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

“快要過年了吧。”越往南,並不見得就越爲暖和。

站在幾丈城頭,太史慈一臉疲憊地看着城外的篝火,天快要亮了,敵軍應該會再次攻城了吧。

“子義將軍?”來自曲阿的軍侯,如今已成爲他的左膀右臂,在之前攻克由拳的大戰中,此人率領五百名軍士奮勇先登,守城指揮的那名牙將,也是死在他的槍下。

“曲阿,你的真名該不會就叫曲阿吧。”太史慈接過他手中遞來的熱湯,升騰的白霧下方,是一碗漂浮着菜葉的米粥。

“末將幼時家境貧寒,祖輩也從未出過文人,所以,末將的小名,就叫曲阿。”

“曲阿可是如今揚州的治所。”太史慈眼中滿是打趣的笑意,在他看來,眼前的這員部將,武藝不弱,也略有膽識謀略,自己只需向少將軍舉薦一二,必能得其重用。

到那時,區區一個小名,只是讓人徒增恥笑。

“揚州治所,莫不是九江郡的壽春嗎?”曲阿雖然沒有念過書,但揚州地頭上的事情,他還是知曉幾分的。

“今大漢天子親封的揚州刺史劉繇大人便在曲阿,曲阿,便是揚州治所。”太史慈語氣一沉,用堅定地語氣說道。

“喏。”曲阿恭敬地抱歉一禮,他不是蠢人,自然能夠領會太史慈話中的深意。

“你父輩姓什麼?”

“吳。”

“江東等地,吳姓倒是少見。”太史慈笑着盯着曲阿,“倒是嶺南那邊,有吳姓一脈。”

“將軍博聞,末將不如也,只是,家中父輩從未提及過此事,怕是,某也難尋究竟。”

“家中還有人嗎?”

“沒了,前些年我在外學藝,水賊作亂,家中三口人,全都死了。”

“提及你的傷心事了……”太史慈眼中多了幾分歉意。

“無妨,後來,我殺入賊巢,已是將那數十名水賊斬盡殺絕,也算是告慰了九泉之下的父母兄弟。”

太史慈寬慰地看了他一眼,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仰頭,將嘴裡的粥一口喝乾。

“痛快。”他將碗遞給一旁的親兵。

“今後你便叫吳憲吧。”

“吳憲?”曲阿微微一愣,百思不得其解。

“是這個憲。”太史慈伸出一根手指,在他掌心寫下筆畫。

曲阿擡頭,隨後便聽着耳邊太史慈的解釋。

“周書有云,博文多能曰憲。”

“《說文解字》中有言,憲,敏也。”

“曲阿,你昨夜攻城之勇武,日後便在吾揚州軍中,亦是悍將,但你要知曉,陷陣衝鋒,乃猛將,而攻城拔寨,是爲上將。”

曲阿若有所思,恭敬地抱拳一禮,“多謝將軍賜名。”

“你的字,便繼續喚作曲阿吧,這樣比較順口。”

曲阿咧嘴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是極,某正有此意。”

“天亮了,昨夜我見火把和敵軍攻勢,圍城的賊寇兵馬不下三萬,但是,由拳不比毗陵、無錫這等小城,這裡位居吳郡腹地,城池四周被河流環繞,三萬敵衆想要圍城,還遠遠不足。”

“他們必定會挑選一處城門作爲主攻,另外挑選一處作爲佯攻,曲阿,你且去鎮守北門,南門便交由本將軍親自鎮守。”

曲阿面色微變,“將軍,還是由某鎮守南門吧,昨夜敵軍連續發動了數十次攻城,都是將軍您親自鎮守此處……”

太史慈微微搖頭,“大戰關頭,你我皆是軍中宿將,應當知曉其中利害。”

“如今城中兵馬不足,東門和西門,都在敵軍攻打範疇之內,所以,留給你北門鎮守的兵馬不多,只有一部。”

“並且,北門還有重任在身,算算時辰,少將軍所率增援兵馬,估計夜裡就會趕到,若是城外那嚴白虎察覺,必定會率軍阻截,到時,便需要你出城接應少將軍。”

“末將明白。”

“下去準備吧。”

“喏。”

目送曲阿離開,太史慈收回了目光,他在城牆之上站了很久,直到天色矇矇亮,以他的視力,纔看清城外三里河對岸,那一座雄壯的大營。

“靠江紮營,並且,將三萬兵馬全部集中在一座大營,嚴白虎這人,倒是有些意思。”太史慈一手託着下巴,身旁,突然傳來了腳步聲。

“子義將軍,可在思考破敵之策?”

“讓子山先生見笑了,此番敵衆我寡,某苦思一夜,倒是毫無辦法。”

“子義將軍悍勇,何不率麾下兒郎出城一戰,只須殺往賊寇中軍,直取那嚴白虎項上首級即可大獲全勝。”

太史慈微微搖頭,“倘若這般簡單,那某早已不顧一切。”

他從懷裡摸索一陣,掏出一個錦囊,“某攻下婁縣之後,得少將軍傳令,抵達由拳之後,不可擅自出城應戰。”

“這是爲何?”步鷙接過錦囊仔細一看,“的確是子興的筆跡。”

“此番南下,少將軍和某兵分兩路,一路攻城拔寨,盡皆輕鬆取勝,少將軍大概是不想讓嚴白虎敗逃之後,繼續南下,塗炭生靈罷。”

太史慈嘆了口氣,想要攻破嚴白虎這虛張聲勢,聚集起來的三萬賊衆,可謂輕而易舉,他麾下兵馬大多都是受俘的縣兵精壯,整編而成,但有他和曲阿二人,便可化作兩把尖刀,一左一右,同時穿透敵軍軍陣,三萬賊衆,可堪一戰的,在太史慈看來,也不過只有數千而已。

畢竟,昨夜登上城牆的賊衆屍身之中,也有大多老弱。

可是,一旦取勝,他麾下這五千兵馬,還能剩下多少?

五千擊破三萬,對太史慈而言不難做到,但想要一口吃下倉皇逃竄的三萬賊寇,卻是極難。

而且,他們都是野性散漫慣了的賊寇,若是放任他們逃竄,必定會爲禍鄉里。

步鷙仔細揣度一小會兒,便明白了信中深意,他深深嘆了口氣,“我與子興結交不長,竟未看出,他竟有如此大志。”

他眼神很複雜,他想到了這一次自己出仕的開始,也想到了些許未來,如今,這一封信,卻帶給了他更多的曙光。

他自然是盼着劉奇麾下兵馬更爲強大,亂世之中,大丈夫立身之處,便是軍中。

如今只要大破嚴白虎這一部兵馬,一鼓作氣,舉兵南下,可盡收吳郡諸縣,吳郡一統,則劉奇大事可成矣。

他目光復雜地看了一眼太史慈,心中已經有了決斷,“子義將軍,子興何時會至。”

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
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堵嘴,打暈,帶回去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章 孔明:爲你挖座墳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七十一章 各方來使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兩百八十二章 劉曄說玄德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兩百四十四章 水戰先鋒!甘寧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一百零四章 呂氏胭脂馬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純甘爲誘餌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