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冰島戰役(五)

海面上烏雲密佈,巨浪翻滾,夜空中飄着紛飛的大雪。帝國艦隊在海灣的另一側等待多時,劍拔弩張,隨時準備向西法蘭克人發出致命一擊。而由於前面偵察的兩艘驅逐艦注意力被兩艘正退向海灣深處的帝國驅逐艦所吸引,根本沒有發現在另一側磨刀霍霍的帝國主力艦隊,而庫伯特的艦隊也還蒙在了鼓裡,對此一無所知。

晚上20點43分,雷達室報告說有兩艘小型軍艦正快速駛過科德呂角,兩分鐘之後,庫伯特艦隊的主力轉過海角,出現在“祁連山”號的雷達屏幕上,射擊指揮室也隨之給出了一連串的射擊數據。

陳士英上將隨即下令信號兵向各艦發出做好齊射準備的命令。

一直守在“祁連山”號艦橋上的陳士英端起望遠鏡,此時海面上依然黑沉沉的一片,視線中什麼也看不到,但他不能就此想當然的認爲對方也沒有發現自己。在無線電探測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黑夜已經無法爲艦船再提供天然的掩護,艦身的雷達回波、螺旋槳發出的水中噪音都有可能讓對方隨時發現自己。

20時53分,陳士英下令開火,目標直指雷達上緊隨小型艦船之後唯首的大艦。

一陣突如其來,氣勢磅礴的雷鳴聲打破了海面上的沉寂,首先開火的“祁連山”號410毫米主炮炮口噴出四大團桔紅色的火球,在一瞬間點亮了一大片海面。遠在十多海里之外,西法蘭克艦隊已經發現了帝國艦隊的蹤跡,正在忙亂地調整着炮口。隔着雪花飛舞的海空,依然能夠看到遠處海面上如同火柴棒一樣的火焰一閃而逝,緊接着,一枚枚巨大的彈頭帶着令人恐懼的尖銳呼嘯聲劃空而至。

炮彈的飛行速度要遠快於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那些令人戰慄的重磅炮彈帶着摩擦空氣所產生的特殊聲響,劃過頭頂,落在不遠的海面上,傳出一陣劇烈的爆炸聲,正好與從20公里外傳來的隆隆炮聲重合了起來。

陳士英當然可以想象到遠處西法蘭克戰艦上的水兵在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大口徑炮彈會有怎樣的驚慌反應,他在猜測那艘正在遭受數艘德艦一起攻擊的西法蘭克戰艦的身份,“布列塔尼”級還是“路易三世”級,亦或是一艘“紅衣主教”級?西法蘭克軍艦正在列隊轉過科德呂角,已經有四艘大型戰艦出現在了德艦的雷達屏幕上,以有心算無心,可以想象得到西法蘭克軍艦上此時的混亂場面。

六艘帝國戰列艦再加上兩艘重巡同時開火,一共有72大口徑火炮幾乎同時噴出烈焰,如此密度的火力打擊下,西法蘭克戰列艦隊位於首位的“路易三世”號在首輪炮擊中就被命中了兩發炮彈。在先進的火控雷達指引下,大口徑艦炮的遠程射擊精度比使用光學測距儀時代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海面上再次響起一陣隆隆的炮聲,位於艦隊後方的兩艘“北庭”級重巡洋艦再次開火。這兩艘帝國重巡所裝備的16門SKC/35D型203毫米60倍口徑克虜伯艦炮每分鐘射速高達6發,雖然彈頭重量只有150公斤,對於戰列艦而言穿透力明顯不足,還是能對其甲板上層建築的薄弱處造成一定程度的毀傷。

理論上來說,裝備有自動揚彈機的兩艘“祁連山”級戰列艦和兩艘“蔥嶺”級戰列艦主炮射速都能達到每分鐘3發的高射速,而兩艘“五嶽”級老式戰列艦主炮射速要慢一些。但在實戰中,戰列艦主炮在齊射後會產生數千噸的巨大後座力,即使是象“祁連山”號這樣滿載排量超過55000噸的鉅艦都能被這股巨大的後座力從海面上平推出將近十米的距離,戰艦需要克服搖擺,等到恢復平衡時才能再次進行炮擊,差不多需要在一分半到兩分鐘後才能再次進行下一輪齊射。

在一場海上炮戰中,戰列艦主炮射速上的差距並不如人們想象中那樣能起到多大作用。

在帝國軍艦剛完成第二輪齊射後,對方很快也以炮聲作爲回答,儘管法艦從20000萬米之外射來的第一輪齊射有些欠缺準頭。但陳士英和艦上的軍官們還是能夠從彈頭所發出的呼嘯聲中作出判斷:那些至少是口徑在14英寸以上的艦炮所發射出來的炮彈。

在這片寬度只有30多公里的海灣內,自西非海戰後,唐歐海軍戰列艦艦隊的海上對決再次上演。

在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西法蘭克艦隊已經慢慢調整了陣形。在旗艦“敦刻爾克”號戰列艦的信號桅上,再次升起了紅衣主教在西非海戰中所升起的Z字信號旗,同時用燈光信號向艦隊其他成員發出作戰信號:國家命運在此一戰,望諸位奮力而爲!

