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王安石的請求

第684章 王安石的請求

十八歲的王棣,是第一次進京。

汴京城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這麼的新鮮與奇特。

這裡的人太多了!

儘管昨天才下過雪,但街道上依然不乏行人、商販。

不時就能看到,挑着一種叫煤球的腳販,在沿街叫賣。

這種煤球很便宜,在汴京城是按組賣的,一組六個,每組十五文。

此外,還有着穿着粗布袍子,凍的小臉通紅,但面容乾淨,叫聲洪亮的童子,在沿街叫賣着小報。

童子們捧着厚厚的小報,身上繫着裝錢的褡褳,穿街走巷,褡褳裡的銅錢叮叮噹噹,童子們蹦蹦跳跳。

這一切的一切,都和祖父、叔祖、恩相(章惇)說的不一樣。

也和江寧、邕州、桂州完全不同。

不過,跟着章惇在廣西待了差不多十個月後,王棣已被歷練了出來。

雖是好奇,但他不會張望。

而是仔細觀察,將這些事情記在心中。

這是他在廣西學會的技能。

故此入京後,他是一邊觀察汴京,一邊按照着祖父之意,尋到了韓絳的府邸——這很好找!

韓絳府邸在汴京城的景福坊,此地有着普濟廟,號爲九龍堂,乃是汴京城標誌性的建築之一。

找到韓絳府邸,遞上拜帖,沒多久,韓家就派人出來,將他請到韓府之中。

來人比王棣還要小兩三歲,自稱是叫韓瑜,乃韓絳之孫。

都是年輕人,自然很快就互相交換了年齒、表字,然後就以年齒相稱了。

“促儀兄,請在此稍等……”韓瑜將王棣請到了韓府的客房之中:“家祖稍後便至。”

“多謝子暇賢弟。”王棣點點頭。

他已經知道,韓瑜表字子暇,比他小兩歲,是熙寧四年生人。

韓瑜將王棣請到客席上,也是很好奇的打量着這個世交。

王棣的臉,有些黑,皮膚是古銅色的,一雙眼睛精明而幹練。

而坐姿更是筆直,不太像宰相家的獨孫。

反倒是有些沿邊將帥家裡的孩子的味道——韓瑜是御前伴讀,而在伴讀中,有着苗家、姚家的孩子。

這些生在沿邊,長在軍中的伴讀,就有些類似的味道。

於是,韓瑜忍不住好奇起來,問道:“促儀兄,您這是從何處入京?”

王棣答道:“我曾蒙章相公子厚不棄,徵辟爲幕府機宜文字,從徵交趾,在廣西十月有餘……”

他摸了摸自己的臉,咧嘴一笑:“卻是要叫子暇見笑了。”

韓瑜一聽,立時就好奇起來,道:“促儀竟是從廣西入京?!”

“我聽人說,那交趾八州,尤其是廣源等地,盛產黃金,那溪流河谷之中,金砂隨處可見……不知是否是真的?”

這是汴京新報上前不久刊載的內容。

還有好幾個故事例子!

其中就有一個叫楊從之的汴京人,因隨軍南征,在那交趾的廣源州,幾個月就找到了總計一百二十餘兩的狗頭金,瞬間暴富!

如今已是人稱楊員外了!

惹得好多汴京人,心癢難耐,好漢們更是血脈僨張。

即使是韓瑜,也是神往不已。

他甚至做過夢,夢見自己在廣源州找到了一個大金庫,隨便一鋤頭挖下去,都是狗頭金,當場發財!

王棣一聽,頓時笑了,道:“廣源等地,確實頗多黃金,我曾在邕州親眼見過,一塊十餘斤重的大金塊……”

廣源州、蘇茂州、順安州這些地方,自入大宋後,就被發現了多個金礦富礦。

好多人,天天蹲溪流裡淘金,在山谷中尋找舊河道,也確實有不少幸運兒找到了大塊狗頭金一夜暴富!

