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

陸議看着只年長自己一歲的張敦,下巴已有蓄鬚,一摸自己下巴,卻是空空如也。

“叔方以爲,這第三場,考吾等何物?”

張敦料到陸議會有此問,當即答道:“自是爲官佈政之道。”說到這裡,他略微得意地看了一眼陸議,“伯言,汝最近喜讀兵書,可是因爲志以徐司馬、龐太守那等白衣儒帥?”

陸議淡然頷首,“自是如此。”

“吾等吳中六人之中,唯有汝在兵法一道上,有所鑽研,吾等幾人,此番大考之後,怕是都要分至各地爲官,如今揚州六郡,不缺官員,汝吾勢必會被分往荊南、交州等地。”卜靜陸議右側,他目光悠長,走上幾十步臺階,面上已有幾分紅潤。

“若入一甲,大可留任將軍府。”陸議率先走上平臺,看着已經攀登到半山腰以上的考官們,面色思索,不知在考慮什麼。

“三甲有汝與孝則,已定下兩席之位,吾等怕是無望與毛機等人相爭。”吾粲亦是笑道。

“莫要長他人志氣落自己威風,汝等只要莫心生懈怠,二甲十人,必有爾等一席之地。”

“二甲,便只能派往各縣任職……”

陸議笑着看了一眼同窗幾人,“也不一定,吾聞今日這一場過後,會放榜,吾等躋身貢士後,還得入吳侯府中,拜見吳侯,接受吳侯的親自考問,到時,纔會公佈春闈榜單三甲名額,汝等策論不在吾之下,那時,必有良機。”

吾粲微微一愣,“伯言之意,吾等此時之勝負,算不得什麼?”

陸議輕輕搖頭,“豈是如此,這會考乃是吳中諸多才學之士監考,若是吳侯顧及他們的顏面,汝等此番若不入前十之列,怕是也難入二甲。”

幾人對視一眼,他們都是早慧之人,豈能不知其言下之意。

要想在吳侯面前露臉,至少,他們也得先過了主考這一關,如果進不了前十名,即便是被取中,這剩下的這些士子和外邊的人,必定會非議。

半個時辰,他們慢悠悠地走到了方山書院廣場前停步。

腳踩着平坦的石板,一行一百四十人,俱是這一科江東之下各州郡的雋才。

年長者,如毛玠、吾粲,生於熹平七年,年幼者,也就是孫逸、王基、顧邵等人,生於中平元年,相差六歲爾。

“驗明正身。”仍舊是走流程,排成兩列的士子們,分別從大門的兩側入內,此刻,早有軍士等候在門邊,入內之時,須得進入一座小屋,脫掉外衫,全身上下都得被摸個通透。

一開始這些傢伙還有些扭扭捏捏,當有一人反抗之時,險些被逐出考場,取消資格,方纔作罷。

爲了日後的功名富貴,忍一時又能如何?

方山書院的考場,每一間都是單獨隔開,只有一案寬的房間。

圍繞着偌大的庭院,四面都有這樣的考試間。

士子們一擡頭便可四目相對,但他們卻不敢擡頭,因爲一旦開考,庭院內便會有幾排軍士並肩站在一起,擋住他們的視線。

還有監考的考官,時時刻刻地都在四處走動。

交頭接耳一旦被發現,會被立即取消考試資格,並且將原本的孝廉身份也給廢除。

開考之前,衆多士子已經是按着入場時領到的木牌,一次落座,他們面前只有一張略厚的白紙,這一張可以算作是稿紙,不少見獵心奇的士子,第一次開考之時,還在稿紙上作畫,當然,到最後,也沒有被訓斥。

此刻,位於方山書院的後院之內,喬玄安然坐在高堂之上,看着大隊文吏忙碌地在翻查試卷。

“喬老,此次試題所考爲何?”安坐於左右的,自然是謙讓後落座下席的司馬徽和龐德公、黃承彥三人。

看了一眼對面有些猴急難耐的黃承彥,龐德公微微一笑,“吾聽聞前日印刷坊加急趕印了一批試卷,便是吾方山書院開春的歲考的試卷也給耽誤了,可是因爲此次春闈大考?”

聞言,喬玄臉上略微有些驚訝,“未曾想龐山長竟是知曉此事。”

龐德公擺了擺手,“誤打誤撞爾,喬公,吾等亦不參與監考之事,亦不會外傳考卷內容,不知可否告知吾等,究竟是何考題,竟讓印刷坊連夜重新印刷試卷,春闈大考在即,試卷應當在半月之前便已印好,此次卻是有些倉促了。”

喬玄面露苦澀,“此事,卻是吳侯諭令。”

龐德公眼中好奇之色更盛,“莫非是因交州之事?”

“不錯。”喬玄微微頷首,“三月初時,吾軍已接管南海郡多日,南海郡太守毛孝先,下訪諸縣之際,遇到一些瑣事,原本縣吏便可處置,卻因山中蠻夷之輩,蠻橫無理,時常劫掠各縣,導致南海諸縣民風亦甚是彪悍,稍有差池,處理不當,便會引起暴亂。”

喬玄眯着眼,“吳侯命人整理了數條,以四百里加急呈至將軍府,便已此事臨時改做此次大考試卷。”

司馬徽一手撫須,“以南海諸縣瑣事爲題,雖是親近民意,但那些參考士子,大多都是飽讀聖賢之書之人,並未下到地方實幹,怕是……”

龐德公眯眼一笑,“正因這些士子太過聰慧,日後他們必定要分配往江東各縣爲吏,不若便以此事,考究一下他們的應變之能。”

黃承彥微微頷首,“吳侯此舉,大善。”

言罷,他有擡頭看了一眼喬玄,擡手一輯,“敢問喬公,那此前的試卷考試內容爲何?”

喬玄伸出三根手指,“無他,仍是如往常一般,經義、算學、策論,只是比此前兩場更難而已。”

“喬公,評卷之時,吾等可否參與?”一直以來,抽身世外的司馬徽突然出聲道。

喬玄環視一眼眼神有些意動的三人,當即大笑,“此前吳侯選擇主考之時,汝三人還在推脫,未曾想,此刻竟也來了興致。”

“如此,那爾等便隨吾一同閱卷罷。”

三人當即紛紛擡手一輯,連忙謝過。

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三十章 破賊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爆場面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十四章 奪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
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三十章 破賊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十二章 軍侯朱桓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爆場面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十四章 奪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