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

“大家,臣在成都府路爲走馬承受,有爲大家耳目之責……”

“今回京,臣乞奏成都府路各家虛實……”

嚴守懃躬身一拜,便將一份寫好的實封狀,呈在手上。

趙煦點點頭,馮景上前接過那實封狀,呈遞到趙煦手中。

趙煦接過來,打開一看。

神色頓時就變得燦爛起來。

因爲,嚴守懃報告的第一個就是王珪家族內部的爛事。

他細細看了一遍,笑容越發燦爛。

實在是王家內部的事情,太有意思了。

在王仲修今年被爆出與妓女通姦的醜聞後,王家內部徹底炸開鍋。

王珪的幾個兒子,鬧着要分家。

王仲修自是不肯答應,說是要守孝期滿才能分家。

這是符合大宋的社會傳統的。

但,他的兄弟們卻認爲,王仲修這是打算私吞王珪的財產。

於是,王家內部暗流涌動。

根據嚴守懃的報告,王珪的幾個兒媳婦,現在是輪流盯着王府內外的一切,就怕王仲修轉移財產。

“胡鬧!”雖然心裡面很爽,但趙煦還是假作生氣:“這王家怎麼回事?”

“還有沒有士大夫的溫良謙恭讓了?”

“竟爲了區區財帛,鬧到兄弟反目,妯娌爲仇的地步!”

看似是在訓斥王仲修兄弟,實則是指着鼻子罵王珪。

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這雖然是士大夫們的追求,但卻是做宰相的基本條件。

現在,王珪諸子爭產,鬧到這個田地。

就只說明一個事情——王珪教子不嚴。

連兒子都教不好,誰能相信,他王珪能教好屬下、門生?

在儒家主導的社會,一個人一旦道德上站不住,其他一切都會跟着崩塌。

這也是御史臺的那些烏鴉,爲什麼總是喜歡抓着被彈劾者的親戚、朋友攻訐的緣故。

“華陰縣怎麼搞的?”趙煦生氣起來。

“身爲父母官,教化一方,是其職也!”

“今王氏諸子爭產,爲何華陰縣不介入?”

嚴守懃在殿上聽着,是瑟瑟發抖。

因爲,他在成都府路是專門和華陰當地的地頭蛇們打過交道的。

所以他知道,華陰的那些地頭蛇,早就虎視眈眈的盯着王仲修帶回去的那筆龐大到超乎想象的財富。

那些人爲探知朝廷底線,還花錢找關係,聯繫過他,與他打聽過朝廷的風聲。

所以,其實王家內部現在的亂象,與華陰的地頭蛇們是脫不開干係的。

正是這些人在煽風點火,在上跳下躥,才讓王家內部的紛爭日益激烈。

以至於,本是家族內部的紛爭,如今鬧到華陰當地人盡皆知。

然而……

官家卻還是不滿意!

這是生怕王家不死啊!

“嚴守懃。”

“臣在……”

“朕打算撤換華陰知縣,供奉在成都府路數月,未知可有賢才舉薦啊?”

嚴守懃哪裡敢接這個話?

立刻拜道:“臣刑餘之人,豈敢言官場之事?”

“供奉身兼走馬承受一職,上報地方官吏賢與不肖,乃是份內事,且說無妨!”趙煦眯起眼睛來。

嚴守懃這才大着膽子拜道:“若以臣之愚見……”

“梓州路遂寧知縣張萬才,瀘州昌元知縣唐貫等……於地方皆有賢名,或能爲大家解憂……”

