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

大宋元祐二年,遼大安三年七月乙卯(初六)。

遼陽府,耶律洪基捺鉢主帳。

“平壤東面招討使兼日本招討使、持節都督九州諸軍事、提舉日本金銀尋礦使、上護軍、琅琊郡開國侯、食邑一千六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臣蕭不噠野,恭問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從日本九州渡海回朝的蕭不噠野,伏跪於耶律洪基之前,大禮參拜着。

是的,他又升官了。

六月,遼主以蕭不噠野,經略日本,尋銀有功等,封爲琅琊郡開國侯,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兩百戶,並加其‘持節都督九州諸軍事’頭銜,使其可以名正言順,主持經略日本諸事。

“愛卿免禮!”耶律洪基微笑着說着:“來人,快給朕的冠軍侯賜座、賜茶!”

儘管,蕭不噠野今年已經三十好幾。

但,在耶律洪基看來,這就是他的霍去病。

其自去年,率偏師渡海,兩討日本,皆戰而勝之,拓數千裡海疆,自高麗而至日本九州,盡爲大遼之土。

並以此爲基地向着日本國的其他方向擴張、滲透。

在越來越喜歡COS,漢家劉氏後人的耶律洪基眼裡,這不是霍去病,誰是霍去病?

千年前,漢武帝的冠軍侯,封狼居胥。

千年後,他這個漢高祖的苗裔,麾下大將經略日本。

再過一千年,後人子孫,必將歌頌他。

一如現在的士大夫們,會追念漢武封狼居胥的偉業。

就更不要說,在現實中,蕭不噠野經略日本,對遼人而言,有着巨大的現實經濟利益。

單單就是,自遼佔九州後,大批遼國商貨,源源不斷的輸送過去。

短短半年,遼人售往日本的商貨價值就超過了二十萬貫!

與龐大的宋遼貿易相比,似乎微不足道。

但,這卻是遼人,除了西域絲綢貿易外,最大的進項了。

而且,這個進項還很穩定。

如今的日本人那是一點都不挑!

遼國產的瓷器、陶器、鐵器,這些在宋遼貿易中,被宋國的廉價、優質商貨打的節節敗退的商品,渡海之後,在日本九州,竟成爲了質優價廉的唐貨!

就連遼所佔的高麗諸郡縣的商貨,如今也跟着遼國商船,賣去日本。

許多高麗人,因此歸心——過去,高麗的對日貿易,基本都壟斷在權貴手裡,別說普通人,就連權貴家裡的庶子也染指不得。

但遼人來了後,遼人可不認什麼兩班特殊地位。

在契丹人眼中,高麗的兩班也好,庶孽也罷,都是一樣的。

順服他們的,就是義士。

不肯臣服的,就是賊匪。

其他的,一切不論!

於是,肯跟着大遼天子走的,就推恩他們,允許他們參加遼國科舉,允許他們競爭那些過去只有兩班權貴才能擔任的官職。

這就讓高麗權貴家裡的庶子們,感動的淚流滿面,直呼大遼天子萬歲萬萬歲。

紛紛歡天喜地的迎天子。

這也是,現在的遼人能夠實控高麗北部的關鍵原因——大批不得志的高麗庶子,紛紛用腳投票,成爲了遼人的忠臣。

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高麗人。

有了這些人的協助,遼人在高麗北部的統治,開始進入穩定期。

不少郡縣,都開始給遼人納稅服役了。

而遼人本來就有豐富的治理異族的經驗。

他們在高麗照抄自己在幽燕政策,一一施行。

結果,收穫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連高麗農民,都開始歸心,成爲了遼主的支持者。

原因說出來笑死人——和遼人在幽燕地區施行的稅收徭役政策一比。

高麗人在高麗施行的所謂‘田柴科制’,就是完完全全的暴政。

因爲啊,這所謂的田柴科制,其實就是高麗抄的唐代府兵制。

以將土地分配給農民,然後得到土地的農民,在遇到戰爭的時候,就需要出丁參軍。

但問題是——本來,高麗人抄的唐代府兵制就沒有抄全。

光給農民土地,卻沒有提供上升通道。

高麗國的所有顯貴官職,無論文武,都是兩班貴族的禁臠。

而那些一般的官職,則被兩班們的庶子所瓜分。

別說農民了,就算是富商、地主,也沒有上升空間。

更何況,自王建建立高麗,已經過去了一百八十多年。

唐代的府兵制,一百八十多年後,變成了什麼樣子?

