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君臣(1)

呂公著在趙煦面前,啞然了片刻後,選擇了恭身:“臣謹奉德音,定與兩府大臣,同心協力,共佐陛下!”

趙煦笑了。

壽州呂家,是大宋皇權規訓下的士大夫範本。

從呂蒙正時代,就是如此。

以至於呂家人,都有些不太像這大宋朝的士大夫!

顧全大局和爲國受曲,是刻在呂家人骨子裡的思想鋼印。

所以,歷代趙官家們,纔會這麼喜歡呂家人。

不過呂公著,還是說出了他入宮想要說的話:“陛下,臣聽說,陛下已降詔敕,欲召回寶文閣待制、知黃州楊汲以及朝散大夫、知潞州崔臺符回朝?”

趙煦收斂笑容:“確有此事!”

他看向呂公著,問道:“相公有意見?”

呂公著當然有意見了!

但他不能直白的質疑、非議。

因爲,除授大臣,本來就是人主的權柄。

按照制度除了諫院外,其他任何人,都沒有非議、質疑的權力。

何況,趙煦走完了所有流程。

中書舍人制敕,給事中複覈,敕書已經發出。

除非趙煦自己收回,不然,沒有人能阻止。

更何況,趙煦還提前拿話,堵住了呂公著可能的進攻路徑——相公,要團結朝臣啊!

所以,呂公著猶豫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語言,才持芴道:“陛下除授大臣,臣自無疑慮。”

“只是,臣恐陛下不了解,楊、崔兩人過去的所作所爲……”

趙煦呵呵一笑,打斷了呂公著的施法,道:“不瞞相公,朕之所以,召回這兩位大臣,乃是眼見,自傅相公拜執政後,中司闕位,有司失人。尤其近來,安相公由堅請辭任……國家越發乏人,於是想起了元豐六年秋,皇考帶朕登臨集英殿,與羣臣中燕……時皇考指羣臣語朕,一一介紹……”

“當時,皇考曾與朕提及時任刑部侍郎楊愛卿與大理寺卿崔愛卿……”

“皇考言,此二大臣,公忠體國,可堪社稷!”

呂公著沉默了。

先帝……

在先帝眼中,楊汲、崔臺符,當然是大忠臣,當然是公忠體國了!

可問題是,這兩個人,有點太忠皇權了。

以至於,都喪失掉了士大夫應有的矜持和自尊。

楊汲可能稍好一點。

但那崔臺符,爲了逢迎皇帝,居然和宦官聯手!

其在大理寺、刑部,和石得一的探事司狼狽爲奸,打擊異己,鍛鍊成獄。

不止舊黨的人,對這個人感觀極差。

Wωω¸ тTk Λn¸ ¢ O

新黨對他也是厭惡不已!

王八蛋!

你背叛了士大夫階級!

所以,先帝剛剛臥牀,王珪、韓縝、章惇等人就聯手把崔臺符送出了京城。

以呂公著所知,當年王珪甚至還定下了等先帝喪禮結束,就清算崔臺符的謀劃。

甚至做好了,將之剝麻後,編管嶺南的打算。

不過,他還來得及做,就因爲得罪了太皇太后,牆倒衆人推,最終因爲氣急攻心而暴斃!

其死後至今,朝廷也沒有追贈、追封。

甚至,連個諡號都沒有賜下。

可謂是大宋朝死後待遇最慘的宰相。

崔臺符也是因此,躲過一劫,得以在潞州逍遙至今。

呂公著上臺後,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加之楊、崔二人出知後,也沒有犯錯,也就沒有追着打了。

哪成想,當年的一念之慈,讓這兩條鹹魚,有了翻身機會!

想到這裡,呂公著就感覺心好累!

耳畔,官家的聲音,卻還在繼續說着:“朕今觀朝中乏人,便想起了皇考昔日囑託……”

“於是命人取來了這兩位大臣的告身,觀其履歷,確屬可用之臣,這才下詔召回……”

說到這裡,趙煦就和個好好學生一樣,看向呂公著,問道:“相公,朕難道做錯了嗎?”

呂公著嚥了咽口水。

這個問題,他怎麼回答,都好像不太對。

錯了嗎?

呂公著當然很想說錯了。

但呂家人伺候了幾代趙官家。

那裡不曉得,趙官家們的心眼,都和針尖一般小。

當今這位更是以愛記仇而聞名朝野內外。

於是,他只好道:“陛下自是聖明……”

“只是,陛下所見到的,只是吏部的告身文字……”

“而告身文字,並不能真正講清楚一個大臣的爲人、私德與公德……”

趙煦點點頭:“也是!”

