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

“二位先生覺得,此計解決內患,一舉清除山越之患,可否?”劉奇收斂了眼中的煞氣,露出幾分笑容道。

顧雍微微皺眉,“倘若少將軍是想讓山越附近諸縣的百姓都能相助我軍,怕是須得三五年之功。”

孫邵一手撫須,“不錯,便是派遣斥候進山,探知山越各總部山寨方位,亦是須得二三載。”

“江東四郡,百姓近三百萬,養數萬之兵足以。”

“餘下兵馬,大多充作屯田兵,守城即可,江東暫無戰事,亦無須徵召他們入伍。”

“少將軍英明。”兩人拱手一拜,臉上露出幾分喜色。

“此外,便是對外之事。”

說完,劉奇打量着兩人,“吾江東之地,西南乃是交州,今交州已落入士燮一族手中。”

“長江上游,乃是荊州,江夏黃祖,長沙劉磐,都可直接率軍東進,威脅我江東四郡。”

“北面,九江郡,如今屯守歷陽的,乃是孫策所部,孫策渡江東進,本圖我江東,卻不想,遭逢大敗,原本九江太守乃是其堂兄孫賁,後來他棄官追隨孫策南下,爲子義將軍所斬,目前尚且不知九江郡何人鎮守,不過想來,袁公路必定不會再交給孫氏一族。”

“現汝南太守孫香,乃是孫策堂兄,周瑜從父周尚,亦官任丹陽太守,且以孫策之勇,料想那袁公路倘若想更進一步,必然得仰仗其麾下舊部。且我軍平定江東四郡,士氣正盛,那袁公路麾下武將,大多在應對曹操、呂布之輩,豈有功夫應付我等,吾料不出數日,那孫策便會得到正式任命。”孫邵笑道。

劉奇思忖片刻,“然也。”

“此外,長安天子,在吾父遷宛陵養傷之日起,陳橫將軍便率一隊人馬北上朝貢,算算時日,怕是也到了弘農地界。”

“刺史大人乃是高祖長子齊悼惠王之後,乃是當今天子皇伯,此番平定江東四郡,因功當進位封侯也。”顧雍面露喜色道。

“交州之處,偏安一隅,士燮家族,雖把持交州權柄,與夷人交好,卻不足爲慮,少將軍,他日若我吳中山越平復,大可遣一員上將率軍數萬,直取交州,將其收復。”

“長緒先生所言正合吾意。”劉奇眼中有些驚喜,孫邵的大局觀,竟是和他不謀而合。他也就沒有插嘴,目光示意孫邵繼續說下去。

“上游劉景升,乃是魯恭王之後,和刺史大人亦是同出高祖一脈,乃是漢室宗親,大可修書一封,與其好生聯絡感情即可。”

言下之意便是,親情牌,走大義施壓的路子。

劉奇微微點頭,只要蔣欽和周泰的水師能在鄱陽湖成軍,自己再讓工坊打造新型戰船,日後在江面上不遜色於黃祖麾下水師,便可不懼上游威脅。

至於陸路,他倒不擔心,如今顧雍將任會稽太守,此人也是德才兼備,只要能施政爲民,得豫章民心,配合蔣、週二將,守土有餘。

“至於北面袁術,主公既已遣徐文向、潘文珪二位將軍鎮守橫江、當利渡口,自然無慮。”

“外結劉表,隔江觀袁術、呂布、劉備三人之爭,內平山越,以圖交州。”劉奇站起身來,踱步幾周,“如此甚好。”

“此外,吾欲廣招賢良,無論寒門貴胄,只要有才德之輩願入吾江東之地,吾皆可重用之。”

顧雍從袖子裡掏出一張帛紙,臉上帶笑,“此計倒是與臣下不謀而合,倘若少將軍不談此策,雍亦會獻上此策。”

“哦。”劉奇笑着上前親手接過,仔細一看,面色大喜,“如此,就按先生所撰張榜,廣告天下。”