高麗人不是超人,所以,高麗的柴田科制,早在高麗文宗統治時期,就已經完全崩潰了。

於是……

高麗農民,不僅僅完全享受不到柴田科制的好處,但柴田科制的壞處,卻要全部承擔。

遼人的到來,對高麗農民來說,這哪裡是來了侵略者?

分明就是來了青天大老爺啊!

於是,遼人在高麗北部的統治,就這樣奇妙的穩定了下來。

現在,包括耶律洪基在內的所有遼國高層,都已不再懷疑,自己能否實控整個高麗了。

只需要滅掉王運,將高麗王族連根拔起。

那麼,高麗就是當年的渤海國的翻版。

在這種情況下,蕭不噠野回朝述職。

耶律洪基當然是非常高興!

但,耶律洪基很快就發現,自己似乎高興早了。

因爲,蕭不噠野,此番回朝,帶回了一件重禮!

“陛下……”蕭不噠野坐下來後,就奏道:“臣此番回朝,除了拜謁陛下,並述在日本之事外,還帶回了一件臣在日本找到的祥瑞……”

“祥瑞?!”耶律洪基疑惑起來:“愛卿的意思是在日本發現了嘉禾、瑞獸嗎?”

他即位以來,類似的祥瑞已經看麻了,早提不起多少興趣。

蕭不噠野搖頭道:“非也!”

他看向耶律洪基:“臣所發現的,乃是祖宗重器,社稷神器!”

“祖宗重器?社稷神器?”耶律洪基眨眨眼睛,他不記得,耶律家的先祖,有誰去過日本?更不記得,有什麼重要的東西,遺落在外啊!

“然也!”蕭不噠野卻是長身拜道:“臣恭賀陛下,聖德昭著,佈德四海,推恩日本,於是有祖宗之器,從日本顯現,社稷之神器,自九州而出……”

耶律洪基看着蕭不噠野,還是不懂。

直到,兩個跟隨蕭不噠野入朝的日本貴族,被人領着,來到耶律洪基面前,他們跪下來,將一個玉匣,跪獻耶律洪基:“大遼開府儀同三司、筑前刺史、管內觀察使臣平正盛……”

“大遼肥後刺史臣平忠盛……”

“恭問大遼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並代日本上下,爲大遼皇帝恭獻祥瑞重寶!”

耶律洪基看向那兩個雖然換上了遼南院官服,但依然可以一眼認出是日本人的臣子。

他想了起來了。

哦……

這兩人,似乎就是去年向他求援,請求大遼天子派遣大軍討伐權臣藤原氏,爲日本正本清源,大政奉還的日本國王之後平正盛父子。

當時,他曾下詔,冊封了這兩個帶路黨爲遼國大臣。

於是,耶律洪基露出笑容來,問道:“兩位愛卿所獻的是何等祥瑞啊?”

平正盛頓首一拜,用着剛剛學會不久的遼國武臣禮節,以日本武士覲見天皇時的腔調,高聲說道:“正是陛下先祖,大漢光武皇帝,冊封日本國王之漢倭奴國金印!”

耶律洪基聽着,猛地站起來。

他瞪大眼睛,心臟撲通撲通的跳動着。

“漢倭奴國金印?”

“朕先祖大漢光武皇帝所賜?!”

“快快呈與朕!”

若果是如此,那就確實是社稷神器,祖宗重寶了!