“朕近來,常看吏部所藏大臣告身……尤其是那些先朝名臣,社稷功臣……”

“譬如說,相公之兄,故贈太尉、宣徽南院使、東平郡開國公呂惠穆公(呂公弼)的告身、行狀上的文字記述就很模糊,至少與皇考告知朕的的呂惠穆公事蹟有極大出入!”

“惠穆公一生,爲國受曲,可謂披肝瀝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其告身、行狀上,卻遺漏了太多惠穆公的功績!”

呂公著聽着,只覺脖子涼梭梭的,心中警鐘狂鳴!

因爲,他能猜到,先帝到底和這位陛下都說了些什麼?

必然和熙寧變法的時候,他的長兄在朝中,暗地裡和先帝打配合的那些事情有關。

譬如說啊……

當年王安石欲強推市易法的時候。

他的長兄,聯絡內外君子,欲要在朝上對王安石發難。

所有人衆志成城,商議出了幾乎完美無缺的對策。

然後……

然後,呂嘉問就偷了他長兄的手稿,送給了王安石,讓王安石提前有了準備,得以在朝堂上,完美化解他長兄發動的攻勢,讓市易法順利落地。

此事,如今是人盡皆知的。

但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第一:他長兄爲什麼要把他和其他人商量的對策,落到紙上,還白紙黑字,事無鉅細的將所有部署,寫的清清楚楚。

他長兄當時可是樞密使!

不可能連保密意識都沒有!

第二:即使他長兄將所有事情都寫了下來。

那爲什麼不好好保護?

反而要將之放到一個,隨便什麼呂家人都能接觸到的地方。

這不就是故意的,給人偷的嗎?

可別說,他長兄不知道呂嘉問是個什麼人?

那個時候,呂嘉問已經是王安石隊伍裡的了。

而且,市易法就是呂嘉問在主推的。

這兩個疑問,連在一起,就指向了一個真相。

這個真相就是,他長兄呂公弼當年在朝,是奉旨當的反對派。

是和文彥博一樣的角色!

文彥博不幹了後,接盤的就是他長兄呂公弼。

這兩人在朝,既是爲了制衡王安石的變法派,防止一家獨大。

同時也是在給變法鋪路。

這是趙官家們用的非常熟練的摻沙子套路。

通過這種套路,趙官家們得以掌握朝政,並根據需要做出取捨。

而官家此刻將這個往事重提。

其言下之意,其實已經呼之欲出。

朕都知道!

朕也心中有數!

相公且自重!

很禮貌,也很委婉的勸告。

這就讓呂公著有些坐蠟了。

呂公著遲疑片刻,還是鼓足了勇氣,繼續道:“陛下聖明!”

“臣的意思,就是如此!”

“告身上聊聊百餘字,實難說清楚一個大臣的功過……”

“若陛下不棄,臣乞御前爲陛下介紹一二,這兩位大臣的過往,以佐陛下聖意定奪!”

趙煦看到呂公著堅持,微微抿了抿嘴脣,籲出一口氣,道:“那便請相公,爲朕言之……”

呂公著也是籲出一口氣,然後,便開始了照本宣科的按照着士大夫們的標準,評價起楊汲、崔臺符兩人的私德。

是的,只是私德!

因爲,公德上,這兩人在士大夫視角看,確實也很缺。

但問題是,這是士大夫們的看法。

皇帝就不一樣了。

呂公著很清楚,他若真的將楊汲、崔臺符兩人當年在朝的所作所爲與罪證都擺出來。

那麼……

少主恐怕,只會嘴上說:“啊啊啊……相公說的對!”

可回頭,卻還是會拿各種藉口,讓已經生效的敕書繼續走程序。

這是趙官家的基操。

在這個事情上,官家們只要裝聾作啞就好了。

而大臣們,哪怕付出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也很難挽回。

尤其是考慮到,現在宮中還有兩宮在。

而兩宮,按照這兩年的表現,其實也很愛用像楊、崔這樣的皇權忠犬。

特別是太皇太后!

都已經有些飢不擇食!

故此,呂公著只能選擇攻擊,楊、崔兩人的私德。

好在,這兩條皇權忠犬的屁股,是一點也不乾淨的。

而呂公著的口才甚是了得,將這兩人私底下的行徑,描繪的繪聲繪色。

什麼挪用公使錢、給親戚批條子做買賣,乃至於因爲寵幸小妾,所以給小妾的親戚行方便。

趙煦聽着,只眯着眼睛,心想:“這也叫事?”

