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

自從杏子林那次被人提及身世,喬峰從開始的不相信,到最後不得不信。也漸漸接受,他不是宋人而是契丹人的事實。可真要選,喬峰更喜歡當個宋人!

如果沒有當初的那件事情,他現在肯定還是丐幫最年青的幫主。還帶領着丐幫弟子,打探番邦消息蒐集那些叛徒的證據,日子肯定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從威震武林的北喬峰,變成衆叛親離的契丹人蕭峰。若說沒一點失落,肯定也不可能。只是出身這種東西,喬峰是沒辦法選擇的,那也只有認命。

一直抱着忍讓的喬峰,原本只想搞清楚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可沒想到,那些當年的知情人,甚至幸苦撫養他長大的養父養母,授業恩師都慘遭毒手。

爲了這事喬峰也詢問過趙孝錫,希望這位似乎知道很多事情的結義兄弟,能告訴他兇手是誰。可一向對他知無不言的趙孝錫,在這件事情上卻選擇了隱瞞。

這次帶着阿朱出來旅行,喬峰也慢慢理會趙孝錫,當時說的那句‘不知道永遠比知道好’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因爲當初闖少林想找授業恩師,瞭解他身世來歷時,他剛好碰到擅長易容之事的喬峰。最初還以爲,是阿朱冒充他殺了授業恩師,讓那小和尚覺得他是兇手。

現在出來有時間,他將這些事情跟阿朱說了一下。阿朱似乎想到了什麼,也跟趙孝錫一樣選擇不說。實在耐不住他詢問,阿朱才把自己的猜測說了一下。

當初殺害授業恩師的人,不是他也不是阿朱,那這世上跟喬峰想象的人。只有一個,就是對喬峰避而不見,甚至見面都不肯相認的父親。

得出這種結論的喬峰,也陷入了更深的自責之中。他能理解父親,殺害那些當年參與雁門關之戰的兇手。卻無法理解。親生父親殺害養父母。

沒有養父母這些年幸苦撫育,他喬峰現在存不存在都是個問題。一個是親生父親,一個是給予他養育之恩的養父母,喬峰真不知道。以什麼心情面對親生父親。

伴隨着這種心態,那怕趙孝錫發來信息,希望他方便的話返回一趟少林。也許能解開,當年的身世之謎。對此,喬峰卻第一次選擇了逃避,他怕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有了這種迷茫情緒的喬峰,第一次放下這種追尋,專心陪伴着阿朱,欣賞着茫茫大草原的風光。也開始覺得,除了武林之外。還有這麼一個讓人忘卻煩惱的地方。

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原本只想陪伴心愛的阿朱,平靜快樂的過一輩子。等到什麼時候,她們不想再走時,找個草肥水美之地隱居起來。

對此阿朱也做到當初所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誓言,寧願放棄尊貴的公主身份。陪他遊蕩草原之時,將來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隱居。

結果這一切,隨着他拯救了這個小部落後,瞬間變成了泡影。這時真正開始思考,以前趙孝錫跟他所說的一些話,喬峰覺得國不寧。又那來的清靜世界呢?

想過上不被人打擾的生活,只能出現在國泰民安的時代。尤其在這大草原,真正風景優美的水草之是,從來都難逃牧民的發掘。

那怕他們找個偏遠的地方隱居起來,在這種牧民恐慌不安的年代。跟他有這種想法的牧民絕對不再少數,可這樣真的就能逃過戰亂。享受所謂的平靜生活嗎?

跟趙孝錫相處時間不短的喬峰,這時才明白趙孝錫告訴他。想真正享受到寧靜的生活,並非找個山溝或深山草原生活,就能享受到的。

真正寧靜的生活,必須是結束各國征戰。各族融爲一體。真正天下太平的年代,那怕就是找個偏遠點的小村,也能享受到不被人打擾的寧靜生活。

以前喬峰覺得,那都是趙孝錫身爲王候子弟,固有的心態所造成。現在想想,似乎真有一絲道理。國家不太平,這天下又那來的太平日子過呢?

帶着這種反思,喬峰跟阿朱帶着倖存下來的部落百姓,跟着趙孝錫佈置在遼國的探騎。終於來到一個非常隱藏的地方,在這裡他看到了真正的寧靜。

與這位代號地十二的騎兵首領,進行過交談的喬峰。知道這個地十二,以前是生活在遼國貴族家的奴隸。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被趙孝錫派往草原的偵騎所救。

經過一段時間嚴酷的培訓,他又被重新派回遼國,打探遼國情報的同時。積蓄着力量,隨時等着王師北還的時刻到來,徹底結束這路躲藏的生活。

在喬峰看來,這個地十二應該很仇視契丹人。可看到山活在這座山谷中的百姓中,竟然大多數都是契丹人。連他手下的騎兵,也以契丹人居多。

這讓喬峰很好奇的道:“十二,你先前不是說,你恨契丹人嗎?他們還殺了你父親兄弟,那爲什麼你又要爲這些契丹百姓,提供庇佑跟安身立命之地呢?”

