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

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

趙煦見着章衡和範百祿的神色,自然知道,他想要現在就提高明算科和明法科在科舉中的地位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爲,得不到朝野支持。

強行提高的話,有可能造成政治分裂!

但……

他依舊堅持嘗試!

因爲,朝臣們今天反對,不代表以後也會反對。

只要多提幾次,遲早會脫敏。

聰明人,也會開始準備未來。

同時,這也算一種開窗了。

於是,沉吟片刻後,趙煦就輕笑着對章衡道:“章卿繼續吧!”

“諾!”章衡拱手而禮,便接着介紹起,先帝時期對宗室及宗室親屬科舉的進一步放鬆。

“熙寧二年,先帝準兩府集議,以宗室百年繁衍,而親疏之施未有等衰,乃議以鎖廳試、別頭試之法,以試宗親之才俊者,歲以五十人爲限;爲免天下寒門,以爲宗親親貴,奪取功名,凡宗親應舉者,皆當自願出宗牒,且自後皆不更名賜官!先帝聞議,以爲大善,頒令有司施行”

趙煦聽着微笑着撫掌讚道:“皇考聖德,推恩宗親,朕自當承而受之!”

作爲古往今來的第一大孝子。

趙煦對於自己的父皇的政策,一直都是秉承着相同的態度——善者美之,惡者隱之。

別問,問就是孝子!

你們家孔子,當年寫春秋,都要爲君者隱,爲尊者諱。

朕行聖人之道,尊尊親親,有何不可。

於是,直接發動歲月史書,將元豐年間那些恨不得在農民和商賈們身上敲骨吸髓的惡政,統統洗成了——先帝的本意是好的,只是下面的人(吳居厚、王子京、蹇周輔等)執行壞了。

不經意間,就達到了美化變法,尤其是王安石主持的變法的效果。

舊黨的人,連半句怨言都不敢說。

自然的,先帝解放宗室,予宗室自由選擇當米蟲還是出去奮鬥的政策。

趙煦是恨不得四肢都舉起來支持的。

因爲,他在現代,見過明代宗室養豬的後果——歷史記載,明代甚至出現了宗室故意犯罪,乃至於造反的事情!

說着,趙煦就道:“皇考推恩宗室,賜解額五十……”

“如今,朝廷既已決定增加明法科、明算科的進士數量……”

“章卿、王卿、範卿……”趙煦看向自己面前的三位主考官:“是不是,也可以依皇考故事,對等增加宗室在明算科與明法科的解額呢?”

“比如說二十個,五十個這樣……”

三人聽着,都是面面相覷。

大宋之制,解額是和最終錄取的進士數量掛鉤的。

一般來說,真廟之前是十取一,仁廟後變成十取二。

相對應的明法科、明算科大體也是如此。

過去,因爲明法科、明算科的進士前途有限。

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抱住金大腿,或者趕上時代的風口,有機會打破桎梏。

所以,其實明算科、明法科,別說是解額了,就算是進士,也不受重視。

可如今,趙煦這個皇帝,一副決心要提高明法科、明算科進士地位的樣子。

於是就連王安石在江寧辦學,都是打出了‘重明法、明算等實事之學’的招牌。

現在,官家又把主意打到了宗室的解額頭上。

這是真的鐵了心,要增加明法科、明算科的進士錄取人數和地位啊!

不對!

三人在同時反應了過來!

若論讀書,宗室及宗親子弟,真的是拍馬都趕不上那些寒窗苦讀的士人的。

故此,熙寧二年後,儘管先帝給宗室特批了五十個解額。

但,從熙寧二年迄今的歷次科舉結果來看,只有一名宗室貢士,最終在貢院的科場上,戰勝了其他競爭對手,拿到了一個受天下認可的進士頭銜(趙令鑠)。

可以說,先帝增加的解額,最終是造福了其他士人——白撿了十個增加的進士名額

但,這明法科、明算科就不一樣了。

所以……官家這是處心積慮的,在給宗室謀福利?

仔細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

因爲,雖然宗室們在術算和律法方面,也未必有什麼天賦。

可是,比起經義這種他們根本不擅長,完全被天下英才碾壓的領域。

無疑,還是明算科、明法科更有前途。

畢竟,在明算科、明法科,其實宗室和士人是被拉到同一個水平。 甚至,很可能宗室子弟,在這方面比士人更有優勢!

因爲啊,宗室旁系們這百年來,一直在把女兒嫁給民間商賈。

以至於,現在汴京城裡的那些豪商家族,每年祭祖的時候,祠堂裡都是跪滿了縣馬。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宗室們和商賈們走的這麼近,當然也都沾染上了商賈的習性。

錙銖必爭,算計精明。

很多人讀書時讀不進去的。

但打算盤,鑽研製度和律法的空子,卻都個頂個的聰明!

想到這裡,章衡等人的臉色就變了。

紛紛拱手道:“陛下聖明!”