於是,那玉匣被一個內臣接過來,然後恭敬的呈遞給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在深深吸了一口氣後,打開玉匣,看到了盛放在其中的一枚斑駁的金印。

耶律洪基用顫抖手,拿起那枚金印。

金印不大,方方正正,不過寸許,通體由黃金鑄造。

耶律洪基掂量了一下,大概二兩左右?

然後,他看向印璽的底部,那裡有着標準的漢代纂書文字。

“漢委奴國國王!”他輕聲念着上面的印文,難耐激動之色。

在帳中的蕭不噠野,當即拜道:“陛下,臣已查閱了史書……”

“光武皇帝,賜印一事,在《後漢書》中有着明確記載!”

“據東夷列傳所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而陛下,漢高之苗裔,炎漢之後人!”

“千年之前,祖宗賜印冊封日本國王!”

“千年之後,陛下受命於天,命臣率軍征討日本叛逆藤原氏,匡扶日本國王,正本清源!”

“於是,金印應運而出,此豈非祖宗社稷神靈之力?”

耶律洪基深深吸了一口氣,道:“愛卿所言甚是!”

“此定是祖宗社稷神靈之力!”

他踱了兩步後,腦海中靈光閃過,道:“難怪朕昨夜,蒙一白頭翁與袞服帝王與太祖皇帝並行而走,來到朕帳中,告朕曰:癡兒!癡兒!汝當受天命!”

“原來是應在此處啊!”

帳中的其他遼國南北兩院大臣們,在這個時候,那裡還敢繼續看着。

所有人全體起身,然後匍匐到耶律洪基面前,頓首拜道:“臣等恭賀陛下,受祖宗神靈之佑,得社稷重寶!”

遼北院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樑穎,更是哭了起來:“陛下受天命,得祖宗神靈啓迪,此我大遼中興之兆也!”

另一位重臣,南院樞密使蕭兀納也哭着說道:“今陛下,東討高麗、日本之賊,西平党項、吐蕃等國,南服宋庭……文治武功,列聖以來,可爲第一也!”

“老臣愚鈍,愚以爲,陛下宜當將此聖德之事,佈告外廷,正本清源!”

耶律洪基聽着,也是心潮澎湃,道:“兩位相公所言甚是!”

“朕當佈告外廷,並遣使通報列國,使天下皆知,朕乃中國正統天子,大遼乃是上承漢唐之聖德的正朔!”

汴寇!

睜開你們的眼睛,仔細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

大漢光武皇帝賜給日本的金印!

千年之後,光武皇帝所賜金印,回到了朕手中!

這說明了什麼?

朕真的是大漢高祖皇帝之苗裔,光武皇帝之子孫!

聖人云: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而我大遼,雖起於草原,別稱契丹。

但我耶律家就是大漢劉氏的苗裔。

此大遼太祖皇帝親口所說!

難道太祖還會騙人不成?!

何況如今,大遼已建都於漢唐之故地,擁有遼東、幽燕、北庭、渤海。

而且,馬上就能恢復漢四郡!

就問爾等——朕算不算中國天子?大遼是不是唯一指定大唐繼承者?

在狂喜中,耶律洪基根本不給別人檢驗他手中的金印真僞的機會。

因爲他不敢賭,蕭不噠野從日本找到的這枚金印,是不是真的?

萬一,有個傻子看出來是假的,並將真相當衆說出,且這金印,還果然是蕭不噠野僞造的,那多尷尬?

所以,他緊緊握着那枚金印,亢奮的對着在帳中待命的翰林學士王師儒道:“王學士,爲朕草制詔書吧!”

“祖宗神靈庇佑,上天受命於朕!”

“朕當將此寶,獻於宗廟神靈之中,奉於列祖列宗靈前,使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皆知今日之事!“

“另外,朕當大赦天下,推恩萬民,使天下百姓,皆與朕同慶此盛世!”

“還有,記得寫一封國書,送去南朝,讓南朝的皇侄孫也知道此事!”

“宋遼兄弟之邦,朕有此喜事,自當與南朝分享!”

“哈哈哈哈哈!”