而陳士英上將倒沒有這樣的感覺,他還有六艘航空母艦在七十多海里之外伺機出動。以航空艦隊的實力,足以全殲這支西法蘭克主力艦隊,他即使是輸了又能如何?所以他在心裡十分篤定,旗艦“祁連山”號向艦隊發出的作戰信號是276.5.31。

這一組數字代表着一個讓帝國海軍永遠銘記的日子,在上一次世界大戰時所爆發的“西非海戰”中,大唐帝國海軍在一場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列艦對決中,最終戰勝了歐洲聯合艦隊,將敵人的八艘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送進了冰冷的海底。

但是現在,敵人將會再次重溫那同樣慘痛的歷史回憶。

在海灣的另外一邊,在艦隻數量上稍佔優勢的西法蘭克艦隊也迅速進入了臨戰狀態。

由於先前艦隊正處於轉向過程,西法蘭克艦隊處於很不利的交戰位置。阿蘭·庫伯特上將在突遭打擊後,立刻下令在交火中已經受創的“路易三世”號撤出隊列,調整到艦隊後方,讓緊隨其後的“洛林親王”號打頭,而驅逐艦隊則逼近帝國主力艦隊,力圖使用魚雷打亂帝國艦隊的隊形。

距紅衣主教時代的地中海海戰一百多年後,在遠離地中海的北大西洋海域,一場決定西法蘭克王國命運的海戰再次爆發。

一、風帆二四、收復盧龍十六、魚雷三五、接應三一、歷陽五、造船廠十六、決策三九、陵前登基十八、漁民?八一、接陣六六、東歐戰場十五、朝會二六、興和堡三十、大舉入寇七一、捕獵(二)五十、白巖鎮(一)二八、移鎮三、渭水七七、投石機七九、陷阱(四)七八、陷阱(三)五、造船廠三十、遠航七十、渭州五四、轉進魏博六四、遷徙二、冬日十三、老將二十、大婚六六、廷議四七、山神廟(四)八二、大地驚雷(二)七七、閃電河谷五五、整飭四九、山神廟(六)三二、出逃六十、停戰三八、插曲(二)四六、燒鹼二五、晉陽宮十五、冰島戰役(一)四、航空艦隊六七、涼州使團四一、疏勒之戰(二)三○、頓涅茨戰役(五)二一、裝甲訓練營五三、夏收十二、炮擊聖納澤(五)五三、新時代七六、陷阱(一)八一、大地驚雷(一)二五、重型轟炸機七四、南向三四、制弓二六、興和堡四五、山神廟(二)五五、治理二一、冬日閒事六二、雜事十七、海軍中尉四六、燒鹼十四、爭論六六、圍獵(二)八一、接陣四六、參觀潛艇三四、拆城牆六五、豐州四八、山地師六三、定策五五、治理二三、試航(二)二四、觀雲閣二七、交火二五、假道伐漢二五、晉陽宮三三、戰船四、準備三五、並淮西五六、簡單收買十九、定州(二)六二、張垣十九、成都三八、宗府三七、邊鎮三、裝備局十九、成都十九、定州(二)十九、北苑八二、大戰之前三二、莽將一波二、新武器(二)十四、爭論七八、攻城五七、蜀道二二、李從珂十八、漁民?六八、科考船隊六四、試航(二)四四、山神廟(一)十九、成都
一、風帆二四、收復盧龍十六、魚雷三五、接應三一、歷陽五、造船廠十六、決策三九、陵前登基十八、漁民?八一、接陣六六、東歐戰場十五、朝會二六、興和堡三十、大舉入寇七一、捕獵(二)五十、白巖鎮(一)二八、移鎮三、渭水七七、投石機七九、陷阱(四)七八、陷阱(三)五、造船廠三十、遠航七十、渭州五四、轉進魏博六四、遷徙二、冬日十三、老將二十、大婚六六、廷議四七、山神廟(四)八二、大地驚雷(二)七七、閃電河谷五五、整飭四九、山神廟(六)三二、出逃六十、停戰三八、插曲(二)四六、燒鹼二五、晉陽宮十五、冰島戰役(一)四、航空艦隊六七、涼州使團四一、疏勒之戰(二)三○、頓涅茨戰役(五)二一、裝甲訓練營五三、夏收十二、炮擊聖納澤(五)五三、新時代七六、陷阱(一)八一、大地驚雷(一)二五、重型轟炸機七四、南向三四、制弓二六、興和堡四五、山神廟(二)五五、治理二一、冬日閒事六二、雜事十七、海軍中尉四六、燒鹼十四、爭論六六、圍獵(二)八一、接陣四六、參觀潛艇三四、拆城牆六五、豐州四八、山地師六三、定策五五、治理二三、試航(二)二四、觀雲閣二七、交火二五、假道伐漢二五、晉陽宮三三、戰船四、準備三五、並淮西五六、簡單收買十九、定州(二)六二、張垣十九、成都三八、宗府三七、邊鎮三、裝備局十九、成都十九、定州(二)十九、北苑八二、大戰之前三二、莽將一波二、新武器(二)十四、爭論七八、攻城五七、蜀道二二、李從珂十八、漁民?六八、科考船隊六四、試航(二)四四、山神廟(一)十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