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在殿閣門口,站了一會後,郭忠孝便來了。
“陛下,臣奉詔引薦今年新任的合門通事舍人,來覲見陛下聖顏!”
“恩!”趙煦頷首:“都帶進來吧!”
合門通事舍人,是武臣中對標中書舍人的清貴之選。
因其可接近皇帝,並伴駕巡幸各地。
所以一旦外放,只要不出意外,基本升官如尿崩。
輕輕鬆鬆就能升到遙郡。
故此成爲了大宋的4+4,近親繁殖的重災區。
歷代以來的合門通事舍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二代衙內出身。
僅剩的那少有的幾個從基層爬上來的,也基本都是關係戶——不是某位大將的女婿就是其外甥。
真寒門,那是一個也沒!
這一次進選的合門通事舍人也不例外。
全部都是二代衙內!
當然,二代衙內歸二代衙內,趙煦還是儘可能的進行了篩選。
畢竟,這一批合門通事舍人,可能會在未來的數年甚至十幾年時間裡,都陪在他的身邊,並在未來成爲他控制軍隊的抓手。
所以,必須優中選優!
一刻鐘後,五名穿着紫袍武臣公服的男子,被到了福寧殿中。
趙煦則端坐在御座上,接受着他們的朝拜。
“合門通事舍人臣建中……”
“合門通事舍人臣師中……”
是的,趙煦召回了種建中、种師中兄弟,然後把他們塞進了最新一批的合門通事舍人名單中。
完全合情合理。
就問,種家人算不算二代衙內?
“合門通事舍人臣古!”
一位健碩高大的年輕武臣,趨步而前,頓首而拜。
趙煦見着此人,嘴角的笑容就壓抑不住的溢出來了:“善!”
“不愧是朕上上輩子所愛的大將!”
“如今便已有幾分名將風采了!”
此人,便是西軍名將姚兕的小兒子姚古。
在未來的靖康之難,其與种師中奉命率西軍前去解太原之圍。
一個戰死,一個兵敗退走。
姚古就是那個兵敗的。
但,這並不是說姚古是個懦夫或者廢物。
畢竟,哪怕韓信、李績,託生於趙佶父子麾下,怕也是打不了勝仗。
現實也無可辯駁的證明了這一點——上天送一個嶽武穆給完顏構又怎麼樣呢?
反正,在趙煦的記憶裡,姚家兄弟爲他鞍前馬後,衝鋒陷陣,屢立戰功,是難得的良將!
也是忠心耿耿的忠臣!
經受了歷史考驗的——碰到趙佶父子這樣的瞎操作亂指揮的昏君,都沒有造反。
這不是忠臣是什麼?
“合門通事舍人臣叔夜……”
在姚古之後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武臣。
看上去不過二十來歲,身材也遠不如種家兄弟、姚古那般的高大健壯。
但是卻自有着一股英氣。
而這位也是重量級!
當他的名字,出現在合門通事舍人的擬人名單中的時候,朝野上下都驚呆了。
因爲啊……
他是現在已經被處腰斬的張誠一的侄子。
是已經被追毀出身以來文字,刺配沙門島,並抄沒了全部家產,連祖宅都已經被改成了在京官員廉租房的張吉的堂弟。
此人,名曰:張叔夜。
已故贈侍中、徐國公張耆的曾孫。
其在元豐七年,以恩蔭在熙河路出仕,初授蘭州錄事參軍,在張吉、張誠一案後,整個張家被打入另冊。
張叔夜自也不例外,在熙河那邊,他被褫奪了一切權力。
每天上值,都只是點卯而已。
去年十月任滿之後,就直接回京,開啓了待闕流程。
在理論上來說,一個獲罪於天的勳貴家族的成員。
哪怕他在吏部和樞密院待闕一萬年,估計也不會有個新差遣給他。
誰也沒有想到,其回京不過一個多月,宮中御筆一點,便將這個張耆孽孫,點成了合門通事舍人。
這是一步登天啊!
張叔夜自己都沒有想到。
所以哪怕到了御前,他還是懵的。
但,趙煦卻是很熱切的看着他。
這又是一個,經受了靖康之恥的考驗的大忠臣!
而且,爲了趙家的江山,肝腦塗地,以死明志。
連完顏構聽說後,都曾感動流淚。
只能說,確實是老趙家的鐵桿死忠!