對於這種不解,地十二顯得很坦誠的道:“喬大爺,其實在被閣主救回中原,我就想過要找契丹人報仇雪恨。如果不是他們,我也不至淪落到家破人亡的境地。

可我們每個派到這裡的人,都被閣主下過嚴令,不得隨意濫殺無辜。不管是漢人還是遼人,都是好人跟壞人。殺戮只會增加仇恨,內心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平靜。

我們到這裡的任務,就是打探遼國的軍事情報,給遼國朝廷製造麻煩。真正普通的遼國百姓,只要他們不是好殺之輩,我們非但不殺,還會提供保護。

喬大爺現在也看到,這些百姓生活在這裡,真正做到了衣食無憂。每次外出回來,看到這些百姓臉上的笑容,小的就有種回家的感覺。

雖然小的這個基地,生活的百姓只有幾百人,可每個住在這裡的人,都跟一家人一樣。從來沒人會說,什麼遼人還是漢人,而是這忘憂谷的人。

用閣主當年教導過我們的話,想要真正看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天下百姓是一家的景象。只有完成天下一統,結束這種經年戰亂的時候。

不管是遼人還是漢人,在閣主看來都是炎黃子孫。如果沒有國家的區分,這天下就不會有這麼多紛爭。而真想征戰天下,應該想着替炎黃子孫開彊拓土。

小的當年有幸,看過閣主畫的一張地圖。他告訴我們,在我們大宋甚至遼國之外,還生活着無數其它的人種,他們纔是真正的番邦外族。

如果我們再不形成炎黃子孫是一家的想法,將來我們就會,被那些真正的番邦外族所奴役。到那時,絕對不會有人對我們存在任何憐憫之心。

儘管小的知道,小的是沒法看到那天。可能替炎黃子孫的統一大業做點事,小的覺得很榮幸。將來小的無法到那番邦之國走走,我的子孫後代一定可以。”

天下百姓是一家!不管那國人,都是炎黃子孫!

這種超乎尋常的理念思想,也許只有趙孝錫敢說出來。可喬峰不得不說,聽完地十二的話,喬峰突然覺得有種熱血沸騰般的感覺。

雖然他沒看過地十二所說的地圖,卻知道在遼國之外,還存在着一些異族。那些膚色眼珠,跟遼人還有宋人都不一樣的異族,是真實存在的。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來自那裡,只知道他們生活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就算想征服那些異族生活的國度,單單行軍就會花費無數的時間。

此時的喬峰,通過地十二的講述,才真正意識到,這位義弟的野心到底有多大。一直覺得趙孝錫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喬峰也無法理解的。

可現在明白了趙孝錫的野心,喬峰突然覺得,將來真來實現所謂的天下百姓是一家,大家同爲炎黃子孫。也就不存在,這種遼人跟宋人,又或者西夏人吐蕃人的爭執。

這種想法看似瘋狂,可在喬峰看來纔是身爲男人應該去做的事情。突然覺得,今生無法償還趙孝錫恩情的自己,也許可以在這事情上盡點力。

帶着這種誕生的想法,喬峰讓地十二給他送了一封信給趙孝錫。明確告知,他暫時不返回大宋,而是帶領這些渴望安寧的百姓,反抗遼帝的殘酷暴政。

有了這種想法的喬峰,一掃之前的迷茫。雖然知道這條路很漫長很難走,可喬峰有種直覺,這個夢想也許會在趙孝錫身上得到實現。

身爲喬峰的夫人,阿朱對於喬峰的選擇,也給予了支持。對阿朱而言,只要喬峰能找回快樂,找到生活的目標,那就是她的快樂跟目標。

而喬峰不知道的是,當從靈鷲宮下山,抵達少室山下的趙孝錫。收到這位親筆信時,心裡終於長長的鬆了口氣。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況,終於不會發生了。

至於地十二說的那番話,趙孝錫也確實對武部一些精銳的手下說過。可趙孝錫清楚,這只是對那些手下的洗腦,也是爲將來取得遼國民心做的準備。

現在看來,這個天下大同的口號,還是很有市場的,連喬峰都深陷其中。可不管如何,趙孝錫還是會步步爲營,朝這個終極目標推進,希望有天能實現這個夢想!

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三十一章 廢了雲中鶴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九十七章 航行中的偶遇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二百四十一章 改變的宿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二百五十五章 武林大會 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一十章 段譽的江湖首戰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六十五章 安心做小女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霸氣的喬峰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一百四十五章 議和的條件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八十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十九章 中轉香灣島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九十四章 對決高陽平原第一百四十章 夜襲之奪橋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三十九章 誰在算計誰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一髮動全局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
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三十一章 廢了雲中鶴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六十章 刻骨銘心的征服第九十七章 航行中的偶遇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二百四十一章 改變的宿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二百五十五章 武林大會 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二百一十章 段譽的江湖首戰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六十五章 安心做小女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四章 帝家無情也有情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霸氣的喬峰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一百四十五章 議和的條件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四十六章 新城落成與洞房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八十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十九章 中轉香灣島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九十四章 對決高陽平原第一百四十章 夜襲之奪橋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三十九章 誰在算計誰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時入城用膳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二百二十四章 童姥回宮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一髮動全局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