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耆英會

第48章 耆英會

司馬光乘上一葉扁舟,到了岸邊。

兩個粗壯的使女上前,爲他解下蓑衣,接過蓑帽。

服務了他數十年的老下人,端來了煮好的茶湯。

司馬光飲下一口,茶葉苦澀的味道和薑片的辛辣,在口腔裡暈開,讓他的精神得以一振。

“相公!”一直在旁邊等待着的範祖禹,此時才拱手拜道:“京師來了消息!”

“辛卯日,已立皇太子!”

“皇第六子,延安郡王更尊諱曰:煦,立爲皇太子……”

司馬光微微頷首,面朝汴京方向,拱手拜道:“國家有後,社稷有嗣,天下幸也!”

對司馬光來說,對在這洛陽的元老重臣們來說。

當今官家,雖儼然有聖君風範,可是……卻走錯了路!

許多人早就在等待着,這位陛下宮車晏駕。

只是沒有人說而已。

如今,這一天終於將要到來!

最重要的是——他的繼承人,才只八歲!

八歲的太子、天子,可塑性是很強很強的。

只要將之帶上正軌,天下事可興也!

範祖禹卻是嚥了咽口水,小聲的道:“旨意,似乎有些……”

“嗯?”司馬光問道:“旨意怎麼了?”

範祖禹低下頭去,說道:“汴京消息,聖旨以皇太后殿下權同聽政,皇后殿下權同佐理軍國事!”

司馬光錯愕的擡起頭來。

“王玉禹和蔡持正瘋了嗎?”

“自古以來,何來兩宮聽政的故事?”

“我要上表言此!”司馬光當即就做了判斷。

這肯定是朝堂上的新黨大臣搞出來的!

天子臥疾,一病不起。

少主幼衝,春宮懵懂無知。

肯定是王珪、蔡確等人,誆騙了兩宮!

這個事情,他司馬光必須管!不管不行!

不止如此,司馬光還決定,寫信去許州、揚州、大名府,聯絡其他元老重臣。

甚至,還可以寫信去江寧,問問那個拗相公——王介甫,這是你指使的嗎?

範祖禹卻拉住了司馬光的袖子。

“純甫?”司馬光皺起眉頭:“可是其中有隱情?”

範祖禹點點頭。

司馬光沉吟片刻後問道:“說說看……到底怎麼回事?!”

範祖禹於是就將他得到的消息大概,和司馬光說了一遍。

司馬光聽完,滿臉的不可思議:“確定嗎?”

範祖禹點點頭:“應該是確定了!”

“若相公有所懷疑,最遲明日,汴京來的馬遞就當送來辛卯日的朝報和當日在汴京的小報了!”

司馬光深吸一口氣。

“家和萬事興……”他沉吟着、咀嚼着,然後讚歎道:“陛下真乃聖哲天子!”

只是……

陛下既然知道這個道理,爲何卻只相信王安石和王安石提拔起來的那些新法小人?

任由他們禍亂國家,破壞祖宗制度?!

司馬光在心中搖着頭。

然後,他就看着範祖禹,問道:“純甫以爲,汴京來的消息,可信否?”

範祖禹自然知道,司馬光指的是什麼?

那位春宮元良,大宋如今的皇太子殿下的種種傳說!

若是在今日之前,範祖禹大概會搖頭。

汴京傳來的消息,都是些什麼啊?

八歲的皇子,日抄佛經兩卷,送天子御前祈禱。

不止如此,這個皇子對於禮法,還分得清楚!

爲父祈禱之餘,還知道要給太母祈禱萬壽,母后祝禱千秋,祈佑母妃長樂!

這就真的是有些過了。

八歲的孩子,哪來的這樣的行動力和執行力?又哪來這樣的認知和見識?

不過,這並不妨礙,洛陽衆人在得到消息後,立刻就開始寫賀表。

天家嘛,不都是這樣好面子?!

既然天家想吹,那麼大臣自然不會掃興!

可是,汴京來的消息,越來越誇張。

皇子篤禮好學,年僅八歲,便已通《論語》、《孝經》,仁聖之言,隨口而出,聖人教誨,銘記於心。

他甚至開始向太母求學!

太母賜春秋之義,皇子讀而通之,謹奏太母:若鄭伯擒而不殺,以仁義禮法誡於段叔,則段叔將何以對鄭伯?

