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

出身軍旅的宋朝開國皇帝,對於軍隊的重視性不言而喻。+++立國後便把兵權集中到朝廷管理,對於朝中有功武將,更多采取封蔭子弟的方式,將其兵權給駁奪。

其中最爲出名的,無疑便是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這種方式,雖然最大限度杜絕藩鎮權力太大時,手中又握手重兵而舉兵造反,危及大宋的趙氏江山。

可立國至今,大宋周邊就沒穩定過。尤其如同頂在咽喉處的燕雲十六州,被國力強盛的大遼佔據,宋朝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一直都沒敢放鬆過。

採取募兵制,建議禁軍、廂軍、鄉兵這種等級分明的軍制。形成了龐大的兵員儲備,卻也增加了國家的負擔,讓朝廷一直入不敷出,連皇帝都顯得異常節儉。

只是隨着趙孝錫繼位之後,他清楚宋朝立國至今,民間的財富積累異常龐大。要不然,新南城生產出來的新奇東西,也不會這麼暢銷,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清楚削減一些老弱之兵,裁撤一些有名無實的部隊,也是減輕國庫負擔的善舉。雖然這種裁軍的舉動,會讓國庫投入很大一兵恩養銀,以寬慰那些被裁撤的老弱兵心。

可從長遠看,趙孝錫卻清楚這對大宋有利。將原本不堪大用的普通部隊削減,換成真正可堪大用的精兵。人數減少了,可部隊的戰鬥力卻有增無減。

其次趙孝錫做出的另一個決定,便是提高大宋邊軍的軍餉補給標準。在趙孝錫看來,相比大宋目前佈置在各地所謂的精銳禁軍,這些邊軍的戰鬥力更強。

沒見過血的精銳,拉到戰場也是一羣軟腳蝦。反倒這些駐防大宋邊軍的廂軍,因爲一直處於與敵交戰的環境。戰鬥力反倒不錯,好好整頓一下也堪重用。

另外一點也是趙孝錫清楚,邊軍的任務重,軍餉不高環境還比較惡劣。相反駐紮在中原各地的禁軍,任務輕不說,軍餉還拿的最高。軍營條件也比較優越。

這樣一來,就讓邊軍中不少將士覺得,他們彷彿是後孃養的部隊一樣。士兵的怨氣比較大,臨戰時甚至出現,不給銀子不上戰場的事情。

眼下趙孝錫提高邊軍將士的待遇,並嚴查邊軍中貪墨軍餉的情況。藉此告訴邊軍將士,朝廷對他們很器重。可他們必須拿出,值得朝廷器重的成績來。

伴隨着趙孝錫上任,開始大派銀錢的作法。無論是衆軍將士。還是大宋的黎民百姓,見到了實惠之後,對於新皇的感恩之心自然大大提升。

還有一點,便是趙孝錫依靠佈局天下的布衣閣,將武衛跟皇室秘衛進行融合。打造一個監查天下的諜報系統,嚴查官員貪腐的情況,並派出御史督查吏治。

這種有點令皇城外官員,也人心惶惶的事情。伴隨趙孝錫又提高。外放官員的俸祿,甚至還出臺廉養銀的辦法。讓不少官員覺得。只要不貪後半輩子也有着落了。

總之,隨着趙孝錫繼位之後,六部尚書們覺得忙的不可開交。一項又一項措施,被趙孝錫以旨意的形式下發各州府,收到的效果都非常顯著。

原本還指望大宋會出現內亂的番邦諸國,只能眼睜睜看着。趙孝錫這位新皇的影響力,很快隨着這些舉措深入人心。有了百姓跟軍隊的支持,誰敢挑起造反的大旗呢?

後方局勢穩定,領兵繼續與大遼作戰的前方將士,看着源源不斷補給到來的兵員。還有從未斷過的軍需糧餉,也覺得放心了許多。

前方將士的軍心穩定,以瓊州軍爲矛頭的徵遼大軍,也開始不斷的收復失地。讓大遼的君臣,也感覺到亡國的壓迫力。更令他們震驚的,則是宋軍的安民措施。

一般而言,做爲佔領軍,敵境之內那些富商,是打劫的第一目標。可宋軍對於收復區域內,那怕正兒八經的契丹族部落,只要沒跟大宋對抗,一律保留他們的居住權。

甚至連他們的財產,宋軍都給予保護。而這一切,都是宋軍任命的安遼侯,一力替收復領地裡契丹百姓爭取來的。漸漸喬峰的威名,也隨即流傳開來。

原本被大遼宣傳的異常恐怖的大宋征討軍,隨着收復區契丹人的口口相傳,讓不少還在猶豫到底站那邊的小部落,開始選擇了兩不相幫。

如果大遼方向逼迫太甚,那他們便舉族遷移到宋軍管控的區域生活。喬峰對於他們的到來,同樣會給予最佳的安排,讓這些契丹百姓,即感恩喬峰也感恩大宋。

望着這種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在象大宋方面轉移。遼帝耶律洪基,也有種英雄末路的狂躁。開始在大遼上京皇宮內,展開了新一輪的清洗行動。

