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外戚(1)

第72章 外戚(1)

衆所周知的,大宋的皇城大內,從來都是個四面漏風的篩子。

別說趙煦和太皇太后、向太后的對話,壓根沒有想過保密。

就算是過去很多皇家千方百計想要保密的事情,只要在場的人,超過了某個數量級。

比如說兩位數,第二天就肯定會在汴京城裡傳開。

所以,還沒到中午呢,這個事情就已經傳出了大內。

首先被都堂上的幾位執政知道了。

“大行皇帝,還真是……”章惇在得知了大概的經過後,嘆了口氣,良久才道:“思慮長遠,用心良苦!”

那確實是那位陛下幹得出來的事情!

章惇在自己的令廳之中,望向汴京城。

他知道的,整個汴京,都會沸騰的。

堤岸司這些年來,在汴京內外,設置大小堆垛場數十個,場務近百,有庫房、邸店上千。

僱工不下兩萬,此外圍繞着那些堆垛場、場務和庫房,有起碼十萬力工在其中奔走討生活。

日進斗金算什麼?

堤岸司哪個月進賬低於過十萬緡了?!

如今,堤岸司將要買撲。

章惇知道的,汴京城裡的所有外戚貴族,甚至是宗室都會熱鬧起來。

這麼大一塊肥肉,沒有人不垂涎三尺。

而汴京的百姓們,則會欣喜於市易法、均輸法要廢除的喜訊。

於是,過去十幾年裡,汴京城中的怨氣。

一朝盡散!

甚至,說不定還會有很多人感恩戴德,覺得這是天恩浩蕩。

……

汴京城的各方。

遠比章惇想象的更加激動。

幾乎是消息一傳出去,甚至還沒有等到確認。

汴京城的各個行會裡,就已經傳出了咆哮聲。

“快快快!”

“把所有人都給我派出去,去堤岸司的XX堆垛場都給我盯着!”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給我盯緊嘍!”

這些大腹便便的大商賈們,平素是最恨堤岸司的。

因爲過去,他們的貨物,都被強迫在堤岸司的堆垛場卸載,也被強迫只能存放在堤岸司的庫房裡。

本來能賺一百錢的生意,竟是硬生生被堤岸司從中間挖走起碼一半!

恨不恨?

肯定恨啊!恨不得給堤岸司的那些堆垛場和庫房放上一把火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可是如今,一切都變了。

堤岸司的那些堆垛場,那些庫房,那些場務,都要拿出來買撲了!

這就不一樣了,完全不一樣了。

那些堆垛場,就是他們的東西了,是他們的財產了!

角色立刻反轉。

過去恨的牙咬咬的東西,現在全部變成了香餑餑。

從前一切缺點,現在都變成了優點。

他們看向將汴京城,分割成南北兩地的汴河。

每一個人的眼中,都露出精芒。

尤其是那些過去他們的貨物的卸載地,那些堤岸司在汴河兩岸,開闢出來的堆垛場、場務、庫房。

能被堤岸司選中的地方。

自然是交通便捷,地方寬敞,同時地勢較高,不怕洪澇倒灌,也不怕大雨侵襲的好地方!

此外,堤岸司的人,還將一切基礎設施都已經建好了,相關配套也都很完善。

現在,它們都要拿出來買撲!

我的……我的……全是我的!

不知道有多少大商賈在心中咆哮起來。

他們知道的,那些堤岸司的堆垛場、場務和庫房,都是聚寶盆。

只要拿下一個,就等於拿到一張長期飯票。

只要守住了,不叫外人奪走。

子孫都要受用無窮!

……

向家的祖宅,在新昌坊中。

從國初開始,向氏一族就已經在這裡落地生根。

作爲當朝的皇太后的親弟弟,向宗回、向宗良兄弟,素來在這個汴京城裡不顯山不露水,低調的很。

但現在,他們想低調都難了。

中午剛過,這向家的祖宅前,就已經熱鬧起來。

一個又一個訪客,紛至沓來。

每一個都這汴京城裡的國朝勳貴、外戚之家的子弟。

大包、小包的禮物,被人不要錢一樣的送進了向宅。

“諸位世兄,使不得!使不得哈!”向宗回,笑眯眯的將賓客們領進家宅之內。

“使得的!使得的!”