他舉的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倍刻甚急。

其中,張萬纔是現在已經被貶的梓州路轉運副使李琮的得力干將。

而唐貫,則是瀘州知州王光祖的得力干將。

李綜在梓州路刮地皮,刮到驚動天子與兩宮。

一招圓零就整,迄今讓川西百姓遍體生寒。

官家將之貶黜後,從成都急調名臣蔡挺之子蔡朦前去滅火、救急。

而以嚴守懃在當地的見聞來看,儘管蔡朦上任後秉持旨意,將李綜橫徵暴斂的增加的苛捐雜稅全部取消,並且還奉旨免徵了今年的兩稅。

可梓州路依然沒有恢復元氣。

人口大量逃亡,土地大量撂荒。

作爲李綜的得力干將,張萬纔在梓州路,尤其遂寧當地,有止小兒夜啼的神效。

本來蔡朦上任是要治他的罪,追究他的責任的。

但不知道怎麼回事,最終不了了之,反而繼續讓其擔任遂寧知縣。

十之八九,這張萬才與蔡朦是達成了某些協議。

至於唐貫?

此人本是瀘州當地的一個胥吏,能從胥吏搖身一變,拿到官身,他自也有不凡之處。

根據嚴守懃所知的情況,唐貫的崛起,是從熊本治瀘州開始的。

其從頭到尾,就是盯着乞弟打。

乞弟曾想過招安,就是被此人斷絕了招安的念想。

總之,這就是一個很擅長給人扣帽子,安罪名的官吏。

整人確實是有一手!

趙煦聽完,點點頭,將嚴守懃推薦的這兩個名字記在心中,過些天找王子韶問問看。

反正,他是鐵了心,要吃王珪家的絕戶的。

起碼兩百萬貫的財產呢!

都夠給淮南路免兩年兩稅了!

必須弄回來,讓這些迷路的小可愛,回到封樁庫。

繼續看嚴守懃的報告。

蜀郡公範鎮自致仕後,閉門在家,似乎是在寫書?

趙煦撇撇嘴,對範鎮不給他薅羊毛的機會,還是頗有微詞的。

眉縣當年買了蘇轍田地屋宅的人又把屋宅田地原價賣回給蘇家?

有趣!

這大宋啊就是這樣的。

在南平軍的南川縣爲知縣的王巖叟(前文記錯了,被貶的是王巖叟,留下來的是王覿),在當地建了一所縣學,開始招收學生……

嗯,這大概是大宋的那些有着理想抱負的士大夫們,被貶地方後的普遍選擇。

也是他們的最後希望了。

希望靠着興學、教育,留下種子。

而這些人也確實在被貶的過程中,爲國家和社會做出了許多貢獻。

你像鄭俠,被貶英州十二年,而他在英州這十二年,教出來的舉人、進士,多達數十人!

還有就是趙煦上上輩子,被貶崖州的蘇軾。

在蘇軾去崖州釣魚前,當地別說進士了,舉人都沒出過。

而蘇軾之後,崖州不僅僅出了舉人,進士也開始涌現!

所以說啊,舊黨的這些激進派被貶,雖然對他們個人是悲劇。

但對偏遠地區的人來說,這卻是喜事。

這就是趙煦,爲何要將這些傢伙往偏遠軍州貶的緣故了。

想了想,趙煦就決定回頭,批點錢去南川縣。

好歹讓王巖叟的學校能有個模樣。

同時,也算是給他一個機會。

若他真能在教育事業上,做出成績來,趙煦倒也不是不能起復。

當然,御史或者重要職務是別想了。

但到國子監裡爲官,或者參與國家重要典籍編纂工作,還是可以的。

看到王巖叟,趙煦難免就想起了劉摯和孫覺這兩個同樣被他貶黜的激進派。

於是問着身邊馮景:“馮景,去吏部問問,秀州判官劉摯、施州知州孫覺,自到任後都在做什麼?”

“諾!”