消息傳到洛陽,所有人都是張大了嘴巴,然後接着回去寫賀表。

太后想要捧自己的皇孫,想要讓皇孫在天下人面前的形象光鮮亮麗。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範祖禹隨司馬光修資治通鑑,手中史料,車載斗量。

相似的例子,史書上不知道有多少。

比這更誇張、更離奇的事情都有。

左右無非是當政者爲了粉飾自身而刻意製造出來的虛妄。

旁的不提,本朝的天書事件,就是人盡皆知,士大夫皆以爲恥。

哪怕天家現在也是能不提就不提。

但,今日從汴京傳來的消息,卻委實是叫人深思。

皇子……不,現在應該是皇太子殿下了。

這位殿下,移殿御前後,表現出了叫人驚訝的智慧。

特別是,面對宰臣詢問時,能夠條理分明的說清楚他個人的意見,同時還沒有逾越任何禮法。

假如汴京那邊的消息,確實不虛。

那麼範祖禹,就不得不回過頭去審視之前那些被他認爲是皇宮大內的太后、皇后,爲了粉飾皇子而特意放出來的種種美化事蹟。

他不得不去想——萬一……萬一,那些事情真的是皇子個人做的。

那麼,如今洛陽城中,元老賢達們,對於那位大宋元良殿下的一切揣測和想定,都得推翻重來。

想着這些,範祖禹就拱手說道:“相公,下官以爲,若汴京所言種種皆爲不虛,那就真是社稷之幸,國家之幸也!”

洛陽羣賢,退居洛陽十數年,就是在等這樣一個機會和可能。

官家,固執己見,已經徹底被府庫裡的金銀銅錢,迷住了心神。

可他哪裡知道,天下財富是有定數的。

不是在官府,就是在百姓。

現在,朝廷的錢多了,百姓的錢自然就少了。

百姓無錢,民生凋敝,萬業蕭條啊!

如此一來,官府府庫裡的錢再多,又有什麼用?

司馬光卻並沒有回答範祖禹,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範祖禹見着,不由得好奇起來,拱手問道:“相公,您在想什麼?”

司馬光眼神迷離了一下,看着在他面前,和他昔年壯年時,幾乎沒有太多區別的範祖禹,沉吟片刻後,悠悠說道:“老夫在想一個事情……”

“敢問相公是何事?”

司馬光擡起頭,看向蒼穹:“如純甫所言,立儲制詞之上,以皇太后權同聽政,皇后權同佐理軍國事……乃是宰輔御前請於春宮元良後,羣臣殿上集議後奏請兩宮而來……那麼……”

“純甫隨我修書也有十餘年了,當知道,自古以來歷代女主臨朝處斷軍國之權,皆出自於上授!”

“本朝章獻明肅皇后,垂簾治國之故事,便是因真廟遺詔而來!”

“可如今,兩宮垂簾聽政,卻是宰輔請於元春宮良後再奏於兩宮所來……”

“雖並非直接由春宮元良旨意而來,可也與春宮元良脫不開干係!”

“既然如此……”

“春宮元良來日,也可以一紙詔書,收回權柄!”

範祖禹聽着,不太明白,問道:“相公,這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天子若是成年,兩宮自當還政天子!”

司馬光聞言,笑了起來。

對範祖禹的回答很滿意。

這是沒有受到朝堂污染的純正君子之言。

所以,他對範祖禹點頭:“純甫說得對!”

天子成年之後,無論是皇后還是皇太后,都將自動喪失對朝政的處斷權,都應該主動歸政於天子!

這不僅僅是禮法,也是制度,更是士大夫們的原則。

可是,司馬光知道。

這種禮法上正確,制度上天然合理,士大夫們全體認同的東西。

在朝堂上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當初,章獻明肅垂簾,可是連天子冠冕都穿過的。

仁廟成年後,這位皇后,無視了朝野上下要求歸政的呼聲。

她將權力,一直留到自己嚥氣的那一刻!

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就經歷過章獻明肅垂簾時期的朝堂。

所以,司馬光記得自己父親對章獻明肅垂簾時期的評價:幾與武后無異!

那麼,問題來了。

假如將來皇子成年,而兩宮不願歸政或者說有一位不願歸政,怎麼辦?

範祖禹看着司馬光的神色,也終於反應過來。

在資治通鑑書局中,範祖禹負責的是唐代部分史料的整理和彙總、編輯。

他哪裡會不知道,那些唐代宮廷內部的血雨腥風?

只是,範祖禹毫不擔心。

“相公不必擔憂!”範祖禹拱手勸道:“我朝自有法度在!”

大宋不是漢唐。

大宋文治,經歷百年之後,已經達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峰。

條法、例法、成法,無處不在,無所不包。

雖然有冗官之弊,卻再無漢唐之亂政。

尤其是在經歷了仁廟時代後,制度上已經杜絕了女主亂政的可能性。

當初,慈聖光獻垂簾,就被韓忠獻公率着百官,逼回了保慈宮。

士大夫們,只會認同天子秉政的合法性。

太后、皇后聽政,只是事急從權的無奈之策。

只要天子表現出,他可以秉政的能力。

那麼不需要天子本人開口,士大夫們就會動手,讓太后、皇后歸政!

