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趙雲釋劉

“衆軍士,隨吾殺。”張苞猛地舉起長矛,卻被劉封揮手止住。

“爾等稍安勿躁。”劉封單騎策馬出陣,行至趙雲軍前十餘步外,他緩緩勒住了戰馬,竟是在兩軍陣前,主動翻身下馬,朝着趙雲俯身下跪。

“劉封拜見叔父。”

趙雲渾身一顫,依稀間想起了這名昔日初見劉備時,便被他收爲義子的小子。

“當不得世子如此大禮,趙某不過一介武夫。”趙雲眯着眼,“世子還是棄械歸降罷,涼王自會善待世子與汝身後這一衆將士。”

“叔父。”劉封突然揚起了頭,“叔父莫非忘了汝往日與父王的交情乎?”

趙雲凝視着他,“趙某不敢忘卻,昔日劉使君之仁德,只是如今趙雲已爲東吳漢中都督,而劉使君如今亦是坐擁兩州之地的豫王。更何況昔日恩情,趙某早已是在淮南之戰,豫王渡河北上豫州之地之時,便已是還清。”

劉封慘笑一聲,“那昔日公孫白馬行伍之中的情誼呢?莫非子龍將軍全然忘卻乎?”

趙雲沉默了,以他的性情,自然是忠義兩難全。

“今日無豫軍無意與叔父爲敵,無意與吳王爲敵,若叔父欲要吾,請用此劍。”言罷,他雙手捧着自己長劍端在胸前,邁步朝着前方的軍陣走去。

“走。”張苞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劉封,帶着兵卒三五人並排而行,緊跟在劉封身後。

“休要走了劉封。”遠處,馬岱幾乎瞪目欲裂,但他卻沒法追上去,從一側殺出的趙累趕至,直接將他所部精騎給死死纏住。

“放行。”趙雲咬着嘴脣,埋着頭,看着停在馬前的劉封,身後的軍士聞言一愣,卻並未散開。

“都督。”張承看了一眼身側的趙雲,“汝若是放走了劉封,怕是會受軍師責罰。”

“放行。”趙雲猛地高喝一聲,這下,他身後的一萬鐵騎由中分開,讓出一條數丈寬的道路。

張苞帶着軍士迅速離去,不多時,劉封才朝他鄭重一拜:“多謝叔父。”

他翻身上馬,和等候他的親衛一同穿過趙雲軍陣,奔馳在荒原之上,不多時,便已消失蹤影。

“趙將軍。”不多時,劉磐已率軍殺至近前,他看了一眼此刻翻身下馬,捧着頭盔的趙雲,一臉複雜地看了他一眼,“都督大帳設於絳邑,汝自去請罪罷。”

趙雲朝他微微拱手,便翻身上馬,“張承。”

“末將在。”張承應聲出列。

“汝領精騎追擊沿河追擊,策應劉磐將軍,收復河東諸縣。”

“喏。”

趙雲驅馬行至被看押的孫權身側,“涼王,且與吾同乘罷。”

“趙雲,孤敬汝三分,汝且予孤一把三尺青鋒即可,全孤孫氏滿門忠烈之名,不知汝可願否?”

趙雲和孫權對視一眼,雙腿一夾馬腹,催促座下戰馬朝前小步行進,“涼王,趙雲已是罪將,焉敢再犯軍規,倘若涼王願自盡,十餘丈外便是河岸,跳下車,亦會有吾軍隨行軍士用弓弩射之。”

孫權沉默,便又聽趙雲開口:“汝弟孫朗,汝母吳氏,汝妹都已爲吾軍所擒,如今已遣送往建業,不知涼王可願一見?”

孫權神色黯然,他突然瞧見了策馬疾馳而來的兩員戰將,頓時眼神一厲,“龐德、馬岱,孤待汝二人不薄,汝二人爲何叛孤?”

“涼王,汝於樑縣與劉玄德暗通款曲,可知今日之禍乎?”馬岱冷笑一聲,“吾伯父爲逆賊韓遂所害,便是汝有意放任之。”

“馬騰、韓遂,皆不臣天子,意欲獨霸一方,割據諸侯者也,孤分其權,賜其侯爵食邑,可有怠慢?莫非孤還要將長安,將整個關中之地都交由他手,方纔是信重不成?”

龐德長嘆一聲,“吾二人此來,是奉軍師將令,吳王莫要讓吾二人難做,且修書一封,讓大都督魯肅、驃騎將軍韓當前來歸降罷。”

孫權頓時面色慘白,他看着車旁軍士快步遞過來的筆墨紙硯,冷哼一聲,“要殺便殺,要孤下令,讓吾孫氏老將受辱,孤寧死不書。”

“涼王,吳王有意迎娶汝妹爲側妃,上表天子,加封汝爲安樂侯,以富春爲汝食邑。”

“富春?”孫權冷笑一聲,“吾此生只能被軟禁於建業城內,便是將孤孫氏祖宅交還,又有何用?”