大宋朝的士大夫們,都是什麼德行?

這滿朝上下,宰執公卿,哪個不貪,誰人不拿?

富弼富鄭公名滿天下,其在洛陽的富園,比趙煦在汴京城外的瓊林苑更大更闊氣也更奢侈。

傳說,遊人入富園,若沒有人帶路,是會在園中迷路的。

某位姓文的太師,當年在成都雪中宴客,一頓飯吃掉了一個禁軍指揮一個月的俸錢。

還讓禁軍在冰雪天氣裡,給他站崗放哨,氣的禁軍士兵,砍了他的亭子,闢了當柴燒。

在坐賓客,一個個嚇得瑟瑟發抖。

這位太師,當時也是一句重話都不敢放。

等回了城,安全了之後,纔去秋後算賬。

還有就是,現在在趙煦面前,慷慨激昂,議論着別人私德的這位相公。

壽州呂家,那數不清的良田和府庫裡堆積的金銀財帛,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

總不能是呂家皆是君子正人,所以,家裡的錢都被感動了,於是一個個日夜不休的在呂家庫房裡給呂家做貢獻吧?

整個大宋朝野上下,趙煦可以確認,從不貪污,也不拿好處的人,只有四個半。

一個王安石,一個司馬光,一個章惇,一個傅堯俞,還有半個是程頤這位道學先生——程頤沒有具體差遣,所以只能算半個。

其他人……

嗯,也不能一棍子都打死。

只能說,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又貪又拿。

且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不止貪、拿。

吃相還非常難看。

好多人甚至恨不得,把自己的四個蹄子也都拱進食槽裡,像野豬一樣,把目光所及的一切好處都吃幹抹淨。

這也是趙煦,要把吞併了質庫的抵當所撲買掉的原因——封建社會的官營經濟,除了低效浪費,養一大堆腦滿肥腸的官僚外,不可能有其他貢獻。

與之相比,私營後的抵當所,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它們肯定充滿活力。

有些時候,甚至可能會太過有活力!

不過,趙煦是很會僞裝的。

他心中雖然吐槽,但表面上,卻裝出一副認真、嚴肅的樣子。

還時不時的點頭,對呂公著的介紹,表現出非常認同的姿態。

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725章 武侯遺稿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趙煦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第673章 停戰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698章 層層套娃(1)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第555章 逆鱗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699章 層層套娃(2)第681章 廷推風波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573章 外交(1)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681章 廷推風波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15章 吃幹抹淨第790章 開京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第541章 格物風潮(1)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593章 聞戰則喜(2)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第1030章 打窩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第1022章 苦一苦士人,罪名他們背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689章 虛空造牌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36.今天沒有了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87.第86章 京東鐵馬(1)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538章 吐蕃使者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498.第472章 視察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51章 登基第41章 太子(4)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72章 外戚(1)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761章 判律學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850章 飛昇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第810章 面試(1)第955章 興龍節(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644章 視察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736章 冊封第510章 聖質深邃第1020章 孝子典範447.第424章 開戰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第918章 陛辭第715章 紡織浪潮(2)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417.第395章 戰前(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
第876章 折磨趙顥的開始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第596章 西北狼煙(1)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725章 武侯遺稿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496.第470章 唯恐天下不亂的趙煦489.第463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第673章 停戰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643章 樑乙逋的政變第698章 層層套娃(1)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第555章 逆鱗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699章 層層套娃(2)第681章 廷推風波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573章 外交(1)第566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2)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681章 廷推風波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第1章 花有重開日,人回少年時第30章 趙煦: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15章 吃幹抹淨第790章 開京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第541章 格物風潮(1)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593章 聞戰則喜(2)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第1030章 打窩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第1022章 苦一苦士人,罪名他們背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689章 虛空造牌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271.第257章 前奏 (111jza萌主加更)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136.今天沒有了第482章 太學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87.第86章 京東鐵馬(1)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538章 吐蕃使者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498.第472章 視察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51章 登基第41章 太子(4)第7章 向皇后的手段379.第359章 寶津樓會議(3)214.第204章 趙煦:王安石何人也?【8000月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72章 外戚(1)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404.第383章 春秋決獄第530章 難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761章 判律學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850章 飛昇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第810章 面試(1)第955章 興龍節(1)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644章 視察第554章 難道他的魂魄被惡鬼奪走了?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第736章 冊封第510章 聖質深邃第1020章 孝子典範447.第424章 開戰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296.第281章 潤物細無聲第918章 陛辭第715章 紡織浪潮(2)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417.第395章 戰前(1)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