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

“侯選何在,還不速速來見孤。”孫權於城內長街勒馬,總覺得此刻嚴加戒備的城內有些詭異。

“駕”,長街盡頭,無數兵卒穿着玄色甲冑邁步踏出,爲首一將提刀策馬而來,“孫權,可認得關平否?”

孫權面色大變,看了一眼身側的楊秋,後者略微咬牙,“涼王先走,某去攔下關平。”

“轟。”也就在這時,城門突然關上,城外的吊橋也升起,城頭上,數百張強弓勁弩和城牆馬道上持盾圍住長街兩側的軍士亦殺出。

“楊秋,汝與吾同爲西涼舊將,袍澤之誼本將軍不願對汝動手,汝還是命麾下兵卒放下手中的兵器,棄械歸降罷。”侯選提着長槍走到城前,看着下方被團團圍住的孫權、楊秋等人,臉上露出幾分得意的笑容。

“侯選,汝這賊廝焉敢反叛孤。”孫權滿臉鐵青,雙臂更是青筋暴起,可四周包圍他們的兵卒足有上萬之衆,此處街道空曠,他孫權四周即便有着數十張鐵盾護着,可楊秋麾下的這些軍士卻是無遮無掩地暴露在這些長槍箭矢面前。

“侯選,汝這叛逆,不得好死。”楊秋恨得牙癢癢,侯選這廝,分明昨日他二人同在城中之際,不對他坦言自己早已投靠劉備,否則今日他又如何會騎虎難下。

“楊秋,看來汝今日誓要執迷不悟。”侯選冷笑一聲,如今長安失守,方纔得報,潼關也爲吳將魏延攻佔,韓當之子韓綜戰死。如此一來,劉備軍便只能攻至河東,河東一郡之地,唯有一個太守。他又豈能將這一份功勞分給楊秋。

更何況,他覬覦楊秋麾下那數百西涼鐵騎也並非一日兩日矣。

麋竺凝視着城下的孫權,朗聲開口:“涼王,汝若願降,豫王願送汝前往許昌,上表天子,冊封汝爲安樂侯,府邸亦在永昌城內……”

孫權頓時仰天大笑,“麋子仲,汝與孤亦算舊識,汝可見過乞降的吳郡孫氏族人?”

“鏘”,他猛地拔出馬背上的長劍拿在手上,“麋子仲,侯選、關平,爾等若要孤項上首級,儘管上前取之,吾父孫堅,戰死於峴山,吾兄孫策,亡於廬江,今日,吾孫權,便死在這安邑又如何。”

他此刻似乎已經忘卻了昨日逃亡之時的狼狽,豪氣如雲,“要取孤之性命者,且上前一戰。”

麋竺長嘆一聲,舉起手中竹簡,“豫王有令,擒殺孫權者,賞千金,連升三級,封關內侯。”

“殺啊。”下一刻,一陣震天動地的喊殺聲自長街之上響起,城牆馬道上,無數手持鐵盾的軍士也一擁而下。

“放箭。”侯選猛地揮動手中長劍,身前無數弓弩手紛紛鬆開了手中的弓弦。

“咻咻咻”密集的箭矢恍若夏日的蝗蟲,一道道身影栽倒在城牆前,孫權指着城內長街的盡頭,“衆軍士,隨孤死戰,殺。”

“西涼楊秋,願隨涼王死戰。”事已至此,楊秋也別無他想,護着孫權一側,便領着數百騎開始衝陣。

“鐺鐺鐺”,一陣拼殺,他們總算是將城牆上射來的箭矢拋到腦後,孫權看着左右的親衛陸續倒下,整個人已渾然不覺,他殺進了亂軍之中,長街之上,腳跟腳後都是人,一些長兵器朝他刺來,便有大隊刀盾兵補上四周的空缺。

“涼王先走,末將斷後。”身後,楊秋一刀砍翻三名持矛的軍士,看着朝前殺來的關平,揮刀將其擋住。

孫權勒馬朝前拼殺,雙眼微紅着喝道:“楊將軍,今日孤若是僥倖不死,汝於上黨之家眷,孤必撫養之。”

“哈哈哈”,楊秋仰天大笑,“能得涼王此諾,末將雖死無悔。”

“涼王保重。”隱約廝殺到城中縣衙所在,孫權便聽到長街盡頭傳來一聲大喝,他渾身一顫,眼角已經淌下熱淚。雖然楊秋不是他的心腹之將,但此刻也算是爲他拼死斷後,亦算他孫氏忠臣良將。

“楊秋已授首,全軍追上去,擒殺孫權。”