“此外,吾欲設典農從事,興建工匠坊,打造戰船,吾江東之地,多江河,小舟甚衆,但涉水不深,遇大浪易沉,若要興水師於江河之上,須得興建大型戰船,且荊州尚有水師之利,江北亦有袁術隔江虎視眈眈,倘若我江東水師若能興盛,大可無懼荊州水師,亦可阻擾袁術渡江南下。”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抱拳一拜,“少將軍英明。”

“此外,揚州治所壽春,尚在袁公路之手,曲阿偏遠,且縣城不足爲據,吾欲將揚州治所遷往秣陵,於原秦時金陵邑舊址石頭山築城,爲石頭城,爲駐軍、屯糧所用。”

“金陵邑。”孫邵和顧雍對視一眼,以他們的學識淵博,自然知曉金陵邑的典故。

當年秦始皇東巡至秣陵,得風水術士之言,此地有天子之氣,始皇震怒,下令鑿山以泄之。

如今劉奇欲要築城聚龍脈之氣,這等宏圖志向,他二人豈能不知。

“少將軍,不知築城尚需多少民夫?”

“無他,屯田閒暇時,抽調各地屯田兵卒配合農夫即可。”

“便是耗費一兩年之功,倒也無妨。”現在,劉奇不缺時間,他需要打造一個穩定的大後方,需要經營出一個富裕的江東。

“此外,我江東盛產米糧,可向北地收購麥米。”

這最後一條,卻讓兩人微微皺眉。

“少將軍現大漢十三州,百姓皆以稷、黍、麥、稻爲食,然麥米生澀難以入口,便是如今亦可碾碎,以牲畜油烙餅,卻也難以……”

劉奇笑了笑,在兩人疑惑不解的表情下,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快至晌午,二位先生便與吾一同用膳吧。”

說罷,他朝着堂外一揮手,“來人,傳膳。”

“喏。”

很快,便有人端着三個托盤來到堂內,分別安放到三人案前。

兩人仔細一看,一碟牛肉,一碗稀粥,一碟鹹菜,一碟炒豆,皆是平日所見,亦是他二人家中所食,但最後這熱氣騰騰,圓鼓鼓的,又是何物?

“二位且看。”劉奇隨手抓起一個白麪饅頭就朝嘴裡塞了一口,香甜可口,軟中帶餡,美味無比。

兩人將信將疑地各自嚐了一口,隨後,兩人同時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少將軍,敢問此物,喚作何名,吾年已三九,卻從未見過此物。”顧雍一臉震驚,這等口感,簡直比他以前吃過的大餅不知勝過多少倍,這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珍寶。

眼看着孫邵亦是將目光投來,劉奇微微一笑,“此物乃是吾日前觀蜀中祭祀蠻族所用敵對族人中,被其劫掠族人首級祭祀江神典故,以此饅頭,換其蠻頭。”

“原來此物,便是饅頭。”顧雍面色一驚,三兩口便是將手中饅頭吞下,再抓去第二個之時,他剛咬了一口,面色一變,“少將軍,這第二個饅頭,爲何無餡?”

“百姓家中疾苦,莫說一日三餐有肉食,便是一年四季能得溫飽,亦是深感慶幸,吾欲推廣此物用於軍中、百姓家中,以蒸煮之法,五成蒸煮麥米分量,便可抵全功。”

孫邵猛地站起身來,“倘若此物當真有此功效,當即可在江東施行,北地麥米極多,卻不爲民間所喜,大可爲我江東所用。”

“善。”劉奇微微一笑,從牛耕水車、治理山越到對外結交、廣納賢良,最後興建工匠坊,設典農從事,施行這饅頭之策,他這江東六項,算是通過了自己帳下這兩位重要文臣的意見。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十一章 鬥將第三十章 破賊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十一章 鬥將第三十章 破賊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三百九十一章 見曹卸甲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