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

未料先生竟是孔北海當面,失敬失敬。”劉奇心中一驚,面上卻是惶恐至極。

實則,他對眼前這人,着實有些摸不透。

他的一生,顛沛流離說不上,至少,前半生還是靠着孔子二十世孫的名頭,天下儒者,都得尊稱他一生儒道大家。

他於詩詞歌賦,儒道經典之上,造詣在北地,僅次於鄭玄。

然其卻不知兵事,若非他之迂腐,當年坐擁北海一郡之地,麾下有太史慈這等良將,當可清剿黃巾,北上冀州或西進中原,南下徐州,俱有大展宏圖之機。

當然,在天下儒士面前,在那些趨炎附勢,倒戈諸侯帳下的士族面前,他可稱漢臣。

據劉奇藏身於許昌城內的吳衛彙報,衣帶詔之事,他或多或少都有干係,只是,曹孟德不敢殺他。

殺他,便是逼迫他麾下的一衆儒學之士離心離德。

況且,如今曹操的處境也不好。

“吳侯帳下,吾北海之士便有數人,今日至此,卻無從得見。”

劉奇擡手一輯,“長緒、子羽二位先生尚在淮南,子義司馬前些時日還在此地,如今亦是奉命趕往江夏。”

孔融擺了擺手,跟着劉奇走向後宅。

留下堂中一衆文武和他的隨從,“汝吾不談家國大事,只談汝這江東文興之事,可否?”

“既是文舉先生之願,奇焉敢不從。”

“請”

“請”

兩人步入吳侯府高樓之上,兩人隨從,都留於園內,只能遠遠地看着二人,卻不能上前。

劉奇命人送上酒菜,他雖然已用過午膳,但也可陪同共飲。

“聽聞如今江東各州各郡各縣俱有官學,按梯次擢拔士子,不知,如何管理之?”

劉奇微微一笑,“如今吾江東轄下四州之地,州學唯有城外方山書院,此番已有三位山長,各郡學設一教諭,招募當地賢良之士爲教授,或以在任官員休沐時授之,縣學則由典學從事代管。”

“可是荊襄又有戰事?”談笑間,劉奇突然低頭,瞳孔微微收縮,他一眼便看到了桌面上,孔融用手指沾了酒水寫下的字跡。

劉奇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園內不時打量一眼此地的孔融隨從,果然,他雖然作爲天使出使江東,身側還是有曹操派來監視的細作。

“正是。”劉奇微微頷首,一邊低聲,用只有兩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答道。

“聽聞今科江東春闈大考,有孝廉一百四十人,按漢例,當分配各郡爲官,江東可有如此多的空缺?”

劉奇聽後一笑,“在吾江東,孝廉只能爲縣吏。”

“只能爲縣吏?”孔融略微驚訝,擡袖和劉奇對飲一杯,便又將右手垂到桌面上。

“不錯。”

“通過春闈大考還不能爲郡吏,不知今日吾見那街道之中張貼紅榜之上,中榜之人,可能爲郡吏否?”

“當可選任縣官。”

“考覈嚴密,幾多周折卻只能爲小吏,不知這些士子可有怨言?”

“興許是有的,但新春入學之士,在吾江東之下諸郡縣,已有兩三千人之多,他們應當是希冀爲官纔是。”

“大多俱是寒門罷。”孔融緊盯着劉奇的雙眼笑道。

“哈哈……文舉先生一猜便中。”劉奇笑着敷衍,目光一掃桌面,上面赫然寫着:“天子困於許昌,若汝得荊襄之地,當如何?”

劉奇一手舉着酒樽在身前來回晃悠,另一隻手卻也學起了孔融,沾酒之後,在桌面上寫字。

他擡頭望着閣樓的屋檐,“此次春闈大考之後,或許吾江東士族子弟與官吏子弟有所怨言,文舉先生以爲,此事當如何?”

孔融笑着嚥下一片滷牛肉,一手撫須笑道,“吾來時不過瞥了一眼,見那榜上有名者,大多都是吳郡人士,敢問吳侯,荊襄士子、淮南士子,是否不如吳中士子?”

劉奇微微搖頭,“非也,荊襄、淮南之富,遠勝昔日之江東,吳郡治下,只因先於諸郡縣修建縣學,這些寒門學子,得已提前入學而已。”

“漢紙、印刷之前,天下書籍俱在豪富、官吏府中,寒門學子無門可投,士族豪富子弟,學識當遠勝於他們爾,第二科開考之際,乃是三載之後,如此,這些學子亦無話可說。”

“若仍有憤懣不平者,當如何?”

孔融已看清劉奇衣袖下寫着的字跡,“西取蜀中,北復西涼,再三路兵進,攻取中原。”

孔融心中慶幸,劉奇不似朝中那些鼠目寸光之臣,天真地以爲曹操率軍臨黃河之畔抵擋袁紹大軍,許昌便可復歸天子之手,到頭來,各個滿門抄斬,身死族滅,下場何等悽慘。

至於那劉玄德和孫仲謀,倒是趁機溜之大吉,得劉表之助,可脣亡齒寒,暫時苟存於曹劉之間。

但天下沉浮,還得看曹袁之戰的勝負,而縱觀南北,且不論此二人勝者爲何人,倘若數天下還有人敢與其爭鋒者,唯有眼前的吳侯劉奇。

孔融一手撫須,“此事易爾,前朝與本朝俱有捐獻錢糧加爵授官之例,吳侯何不命那些學識不足的士族豪門,達官顯貴之子,紛紛效之?”

說着,孔融笑着看了一眼劉奇,“當然,爲吳中之治,當不可授其要職。”

“善。”劉奇大喜,當即再次敬酒一樽。

兩人繼續討論方山書院的興建,以及三位山長的秉性。

“吳侯謹慎,天子身爲汝之族兄,卻不能於許昌受難太久,汝得荊襄之後,曹袁之戰勝負已分,當可趁曹袁未曾率軍回師許昌之際,出兵襲之,吾等裡應外合,當可迎回天子。”

劉奇有些爲難,“若無天子明詔,奇率軍攻打許昌,當爲叛逆之舉,昔日董卓之禍便在眼前,吾焉敢造次。”

孔融嘆了口氣,嘴上繼續和劉奇交談着黃承彥,指尖一頓,劉奇赫然看清桌面上留下來的幾個字,“吾此來,攜有衣帶詔。”

劉奇心中狂喜,如何叫師出無名,如今有了天子的衣帶詔,他便隨時隨地舉起匡扶漢室的大旗,北伐中原。

他耐着性子,繼續寫着,“衣帶詔何處?”

“晚些時候,吳侯可命人送來醒酒湯。”

“有勞文舉先生了。”膳了,劉奇將孔融送至府門外,目送他登上馬車,兩人目光隨着簾子放下而各自收回,劉奇一手撫須,心中卻是笑開了花。

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十三章 勝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五章 點卯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三十章 破賊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
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零九章 關羽VS甘寧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十三章 勝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五章 點卯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攻武關,入關中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三十章 破賊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