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

劉備走西街,在空曠無人的長街上,迎面走來潁川太守司馬防。

“皇叔此次,可有得償所願?”

“江東罷兵,天子詔令四方,征討逆賊曹操。”

司馬防瞳孔微微收縮,“可是吳侯提及此事?”

“自是。”

“禍水東引,如今不過冢中枯骨的曹孟德焉能比及他劉子興,此乃驅狼吞虎之計爾,主公萬不可中計矣。”

“劉奇是豺狼,那曹操豈非猛虎矣?”

司馬防頓時語塞,沉默頃刻,他跟上劉備的腳步,擡手一輯,“主公吶,吾軍先與曹操、劉奇鏖戰數月,軍械糧草已有不足,若是再戰,出兵數千尚可,若是動用二三萬之兵,只怕後力難繼。”

“吳王劉奇,允吾十萬石糧草,五千人軍械,出兵之前便可送到吾軍大營,到時,便交由建功交接罷。”

“喏。”司馬防眼中露出幾分喜色,擡手一輯後,默默跟在劉備身側,不再開口。

行至長街中央,他見劉備腳步一頓,竟是回眸朝着南邊望去。

“建功吶,汝以爲,孫權、劉奇、袁譚與吾四路兵馬,可能滅曹?”

司馬防走到近前,微微擡手,“倘若齊心協力,曹操必亡。”

“曹操亡後,天下孰當最強?”

“自是江南劉奇。”

“劉奇之敵孫權,尚且勢力不與其接壤,汝以爲,此番吾軍進兵放緩一些,將河內讓與孫權如何?”

“主公,孫權之勢若大漲,對吾軍亦有不利。”

“可孫權因殺兄之仇,定不會與江東聯手,而且,孫氏與吾亦有舊誼,斷不會過河拆橋。”

“可袁譚此人,卻並非孫權。”

“非三家合力,方纔能敗劉奇乎?”

司馬防苦笑一聲,“三家合力,尚之能與其爲戰,若劉奇攻下益州,一軍出三輔,一軍出徐州,一軍出陳國,一軍出荊州,四面夾擊,這天下大勢,必順江東。”

劉備擡步上前,“如此,曹操不能滅。”

“主公吶,汝昔日唯恐曹操迫害,率軍離開許昌,如今可是曹操心腹大敵,放虎歸山,唯恐後患無窮啊。”

劉備背對着他擺了擺手,“且容吾與仲達商議後再論此事。”

“主公若願與曹操聯手,吾願出使。”

劉備腳步一頓,“汝不可去。”

司馬防見他遠去的背影,心中感動萬分,許久駐足無語。

快至南門,劉奇看了一眼城頭上零星駐守的軍士,“這劉備卻是下令守城的軍士撤走了。”

“回稟主公,汝南之戰,徐司馬率軍重創司馬懿所部,荊州之戰,吾軍連夜攻城,先前兩月守城士卒皆爲吾軍箭矢、石彈所傷,隨後廝殺一月有餘,雙方各有死傷,不過劉備軍本就兵少,此戰之後,亦是元氣大傷,這兩千駐守許昌的兵卒,只怕也要撤走大半。”

劉奇微微搖頭,“這是做給吾江東看的。”

潘璋微微一愣,“主公此言何意?”

“他劉備糧草短缺,吾倒認可,昔日曹操得兗、豫二州之地,亦缺糧草。可這兵卒,他卻不缺。”眼見馬車穿過城門洞,劉奇的聲音再次響起,“荊州汝南之戰時,他有三四萬之兵,荊州軍可算作兩萬,此戰之後,劉備尚有兩萬多兵馬,荊州兵一萬餘衆,蔡氏母子退走新野後,這些兵馬盡數歸於他劉備帳下,此戰後折損的不過是蔡氏母子的兵力,他劉備無損絲毫。況且,經歷一場死戰,他麾下的新卒大多也成老卒矣。”

“主公,如今吾軍進兵益州,交州之兵也分兩路進兵建寧、雲南,倘若起兵北上,可調動荊州、淮北、徐州之兵,可若要攻至陳留,只怕需得五十石糧草。”驅馬於一側的張承,亦是出聲道。

“曹操,不值十萬大軍。”劉奇看了一眼兩人,“倘若吾軍與劉備死戰,那曹操勢必傾盡所有,一戰覆滅孫權,可吾軍與劉備罷兵,郭嘉與周瑜,亦會相勸各自主公罷兵。”

“那依主公之見?”

劉奇一手摸着下巴,“吾會命人敦促劉備出兵,此戰,由徐州陳公臺、淮北徐元直率兩部兵馬,合五萬大軍北進即可,荊州呂蒙所部,按兵不動。”

“喏。”

劉奇一路南下至酉陽,已是十一月。

“主公,益州捷報,荊南都督蒯越率軍攻下巴郡後,圍攻漢安,以黃忠將軍所部爲先鋒,於資中城外十五里,伏擊龐羲、程畿所部,參軍陸遜設下口袋陣,一舉生擒來援的巴郡太守嚴顏。”

“今閬中、漢昌等地皆已上表請降,此戰趙韙部將李異爲吾軍內應,戰後便打開資中北上之門,黃忠將軍又勸降嚴顏,以其所部爲先鋒,一路長驅直入,不日便可殺至成都城下。”

張承雙手將戰報遞給劉奇,“主公,信上蒯都督請封李異爲犍爲太守,龐樂爲牂牁太守,嚴顏仍爲巴郡太守,三人皆加中朗將。”

劉奇放下書信,“傳令,擢嚴顏爲左軍中朗將,加巴東郡太守,駐守江州,擢龐羲爲右軍中朗將,加巴西郡太守,程畿爲巴西郡郡丞,此外,擢李異前軍中朗將,加犍爲郡太守,擢龐樂爲後軍中朗將,加牂牁郡太守。”

“此外,擢蒯越爲益州司馬,陸遜爲蜀郡太守,黃忠爲平西將軍,文聘爲平北將軍。”

“喏。”

“荊州、淮北戰事已定,奉天子詔,擢太史慈爲左將軍,朱桓爲右將軍,吳憲爲前將軍,呂蒙爲後將軍,其餘衆將,皆官升一級。”

“喏。”

言及此處,劉奇掀開簾子,看着霜凍的大地,“冬寒將至,北地不宜興兵,襄陽蔡氏母子可有撤兵?”

潘璋抱拳一輯,“回稟主公,蔡氏母子已在霍峻護送之下,一路北上宛城。”

“霍峻,守城良將矣,恨不能爲吾所用。”劉奇嘆了口氣,“如今荊州除南陽一郡,已盡數歸吾江東之下,且命呂蒙、諸葛亮、龐統三人將荊州官吏擬個章程,呈上來,本侯上表天子,予以封賞。”

“喏。”潘璋着傳令兵奔入荒原之中,一陣涼風襲來,劉奇看向窗外,這荒原之上,不知何時,迎來了一場雪。

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
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四百零三章 開疆拓土者,賞金封侯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三十四章 孫策獻玉璽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十六章 兵圍由拳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