但,交州八州,真正的金礦,並非黃金。

而是那漫山遍野的甘蔗林以及那一個個蔗糖作坊。

不過,王棣是不會告訴韓瑜的。

因爲章相公囑託過他,回京後交州的黃金,可以誇大,但交州的甘蔗,卻要低調。

因爲,朝中有‘小人’!

韓瑜聽着,卻是眼睛都在冒星星了。

“十餘斤重的大金塊?”

“那得有多大啊!”

“這天下竟有這等黃金富礦!”

這事情他必須得告訴其他小夥伴。

王棣微微一笑,只道:“交州八州河流縱橫,山谷林立,其中有許多,自古人跡罕至,有那金砂、金礦很正常。”

韓瑜嘖嘖稱奇:“若有機會,我當去交州一觀。”

不過,他知道的,就算他想去,他家裡人也不會讓去的。

因爲廣西本來就已屬嶺南了。

交州更在嶺南之南。

自古就是瘴癘之地,瘟病流行,虎豹繁多。

也就是章惇那個瘋子,才願意去。

咦!

韓瑜擡起頭,看向自己眼前的這位。

他終於忍不住問道:“促儀,荊國公當初是怎麼答允促儀去廣西的?”

王棣笑了笑道:“家祖一向認爲,讀書人當行千里路……”

“哦!”韓瑜敬佩的點點頭。

要知道,王棣可是荊國公唯一的孫子啊。

想不到,荊國公竟捨得讓他去廣西!

兩人正說話,咯吱一聲,門被推開了。

韓瑜扭頭,就看到了自己祖父的身影,連忙起身上前拜道:“祖父大人……”

王棣連忙起身拱手行禮:“晚輩末學後進,見過康國公。”

韓絳微笑着點頭,然後打量了一番王棣,道:“促儀竟都這麼大了。”

說着他就上前,拉着王棣的手,熱情的坐下來,問道:“司空身體可還好?”

“回康國公,家祖身體今年以來,以較往年好多了……”王棣回憶了一下這次回京路上,回家拜見祖父、祖母時的見聞,道:“此番入京,家祖特命小子來拜見康國公,還說,若康國公有暇,可去江寧一會。”

韓絳笑道:“老夫致仕之後,若有空暇,自當去江寧,看一看司空。”

說到這裡,韓絳問道:“對了,司空如今還在江寧參禪嗎?”

王棣搖頭,道:“不瞞康國公,家祖今已決意在江寧開講,如今已得江寧當地士紳捐助,明歲開春就要正式講學了。”

韓絳聽着楞了一下。

王安石要再開講學?

這可是大事啊!

整個天下都會轟動的!

即使是洛陽那邊,恐怕也會有士子,前去聽講!

沒辦法!

當今天下,公認的儒學領袖,除了王安石,真的找不到第二個了!

無論是教育方面,還是學術方面,王安石都是當之無愧的儒家大宗師!

尤其,王安石還是如今科舉指定書目:字說與三經新義的作者。

去他門下讀書,只要隨便指點幾句,將來科舉考場上,還怕不能高中?

尤其是考慮到,當今天子的龍飛榜開考,也就兩年了。

而歷代龍飛榜進士,都必然受到重用。

所以,其一旦開講,全天下的年輕人,恐怕都會去江寧。

而王安石是不會無的放矢的。

他這次出山,重新講學,必有政治抱負和目標!

而這在大宋是有前例的。

當年,慶曆新政失敗,諸君子被貶。

但,范仲淹卻通過一場古文復興運動,成功的完成了慶曆新政所未能完成的任務。

南京應天書院,因此成爲大宋四大書院之首。

時至今日,依然是進士率冠絕天下的書院。

於是,竟從私人書院,搖身一變,成爲官府的府學,如今更是以南京國子學之名顯耀當代!

王安石如今要在江寧開講,未來,他所創建的這個私人書院,恐怕也將如南京應天書院一般。

“司空竟要講學了……”韓絳喃喃自語着:“老夫得寫信去道賀纔是!”

“對了……”韓絳想起一個事情,問道:“未知司空可已邀請了學者?”

