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

“回稟主公,吾漢中能征善戰之將不在少數,將士多爲三輔之地精銳,皆爲主公舊部,且這漢中之地過十萬戶之民,大可臨時徵召不少民夫精壯,但主公須知,吾軍萬不可出城與敵軍野戰。”

張魯深深地看了一眼閻圃,“這是爲何?”

“主公之兵比曹操如何?”

張魯頓時語塞,好半天才輕嘆出聲:“吾麾下將士,偏居一隅之地,自然不如常年征戰的北軍精銳。”

“那曹操數萬大軍尚且爲劉備白毦兵所敗,而房陵之戰,白毦兵隨劉備大將陳到盡沒於趙雲麾下驍龍營之手,主公吶,此戰吾軍若死守漢中之地,尚有擊退敵軍之機,倘若出城野戰,必爲趙雲敗之。”

“楊松,閻圃之意,汝以爲如何?”張魯目光一轉,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便喜歡詢問楊松。

“鬆以爲,閻主簿之見有禮。”

張魯沉吟片刻,面視堂中文武,“如此,便命楊柏、張衛、楊任、楊昂四將各自鎮守一門,吾漢中重城,斷不能爲江東所破。”

“喏。”

一行人隨着命令下達退走,張鬆匆匆乘坐着馬車回府,在府門前,正好遇到帶着兵卒趕往東門的楊柏。

楊柏大步上前,湊到車窗邊上低聲詢問道:“兄長,白日裡府中來了那人,可是江東信使?”

楊松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四周,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江東信使已被太守轟出漢中,汝莫要胡言亂語。”

“兄長,今大敵當前,那金錢若收,汝欲如何爲江東辦成大事?”

楊松沉默頃刻,“某自有謀劃。”

“兄長,汝可莫要三心二意,如今主公卻是鐵了心要與江東一戰,此事都怪那閻圃,趙子龍何等悍勇,便是曹操帳下夏侯淵、劉備帳下關羽等將都不能勝之,吾漢中又有何猛將能與其一戰?依吾看,這漢中怕是難守。”

“汝且小心帶兵守城,此番趙雲前來,兵馬不多,若要攻城試探,多半會攻打東門,汝鎮守之處,乃是吾漢中之重。”

“吾已知曉,不過兄長,若是漢中一旦有失,汝可要爲吾楊氏早作打算。”

“汝放心便是。”

言罷,楊松命人驅車離開,不多時,便回到府內。

行至內堂,他剛命僕從呈上酒肉,便見一名青年文士邁步走入堂中。

“伯常冒昧趕來,可掃了郡丞雅興?”來人頭上包着方巾,擡手一輯,甚是有禮。

“汝可知,龐統趙雲已率軍攻下了上庸、西平之地,如今已朝吾漢中而來。”楊松冷冷地掃了他一眼,一巴掌拍在案上,酒肉湯汁飛濺,沾滿他的鬍鬚他也全然不顧。

他怒視着眼前這人,“馬伯常,汝亦是荊襄名門之後,焉能如此不守信用,汝不是告知與吾,留於吾主半月思忖之機,爲何汝江東軍這便興兵而來?欲奪吾城池,欲取吾等項上首級?”

馬順擺了擺手,“郡丞勿惱,且聽吾一言。”

“吾今日便要聽汝說說還有甚巧舌詭辯,好讓汝知曉,如今城內已聚集五萬大軍,準備抵禦汝江東之兵,倘若趙雲來攻,定要他粉身碎骨。”

“郡丞又何必虛張聲勢?”馬順笑着指了指他,“倘若漢中當真有五萬大軍,趙韙起兵之時,與劉璋有殺母之仇的張太守,怕是早已率軍殺入廣漢,直取成都矣。”

楊松面色稍微紅潤,被馬順說破,他心中有些羞惱,“便是隻有三萬之兵,汝江東軍也休想奪吾城池。”

馬順見他怒氣收斂幾分,當即面色一板,“郡丞,吾此行之前,趙子龍將軍和吾家龐軍師可在房陵,那上庸、西平駐守的申氏兄弟,乃是識時務者爲俊傑,主動開城歸降吾江東軍,汝可知,吾言征討漢中之兵,非是子龍將軍驍勇善戰的驍龍營,而是如今正屯駐在襄陽城外由吾江東上將呂蒙統帥的七萬北伐大軍。”

楊松面色略微一白,呂蒙的聲名,在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下荊南四郡,逼降文聘,奪南郡,十萬大軍圍攻襄陽之際,便已傳遍天下,他焉能不知此人之能。

“今天子下詔,欲授九錫於吾主,吾主推之,吾主是爲漢室宗親,雖是天子之弟,亦是漢室之臣,其忠心日月可鑑,吾主仁義,無慾興兵漢中,那劉璋不識時務,割據益州之地,今吾軍已兵臨成都城外,三路大軍,一路自交趾北上,一路自零陵而出,一路自犍爲北上,兵馬多有七八萬之衆,此等雄兵,可謂摧枯拉朽。”

馬順在堂內走動,一臉愜意,“那平了甘寧等人之亂的趙韙如何?其帳下猛將李異、龐樂,得知吾江東軍至,直接率軍歸降。”

“那益州第一上將嚴顏如何?與黃忠將軍所鬥不過百合,便被生擒。”

“不知郡丞以爲,此等雄兵,可能勝過漢中否?”

楊松面色黯淡,嘴上喃喃自語道:“嚴顏、趙韙皆是劉璋宿將,與吾漢中之兵亦有交戰,吾漢中上下亦知其勇猛,既然不敵貴軍,吾漢中自然是遠不如也。”

“倘若郡丞願勸張太守歸降,吾江東願迎張太守爲西平侯,遷至秣陵朝堂之上,於封國任職,豈不逍遙自在?”

“區區惡敵劉璋,吾軍自行爲太守剿滅便是,何須太守親自出手。”

見楊松陷入思忖,馬順一咬牙,“除張太守之外,郡丞可爲一州長史,若願入封國爲吏,以汝之才,便是那國相之位,亦可任之。”

這話一出口,楊松擺了擺手,“吾區區小才,又何德何能,能受吳侯如此看重。”

馬順放聲大笑,“郡丞且不知吾秣陵工匠坊打造的銀飾何其珍貴,便是吾江東上下亦以得吳王封賞一件銀飾爲榮,可吳王卻命吾爲汝帶來一箱銀飾,若是放到外界,至少價值這個數。”馬順朝他舉起一隻手掌。

楊松雙眼一亮,“五十萬錢?”

馬順微微搖頭,“五百萬錢矣,此乃吳王結交郡丞之禮,事成之後,吳王會親自上表天子,爲郡丞擇一地封侯。”

楊松緊了緊袖袍中的手指,臉上一陣意動,他不斷走動在堂上,在馬順耐心等待了數十息後,方纔轉身走向馬順,“弟方纔之言,可屬實否?”

馬順忍住心中惡心,拉着楊松的手臂,迎上他炙熱的眼神,“若有半句虛假,且讓馬順死於流矢之下。”

楊松猛地一咬牙關,退後一步,朝他恭敬一拜,“今日賢弟於府內教吾,他日事成之後,還請賢弟亦多加照應。”

“到時吾與兄長同殿爲臣,理當互相照應。”馬順握住他的手掌,滿臉堆笑。

伯仲叔季幼,這字還真有趣!!!!

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煙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六十章 同遊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
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煙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福侯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六十章 同遊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二十三章 鄱陽水賊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