實在是,這大宋朝的宗室,他們惹不起。

而且,講老實說,減少宗室人數,是屬於國策的。

畢竟,大宋朝的三冗之弊,人盡皆知。

這宗室繁衍,日漸增多,朝廷負擔越發沉重,乃是不爭的事實。

故而,鼓勵宗室自願出宗牒,自食其力,是從仁廟開始就有的政策。

奈何成效有限。

就只有那些因爲父祖不努力磨勘,導致連自己都養不活的人,才願意選這條路。

沒有辦法,熙寧變法的時候,王安石就乾脆一口氣革除了大量五服之外的宗室宗籍。

然而,他這樣做反噬也是極大。

當年的宣德門下馬事件的直接參與者,據說就有着被王安石革除宗籍的宗親子弟。

所以,只要有可能,朝廷其實都是很願意,讓宗室子弟們,自願出宗籍的。

熙寧二年,先帝讓兩府議定的宗室宗親科舉之法,就是一次嘗試。

其意義不在於,有多少人能在科舉中中舉。

而是有多少人,肯去宗正寺申請自願出宗牒,放棄自己的宗室賜名、賜官身份。

奈何,熙寧以來,宗室子弟在科舉上,不能說大獲全勝吧,只能說是一敗塗地——十九年來,就一個趙令鑠中了進士。

這如何不叫後來者心寒?

所以,元豐以來的幾屆科舉,參與人數都很少。

元豐八年的科舉,甚至差點連五十人都沒有湊夠!

最後還是大宗正發了火,各家才勉強湊足了一百人去參加當年宗室的發解試。

所以,讓宗室子弟們去卷明法、明算。

也算是條路吧!

至少,比起現在天天在家裡除了吃喝玩樂就是造人要強!

趙煦卻是呵呵一笑,道:“既然卿等都同意,那便將這一條也加到貢院的奏議中吧!”

“諾!”

“恩……”趙煦頷首,然後道:“既然如此,那麼宗學中,也應當增加算學教授、律學教授的名額!”

說着,他就拿起筆,找來一張紙在上面寫了起來,一邊寫一邊說道:“此事,還是當勞煩一位宗親向朝廷上書建議的好!”

“三位皇叔祖……不太合適……”

“就選宗室中的士人楷模光祿少卿令鑠好了!”

作爲迄今爲止的唯一一個正牌宗室進士,老趙家的讀書種子。

無論是趙煦的父皇,還是趙煦,都是將之當成了典型給捧了起來。

這十幾年來,不斷升官加爵,到得現在趙令鑠已被拜爲光祿少卿。

同時,其父兄也都是屢受恩蔭。

乃父趙世雄,今年剛剛被趙煦特旨拔擢成了永州觀察使。

自然的,這位的角色其實就是趙煦的傳家寶。

有關宗室待遇、改革的事情,都會派他出頭,去打頭陣。

這一次自也不例外。

趙煦寫下指揮文字,蓋上自己的私印,然後交給了在身旁侍立的童貫,囑託道:“且將此書,降與令鑠!”

“諾!”

(本章完)

第918章 陛辭第541章 格物風潮(1)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588章 逼捐(5)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862章 高麗藥丸?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173.第164章 報功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247.第235章 囑託第949章 向太后想要加快移交權力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699章 層層套娃(2)115.第111章 呂惠卿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743章 耶律洪基:請叫我勳宗!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43章 茶藝大師第983章 元祐革新(1)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986章 元祐革新(4)第38章 太子(1)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675章 默許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943章 輿論(1)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369.第349章 恩賞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43章 茶藝大師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529章 蠶鹽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470.第446章 戰後(2)第929章 扶持買辦(1)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第500章 出幸文府(1)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596章 西北狼煙(1)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499章 熙河(2)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599章 西北狼煙(4)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247.第235章 囑託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561章 封賞(2)432.第409章 宋誓(1)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第677章 以舊換新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第64章 人心變易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528章 拿捏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第896章 柴家的詛咒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788章 駙馬之死(3)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第791章 漣漪
第918章 陛辭第541章 格物風潮(1)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588章 逼捐(5)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862章 高麗藥丸?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173.第164章 報功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247.第235章 囑託第949章 向太后想要加快移交權力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第699章 層層套娃(2)115.第111章 呂惠卿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743章 耶律洪基:請叫我勳宗!第625章 趙煦:爾等竟敢孩視於朕?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43章 茶藝大師第983章 元祐革新(1)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986章 元祐革新(4)第38章 太子(1)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第675章 默許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943章 輿論(1)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369.第349章 恩賞405.第384章 小官家是聖君啊!第43章 茶藝大師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529章 蠶鹽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146.七月總結,八月展望。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470.第446章 戰後(2)第929章 扶持買辦(1)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第500章 出幸文府(1)399.第379章 原木立信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500.第474章 顯貴的燕家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596章 西北狼煙(1)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499章 熙河(2)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599章 西北狼煙(4)360.第341章 穩重的天子 (1000月票加更)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第540章 御前演武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247.第235章 囑託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561章 封賞(2)432.第409章 宋誓(1)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第677章 以舊換新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第64章 人心變易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528章 拿捏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第896章 柴家的詛咒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788章 駙馬之死(3)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185.第176章 動物園之說第791章 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