“子發兄,往後我等就要仰賴兄長了!”

“諸位世兄,言重了……言重了……”向宗回笑眯眯的拱手還禮,他生的比較富態,一張圓臉肥嘟嘟的,所以很多人總是會被他的相貌迷惑,以爲他很好相處。

只有真正和向宗回朝夕相處的人才知道,這位皇太后的親弟弟的心思,一點也不比別人少。

“太夫人可在?”賓客們,進了後院後,便問道。

“卻是不巧,家慈今日去了大相國寺中還願……”向宗回說道。

“那就真可惜了!”

“我等本欲朝拜太夫人呢!爲太夫人上賀!”

賓客們立刻就搖頭惋惜起來。

“上賀?”向宗回揣着明白當糊塗:“何喜之有啊?”

賓客們立刻驚訝起來:“子發兄還不知道嗎?”

“今日大內傳出消息,天子純孝仁聖,篤禮守制,知太夫人養育皇太后殿下勞苦功高,於是獻汴京堤岸司堆垛場,以供太夫人脂粉之費!”

“真是純孝天子,至善官家啊!”

“誰說不是呢?”

賓客七嘴八舌的說着。

向宗回聽着,故作驚訝:“竟有此事?”

“天恩浩蕩!天恩浩蕩也!”

他立刻就對賓客們拱手拜道:“我當入宮,親自面聖,御前謝恩!”

“諸位世兄,請恕我不能再陪!”

“若公等不棄,可在寒舍用些茶水……”

說着,他就轉身匆匆而去。

看得出來,他根本不想和這些人虛與委蛇!

爲什麼?

因爲在這之前,在大行皇帝臥疾的那些日子裡。

向家門庭一度冷落,除了偶有的幾個親家往來外,就沒有人問津。

因爲彼時很多人都覺得,向家大抵藥丸。

皇后無子,官家病重,萬一再來一次斧聲燭影,這向家肯定完蛋。

即使最終,皇子即位,也必然是太母臨朝聽政。

和皇后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既然是這樣,也就沒有人願意搭理向家!

誰知風雲突變,大內那位一直被大行皇帝養在深宮的皇嗣,不止是聰俊仁聖,更篤禮守制。

雖非皇后所生,卻也知孺慕嫡母,親近皇后。

向家行情迅速看漲,很快門庭若市。

到了皇嗣被立爲太子,皇后成爲皇太后,然後依憑禮法,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竟讓宰執和太皇太后都不得不認可皇太后聽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還將之寫到了大行皇帝的立儲制書和遺詔內。

到得現在,那位少主,更是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孝心。

小小年紀,就已經對聖人教誨,銘記在心。

於是,獻汴京堤岸司堆垛場,以奉兩宮太夫人脂粉之費。

可謂是孝感動天!

向家地位再次飛漲!

向宗回也在這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中,經歷了大落大起。

自然的,他也看透了這個世界。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外人總是會捧高踩低。

這些人一個都不值得結交!

向宗回知道的,現在向家的富貴,就係在那位官家,那位少主身上。

……

出了家門,向宗回騎上馬,直奔皇城而去。

他沒有說謊,確實是要去入宮面聖謝恩。

這纔是向家未來百年的真正依靠。

到了宣德門下,向宗回正要下馬,就聽到了一個聲音在後面喚他。

“子發!”

向宗回回頭一看。

呦呵!

高公紀啊!

太皇太后的親侄子!

