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輕取河中

李從珂入見李嗣源,面陳回洛陽這一路所受刁難,卻不料李嗣源卻道:“這些都是孤同意了的,我兒若有什麼委曲儘可找爲父說罷。”

李從珂道:“那義父也不能任着那外人欺我李家!”

李嗣源道:“孤現在還要他清理些不可靠的,現在縱容些,吾兒心裡明白就好。”

李從珂在這得了李嗣源安慰幾句,稍稍平衡了一些,不過總歸被安重誨這等小人給欺負了一頓,心中鬱氣難平。又聞知關係親近的兄弟李從璨竟然死在安重誨的手裡,心裡也是驚駭,只得強忍着一股惡氣回到自家宅院,兀自悶悶不樂。

李嗣源這個文盲帶出來的軍將,安重誨算是個比較有文化的,但也只是粗通文墨而已。這朝堂奏章,又喜歡用文言,最初李嗣源需要讓安重誨幫他讀過才能處置,就產生了依賴心理。其後雖然有馮道、趙鳳等人,充端明殿學士,幫助處理奏章。

但有些事,不能擺上明面,還需要安重誨在私底下處理,所以對安重誨是愈加信用。

安重誨本身沒甚麼本事,則藉着當初在身邊替李嗣源謀劃叛亂時所取得的信任,恣弄朝綱,打擊異己,卻不知這是取死之道。

卻說李從珂心裡一直壓着一口對安重誨的惡氣,這到了小年節時,李嗣源大宴羣臣,李從珂這酒喝多了,不知怎麼就想起在秋天時被安重誨搞死的李嗣源侄子李從璨來,當着朝堂一衆文臣武將,竟然叱呼怒罵起安重誨來。

安重誨現在專權恣意,哪裡受過這等腌臢氣,也斥責起李從珂來。

兩人都是武夫,言語自然粗鄙,李從珂聽了竟然大怒,抄起桌上的酒杯就擲向安重誨,在嘴裡大罵道:“老匹夫,竟然害死我家兄弟,看耶耶今天取你性命!”

說罷起身離座,直撲向安重誨。

幸好安重誨知道不是李從珂的對手,轉身就跑,又有左右上來,抱腰拉腿,總算是將李從珂勸住。李嗣源見狀大怒,但也只是起身痛罵了李從珂幾句,就徑自回了後宮,卻沒有進行處置。

第二天酒醒,有手下勸說李從珂現在安重誨掌着樞密院,正是勢大,這軍械物資到時難免受到刁難,勸李從珂暫時服軟。又有李嗣源傳話過來,命其道歉。

李從珂也覺後悔,不該當衆發作,駁了對方面子,自己領軍在外,到時物資上作些手腳,自己都沒地方哭去。於是親登安重誨府上,當面道歉。

安重誨表面上雖然將事情揭過,但是在心裡卻是懷恨在心。

這過了年節,李從珂離開洛陽,自回河中本鎮。

安重誨意欲陷害李從珂,於是矯傳密旨,給河東馬步指揮使王彥溫,令他找機會驅逐李從珂,到時自己會升其爲河東節度使,以取代他的位置。

這王彥溫也是利令智昏,就隨口答應了下來。

卻說李從珂行伍出身,性喜田獵,經常帶着親軍出城。

這到了二月初二,李從珂又出城打獵,這回跑得有些遠,到了虞鄉的五老山中,來回用了五天。不料等回到河中城下時,王彥溫卻令部下已經控制了城內,城門緊閉,卻是不讓李從珂進城。

李從珂在城外怒罵在城頭出來相見的王彥溫道:“我一直待汝甚厚,把家裡交給你來看,不想爾竟敢背叛?!”

王彥溫只得在城頭拱手道:“不是職下辜負將軍,實在是有樞密院的密令,不得不遵從。將軍不必回城,還請直接回京覆命去罷!”

李從珂又罵了幾句,結果王彥溫徑自下了城頭,不再理會。李從珂無可奈何,只能帶着二百親軍,前往虞鄉暫住,一面派人向洛陽方面報告。

……

在晉陽正準備春耕的李岌聞知河東兵亂的消息後不由大喜:“這禍起蕭牆,正是天賜良機!”遂命陽涼關守將何福進從山地先取晉州,其後調集晉陽軍三萬,親率大軍直驅河中。

這河中軍主帥被逐,早就亂成了一團,晉陽軍出動又十分迅捷,根本就沒機會調整。

何福進率軍從隰州繞過汾水關,直取趙城。

這趙城本沒多少駐軍,晉陽軍一到,縣令趙詢乾脆開城投降,汾水關守軍見後跟被斷,自是軍心大亂。等李岌率大軍抵達汾水關時,卻見關門大開,汾水關守將絳州刺史萇從簡竟不戰而降,投歸北軍。

這汾水關一失,河中府更無天險屏障,李岌命何福進分取絳州,符彥卿爲先鋒,大軍直趨河中。這一路是勢不可擋,所過之處,州縣紛紛歸降。

李從珂還在虞鄉等待洛陽方面的消息,卻聞報北軍前鋒符彥卿、元任所部已至聞喜,頓時大駭。這虞鄉只有一千多守軍,哪裡還能守住,即棄瞭解州,只帶着二百親軍逃往曲垣,其後沿着山間谷地逃往濟源。

在逃到濟源後,李從珂見河中三萬大軍盡失,不禁慟哭道:“安重誨害我,卻教失了河中,如今又喪失三萬兵馬,某家恐怕死無葬身之所矣!”