……

當天傍晚,趙煦回到保慈宮的時候。

兩宮已在等着他了。

“官家明日就十二歲了……”太皇太后拉着趙煦的手道:“古者爲舞勺之年,可學詩禮頌。”

“而官家是天子,明日之後,當要學習主持宗廟祭儀,奉養祖宗神靈,揹負社稷了。”

向太后也道:“是啊,六哥明日之後,就將爲我大宋少君了。”

“吾與太皇太后已經商議過了,待到明年,六哥就要多多參與朝會,不可再如如今這般,因貪早睡,不與朝會了。”

趙煦連忙拜道:“太母、母后,臣還年幼,乞與寬限……”

“這宗廟祭儀,臣可以學。”

“但朝會的話,臣恐怕還難以參與。”

大宋朝會,雖然已淪爲禮儀性質居多的場合。

但,還是有些非人類。

趙煦若要參朝,一般四更天就得起來,然後與一幫大臣,頂着熊貓眼在那殿上枯坐大半個時辰。

這對已經習慣了現代生活節奏的趙煦來說,實在無法接受。

將來他親政了,他是肯定要改時間的。

最起碼,也要將朝會時間挪到辰時。

向太后道:“六哥,此乃朝中羣臣之請……”

“羣臣皆言:成王年十二,周公負成王升殿,與宗廟祭儀,並與朝政諸事……”

準確的說,這是都堂、六部大臣還有三衙將帥們的共同請求。

“若六哥不允的話,嗣濮王、大宗正與同知大宗正,恐怕得去景福宮先帝神靈面前謝罪了……”

對大臣們來說,現在的兩宮聽政,他們是多少有些不耐煩了。

同時,朝野也有議論,將章獻明肅故事拿出來說事。

話裡話外,都是擔心兩宮聽政會與章獻明肅一樣,將權力把持到死。

這……

誰受得了?

宰執們立刻亞歷山大!

這壓力也同時傳導到了大宗正趙宗晟和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以及嗣濮王趙宗暉的身上。

於是今天早上,嗣濮王趙宗暉、大宗正趙宗晟、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一起入宮,與兩宮商議。

話裡話外,都是讓兩宮進一步放權,以安定內外人心,以免‘朝中人心多思’。

還說什麼‘方今天子神聖,有類成王’,假若不能和成王一樣的話,那麼他們這幾個人,就只能去景靈宮,到英廟和先帝神靈御容面前長跪不起了。

這其實就是警告——不要學章獻明肅。

你們把握不住的!

言下之意其實也是在勸兩宮要體面。

別和慈聖光獻一樣,鬧到不體面。

那不好!

也有傷天家的顏面,更損高、向兩家的福澤。

這就是趙煦始料未及的事情了。

但也在情理之中。

在士大夫們眼中,兩宮垂簾聽政,是權宜之計,萬不得已下的選擇。

而現在,趙煦這個少主,既已證明有着不輸正常成年君王的智力和手腕。

兩宮就變得很礙眼了。

朝中內外,都是人心涌動。

太學裡的太學生,坊間的輿論,還有各地士紳的態度都在無形中,給朝臣施加了莫大壓力。

迫使朝臣必須採取行動!

在這個事情上,朝政大臣,無論文武,都只能有一個態度——必須支持天子親政,必須讓兩宮放權!

這是最大的政治正確!

在這個事情上,不分文武每個人都必須過關、表態。

誰不表態,誰就會被天下人唾罵,被輿論鞭笞、懷疑。

一個不小心,表態不及時就可能被人扣上不忠的帽子!

正好,今年興龍節後趙煦在名義上就滿十二歲了。

而士大夫們從故紙堆裡,翻出一個不知道真假的‘成王年十二,周公負成王升殿,與宗廟祭儀,與參朝議’的記載。

頓時,就奉若至寶,然後拿來施壓朝臣、三衙殿帥以及宗室大臣。

趙煦在這個事情上,是有些猝不及防的。

他聽完向太后的話,苦笑一聲,道:“母后,兒尚還年幼……還要長身體……”

“這早朝,就不參加了吧……”

“這樣吧……”

“明年開始,兒儘量在辰時之後,前往紫宸殿、崇政殿聽朝,學習政務……”

