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

在斥候懷揣着告示文身下山之際,呂蒙已經命費虎率五百山越人先行,前往附近的一座數千人大寨。

去往黃昏,呂蒙纔在費氏部落族人的引路下,來到寨門之外等候。

夜裡,寨內一片歡騰,鎮守寨門的山越人,卻被裡面的“自己人”給放倒了,數千兵將一擁而入,短短半個時辰,寨內的嘶殺聲就結束了。

“將俘虜的精壯全部集中到堂前來,所有老弱婦孺也集中到一處,清點寨中糧草器械,天明之後,即刻派人下山向主公報捷,此外,何軍侯,你且率本部兵馬,將這些俘虜分批給押下山去。”呂蒙很快便是做好佈置。

“爲何要將精壯一同押送下山?”站在不遠處的費虎聞聲走來,滿臉不解。

“費將軍可能勸服他們歸降否?”

“自然,山寨已滅,他們的妻兒老小也在吾等手中,焉敢反叛?”費虎下意識回答道。

“如此,那便挑選出成年精壯,編入將軍所部兵馬。”

“多謝將軍。”費虎當即大喜,今夜偷襲,雖然裡應外合,但他部落的兒郎,也有百餘人傷亡。

補充之後,他所部兵馬竟有兩千八百餘衆,不減反增。

第二次晌午,另一座萬人大寨被攻陷。

費虎滿臉疲憊地走到呂蒙的身側,他手裡拎着一顆頭顱,隨手將其扔到呂蒙腳下,頭顱在地上滾動幾周,露出一張不甘而又蒼白的臉。

“此乃周氏部落頭領周海首級爾。”

“將軍辛苦。”

此戰繼續收編俘虜,兩軍合兵一處,已達五千餘衆,之前大戰,由於是趁着天色矇矇亮強行攻寨,死傷不少,受傷的俘虜,也跟着被送下山去。

連續五日,呂蒙率軍一連拔了七個寨子。

當他率軍趕往第八個山寨之際,卻發現,這一座山寨已經是人去樓空,就連一些帶不走的作物,也都燒焦了。

寨子廢墟,到處都冒着黑煙。

“吾等行蹤已是暴露,立即點狼煙,隨後撤出此地。”呂蒙全然不顧此刻身後足有上萬山越之兵,他心知,這些人不過是俘虜,若非費虎與彭式尚在,他斷然不可能執掌如此之多的山越精壯。

這幾日以來,陸續押送下山的俘虜,已是多達四萬之衆,他呂蒙憑藉此功,足以在此番征伐山越的大戰中,佔據首功。

若是繼續攻伐,仰仗着兵多將廣,他興許還能連破數寨,但費虎與彭式卻憂心忡忡,這丹陽最大的寨子,無疑是之前祖郎所在的祖氏部落,人口數萬,精壯數千,便是此前大敗,如今族中也能傾其所有,聚集三四千可戰之士,再加上已經得到風聲,撤往祖氏部落的這些山越族人,此刻,怕是那祖氏部落所在的山林,已有數萬之兵。

不可力敵,尤其是在山林之中。

在呂蒙下令撤軍之後,狼煙點起,滾滾煙塵直衝雲霄,特製的各種糞便混雜的狼煙,味兒大,且煙濃密,白日裡,亦能從極遠的地方看到此處的煙塵。

同一時間,幾封捷報先後呈到了劉奇的案前。

“主公以爲,當如何處置這批山越之民?”周昕拱手詢問道。

“按原定謀劃,遷往豫章、丹陽等縣。”劉奇頭也不擡地答道。

“那呂蒙將軍奏報的山越頭領費虎、麾下都伯彭式等人,又該如何封賞?”

“呂蒙功勳卓著,連破七寨,俘虜數萬山越之兵,擢其爲平山越中郎將,費虎加虎威將軍,彭式擢立義將軍,萬名山越之兵,新編一營爲揚州兵,呂蒙爲統帥,費虎爲副帥。”

周昕面色微變,“主公,以山越降兵代吾漢人州兵營號,怕是……”

“無妨,他曹孟德肯以青州黃巾降卒爲青州兵,莫非,吾劉子興,便不能以山越之兵爲揚州兵否?”劉奇當即大笑。

周昕當即讚道:“主公深謀遠慮,昕不如也。”

劉奇臉上露出幾分笑容,沒有人不喜歡別人誇讚自己,這大約也是古來君王喜歡諂媚之臣的緣故吧。

少歇,他看了一眼周昕,“泰明。”

“主公有何吩咐。”

“這山越之民遷徙之事,需儘快落實,今秋收在即屯田之兵與各地守軍大多相助田裡收割稻穀,數萬山越之民,分批遷徙,兵卒可少量,但當地官員,必須事必躬親,不得馬虎。此事,便交由你督辦。”

“喏。”

周昕躬身一輯,正要請辭,便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主公……會稽捷報,陳橫、鄧當、賀齊、全柔幾位將軍率軍於大末城外二十里荒原,大敗山越賊兵萬餘,斬首兩千級,俘虜甚衆,隨後,軍師命於麋、全柔二將爲左右先鋒,攻入山林之中,取會稽山越大寨五座,小寨部落二十餘座,俘虜山越之民,足有三四萬之衆。”

“哈哈……”劉奇一掌拍在案上,大步上前,一手強過信紙,“元直真不愧吾之子房矣。”

話音剛落,又有斥候大步入內。

“報……主公,呂蒙將軍急報,丹陽山越諸寨,現已匯聚祖氏寨中,山越之民近十萬,族內精壯兩三萬之衆,呂蒙將軍已率軍撤出山林,據將軍奏報,寨中山越族人,大多都是焚燒山寨,提前收割了山中糧食,寨中餘糧不多,怕是數日之內,必有兵禍。”

劉奇大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傳本侯將令,命徐元直將俘虜交給朱桓,立即率軍北上,本侯要在這丹陽之地,一口吃掉先後數次叛上作亂的祖氏部落,一舉蕩平丹陽山中殘存山越諸寨。”

“主公。”周昕滿臉驚喜,“若是此戰功成,吾軍可爲江東收納十餘萬之民,且其中精壯足有兩三成之多,稍加訓練,便可擇出兩萬揚州精兵。”

“山越之兵,步戰不弱於中原虎賁,吾自當重用。”劉奇回到座上,“命太史慈、徐晃二將,將附近縣城百姓撤空,堅壁清野,這一戰,不能在靠近山林之處作戰,縣城城牆低矮殘破,不足以拒敵,吾要在平原之上,與山越決戰。”

“喏。”斥候領命而去,但倒是周昕看着此刻意氣風發的劉奇,眼中滿是精光閃爍。

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五章 點卯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兩百二十六章 壯士斷腕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
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華佗:我只有三集戲份?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兩百六十四章 春闈第三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五章 點卯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兩百二十六章 壯士斷腕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