當初,趙煦在對張吉、張誠一動手的時候,也是多少考慮過張叔夜的感受。
所以並沒有趕盡殺絕。
張吉只是追毀出身以來文字,刺配沙門島。
但只是他本人,其妻女家人,都沒有牽連。
甚至還給他們留了屬於他們應得的財產。
張誠一雖然被腰斬。
同樣沒有牽連家人妻小,甚至沒有影響其子侄的升遷磨勘。
在張叔夜之後的,則是一個看上去有些文弱的年輕人。
“合門通事舍人臣宗閔……”
這位就更是重量級了!
當然,在現在還沒幾個知道他的威力。
屬於是默默無聞,既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也沒有什麼強大的背景。
其能入選合門通事舍人,也是靠新上任的執政範純仁的保舉。
而範純仁保舉他,是因爲乃弟陝西轉運使範純粹的推薦。
而範純粹之所以推薦他,是因爲他的家族和范仲淹有着香火情。
當年,范仲淹戍邊,在地方上帶起了一波興學的浪潮。
很多從前不識字的武將,也都紛紛開始讀書。
至於本地的讀書人,則是一手詩書,一手刀劍。
所以出自陝西的進士,大都弓馬熟諳,騎射精湛。
而這一位的家族,恰好世代都是讀書人。
所以吃到了時代的紅利,成了風口上的豬。
不過數十年時間,就已經成爲了沿邊地區知名的儒學宗師之家。
於是,就和折家人結了親,當代的折家將的家主折克行,和此人就是表兄弟的關係。
這也是他能被列入名單的原因。
其姓楊名宗閔字景賢!
他的孫子,現代很多人應該是如雷貫耳的——楊沂中!
而趙煦,純粹是爲了楊沂中那盤餃子,纔將之點進了這次的合門通事舍人的名單中。當然了,這位的本事其實也不小。
在歷史記錄中,也是趙家的大忠臣——最後是和唐重一起戰死在長安。
其子楊震與兩個孫子則在那之前就戰死在麟州保衛戰中。
所以,這位在趙煦看來,就是他的衛青啊——不止自身能力過硬,忠誠可靠。
子孫更是滿門忠烈,軍略無雙!
五位新任合門通事舍人,面向着御座上的趙煦,四拜之後,頓首道:“恭問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看着匍匐在自己面前的,這五位合門通事舍人,趙煦豪情萬丈,沉聲道:“朕萬福!”
“卿等免禮!”
“賜座!”
此刻,他算是知道了,爲何唐太宗見進士們魚貫而入時,會感慨道:“天下英雄盡入吾甕中!”
此刻,在他面前,匍匐着的五人,都是未來的名將。
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
忠誠度更是沒有任何問題。
個個都是經受了歷史考驗的趙家死忠——他們連趙佶父子這樣的廢物甚至完顏構這般的貴物都能效命!
趙煦自認爲,再差也強過趙佶一家百倍。
等着這五人戰戰兢兢的謝恩之後坐到童貫帶人給他們搬來的瓷凳上,趙煦就對他們道:“卿等這些時日,抓緊在通見司以及內東門司熟悉好情況……”
“郭舍人,會盡一切可能的幫助,並協助諸位愛卿,熟悉通見司還有內東門司的各種條貫、法度!”
郭忠孝在旁躬身:“臣責無旁貸!”
但,他心下卻是駭然的。
因爲,官家的旨意意味着,這一次新進的五位合門通事舍人,都將是實任,而非如同他這一批的合門通事舍人,除了他之外,剩下的都只是在衙門喝茶、點卯而已。
這就不得了了!
因爲,官家身邊的實權合門通事舍人,一旦外放,最起碼都是以大使臣階知某軍、某寨。
因爲是官家身邊出去的,所以在地方上的地位,甚至可以高過同級別的文臣。
這就是從未有過的先例。
趙煦沒有管郭忠孝的想法,而是看向其他五人,繼續道:“郭舍人,過些時日,便要卸下這合門通事舍人的差遣,歸家奉養老父!”
“舍人之父,乃我朝名將,雄武軍節度使郭公!”
“郭公今受朕重託,執掌武學,卿等皆武臣之子弟,國朝執干鏚者!”
“今後若遇休沐,可常去武學之中,受郭公教誨!”
“諾!”
五位新任的合門通事舍人,紛紛俯首而拜:“臣等謹遵德音教誨!”