衆所周知,太皇太后是國朝大將高瓊之後,乃父高遵甫,在家中排行十四。

高遵甫膝下只有一兒一女,女兒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幼子則是高士林,曾經頗有才智,英廟時代屢受重任,奈何福薄早逝,只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兒子,被兩個哥哥高遵裕、高遵惠分別撫養、照顧。

其中,高公紀跟着高遵惠長大,學的是儒家經義。

而高公繪則跟着高遵裕長大,頗喜兵革行伍之事。

所以,高公紀最得那位太皇太后喜歡。

“君正,也是來入宮面聖的?”向宗回停下馬,等着高公紀到了他面前才笑着問道。

“然也!”高公紀年紀比向宗回要小,才二十四五歲的模樣,人看着文質彬彬,頗有些士大夫的模樣。

“若君正不棄,便與吾同行吧?”向宗回發出了自己的邀請。

在這個兩宮聽政的時代,向宗回知道,他要和高家搞好關係,但也不必搞的太好。

高公紀點點頭:“固所願也!”

於是,這兩個年紀相差不到十歲的國朝外戚,便騎着馬,從宣德門下進了皇城。

到了那右昭慶門下,遞了帖子,請求面聖謝恩。

很快,就有內臣來請:“官家有旨,請兩位國親,迎陽門下相見!”

向宗回立刻和高公紀拜道:“臣等恭領旨意!”

便在那內臣的引領下,進了右昭慶門,然後被帶着穿過東華御街,到了那迎陽門下小殿前。

“請兩位國親在此稍候片刻!”那領着他們的內臣,對他們說了一聲,就入了小殿。

然後殿中傳來了一個稚嫩清脆的童聲:“兩位國親還請至殿中說話!”

向宗回和高公紀,連忙在殿前俯首再拜:“陛下隆恩,臣等感激涕零,當以死相報!”

這才恭恭敬敬的起身,然後低着頭,彎着腰,亦步亦趨的步入那天子殿堂,官家御前。

注: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篇》記載,向經當年病死在青州,棺槨送回京城,‘皇后出哭於新昌第’,可見,向家在新昌坊。

(本章完)

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868章 孔家的危機181.第172章 人事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第953章 親倖蔡府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698章 層層套娃(1)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第944章 輿論(2)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701章 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第1033章 蕭不噠野:在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勳爵104.兩宣麻大拜除。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196.第186章第717章 乾坤大挪移第918章 陛辭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第825章 蔡京:我想當個好官!第673章 停戰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821章 廢稅(1)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570章 壽宴(2)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會爲朕解經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142.最後一天,求月票!第791章 漣漪第798章 蒲宗孟的誓言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第748章 呂惠卿:官家心裡果然有章子厚!第607章 戰局(1)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541章 格物風潮(1)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第560章 封賞(1)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999章 配合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第518章 朕就是想給太母 母后修個園子,朕有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617章 御前會議(2)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74.第73章 外戚(2)169.第160章 錢荒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330.九月總結。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第43章 茶藝大師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652章 張方平傳衣鉢於蘇軾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769章 皇恩浩蕩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990章 治不了死人,還治不了活人?
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868章 孔家的危機181.第172章 人事130.第125章 心累的司馬光第953章 親倖蔡府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698章 層層套娃(1)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第944章 輿論(2)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701章 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第637章 御花園中的新菜地472.第448章 司馬光在行動(1)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第1033章 蕭不噠野:在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勳爵104.兩宣麻大拜除。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196.第186章第717章 乾坤大挪移第918章 陛辭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第825章 蔡京:我想當個好官!第673章 停戰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821章 廢稅(1)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570章 壽宴(2)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175.第166章 自有大儒會爲朕解經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142.最後一天,求月票!第791章 漣漪第798章 蒲宗孟的誓言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519章 火熱的房產(1)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766章 漢家天子附體開演!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第748章 呂惠卿:官家心裡果然有章子厚!第607章 戰局(1)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541章 格物風潮(1)206.第196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第560章 封賞(1)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999章 配合101.第98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80.第79章 司馬光入覲(2)第532章 招安潮下的海賊們(1)第518章 朕就是想給太母 母后修個園子,朕有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617章 御前會議(2)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74.第73章 外戚(2)169.第160章 錢荒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330.九月總結。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第43章 茶藝大師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652章 張方平傳衣鉢於蘇軾163.第154章 憤怒的韓絳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769章 皇恩浩蕩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第990章 治不了死人,還治不了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