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

相距數十里,竹邑,這是銍縣的側翼,夏侯淵本爲左路先鋒,爲躲避江東哨騎,卻主動渡河躲到了兩河之間的竹邑。

他看了一眼空無一人的竹邑縣城,目光落向大澤鄉方向,那裡,狼煙已經燃燒了許久,方纔探馬回報,駐守在銍縣的朱治已經率所有駐軍南下。

他的目標是誰,不言而喻,必是那率領虎豹騎的曹純。

“上馬。”夏侯淵指揮着身後六千精騎翻身上馬,披着甲冑的軍士們臉上有些疲憊和緊張,不久前的一戰,他被太史慈打了個措手不及,被生生斬首三千級,這樣的恥辱,便是曹操未曾有過多喝罵責備,夏侯淵也只覺得臉上一陣火辣辣地羞辱。

他要血洗這次的恥辱,整個淮北,銍縣以北已經再無江東軍的兵馬,如今袁譚大軍壓境,東海一線,臧霸、張遼根本不敢妄動。而彭城國、下邳國的高順更是忌憚着南下的張郃、高覽所部精騎。

朱治,乃是淮河水師的統軍大將,若是斬了此人,他也可以將功折罪。

“駕”

“駕”

戰馬渡河,當前頭的一千餘騎登岸,夏侯淵派出一波哨騎,便命軍士朝着銍縣而去。

六千精騎,激盪起漫天塵煙,卷着狂沙而來,直襲向正在鏖戰的谷口。

隔着幾裡之外的一處斜坡之上,一匹白馬上坐着一名銀甲將軍。

“將軍,夏侯淵已至。”

“探馬尚未回返,等。”太史慈已抵達此處一個多時辰,他不知北地曹操主力兵馬所在,也不知右翼先鋒夏侯惇所部精銳的具體位置,只是派出不少哨騎探察,此刻尚未得到彙報,他不敢出動大軍。

他身後如今有着五千精騎,其中三千乃是追隨他千錘百煉的老卒,如今身上都披着一層玄色的重甲,座下的戰馬也都被甲冑給包裹着,尋常箭矢和刀槍根本傷不了他們分毫。

“將軍,夏侯淵已經率隊殺進殺進吾軍後陣,朱將軍所部已經抵擋不住了。”

太史慈凝視着前方的情形,“不能等了,全軍聽令,兩千輕騎壓陣,三千驍騎營,隨本將軍斬將奪旗。”

“斬將奪旗。”身後,雷鳴般的吶喊聲一併響起,數千馬蹄呼嘯着衝下山坡,朝着幾裡外的山谷殺去。

遠處,朱治已經擺脫了曹休和曹真,卻見夏侯淵殺來,後軍的朴刀營軍陣頓時陣腳大亂,夏侯淵勇猛無敵,手中長刀連劈,一掃一大片,不多時便殺至近前。

“哧”,不過十餘合,朱治肩上便捱了一刀,他和曹真曹休二將鏖戰一百餘合不分勝負,如今全盛而來的夏侯淵,他又豈是敵手。

“將軍快走。”一名親衛將落馬的他護佑着,朴刀手紛紛死命上前抵擋。

也就在此時,遠處地動山搖的聲響傳來,夏侯淵在陸續砍翻十餘名朴刀手後面色一變,猛地回頭看去,立即勒馬揮刀朝回沖殺。

“快,於谷口前列陣,準備迎敵。”從身後突然殺出的敵騎,夏侯淵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是太史慈的驍騎營。

只是這一次不同,當太史慈率隊衝進谷口,兩隻鐵騎衝撞到一處,夏侯淵直接瞪得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如同收割稻草一般的長刀,這些軍士手中竟然都從騎槍改成了長刀,而且還是鋒利無比的朴刀,而且,他們身上的甲冑,爲何己方軍士的刀槍斧鉞紛紛落到他們身上也不見有一騎落馬?

“重騎,上一次分明還……”夏侯淵心中一陣驚懼,若是上一次遭遇戰太史慈麾下有這三千重騎,他所部萬騎只怕早已全軍覆沒。

一萬對三千,那一戰,他敗得很慘,幾乎是爲將者的恥辱,如今卻是五千對六千,而且還有三千重騎。

戰場形勢幾乎是一面倒,狹窄的谷口,足以容納四名重騎兵並排衝殺,幾乎退無可退的谷內地形,在重騎兵踏着血泥而來之際,夏侯淵所部騎兵便節節敗退。

“給吾頂住,頂住。”夏侯淵手持長刀,連續將三名騎兵劈下戰馬,隨後,一刀重重地劈在了他的肩上。

“啊……”夏侯淵爆喝一聲,右手單臂揮刀,竟是直接劈下了這名軍士的頭顱。

接踵而至的是數杆長刀,他沒有空隙可以閃爍,身側的重騎呼嘯着掠過,自己的親衛和麾下騎兵,一觸即潰,他此刻若是轉身回頭看去,他已經深陷鐵甲洪流之中了,他如同一把尖刀被江東重騎團團包圍在內。

若是從北面看來,他便如一塊頑石,紮在江東鐵騎衝殺的洪流之中掙扎。

“哧”,短短半個時辰,夏侯淵沒有聽到身後任何馳援的聲響,他仍然在廝殺,四周十丈方圓已經陸續倒下了六七十具重甲騎兵的屍體,他渾身是血,肩甲碎裂,一道刀痕從他左肩劃拉下來,直到右腹,猙獰的內衫和染紅的傷口,讓他疼得咬牙切齒,這一身甲冑早已破爛不堪,但他仍然要戰。

前方,傳來一陣戰馬長嘶,他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那白馬銀槍,那銀甲之中包裹着的一雙嗜血的眼神。

而夏侯淵看到來將之際,雙眼瞬間裹上一層血紅之色,“太史慈,來戰。”

“夏侯淵,受死。”太史慈鼓足全身氣力,策馬而來之際,雙手持槍朝前送出,他明知道此刻夏侯淵已經是強弩之末,沒有誰比他這位驍騎營三千重甲騎兵的統帥更深知這一批精鍛重甲的堅韌性,一具甲冑放在案上,他這等武將持刃可破,三層甲冑,他需爆發最強氣力,五層甲冑,即便是他也無可奈何,當然,也沒有人能夠穿戴上這一二百斤的五層甲冑。

而夏侯淵,卻是和數百精騎交手,生生斬了六七十騎,在太史慈接近的同時,又有十餘騎倒在了他的面前。

“鏘”一道銀色的閃電,從谷外而至,一槍崩開夏侯淵手中的長刀刀面,一槍伴隨着尖嘯扎進血肉裡,一槍穿透他的喉嚨,一槍讓夏侯淵永遠閉上了嘴。

“噗……”大口鮮血從夏侯淵嘴裡噴出來,他一臉不甘地瞪着太史慈,他沒想到,戎馬一生,今日竟然會死於此處。

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
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一百八十章 吾呂布仍是天下第一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四百九十九章 請主公赴死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