這種自取滅亡的舉動,讓本就人心惶惶的大遼,更加墜入滅亡的邊緣。而回歸後方,被冷落起來的耶律圖,也適時的被一些人給推舉而出。

結果誰都沒想到,那怕趙孝錫也沒意料到。在段譽正式繼任大理國主之時,大遼皇帝耶律洪基,被耶律圖毒死於寢宮之中,一代遼帝便如此憋屈的死了。

隨着耶律洪基的死亡,耶律圖成功繼位新皇,大遼看上去又頑強的堅持了下來。可女真部落的步步逼進,不斷壓縮着遼國的生存空間。

面對國破家亡的威脅,大遼方面正式冊封女真部落的耶律阿骨打爲遼東王。並且約好,兩方一起對抗來勢兇猛的大宋進攻部隊。

收到前方戰報的趙孝錫,很適時的下達部隊停止前進,駐防原地的命令。既然大遼跟女真聯合,那前線部隊的實力,就略顯下風。

而且前線部隊戰鬥了這麼久,部隊已經開始出現疲勞。適時的停下進攻腳步,也能爲後續的進攻儲備實力。除此外,趙孝錫也有更多時間,佈置接下來一網打盡的戰略。

根據布衣閣送來的諜報,那位當初大宋冊封的遼東王,同樣非常詭異的病逝。成爲女真新統領的,並非那位族長的大公子,而是潛伏在趙煦身邊的完顏阿骨打。

對於這位金國皇帝的成功上位,趙孝錫也清楚,有些歷史看來還是沒法改變。要想改變歷史,看來還需要多下一番苦力才行。

命令前線部隊,收縮實力原地駐防後,趙孝錫通過海運的方式。將大量的物資,不斷的運送到收復回來的燕雲十六州之內。

同時在後方,抓緊時間訓練部隊。將一支支換裝完畢的部隊,不斷的投送到戰爭第一線。而新南城跟瓊州的新式軍隊規模,也開始進行擴軍備戰當中。

這種詭異的中途暫停,讓遼國有了一息喘氣之機。面對吐蕃派來的使者,大遼方面自然喜出望外。達成了結盟的意見後,大遼又向西夏提出了聯盟的建議。

眼下大宋勢大,如果大遼滅亡之後,他們這些番邦小國同樣不好過。對於使者的說服,李秋水卻異常堅定的表示,與日薄西山的大遼結盟,是自取滅亡之舉。

就在所有人覺得,李秋水此話有些危言聳聽之時。得知吐蕃跟大遼結盟,趙孝錫親自致信段譽,由安南路派遣部隊,匯同大理的精兵陳兵於吐蕃邊境。

除此之外,完成精兵簡政的成都路各州府兵馬,同樣集結於宋蕃邊境,做出進攻的舉動。一時間,吐蕃方面也是人心大亂,同樣感受到大宋的兵鋒之利。

看到大宋的動作如此迅速,西夏方面同樣感同身深。眼下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大宋,如果要進攻西夏的話,同樣擁有了前沿陣地,騎兵更是可以縱馬而至。

面對這種情況,西夏皇帝終於明白,他還是不如這位深居後*宮的母親看的遠。根據李秋水的建議,開始調集重兵,壓到了大遼邊境,做出幫場子的舉動。

在吐蕃方面對於佈置了重兵,反倒與大宋接壤的邊境,減少了駐軍的數量。這種選擇與大宋同一戰線的舉動,讓吐蕃更加後悔,爲何要與大遼進行結盟呢?

誰都沒有想到,就在這種時候,原本站在大宋方面的高麗。突然做出扣押新南城商團的事情,同時在與大宋接壤的邊境集結大軍。

收到消息的趙孝錫,通過佈置在高麗的諜報人員,很快便收到了消息。金妍兒的身份,最終還是暴露了。那位當初逃過一命的金妍兒部將樸永昌,竟然投靠了高麗皇帝。

根據掌握的情報,樸永昌敢於冒死,向高麗皇帝透露消息。似乎背後也有人支持,而這個人同樣是消失許久,慕容復的心腹干將青雲莊主鄧百川。

得知這個消息的趙孝錫,也清楚臥薪嚐膽的慕容復,看來真是陰魂不散。竟然挑唆高麗,在這個時候跟大遼還有女真聯手,打算對抗大宋的兵威。

掌握到這個情況,趙孝錫一封聖旨下達,根本不用調集大宋境內一兵一卒。由海軍統領李雲聰爲帥,統領各基地的海軍,正式向高麗宣戰。

反正待在新南城的金妍兒即將臨盆,趙孝錫不介意,在第二個孩子出世前,用兌現諾言的方式,給予這位前新羅公主,眼下封爲儀貴妃的金妍兒,一份特殊的禮物!(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八十五章 欽差衛隊入城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着長大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四章 你不敢殺我!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四十章 打造最強海軍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前排兵佈陣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一髮動全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七十八章 惡人兄弟重逢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四十章 打造最強海軍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計劃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三十八章 昂貴的奢侈品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四十三章 靈鷲劍婢抵島第十四章 建新城與任命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六十一章 視察的用意第六十一章 視察的用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二百一十四章 珍瓏棋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二百六十章 武林大會 八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八十五章 欽差衛隊入城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着長大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四章 你不敢殺我!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一百一十一章 傲嬌的王語嫣第四十章 打造最強海軍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前排兵佈陣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一章 太宗祖訓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四十七章 拜訪天龍寺第一百六十八章 牽一髮動全局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二百二十三章 松球爆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秋水的密信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七十八章 惡人兄弟重逢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擊受阻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四十章 打造最強海軍第十二章 侍女的命運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計劃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三十八章 昂貴的奢侈品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四十三章 靈鷲劍婢抵島第十四章 建新城與任命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六十一章 視察的用意第六十一章 視察的用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二百一十四章 珍瓏棋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二百六十章 武林大會 八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