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

是夜,西陵城外斜坡靜悄悄。

“子龍啊,汝今日便收拾行囊北上吧。”

“爲何先生?”

“汝既不願仕吾江東,便可儘早動身離去,以免過多牽掛。”

“先生若不坦然告之,請恕雲不能離去。”

張機沒好氣地瞪了一眼這個死腦筋,“汝可知,吳侯早已是派吾幾名弟子北去,在吳衛護送之下,抵達常山真定?”

趙雲面色一動,“既有先生弟子前往,吾兄長可否已得到救治?”

張機微微頷首,“汝兄長已痊癒,汝且北去罷,若再留於此,因救汝兄長恩義,以汝之爲人,怕是不得已而留於江東。”

趙雲滿臉複雜,“先生此言差矣,雲豈是不知恩圖報之輩,放眼天下羣雄,能爭天下者,唯曹操、袁紹與吳侯三人爾,若雲此刻動身離去,他日免不了與江東爲敵,只是……救兄之恩,無亞於搭救趙雲,某此刻又豈能離去。”

“汝當真決定留在江東?”

趙雲苦笑一聲,“吾擒拿曹操帳下兩員戰將之後,便無法返回劉使君帳下矣,如今,他尚且屈身於曹操,若吾此刻前去,卻是會害了他。”

張機一手撫須,“所以,戰後汝便順遂推舟,接納了吳侯封賞的龍義將軍一職?”

趙雲微微頷首,“吾本意留於江東觀望,原本前往吳中郡縣看江東六項施行,看民間屯田之事,方可斷定吳侯是否明主,卻不想,在這傷兵營待了數月。”

趙雲看了一眼帳外走動的軍士,“俘虜的曹兵和吾軍傷兵,成了袍澤,淮南的精壯也補充入營,營中亦調來戰馬五百匹,而且都是上等良馬,先生可是得了吳侯軍令,要重用吾這傷兵營?”

張機看着眼中閃爍着睿智光芒的趙雲,啞然失笑,“當真是瞞不過汝。”

“是攻江夏吧。”趙雲盯着案上的酒碗,聲音低沉道。

“爲何不能是荊襄?”張機笑問道。

“荊襄之戰,幾乎傾盡江東四郡之兵,統兵之將,俱是江東大將,能戰之士,俱是百戰精銳,劉表庸碌,張羨更是狂妄自大之輩,不足爲敵。”趙雲一臉淡然道。

“江夏有徐公明將軍強攻近月,子龍以爲,何時能破城?”

“吾軍擅長以民壯催動投石車攻城,但徐將軍麾下,能戰之兵僅有五千,江夏軍雖連敗數陣,城中亦有黃祖精兵數千,便是再有一月,亦不能破。”

“若汝統帥一軍,走山道,繞行至江夏軍腹部,兩面夾擊,可能取勝?”

“當可一試,不過,山道繞行極遠,吾等可走沿江陸路,吾率五百精騎即可,大隊步卒,可隨後趕至。”

趙雲擡頭看了一眼張機,“先生,吾在白馬義從時,便善於統帥騎軍,這江東騎卒,便是子義將軍麾下驍騎營,也大多是在馬背上訓練了一二載的善騎之士,吾這營中便調來自淮北俘虜的善騎之士數百,吳侯之意,也太過明顯。”

張機笑着指了指他,“汝乃當世良將,留於後軍,豈不暴殄天物?更何況,江東軍本就少馬,若非汝此戰擒獲夏侯淵、曹休,如何能換回這麼多馬匹?”

趙雲將酒碗遞到嘴邊,“曹操失了這些馬匹,怕是非袁紹之敵。”

張機微微搖頭,“戰事一起,苦的是百姓,曹操袁紹,皆野心勃勃之輩,無論誰勝,這北地之民,亦會顛沛流離。”

趙雲嘆了口氣,“幾時傳訊?”

“昨日夜裡。”

“公明將軍統兵何處?”

“已至西陵城下。”

“可有援軍?”

“水師屯於雲夢澤,以拒荊襄水師,陸路唯有汝這一部援軍。”

“吾是問,黃祖可有援軍?”

“安陸劉琦所部,約有三千兵馬。”

“那吾這便啓程。”趙雲放下喝乾的酒碗,站起身來,朝着帳外走去。

“吳侯有命,汝率四千兵馬,以騎卒五百人,步卒三千五百人爲龍驍營,擢汝爲龍定將軍,進右庶長爵。”

趙雲提了兵器架上的龍膽亮銀槍,“待吾取勝而歸,再封賞不遲。”

目送着趙雲的背影離去,張機臉上笑容消失,心中一陣愧疚。

“子龍,真忠義也。”

……

南面城門,喊殺聲已震天動地,埋伏於北門外的趙雲,一言不發,他麾下只有五百精騎,此刻每人將戰馬藏於山林之中,身子匍匐於地面,此處是山道,欲絕黃祖與外界聯繫,唯有堵住北來之道。

“將軍,劉琦會來嗎?”副將看着鴉雀無聲的山道,感受着有些僵硬的身子,此處的泥土鬆軟,顯然是前夜下過一場雨,即便他們都穿着棉衣,怕是在這地上一動不動地趴久了,身子骨也會落下風溼。

趙雲忍着不出聲,江東軍圍西陵已有半月,劉琦雖不願率軍解救黃祖,但劉表卻不容江夏有失。

臨行前,趙雲便算到,劉琦必會率軍馳援,而且,馳援之日,經吳衛彙報,安陸城中前幾日便在趕製乾糧,今日,必定會至纔是。

“駕”也就在這時,遠處的山道上,突然衝來一騎。

趙雲將手朝下一壓,林中所有人俱是噤聲,不敢開口。

待到哨騎過去,很快,他們便看到了大隊行進的步卒。

一面“劉”字大旗,懸於爲首的幾員騎將身後,那頭上戴着錦冠的,赫然便是趙雲臨行前,在吳衛提供的畫像中看到的劉琦。

“準備放箭。”趙雲從身後取出了長弓,張弓搭箭,第一時間便對準了馬背上的劉琦。

一張張強弓,探出了密林,對準了坡下行進的長龍。

趙雲的箭頭原本是瞄準劉琦的脖頸,又轉移到心臟,最後,放於箭弦上的右臂鬆手的剎那,箭矢猶如脫繮的野馬,射中的,赫然是劉琦的小腹。

“籲……”戰馬長嘶,劉琦幾乎應聲而道。

“敵襲”

“敵襲”

幾乎在劉琦軍反應過來之時,五百張強弓已經是射下密密麻麻地箭雨。

“撤,快撤軍。”劉琦捂着小腹,雙眼一黑,他無力開口下令,任由副將率親衛護着他,命全軍朝後撤回。

山坡上,幾波箭矢過後,趙雲便命人舉着他的旗幟,在山林間大造聲勢,此外,藏於林中的戰馬,也被牽到坡下。

“衆軍聽令,前方有一處開闊地,隨本將軍追上去,活捉劉琦。”

“活捉劉琦。”

“活捉劉琦。”

“殺啊”趙雲白馬銀槍,衝殺在前,帶着五百騎從大地呼嘯而過,地上的屍體,被一陣密集的馬蹄掠過之後,徹底失去了生息……

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七章 克下縣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
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七章 克下縣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