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個書院,自然不能只有一個老師。

王安石要講學,必定會邀請天下名家。

而從其邀請名家、學者名錄,也能探知其目的。

王棣搖頭道:“回稟國公,此事家祖未與小子說……”

“但似乎,已有人應家祖之邀,到了江寧。”

“誰?”韓絳問道。

“中山劉公。”

“中山劉公?”韓絳不懂了。

“嗯,其著有《論古根源》一書,家祖甚喜之……”

“論古根源?”韓絳還是不懂。

“一本術算之書,已故的安樂先生,曾贊其於數理之上頗有造詣!”

安樂先生就是邵雍,一位易經大師,同時也是舊黨的標杆性人物。

但,邵雍在世,最出名的並不是反對王安石。

而是極力勸說舊黨的年輕人,應該主動進入官場。

按他的說法是: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則民受益一分。

正是在邵雍影響下,範純仁、呂大防、範純粹、李常等人,纔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撂挑子辭官。

也正是因此,王安石非常欣賞邵雍,當年在朝時就寫過信,想邀請邵雍入京。

不過,這顯然是熱臉貼了冷屁股。

如今,邵雍已死,繼承其學術與家業的是其子邵伯溫。

此人就沒有邵雍的才學與胸懷了。

在洛陽那邊天天嘰嘰喳喳的非議朝政,攻訐宰執。

就連韓絳都被他罵過。

罵也就罵了。

關鍵這個傢伙還喜歡編故事,當朝宰執,幾乎都被他編排過。

就連文彥博,好像也沒有幸免!

也就是他爹是邵雍,不然早就被出重拳了。

韓絳微微點頭,雖然奇怪王安石爲什麼找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術算之人,但他還是道:“司空既欲興學,老夫自當盡微薄之力,不知司空可有什麼地方,需要老夫幫手的?”

他可是傳法沙門。

無論當年,還是如今,都是!

熙寧七年,王安石罷相,推薦他接任,他很好的完成了王安石的囑託,維持住了新法。

元豐八年,新法風雨飄搖,還是他,以中立派的身份入朝拜相,並主持新法檢討。

通過妥協、調整和修改,將役法、青苗法、將兵法,都保留了下來。

自然,韓絳是想要善始善終的。

他也知道王安石現在想要重新開講的時候,其孫子王棣入京,特意來拜見他,也肯定是有囑託的。

王棣見狀,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韓絳,拜道:“此乃家祖書信……”

韓絳頓時笑起來,他就知道!

爲自己和王安石之間的默契,深感欣慰。

將信拆開,韓絳掃了一遍,眉頭頓時皺起來。

“這王介甫……怎會如此請求?”

他心中想着,但還是對王棣道:“老夫知道,會盡快安排人去辦的。”

“多謝康國公!”王棣拜道。

……

送走王棣,韓絳還是皺着眉頭。

“大人……荊國公信中說了何事?”韓瑜忍不住問道。

“請老夫幫他找兩個人的弟子或者子孫下落……”

“誰人?”韓瑜好奇起來。

這天下,還有誰是王安石找不到,需要請韓絳幫忙找的?

“其一,是仁廟時的左班殿直,翰林天文院天文官賈憲後人或者弟子……“

“其二……熙寧時,沈括沈存中向先帝舉薦的天文官衛樸後人或者弟子。”

“這衛樸學生倒是好找。”韓絳道。

因爲,沈括現在提舉專一製造軍器局,所以大量召集他的舊部,其中就包括了衛樸的幾個學生。

聽說,這些人都被沈括委以重任,在專一製造軍器局中擔任着要職,甚至已經因功被授官了。

⊙ttκΛ n⊙co

“但那賈憲就難嘍!”

賈憲的名字,韓絳年輕的時候曾有耳聞。

但其已死數十年其學生或者後人,恐怕只能讓開封府去查找了。

還未必能找到!