說着,孫權長嘆一聲,“孤此去建業,若不是賜三尺白綾,便是一杯毒酒罷。”

“汝東吳水師之中,凌操乃是吾孫氏舊將,朱治、朱然亦也,孤若是身處建業,怕是汝那吳王亦不會安心。”

“涼王,汝若是於淮南之戰便棄械歸降,又何至於此。”趙雲凝視着前方,率先驅馬踏上浮橋。

孫權接過了軍中書吏第二次遞過來的筆墨,唰唰寫下一百餘字的勸降書。

“此書且送往上黨罷,如今曹操遣大將張郃屯兵於河內,劉備、司馬懿亦強攻吾上黨郡,爾等生擒孤,便是爲勸降大都督,保住幷州不失,可若是孤這一封書信送往雁門,卻是愧對韓義公將軍麾下那些孫氏老卒啊。”

孫權眼角含淚,眼看着書吏將帛布收走,他仍由臉上的淚水被寒風吹散在臉上,“趙將軍,不知汝東吳準備如何安置吾孫氏部曲?”

“大都督魯肅,爲遷爲雪州都督,東城侯,馬超將軍,爲雪州司馬,都亭侯,韓當將軍,都鄉侯,其餘步卒,整編爲雪州營,往東北夫餘、鮮卑邊境而去。”

“戍邊?雪州爲他劉奇開拓一郡之地,焉能稱州,那雪州並無長城要塞,亦無歸附大漢之民,可能久守乎?”孫權滿臉冷笑,顯然,在他看來,劉奇這是有意讓魯肅、馬超、韓當等人前去東北送死。

“主公已將朝鮮郡納入雪州轄下,此外,又從江東各郡招募有意往北地居住之民,每人贈良田一百畝,牛犢一頭、羊羔四頭、馬崽四匹,再於雪州開坊市,與北地胡人諸部通商往來,數載之後,雪州以二郡之地,亦可修築堅城,成爲吾大漢東北邊塞。”

說着,趙雲深深地看了一眼孫權,“吾主不同於涼王,他胸襟廣闊,其志從不在宇內,自三載以來,吾主平定山越、開拓交州山林,驅逐南蠻,攻下撣國之地,又平定東北之地,爲吾大漢開疆拓土數百萬裡。”

趙雲頓了頓,“汝孫氏舊將之中,不願出仕者,汝昔日朱治、凌操二位將軍,被遣送至海外夷郡、朱崖郡爲都尉,開墾屯田,教化蠻越。如今歸來,亦不願與汝爲戰。”

孫權撇過頭去,“他劉奇這般寬厚,便不怕底下部曲反他?”

趙雲啞然失笑,“涼王可知吾江東四郡如今各郡守軍僅有三五千人之多,屯田百姓從五戶抽一丁,已銳減至十戶、十五戶抽一丁。”

“而淮南、徐州、益州、荊州、交州之地,亦不過十五戶抽一丁爾。”

“涼州如何?孤聽聞他劉奇開拓河西,重建絲綢之路。可西域終歸是有着無數胡人,漠北的鮮卑,下面的羌人,還有河套匈奴。”

趙雲輕笑一聲,“此前吾率軍自漢中出兵之後,以步卒接管馬岱將軍鎮守之陳倉,以騎軍穿插郡縣,軍師則留甘寧將軍鎮守長安,至於涼州,卻有五萬羌人精騎來往於河西走廊,不知涼王以爲,五萬羌騎,可能守住河西?”

孫權長嘆一聲,“孤觀汝東吳軍中,只怕那山越、蠻越精銳都過十萬之衆罷。”

“年初兵部統計,山越精銳前後爲吾東吳山越營、揚州兵、徐州兵、淮南營、交州鎮守各部補充兵力達十五萬餘,此外,南蠻各部現有歸附蠻人五萬餘衆牧守益州各地,交州蠻越之中,亦有數萬人調往涼州。”

孫權長嘆一聲,“北地諸侯,如曹操、袁紹之輩,爲兵卒而效江東屯田之舉,一十二載所積累之兵,卻不如他劉奇於天南地北征召胡人所募之兵。”

說着,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趙雲,“此前數載,可有蠻越胡人反叛之事?”

趙雲輕笑一聲,“涼王,汝可知吾東吳鎮守各州之都督爲何人?今歲北伐,東北只調徐州、青州之兵,而關中亦只徵調涼州、漢中之兵。蜀中都督諸葛軍師,交州都督朱桓將軍,揚州大都督太史將軍,荊州都督呂蒙將軍這四路精銳都未曾調動。”

孫權沉默了許久也未曾答話,“如今汝東吳交州、蜀南之兵征討南越叢林,青徐二州之兵征討東北,水師意欲何爲?莫非是要征討昔日徐福所往之瀛洲?”

“是極。”

“那東北不追擊夫餘殘部,繼續往北開拓又是爲何?”

趙雲凝視着北邊,“鮮卑其勢已成,數載之內必定一統。”

孫權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他吳王劉奇,怕是亦要在三五載之內一統天下罷。”

趙雲微微頷首,“主公之志,可比三皇五帝,其麾下精銳,若是匯聚於帳前,可比昔日大秦數十萬雄師精銳。”

“若當真有那日,孤可能見否?”

“那便要看涼王矣。”

趙雲憋着一句話沒有出口,“若你乖乖聽話,或許還有機會。”

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三十章 破賊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七章 克下縣第一百七十三章 趙雲擒夏侯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
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遺詔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三十章 破賊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降者,王累第七章 克下縣第一百七十三章 趙雲擒夏侯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涼薄袁氏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四十六章 城破,巷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三百四十二章 遊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