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

當丁奉興奮地跟着傳令兵來到刺史府內,卻看到跪在府內的一羣鶯鶯燕燕,他頓時傻了眼。

這羣婦孺之中,風韻猶存的婦人不少,更有模樣身段臉蛋都相似的甄氏三姝,可這些並非他想要的。

“將軍,這些婦孺皆是袁氏遺孀,那年長者,乃是鄴王袁紹之妻劉氏,相貌相同三女,乃是中山無極名門甄氏之女。”

“那年幼一些的,便是幽州刺史袁熙之妻甄宓。”

丁奉不過淡淡地瞧了一眼幾女便收回目光,“無用,城中有多少俘虜,還有府庫是否攻下,還有馬廄。”

“回稟將軍,馬廄中的馬匹能用者全部被曹真率軍騎走,俘虜營中倒是有卸甲無刃的五六千袁軍,至於府庫,吾軍還未攻下。”

“報……稟報將軍,吾軍已攻下城內府庫,裡面有珠寶金錢上百箱。”

丁奉聞言大喜,“快,帶吾過去瞧瞧。”

“喏。”

丁奉不多時便行至偏院的府庫前,他上下打量一番一個個被掀開的木箱,伸手抓起一把珠寶在手中,滿臉狂喜,他指着這些木箱,“列位都有大功,按照吾東吳軍軍規,爾等可從中任取千錢,到時將這些珠寶送上去之後,爾等還會加爵賞田。”

“多謝將軍。”衆人眼中雖有些貪慾,但此刻也都各自按捺住,畢竟他們能隨軍北上,大多都是家中已有妻兒,渡海遠征軍中,家中獨子者亦被剔除軍中,他們即便能攜着這些財寶而回,卻也要顧及家中妻兒,如今在吳中,只有家宅田畝最爲值錢。

更何況還能獲得軍功,他們又豈會因小失大。

“報……稟報將軍,城內亂兵在糧倉點火。”

丁奉面色大變,“快,以一曲之兵鎮守府庫,其餘兵馬除把守各城門外,火速隨吾前去救火。”

“喏。”

一個時辰之後,丁奉看着被燒得焦糊的數十頂大帳,滿臉漆黑。

“曹真賊子,當真可恨。”

“將軍,吾軍只搶下來數千石糧草,吾軍中輕車簡行,攜帶糧草也不多,只怕很難撐過半月。”

丁奉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汝可將城內那五六千袁軍俘虜計算在內?”

“回稟將軍,未曾,他們爲曹軍擊潰,主動棄械歸降,士氣已喪,怕是不堪大用,若是留在城中,一則枉費兵力看守,二則每日消耗吾軍等同糧草,實爲不智。”

“糊塗。”丁奉指着城內,“這土垠城,曹丕攻佔不久,如今曹真被吾趕走,汝可信,他絕對就在城外待援。”

副將面色微變,“將軍,他曹真竟是如此狂妄乎?”

“吾方纔看了馬廄,此前至少有數百匹戰馬在馬廄中,他麾下當有數百騎之多,吾等全是步卒,追不上。若是出城,此刻東北而來之於禁,城外曹真會聯手將吾軍拖住。”

說着,丁奉嘆了口氣,“吾欲堅守此城,吸引于禁、曹真兵馬,待陸都督圍殲曹彰之後,率軍北上,吾軍可一舉收復右北平郡。”

“可是將軍,鄴城曹操若是得知此事,必會調遣大軍入幽州,到時吾軍只怕亦會陷入苦戰。”

“陸都督命吾軍數百艘戰船佯攻幽州沿海,他曹孟德不敢輕舉妄動,吾等固守此城,只要能將那數千袁軍俘虜調動守城,吾軍便可固守此城半月,到時,整個幽州局勢必會有所變化。”

“駕”

“駕”

當丁奉率軍回返府內,已是黃昏時分,內院的一衆袁氏妻眷仍舊待在院子裡,絲毫不敢動彈。

“將軍打算將這些袁氏家眷如何?聽聞袁熙、袁尚已逃亡遼東,那遼東太守公孫度此前示好曹孟德,又將與吾軍交戰,只怕此二人是送羊入虎口啊。”

丁奉冷笑一聲,“袁氏基業,成乃袁譚、文丑、顏良、田豐、沮授之功,可他袁本初聽信讒言,剛愎自用,落得病死家敗的下場,亦是自取滅亡。”

說着,他指着院內的衆女,“但禍不及家小,既然袁氏無存,那便將她們送回府內院子,只是平日的一干用度無須鋪張浪費,吾軍守城,爾等派遣一曲兵馬鎮守府內即可。”

“喏。”

“走,隨吾去俘虜大營。”

“喏。”

院子裡,被趕回後院的一羣鶯鶯燕燕被分開,或許是因爲三女相貌相似,此刻都聚在一處小院內。

“長姊,二姊,吾等剛脫離虎口,如今又入狼窩,吾等該如何是好?”甄宓面上有些惶恐,方纔他見四周軍士如虎狼一般貪婪的目光,當真以爲自己難逃毒手,未曾想那年少的將軍竟然只是輕描淡寫地瞧了她們一眼便離開府內,似乎晚上亦不欲在此下榻。