趙煦對自己的身體,是很關心的。

他可不想,耽誤睡眠,導致身體發育不良,落下病症。

“也好……”太皇太后聽着,卻是歡喜起來。

她還是想着,儘可能的多享受權力。

向太后見着,考慮到趙煦確實還小,需要多睡眠,便只好點頭,道:“也好。”

“只是,六哥還是得多參與朝政。”

“娘娘,您說對嗎?”她看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嗯了一聲,道:“太后說的是理。”

“官家確實該多參與朝政。”

“娘娘聖明!”向太后立刻就道:“娘娘,新婦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嗯?”

“不如這樣……”向太后輕聲道:“明日朝會上,新婦與娘娘一起給都堂下詔,命都堂宰執,今後若有大事,可請旨於福寧殿……”

宰執請旨福寧殿的意思,就是將決策、拍板的權力,歸還給趙煦。

向太后的話,雖說的很委婉,用了‘可請旨於福寧殿’,看似是保留了兩宮的決策權與拍板權。

可按照目前的趨勢,只要有了這個旨意,那麼大臣們就絕不會再去慶壽宮、保慈宮請旨了。

因爲沒有人敢承擔這個政治風險!

換而言之,其實就是兩宮依舊垂簾,參與朝會,聽政。

但大事上的決策與拍板,卻得聽福寧殿的了。

太皇太后頓時猶豫了一下,多少有些捨不得。

可,她看着向太后的神色,又看了看在她面前的趙煦乖巧的樣子,想着朝野內外的壓力,最終點頭道:“也好!”

“官家確實是該多與朝政了。”

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640章 攻心爲上第702章 立規矩(1)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1019章 報應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894章 母子交心(1)第851章 君恩如山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第856章 孤家寡人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第567章 虎狼之師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第823章 御前會議(1)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801章 恩情之始第529章 蠶鹽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第780章 鄧潤甫:陛下,臣還沒有上車!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903章 瀆聖同盟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726章 魔術第1002章 相見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14章 通風報信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989章 水力鍛錘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第729章 德教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498.第472章 視察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574章 外交(2)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10章 聖質深邃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53章 陳美人第1012章 韓絳教弟(1)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第21章 王珪的選擇第673章 停戰第838章 影帝曾布第1022章 苦一苦士人,罪名他們背181.第172章 人事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第821章 廢稅(1)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919章 王大槍有後了173.第164章 報功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第793章 趙煦:不賺就是虧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第739章 分贓第943章 輿論(1)第589章 絕殺第53章 陳美人第523章 說客(1)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56章 韓絳
308.第293章 宋用臣的密報307.第292章 蘇軾在登州第640章 攻心爲上第702章 立規矩(1)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1019章 報應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第1010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2)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894章 母子交心(1)第851章 君恩如山292.第277章 蔡京:我就要飛黃騰達了!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第856章 孤家寡人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第567章 虎狼之師111.第107章 李憲回朝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第823章 御前會議(1)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533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2)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第801章 恩情之始第529章 蠶鹽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第780章 鄧潤甫:陛下,臣還沒有上車!第542章 格物風潮(2)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903章 瀆聖同盟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726章 魔術第1002章 相見217.第206章 再次打窩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98.第283章 名曰呂惠卿的陰影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14章 通風報信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989章 水力鍛錘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第729章 德教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498.第472章 視察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574章 外交(2)82.第81章 王珪之死第510章 聖質深邃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53章 陳美人第1012章 韓絳教弟(1)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第21章 王珪的選擇第673章 停戰第838章 影帝曾布第1022章 苦一苦士人,罪名他們背181.第172章 人事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第821章 廢稅(1)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919章 王大槍有後了173.第164章 報功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第793章 趙煦:不賺就是虧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第739章 分贓第943章 輿論(1)第589章 絕殺第53章 陳美人第523章 說客(1)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56章 韓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