耶律洪基無比得意,無比暢快的大笑起來。

“諾!”王師儒出列領旨。

耶律洪基看向蕭不噠野以及平正盛父子。

他清了清嗓子,然後道:“蕭卿……兩位平卿……”

“此番獻寶有功,朕自會不吝虧待!”

“臣豈敢望賞?”蕭不噠野連忙婉拒。

但平正盛父子,那裡懂這個?

傻傻的就磕頭開始謝恩。

耶律洪基的心情非常燦爛,自然也不會與他們不計較,直接開出了他的賞格。

蕭不噠野本官從皇城使,升爲引見使、瀋州觀察使。

這就是橫行官了。

其差遣,落去平壤招討使、日本東面招討使,爲日本經略安撫制置使。

勳轉一級,從上護軍爲柱國。

並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

這套封賞,就是授予蕭不噠野經略日本的全權了。

平正盛父子,也各有賞賜。

其中平正盛,從筑前刺史,升爲筑前團練使,食邑加了八百戶,食實封加了兩百戶。

平忠盛從肥後刺史,升爲肥後團練使。

除了這些虛的。

耶律洪基在財貨方面的賞賜,叫平家父子,心潮澎湃。

光是銅錢,就分別賞給了他們父子一百萬錢!(約合一千三百貫,加起來兩千六百貫)

此外,還有錦緞二十匹、糖霜二十斤、絹布百匹、茶五百斤!

這對他們父子來說,簡直就是無法想象的巨大財富!

與大遼皇帝相比,他們過去所侍奉的白河天皇簡直就是摳摳搜搜的吝嗇地主!

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424.調作息。第38章 太子(1)第931章 扶持買辦(3)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432.第409章 宋誓(1)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第615章 吃幹抹淨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720章 漣漪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第687章 尊號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814章 人事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498.第472章 視察119.第114章 司馬牛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第543章 狡兔三窟第505章 招供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1012章 韓絳教弟(1)第814章 人事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667章 錫慶院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860章 引誘第39章 太子(2)第979章 楊家將的全新用途第896章 柴家的詛咒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891章 談話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第944章 輿論(2)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第754章 趙煦:妖言禍國者,皆曰可殺!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24章 請君入甕第723章 財政(1)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87章 駙馬之死(2)91.第90章 至善至仁(2)419.第397章 傷兵院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第588章 逼捐(5)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929章 扶持買辦(1)第46章 文德殿(2)第675章 默許第621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1)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第1031章 變臉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488章 機會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330.九月總結。第626章 聖明天子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
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81.第267章 蔡確:衣錦還鄉424.調作息。第38章 太子(1)第931章 扶持買辦(3)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52章 重大情況通知!很重要!請各位讀者賞432.第409章 宋誓(1)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第615章 吃幹抹淨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358.第339章 王安石:少主是否有一個大計劃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720章 漣漪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第687章 尊號第984章 元祐革新(2)第740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814章 人事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498.第472章 視察119.第114章 司馬牛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第543章 狡兔三窟第505章 招供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1012章 韓絳教弟(1)第814章 人事416.第394章 進擊的高遵惠第667章 錫慶院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500章 出幸文府(1)第860章 引誘第39章 太子(2)第979章 楊家將的全新用途第896章 柴家的詛咒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357.第338章 愛上廚藝的王安石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891章 談話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第944章 輿論(2)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第754章 趙煦:妖言禍國者,皆曰可殺!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24章 請君入甕第723章 財政(1)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第495章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87章 駙馬之死(2)91.第90章 至善至仁(2)419.第397章 傷兵院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83.第82章 進擊的曾布第588章 逼捐(5)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957章 天恩頌進擊的高麗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929章 扶持買辦(1)第46章 文德殿(2)第675章 默許第621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1)127.第122章 司馬光:爲了少主,便受此委屈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第1031章 變臉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488章 機會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770章 烏鴉:孔曰成仁,孟曰取義!330.九月總結。第626章 聖明天子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