沒辦法,當代士大夫雖然推崇易經,但沒幾個人關心術算之道。

即使國家立有算學,但,去算學的人,都是胥吏的子弟,很少有士人願意讀。

就算這樣,算學至今,也不過有師生數十人,拮据的很。

也就是近來,纔有所改觀。

據說是因爲,當今天子將很多童子送去算學,充作學童。

所以汴京新報,撥了不少錢過去,這才勉強讓算學的教授的待遇好起來。

起碼,溫飽是可以滿足。

“等等……”韓絳想到這裡,忽地愣住了:“天子?”

“王介甫這次重新出山,該不會是天子授意的吧?”

這樣一想,韓絳的神色就變得玩味起來了。

……

“促儀……促儀……”

王棣剛剛走出韓府,還沒來得及上馬,就聽到有人在叫他。

他擡頭一看,就看到了一個牽着馬的年輕士子,興沖沖的向着他走來。

“促儀,促儀!你入京了啊!”

可能是看到王棣沒有認出自己,對方來到王棣面前,高興的說道:“促儀忘了?元豐八年,我奉家父之命前往江寧,曾見過幾面啊!”

王棣擡頭,仔細端詳後,終於認出了對方,頓時欣喜不已:“舜徒兄,您怎麼在這裡?”

來人正是呂好問。

元豐八年,呂希哲陪着呂公著回京,途徑潤州,呂希哲下船趁機寫信去江寧給王安石。

當時送信去江寧的人就是呂好問。

也正是那一次,呂好問認識了王棣。

呂好問拉住王棣的手,道:“家父聽說促儀回京了,所以命我來這裡等候,果然是等到了促儀!”

WWW ●tt kan ●¢ ○

王棣自出江寧,這一路上,早就有人通風報信了。

王安石的嗣孫入京,有心人怎麼可能不關注?

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91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司馬光三月十二上書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701章 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第895章 母子交心(2)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942章 從天而降的掌法97.第94章 嚴查第870章 遼使入京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892章 諸部歸心第728章 呂子的誘惑第703章 立規矩(2)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842章 風暴(3)第9章 蔡確的野望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99.第96章 覲見第840章 風暴(1)447.第424章 開戰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710章 棉布風潮(2)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40章 太子(3)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838章 影帝曾布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51章 登基第1013章 韓絳教弟(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945章 輿論(3)第72章 外戚(1)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第705章 口袋罪第752章 君臣(1)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712章 宰相分雞(1)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949章 向太后想要加快移交權力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868章 孔家的危機第14章 通風報信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18章 母子(2)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386.第366章 謀國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541章 格物風潮(1)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993章 宋用臣回京第867章 刑恕看到的機會
294.第279章 兩宮:竟有人結黨?好賊子!152.第143章 呂公著入京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第546章 讓英雄去對付英雄,讓好漢去收拾好漢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91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司馬光三月十二上書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486.第460章 下次一定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701章 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第895章 母子交心(2)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942章 從天而降的掌法97.第94章 嚴查第870章 遼使入京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892章 諸部歸心第728章 呂子的誘惑第703章 立規矩(2)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842章 風暴(3)第9章 蔡確的野望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511章 只有胡及受傷的世界第71章 要做事就先餵飽人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99.第96章 覲見第840章 風暴(1)447.第424章 開戰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710章 棉布風潮(2)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40章 太子(3)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838章 影帝曾布218.第207章 遼使眼中的魔法:交子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51章 登基第1013章 韓絳教弟(2)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945章 輿論(3)第72章 外戚(1)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第900章 突厥人打回來了!第705章 口袋罪第752章 君臣(1)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712章 宰相分雞(1)491.第465章 要顧全大局啊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210.第200章 向太后:吾兒必可爲堯舜260.第246章 秉常:朕要生兒子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第949章 向太后想要加快移交權力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第1004章 進擊的呂惠卿(2)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49.第237章 重賞之威!第806章 呂惠卿的請求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868章 孔家的危機第14章 通風報信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第794章 老臣眼中的趙煦。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18章 母子(2)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386.第366章 謀國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541章 格物風潮(1)第732章 呂公著:聖人作五兵,所以鎮暴誅邪!340.第323章 遼使:南朝有事,我大遼必須幫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第993章 宋用臣回京第867章 刑恕看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