“善!”趙煦頷首:“今日便且先到此,卿等且隨郭舍人下去,熟悉熟悉內東門司與通見司的情況!”
“唯!”
……
一個時辰後,種建中、种師中、姚古、張叔夜、楊宗閔等五人,在郭忠孝的引領下,結束了對內東門司、通見司的官廨的熟悉,到了他們在宮中內宿、辦公、休息的官廨中。
這官廨靠近東華門,上下班都可以走東華門,而不必去宣德門那邊和文武官員排隊入宮。
這也算是合門通事舍人的福利。
將這五人安頓下來,給他們分配好各自的官廨後,郭忠孝就對他們做了最後的叮囑:“諸位舍人,住在此處,切記要注意宮禁,不要擅自越過殿垣,若不熟悉宮中禁忌,可問官廨中的內臣……”
郭忠孝說着,就有着幾個小黃毛,淺笑吟吟的出來,對着這五位新來的合門通事舍人拱手。
他們都是知道輕重的。
知道,歷代合門通事舍人,不是勳貴外戚,就是手握兵權的大將子侄。
這些人都是他們得罪不起的。
種建中等人紛紛對着這些內臣微微頷首致意。
郭忠孝繼續道:“另外,在這東華門內的宮闕中,還有兩個禁忌之處,是絕不能逾越的!”
“逾越者,一旦發現,輕則貶黜,重則處死!”
“一是在內香藥庫附近的御廚!”
“雖說,如今官家的日常飲食,大抵都是由太后娘娘,率着三位縣君們,在保慈宮中爲官家親手所做!”
“但到底御廚所在,干係着官家安危!”
“猶當慎之又慎!”
“這另外一個禁忌之處……”郭忠孝看向了他們所在官廨的對面,那宮牆之下,如今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的宮闕。
“就是那裡了!”
“慶寧宮!”郭忠孝對着福寧殿方向拱手道:“乃當今官家潛邸之時,龍淵之地!”
“亦是英廟潛邸龍淵之地!”
兩代官家,未即位前的潛邸。
其神聖,自然可想而知!
何況,當今官家即位之前,這宮中可是差點就上演了刀光劍影。
先帝就曾密詔殿前司都指揮使燕達,命其揀選忠良,守備皇嗣!
此事在如今宮中的有心人眼中,已不算秘密。
畢竟,燕達三子現在皆掌御龍諸直。
而扈從官家出幸、並在官家召見大臣時,爲其守備左右,隔絕內外窺伺的御龍左直第三班,乾脆就全部是當年守備慶寧宮的御龍直。
只要在這宮中待的久了,再仔細些,這些事情自然能發現。
然後,再稍微一查,所有情況,一目瞭然。
當然,郭忠孝知道,這些事情他只能埋在心裡。
連兒孫都不能說!
說了,就可能是滅門之禍!
所以,他也只是隨口提了一嘴,就對面前的五位後輩拱手:“諸位且先在此歇息……”
“吾先去面聖覆命!”
“唯!”種建中等五人紛紛拱手:“多謝舍人指點!”
這五人中,除了楊宗閔外,其實都認識郭忠孝。
種建中兄弟就乾脆和郭忠孝曾同門讀書——他們都曾在程顥門下求學。
而張叔夜小時候,就跟着父輩到過郭忠孝家中。
至於姚古?
乃父姚兕與郭忠孝的父親郭逵平輩論交。
兩家有通家之好!
甚至一度議過姻親。
便是楊宗閔,其實也能和郭忠孝攀上交情——郭忠孝是範純仁的女婿(前文記錯成了呂公著的女婿,範純仁纔是呂公著女婿)。
而楊宗閔是範純仁做保,範純粹推薦的。
只能說,這大宋朝的姻親/同門關係網絡,已強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
郭忠孝到了趙煦面前,彙報完諸位新任合門通事舍人的情況後。
趙煦就點點頭,道:“辛苦舍人了!”
“這些日子,舍人當抓緊,將通事司與內東門司之情況、條貫,與諸位新除舍人交代清楚!”
“臣曉得!”郭忠孝再拜。
如今他的泰山,已是執政。
他再不退,就真的要被人說閒話,乃至於招來彈劾了。
“舍人啊!”趙煦起身,深情的看向郭忠孝:“說實話……”
“朕是實在捨不得舍人離開!”
說着,他眼眶就微微發紅。
頓時,讓郭忠孝感動的哭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