“擒殺孫權。”

山呼海嘯般的喊殺聲,隨着孫權帶着數百人衝殺到東城門處,此刻城門已然大開,城頭上,密密麻麻地弓弩手早已是張弓搭箭等候多時。

孫權手中長劍一揚,“殺過去。”

“駕”

“駕”

一陣迎面而來的箭矢覆蓋射擊之後,孫權已經殺到了城門吊橋所在。

“嗖”他左側一名親衛被射翻,但立即有手持圓盾的軍士補上,在他殺過吊橋之後,城內仍然有軍士在城門處斷後阻擊,但他左右護持的親衛僅剩三五十騎。

他停下了奔馳的馬步,眼前,浩浩蕩蕩,整齊邁步而來的軍陣如同荒原之上的一道海浪,一面“劉”字將旗迎風飄揚,爲首一將坐在戰馬之上,單手提着長槍,一臉胸有成竹地打量着數十丈外的孫權。

“孫仲謀,本將軍問汝一次,汝可願歸降?”劉封左側乃是張飛之子張苞,右側乃是別部司馬趙累,張苞有勇,趙累有謀,此二人乃是他這上萬精銳的統帥。

劉備對劉封這位義子,可謂是關愛備至。

“劉封,汝不過是認了劉玄德爲父,汝以爲他劉備當真就願立汝爲世子乎?”孫權怒極反笑,竟是指着劉封痛罵。

“冥頑不靈,張苞,汝領一軍上前,務必生擒孫權,本將軍要將他裝在囚車之內,押往陳留。”

“喏。”張苞滿臉狂喜,生擒坐擁兩州的大諸侯,這等殊榮劉封竟然願意交給他,他哪裡會錯過。

“駕”,他手中小一號的丈八蛇矛橫拿,挺矛衝殺在前,身後數百鐵騎緊隨,然後便是大步朝前踏動的上前刀盾手。

“轟”

“轟”

每一次擡腳,這些穿着重甲的刀盾手都能夠踩出地動山搖的動靜,猶如踩在孫權的心臟之上。

孫權閉上眼,左右的騎卒已經一擁而上,朝着張苞殺去。

張苞之勇,不下關平,他雙手揮舞着長矛,這些早已廝殺多時的親衛哪裡是他一合之敵,不過十餘丈之間,他便陸續將五名親衛挑落下馬。

也就在孫權絕望地將長劍舉到脖頸之際,草原盡頭傳來一聲大喝,“臣龐德救駕來遲,還請涼王恕罪。”

“轟隆隆……”天盡頭,與地面交接的那一處,突然出現一大片白色的影子,很快這些影子便踩着整齊頓挫的步伐出現在所有廝殺的軍士眼前。

“後陣改前陣,迎敵。”趙累猛地挺槍勒馬回身,軍陣之中,上萬將士齊刷刷轉過身體,然而,一開始劉封就爲了天神下凡一般堵住孫權,上千穿着重甲的刀盾兵擺在隊伍最後方,可如此一來,後陣便只剩下一些新卒。

此刻數千舉着長矛長槍的新卒轉身迎戰,在龐德這三千西涼精騎面前,一個照面便如同麥子一般潰散,朝着兩面潰散開來之後,屍體就像是樹葉一般在龐德的長刀下飛舞不停。

“主公快走。”

“主公,吾等繼續鏖戰,等龐將軍接應。”

城內,原本還在城門鏖戰的軍士也匯聚到孫權身側,數十騎簇擁着此刻臉上重新煥發出喜色的孫權,一同朝着北面殺去。

“莫要跑了孫權,張苞,生擒孫權。”劉封眼看着孫權從前軍騎兵之中殺出,急得眼珠都要瞪出來了。

“趙累,此處便交給汝,本將軍前去追殺孫權。”

“喏。”趙累抱拳一輯,看着劉封帶着上千步卒朝着北面追去,而反觀後陣,此刻已經是被龐德衝得七零八落。

“將軍,吾等是否往北面馳援涼王?”親衛看了一眼龐德,又看着北面兩追一逃的孫權問詢道。

“不必,馬岱將軍已在北面靜候多時,張苞、劉封此去,唯死路一條爾。”龐德冷笑一聲,“他韓遂狗賊暗算主公,劉玄德包庇之,否則少將軍早已是率軍將那韓遂擒殺。如今吾等若能殺得劉封,亦可讓他劉玄德嘗一嘗血肉離散的滋味。”

龐德開始衝殺,趙累上前和他鬥了兩合便自認不敵,若非是親衛上前抵擋,他怕已慘死在龐德刀下。

而他關注的城內,卻並未有大軍殺來馳援,在他疑惑之際,城內已經有騎卒來報,“稟報趙將軍,西門突然有東吳大軍殺出,南面亦有東吳大軍攻城,城內關平、侯選二位將軍正在應敵,無法出城馳援。”

“攻打西門,南門敵將是何人?”趙累凝視着軍中的龐德問道。

“攻打西門者乃是奪了潼關的魏延,攻打南門之人,乃是趙雲。”

“趙雲?”趙累面色大變,“他爲何會在此處?”

