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

“主公,已經四月矣。”壽春,當劉奇抵達此處之後,每日都留宿刺史府後院,那裡有着一對袁氏雙姝,卻是昔日大仲皇帝袁術之女。

兩女有着公主的尊榮,卻未曾享受幾日公主應有的富貴。

劉奇看着行至近前的戴良,看了一眼堂外的擺在庭院中的景色,“可是淮北有戰報傳來?”

“吾軍於大澤鄉大敗虎豹騎,曹純、曹真、曹休率二百餘騎丟盔棄甲,渡河而逃,後太史慈將軍於亂軍之中親手斬殺曹軍上將夏侯淵,吾軍俘虜近兩千悍卒,如今已被子義將軍編入驍騎營。”

“即刻調子義入徐。”

“主公,徐州方纔也有戰報傳來,卻是臧霸將軍已打退袁譚軍二十餘日,此外,蔣欽將軍水師已進入徐州境內,還有十日便可抵達鬱洲山島。”

“算算腳程,此刻太史慈北上剛好。汝再三推阻,可是還有何事?”

“回稟主公,那日曹純等將戰敗回營之後,曹操卻是當着衆將的面允諾誓必要爲夏侯淵報仇雪恨,如今劉備率軍已奪吾軍汝陰大營,若是其兩路從西面、北面同時殺來,吾軍該如何抵擋?”

“呂蒙已出兵宛城,關雲長武藝登峰造極,守得住一兩月,他麾下的兒郎卻都是血肉之軀,扛不住吾那一千架投石車狂轟濫炸,他劉備半月之內不回師,呂蒙可擒殺關羽。”

戴良眼中浮現幾分佩服之色,“主公,既然劉備已退,吾軍何不趁勢北進,奪回沛國、陳國之地,再三面合圍,攻下汝南。”

劉奇微微搖頭,“叔鸞,汝亦是飽讀之輩,汝可知曉青州對吾軍之重?”

戴良略微皺眉,思忖頃刻,徐徐開口:“主公,吾軍之長,在於兵甲之利,而甲冑之長,在於各州工匠坊出產之連弩、複合甲,兵之長於水師,如今得漢中之地,明年若能攻下三輔之地,或可經營一二載,能養一支天下精騎。至於水師……”

他眼前一亮,“莫非主公攻掠青州便是爲養水師?”

“青州之重,在於社稷,汝日後便知曉,河北可有密報傳來?”

“主公,那袁紹已命文丑率精騎一萬,渡河南下,馳援青州。”

劉奇一手摸着下巴,“袁紹坐擁幽並二州,連通北地夷族,倒是不缺戰馬,只可惜,青州局勢已糜爛,他命文丑率軍南下,只是送死爾。”

“主公,袁本初於十日前召集幽州刺史袁熙、幷州刺史高幹,青州刺史袁譚,代冀州刺史袁尚,只是,僅有袁熙、袁尚、到場,其餘兩人都已戰事緊急未曾回返。”

劉奇一手摸着下巴,“高幹吶,那曹操既有妄動,漢中方向未曾出現孫權大將,怕是這高幹也嗅到了風聲。至於袁譚,他是不敢不回鄴城的,除非袁本初當真是病入膏肓。”

“此外,曹操已上表天子,請封袁紹爲鄴王。”

“鄴王?春秋諸侯之中,可有此國?吾大漢宗室歷經四百載,封國者可有以鄴爲國號者?”劉奇啞然失笑。

“袁紹上表請辭,推脫再三,已受之。”戴良忐忑地看了一眼劉奇的表情,有意壓低聲音,“封國亦有四郡之地爾。”

“嘭”,劉奇一巴掌拍在案上,“高祖有命,非劉氏稱王者,天下共誅之,他袁本初病入膏肓,莫非他麾下那些文臣也當真不知此間利害?”

“回稟主公,那田元皓已爲袁紹殺害。”

“沮公與呢?”