甄姜捉住了她的小手,“阿妹生得如花似玉,如今那吳將既然不欲接納吾等,那吾等便稍安勿躁,靜待有人前來處置吾等便是,這戰火連天,吾等不過羸弱婦人,又能何去何從。”

甄脫一手託着下巴,“聽聞那吳王劉奇,如曹丞相一般喜好人妻,汝吾……”

說到這裡,三女對視一眼,面色都有些嬌紅,卻聽甄宓低喃道:“可那吳王劉奇尚在揚州建業,吾等於此處,不過藉着袁氏遺孀的名頭能得吳將以禮相待,不過即便如此,比起在那曹丕手上,亦是勝過一籌。”

甄姜面色略微複雜,“那曹丕亦當真不憐惜吾等,且將吾等當做衣帛一般,如此貧賤。”

甄脫微微頷首,“如今這吳將斷了吾等平日供給,怕是這城內又要與曹軍開戰矣。”

甄宓眼中有些意外,“未曾想他竟敢與曹丕交戰。”

——

卻說丁奉帶兵一路行至俘虜大營,他快步行至高臺之上,一眼便看到了蹲坐在營內數千道人影。

“起來。”

“站起來。”

一時間,四周看守的兩千名吳軍紛紛舉起手中兵刃,命他們站起身來。

這些人歪歪斜斜地站着,目光慵懶地匯聚到臺上,也不列隊,只是這麼稀稀疏疏地站着。

丁奉一手按着腰間寶劍,面視臺下一衆軍士,“吾乃吳王帳下親軍校尉丁奉,此來是爲規勸爾等加入吾軍。”

“將軍,是曹軍要殺回來了吧,弟兄們可不願送死,還請將軍莫要強求。”

“不錯,吾刺史與汝吳軍亦是聯盟,還請將軍高擡貴手,放吾等一條生路罷。”

一時間,營內傳來一陣喧譁聲。

丁奉冷笑一聲,“爾等不過被曹丕擊敗一陣,便自甘墮落乎?”

“將軍何出此言,吾軍爲曹操所敗,是因兵力不足,將軍們紛紛倒戈易幟,吾等未曾隨曹軍一同攻打刺史府,亦是忠義,將軍此言,豈不是陷吾等不忠不義。”

丁奉冷冷地瞪着出言這人,“汝自詡爲忠義,那何不追隨大將軍袁尚、刺史袁熙殺出城去?”

“曹軍戰騎上萬,吾等兩條腿如何跑得過四條腿,出城亦不過是去送死爾。”

“好一個送死,那吾今日欲徵召爾等守城,不出城與騎兵作戰,爾等可敢戰乎?”

那站在人羣之中的壯漢淡淡地看了一眼丁奉,“土垠城中士族豪富不少,但此前都已倒戈曹丕,將軍欲讓吾等歸降,可城內兵馬、糧草也不多,如何敵得過曹軍?”

丁奉冷笑一聲,“吾東吳有意攻取遼東之地,吾軍此來尚有十萬,今於秦皇島附近平原已經困住曹操三子曹彰,爾等與吾於此處堅守,是爲守住這右北平最後一城,乃是本將軍有意賜予爾等功勞,爾等不授,乃是自絕榮華富貴於前。”

言罷,他看了一眼擡着箱子走到臺上的軍士,“將箱子打開。”

“哐哐哐”一聲聲響起之後,場中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響。

金光燦燦,珠寶、金錢數十箱,剎那間便將場中衆人給鎮住。

“此乃刺史府府庫所藏,本爲爾等之物,倘若汝等願追隨本將軍,迎戰曹賊,便可來此臺前,取百錢而去。此去若陣亡者,按吾東吳軍制撫卹,家中賜錢賞田,若能在沙場上建功者,可封爵授田,家中子嗣更可入縣學、郡學唸書。”

“爾等若是願意,汝等今後便是吾丁奉帳下之卒。”

說着,他咧嘴笑着看了一眼營中有些意動的數千軍士,“吾父丁正,乃尋陽營甘寧將軍副將,吾師乃東吳大都督太史慈,吾亦得吳王親自指點過韜略,爾等可願從吾?”

丁奉話音剛落,便退後兩步,看向身側等候的書名文士,“爾等準備筆墨,準備記錄在場衆人籍貫、姓名,若是戰死,本將軍誓必一一將撫卹送回其家中。”

說完,他便一臉炙熱地看向營內,心中默唸:“來吧,都來吧,吾有靠山,日後飛黃騰達不在話下,爾等追隨於吾,只會建功立業,拜將封田。”

“吾乃袁公帳下騎都尉馬延,不知將軍可能授吾何職?”

見爲首那名壯漢出列,丁奉雙眼釋放出炙熱的光來,他大步走到臺前,“爲吾組建幽州營副將如何?”

馬延渾身一顫,滿臉驚訝,“這少年將軍年方十來歲,爲何便可自行組建一營,他手中的權柄未免也太大了吧。”

實則他不知曉,此刻丁奉心中也略有忐忑,他不過是效仿荊州都督呂蒙之舉,自己給自己升官,倘若馬延不主動跳出來,他又豈敢直接給他掛一個名頭。

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十四章 奪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
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十四章 奪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周瑜敗李嚴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