“聽聞陳倉關破之後,趙雲便領一萬輕騎輕裝簡行,一路繞過長安,直襲潼關,如今東吳沿渭河、黃河上游搭建浮橋十餘座,便是他麾下的輕騎,亦可迅速通過浮橋。”

趙累長嘆一聲,“快,往北面傳訊少將軍,吾軍需立即入城堅守,不可妄自出擊,否則趙雲輕騎一旦知曉此處戰局,必定繞行北面殺來,到時後果不堪設想。”

話音剛落,一名親衛指着西北的無數塵煙,“將軍且看西北面。”

趙累聞聲看去,那遠處盡頭的斜坡之上,一面“趙”字將旗迎風招展,不是那趙雲的將旗,又是何物?

他眼前一黑,看着已經被完全撕裂的軍陣,“快,往北邊,立即馳援少將軍,此外,傳令東門守城校尉,立即關上城門。”

“喏。”

——

“駕”,孫權一路奔走了數十里,很快迎面遇上一支等候在聞喜城外的大軍。

“涼王意欲何往?”爲首一將,戴着氈帽頭盔,身披銀甲,手中拎着一杆長槍,左右一字排開,都是乘騎着戰馬的西涼精銳足有三五千人之多。

“馬將軍救我。”孫權見到來人,面色大喜,有馬岱在此,他總算不用擔心張苞、劉封的追殺了。

不多時,衝至百步開外的劉封和張苞合兵一處,也是止步不前。

兩軍側翼,便是茫茫大河,幾丈寬的河面中,河水翻滾不息,河面上早已是架起幾座浮橋,上面還有着無數密密麻麻地馬蹄印,顯然,此前馬岱便是領着麾下這些軍士渡河而來,偷襲奪了這原本被劉封軍所佔的聞喜。

“西涼馬岱在此,劉封還不速速下馬受死。”馬岱不管衝到陣前勒馬回頭的孫權,刀身拍在馬腹之上,已經主動策馬出陣。

“馬岱,汝麾下兵馬皆是西涼步卒,何來這麼多馬匹,莫非汝早已是投靠江東矣。”劉封冷笑一聲,並不迎戰。

馬岱面色沉靜,避開孫權那驚疑不定的目光,舉起長刀,“張苞,汝乃張翼德之子,汝父乃是萬人敵,與吾兄馬超鏖戰一百五十合不分勝負,汝可敢與吾一戰?”

張苞冷笑一聲,“馬岱,若是汝兄在此,某大可不戰而退,可汝不過是區區一無名小輩,也敢在此大放厥詞。”

“苞弟莫要爲此人所激,他麾下鐵騎數千,吾等先撤,撤回安邑再言其他。”劉封環顧一眼左右,只覺得馬岱突然出現在此處,必定有詐,更何況此人也非泛泛之輩,他也不敢大意。

“劉封小兒哪裡走,劉磐在此。”對面的河岸之上,不知何時又有大批煙塵捲起,乘騎着戰馬的騎卒簇擁而至。

“駕”,而同一時間,劉封軍身後也出現一路兵馬,“劉封,可認得某張承乎?”此張承非關中之將,而是東吳戶部尚書張昭之子張承。

劉封目光越過他,看到了他身後那一面飄揚的“趙”字將旗之下徐徐踏馬走出一騎。

來將渾身銀甲,白馬銀槍,下顎有蓄鬚,面上不怒自威,身形不算太過修長,卻有着翩翩儒家士子的儀態。

“少將軍還是下馬受降罷,趙某奉龐軍師將令到此,汝已插翅難逃。”來人隨意掃了一眼劉封,他身側的張苞等人直接被他無視。

張苞虎口發顫,只覺得眼前如同有着一座高山,但剎那間又如同屍山血海一般。

而他只在自己父親張飛和伯父關羽身上感受過這等氣勢,毫無疑問,此人便是以前他也喊叔父的趙雲。

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不待朕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
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如附骨之疽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不待朕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五十九章 陸遜初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術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六十六章 雨打琵琶瀟湘夜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