“官渡之戰時爲曹操俘虜,不降,亦斬之。”

劉奇閉上雙眼,微微搖頭,“袁本初,自掘墳墓爾。”

也就在劉奇放下斷言之際,冀州鄴城之內,父子三人還未散去,周邊圍着的,也都是袁紹心腹之臣。

“孤兵敗於官渡,坐擁河北四州之地而不能南顧,今承蒙天子恩寵,以鄴國封之,爾等切莫忘記天子恩寵。”

“喏。”袁尚、袁熙皆是泣不成聲。

“今高幹不來,是爲魯肅屯兵上黨之事,鄴城乃吾河北之重,幷州卻是吾鄴城之左翼,而青州便是右翼,汝二人長兄今於琅琊國南攻徐州,江東之兵,勝過曹操、孫權、劉備,可僅徐州之兵,並非河北之敵,孤已命文丑率一萬精騎前去馳援,若譚兒能勝,便讓他節制青、徐二州,將孤大將軍之位傳於他罷。”

“喏。”話音剛落,堂下跪伏的衆人表情各異,但口中卻仍不敢有違。

袁紹於河北近十載,積威日盛,只要還有一口氣尚未落下,這堂內的羣臣皆是遵從他的詔令。

“顏良。”

“末將在。”顏良抱拳一輯,他已是河北四庭柱的最後一人,如今文丑在外,張郃、高覽歸降曹操,袁紹眼神複雜地看了他一眼,“顏良,汝乃河北上將,今後汝便輔佐孤這世子罷。”

顏良回眸看了一眼袁尚,朝他鄭重抱拳一輯下跪拜倒:“末將顏良,願誓死追隨世子。”

“甚好。”袁紹一臉寬慰地笑了笑,目光看向一側的袁熙。

“熙兒。”

“父王。”袁熙雙眼早已哭紅,他本已攜帶妻子甄氏北返,剛走出二十里便被傳回,他哪裡不知,這是袁紹行將就木,需得讓他這位二子陪伴在側。

“汝鎮守幽州,須得小心提防那從玄菟小吏做到執掌一方的公孫度。”袁紹說這話時,已經有氣無力。

“喏。”

“熙兒,孤一衆子嗣當中,以汝心最善,今後若吾軍還有南下之日,汝當相助諸位兄長,替孤報那官渡之仇。”

“孩兒謹遵父王之命。”

“可若另有異變,孤要汝坐鎮幽州,不可輕易發兵南下。”這最後一句話,卻是袁紹臉上突然多出幾分紅潤之後,伸手拉着袁熙袖子,湊到他耳邊壓低聲音說出口的。

“喏。”袁熙的回答已經多了些哭聲。

“此外,衆人都散了吧,尚兒留下。”

“喏。”堂內一衆文武俱是退去,留下袁尚在堂內,就連堂門也是緊閉。

袁紹深深地凝視着眼前的袁尚,“尚兒,汝得孤之恩寵,卻甚是年幼,武不如汝長兄,文不如汝二兄,便是謀略亦不如汝幼弟與表兄,但孤還爲汝留下一班幹臣,汝可好生用之。”

“父王,孩兒知曉。”

“倘若……倘若當真到了那一步,汝,當留他活命之機……”

“喏。”

“去吧,爲汝二兄送行罷。”

“孩兒告退。”目送袁尚離去,袁紹仰面躺在榻上,一言不發,他眯着眼,平心靜氣,他如今念想着,能撐幾日就多撐幾日。

他已命麾下去備戰,待他命隕之際,怕是南邊的那位老夥計,也就會渡河北來罷。

袁紹臉上多出幾分追憶和笑容,憶往昔,洛陽城內殺威棒,他還歷歷在目,倘若他與曹孟德聯手,這天下又當歸誰?

他想了想,搖頭失笑,曹操終究是野心勃勃之輩,聯手,官渡之戰前,曹操未封爲司空之前,他二人不就是暗通款曲嗎?

結果如何,衆所周知。

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兩百三十六章 鳳雛出仕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七章 克下縣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
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兩百三十六章 鳳雛出仕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七章 克下縣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兩百零五章 杜氏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一百八十一章 捨得方天戟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