西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