司馬光聽着,只是笑笑。

這個後生晚輩什麼都好,就是太年輕,也太天真!

兩人正說着話,就有着下人來報:“相公,文太師遣人送來請帖,請您今夜至洛陽資聖禪院相會!”

一張鎏金的請帖,被這下人,呈遞到司馬光面前。

司馬光接過請帖,打開一看。

便見着請帖上,用着‘尹叟敬拜,迂叟敬啓’的文字。

他頓時就笑了起來。

尹叟就是那位已經致仕的三朝元老,太師文彥博的雅號。

而司馬光自號迂叟。

將請帖收起來,司馬光對範祖禹道:“看來文太師也坐不住了!”

“純甫啊,準備一下吧,今夜隨我去與諸位國家元老,文壇耆英相會!”

“自富韓公去世後,洛陽耆英,已久未聚會矣!”說着司馬光就露出懷念的神色。

熙寧變法之後,朝堂上的君子正人紛紛或主動或被動的出外,然後匯聚到洛陽。

於是,在文潞公(文彥博)、富韓公(富弼)的倡導下,十二位元老大臣,在富韓公之家,置宴備酒,號爲耆英盛會,時人稱賢。

後來,留守北京大名府的王拱辰聽說了,派人送來書信,也說要加入。

於是在文潞公的主持下,邀請了知名畫家鄭奐,在洛陽新建的資聖禪院內的耆英堂,繪十三元老畫像,垂於堂中。

這就是名動天下的洛陽耆英會的來歷。

可惜,自富韓公不幸去世後,耆英會的元老們,已經很久沒有相聚了。

大家都在各玩各的了。

譬如說,司馬光自己組了個率真會。

文彥博則組了個五老會玩。

留守北京大名府的王拱辰也組了個同年會遊戲。

如今,時隔兩年,耆英會元老再聚資聖禪院耆英堂,又是一次盛會!

……

注:春宮、青宮,都是唐宋太子宮的代稱,元良:皇太子的代稱。

一般大臣是不會在私下場合,直接稱呼皇太子的,都會代稱、指稱,以示尊重。

(本章完)

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20章 拉扯第904章 趙煦:大遼皇叔祖,已經接近聖人了!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724章 財政(2)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第34章 命運之日(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892章 諸部歸心第599章 西北狼煙(4)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724章 財政(2)81.第80章 衝突第45章 文德殿上 (1)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653章 一笑泯恩仇第56章 韓絳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902章 宋遼交易(2)第832章 涓滴經濟學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642章 志得意滿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578章 極限施壓第923章 蔡京的苦惱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589章 絕殺第649章 安排第947章 祭天(2)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776章 扣闕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690章 傳國玉璽376.第356章 大奧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852章 官匪一體與狼狽爲奸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658章 召見與安排第1030章 打窩228.卡文中,晚點更新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95.第92章 上貨!上貨!(1)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550章 逆練神功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第808章 兄弟第528章 拿捏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第787章 駙馬之死(2)第850章 飛昇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第656章 越次283.第269章 第一茬第64章 人心變易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第39章 太子(2)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第831章 部署第722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
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第20章 拉扯第904章 趙煦:大遼皇叔祖,已經接近聖人了!第610章 司馬光之死(1)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724章 財政(2)第581章 財神爺爺下凡了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第34章 命運之日(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892章 諸部歸心第599章 西北狼煙(4)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724章 財政(2)81.第80章 衝突第45章 文德殿上 (1)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653章 一笑泯恩仇第56章 韓絳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第692章 趙官家們的用人之道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8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902章 宋遼交易(2)第832章 涓滴經濟學84.第83章 煩躁的釣魚人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第642章 志得意滿的耶律洪基(端午安康)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578章 極限施壓第923章 蔡京的苦惱第727章 馬爾薩斯的陰影277.第263章 也得去別人家裡攪一攪第589章 絕殺第649章 安排第947章 祭天(2)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776章 扣闕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690章 傳國玉璽376.第356章 大奧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852章 官匪一體與狼狽爲奸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658章 召見與安排第1030章 打窩228.卡文中,晚點更新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95.第92章 上貨!上貨!(1)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550章 逆練神功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第808章 兄弟第528章 拿捏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第787章 駙馬之死(2)第850章 飛昇344.第327章 章惇出知廣西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第656章 越次283.第269章 第一茬第64章 人心變易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第39章 太子(2)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第831章 部署第722章 女直聚義大安島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