至於李嗣源怎麼處置暫且不管,符彥卿和元任取了解州後,不作停留,直撲河中,直把河中城團團圍住。

這河中城西臨黃河,南面挨着涑水,只有西北可以攻城。

河中本就是晉地重鎮,城高牆厚,王彥溫拒城而守,晉陽軍暫時也奈何不得他。

現在王彥溫也知道自己闖下大禍,只知嚴守城池,整日也是惶恐不安。

李岌率大軍到了河中城下後,也恍如在夢裡一般。那史書上居然還稱李嗣源爲“明君”,他都不是知宋朝那些史官中怎麼想的?除了生活上比較節儉外,幾乎一無是處。在他死後各地節度紛紛自立,這後唐江山基本上算是多半葬送在他手裡。

只不過這樣也好,讓自己撿了個大便宜。

符彥卿道:“這河中城比較難攻,臣以前與那王彥溫還算有點交情,願進城勸他歸降。”

李岌想了想道:“也好,你去勸其投誠,朕許他以後富貴平安。”

那王晏溫正自彷徨無計,卻聽符彥卿在城外說是要相見面議,於是命守城軍卒縋下筐來,將符彥卿拉上城頭。

兩人相見,符彥卿道:“現在河中孤立無助,早晚失陷,吾與將軍乃是舊識,不忍看將軍全家族戮,所以在天子面前求告。好在天子仁厚,許了將軍雁門團練使一職,還不快些開城,迎天子入城。”

王彥溫聽到天子許了他官職,並不見殺,頓時也放下心來。雖然這一鎮團練不是他所期望的,好歹要比城破家亡要強得多。遂打開城門,自縛出城。

這河中就如此輕而易舉地落入到了北軍手裡,李岌的勢力又壯大了不少……

五一、燕雲四七、參觀二二七、兄弟鬩牆一、孝義城二九、戰爭開始了?!十八、老艦改裝八十、紅山谷十六、長安十九、冰島戰役(五)四、航空艦隊七、會合五二、監工六十、停戰六十、抵達三四、制弓三一、情報局三七、教材五七、巡視山北四九、關城四五、艦隊四七、參觀二二十、分離派四三、水運四九、山神廟(六)五七、高麗十三、轉進十六、遠征二八、移鎮十五、朝會六六、圍獵(二)十七、湟州六二、雜事三九、血濺長樂六四、試航(二)三九、陵前登基五五、東角海戰(一)六五、豐州二九、遭遇契丹五、火槍(一)三二、出逃二六、頓涅茨戰役(一)十五、家人五二、監工七四、青州六三、疏勒(一)六四、疏勒(二)五四、技術成果四七、山神廟(四)四二、進攻十五、變賣六、裝備生產(一)三八、冬祀八、潼關四七、四輪馬車二九、戰爭開始了?!四六、燒鹼三八、插曲(一)十三、天雷三四、破陣二五、晉陽宮五三、預備團五七、高麗十八、定州(一)五二、監工七、裝備生產(二)七十、捕獵(一)二十、調遣三四、拆城牆十二、保守的高層九、炮擊聖納澤(二)七一、捕獵(二)二、新武器(二)三八、冬祀二八、法律三四、拆城牆十三、轉進一、風帆八、炮擊聖納澤(一)十七、冰島戰役(三)二一、冰島戰役(七)四、準備二六、廷杖七五、北地戰起六五、陷碎葉六六、圍獵(二)三八、宗府七二、隴西三五、並淮西二五、威塞騎三二、莽將一波二一、冰雪對峙三十、遠航五五、治理四八、橡膠三八、宗府六八、科考船隊四十、起飛六七、涼州使團六六、東歐戰場十五、變賣
五一、燕雲四七、參觀二二七、兄弟鬩牆一、孝義城二九、戰爭開始了?!十八、老艦改裝八十、紅山谷十六、長安十九、冰島戰役(五)四、航空艦隊七、會合五二、監工六十、停戰六十、抵達三四、制弓三一、情報局三七、教材五七、巡視山北四九、關城四五、艦隊四七、參觀二二十、分離派四三、水運四九、山神廟(六)五七、高麗十三、轉進十六、遠征二八、移鎮十五、朝會六六、圍獵(二)十七、湟州六二、雜事三九、血濺長樂六四、試航(二)三九、陵前登基五五、東角海戰(一)六五、豐州二九、遭遇契丹五、火槍(一)三二、出逃二六、頓涅茨戰役(一)十五、家人五二、監工七四、青州六三、疏勒(一)六四、疏勒(二)五四、技術成果四七、山神廟(四)四二、進攻十五、變賣六、裝備生產(一)三八、冬祀八、潼關四七、四輪馬車二九、戰爭開始了?!四六、燒鹼三八、插曲(一)十三、天雷三四、破陣二五、晉陽宮五三、預備團五七、高麗十八、定州(一)五二、監工七、裝備生產(二)七十、捕獵(一)二十、調遣三四、拆城牆十二、保守的高層九、炮擊聖納澤(二)七一、捕獵(二)二、新武器(二)三八、冬祀二八、法律三四、拆城牆十三、轉進一、風帆八、炮擊聖納澤(一)十七、冰島戰役(三)二一、冰島戰役(七)四、準備二六、廷杖七五、北地戰起六五、陷碎葉六六、圍獵(二)三八、宗府七二、隴西三五、並淮西二五、威塞騎三二、莽將一波二一、冰雪對峙三十、遠航五五、治理四八、橡膠三八、宗府六八、科考船隊四十、起飛六七、涼州使團六六、東歐戰場十五、變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