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對決高陽平原

伴隨着李朝展開了緊急動員,原本居住在皇城周邊的百姓,也感受到戰爭來臨的氣氛。一些百姓家的青壯年,也被官府緊急徵調,編進各城團練之中進行備戰。

已然許久沒感受過這種氣氛的李朝百姓,才真正明白。身爲他們鄰居的大宋,不動則已,一動也不是他們所能隨便承受的。儘管官府強調,此戰李朝必贏。

可百姓也不傻,開始大量的儲備生活物資。一時間,包括李朝皇城升龍城在內,各城的糧食跟食鹽價格,幾乎是一個時辰一個價,甚至還出現百姓哄搶商鋪的情況。

這種大戰來臨前的緊急氣氛,讓原本歌舞昇平的皇城權貴們,也開始思考着家族的生存方式。儘管現在朝廷派往前線的大軍,還沒傳來具體的消息。

可誰都知道,一旦朝廷幾支天子軍也戰敗,皇城被攻破也是早晚的問題。雖說李朝近些年,國力強盛了不少。可再強,也難擋大宋的雷霆一擊啊!

加上這次大宋興兵,完全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被大宋掌握了戰略主動的李朝,也第一次感受到烏雲壓境的危機。以往熱鬧的夜市,如今都沒人敢出來。

對於這種情況,李乾德身爲皇帝也無能爲力。現在的他,也急切的期待着,前線的戰況早一點到來。只要他的天子軍能取勝,那李朝尚且還有救。

要是他派出的五支天子軍。都在接下來的對戰中出現戰敗,李乾德都不敢相象,到時的局面會是什麼樣子。可眼下。他也只能寄望,他的天子軍也不負厚望。

同樣是以兵事起家的李朝,一直都非常重視軍隊的建設。相比大宋重文抑武不同,李朝的軍事指揮權,一直都控制在皇帝的手中,並將其中的精銳統稱爲天子軍。

爲拱衛皇城,李朝將天子軍還分別賜予封號。除守衛皇城的禁軍外,以“御龍”、“武勝”、“龍翼”、“神電”、“棒聖”、“保勝”、“雄略”、“萬捷”八軍爲軍隊根基跟柱石。

非戰時。這些天子軍皆列於皇城周邊,以拱衛皇城之用。軍中將士,額上皆刺有“天子軍”字樣,以示其效忠天子之意。各軍又分弓、騎、象隊及擲石兵等兵種。

除了皇城禁軍跟八支天子軍。李朝又以各城設有番兵(即地方兵),仔細區分兵種,不得混雜,以防其生變。一旦發生兵變,亦可互爲制衡,便於朝廷調遣。

正是這種軍隊集權的方式,讓李朝的皇帝擁有絕對的統制調動權。一旦皇令下達,任何將領都需無條件服從。不然,皆屬於不遵皇令的大罪。

眼下前往追剿趙孝錫一部的天子軍。三軍合計近五萬兵力。而趙孝錫此刻,手中的實際兵力,只有兩萬不足。可就算如此。李朝軍隊也絲毫不敢大意。

從陸續收到的消息,李朝軍隊已然知道,趙孝錫統領的軍隊,似乎使用一種叫天雷般的武器。只要這種武器發聲,觸到他的兵卒都非死即傷,端是利器一件。

雖然李朝的軍隊也知道。這種火器大宋以前就有。可相比以前他們見識到的大宋火器,如今這種被稱爲天雷的武器。越發的威力巨大跟震懾人心。

正在攻城掠地的趙孝錫也清楚,現在他所收復的這些城池,其實都沒怎麼遇到抵抗。很多李朝的城池,大多在步兵將火炮進行試射之後,就很痛快的開城投降。

шωш ✿тTk án ✿¢ ○

這樣一來,趙孝錫統領的部隊,更多都將時間花費在趕路的事情上。在得知李朝派遣了三支天子軍,意圖殲滅自己統領的這種大軍時,趙孝錫也覺得是時候打一仗。

命趙大拿來細作描繪的李朝地圖,趙孝錫很快看到一個,適合與李朝軍隊進攻交戰的地方。而這一戰,也將決定,此次他進攻李朝,最終能否取得勝利。

選定了決戰的地點,趙孝錫很快道:“趙大,傳令衆軍,各分出一支五百人的隊伍,去接收附近的縣城。告訴那些李朝守軍,如果頑抗,破城之日全部斬殺。

另外大軍改變路線,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高陽平原,搭建防禦工事,準備等待李朝三路大軍的到來。在那裡,我們與李朝的精銳一較高下吧!”

與此同時,趙五跟武定統領的一萬大軍,與李朝派出的近三萬大軍之間,相隔的距離只有一天。爲了打好這一戰,趙五跟武定自然也是好好的謀劃了一番。

當李朝派出的細作,看到趙孝錫的大軍,突然改變既定的攻擊路線,直奔高陽州的平原而去。指揮作戰的李朝將軍,也很快明白趙孝錫的用意。

原本還擔心,擁有天雷這種利器的趙孝錫,會藉助李朝的城池固守。可趙孝錫卻想着,跟李朝近五萬的部隊,在平原進行攻防戰,這無疑更對人多勢衆的李朝有利。

鑑於這種情況,李朝的三路大軍,同樣調整行軍路線直撲高陽平原而來。對他們而言,只要解決了趙孝錫這路近二萬人的大軍,收復被攻陷的城池,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儘管雙方距離高陽平原的路程差不多,可最終還是趙孝錫先李朝軍隊一步,搶佔了最有利的防守高地。抵達平原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諸軍安營紮寨。

其次,隨他出徵的王府騎兵衛隊,也開始外出打探李朝軍隊的動向。留守營地的步兵跟輜重部隊,也加快修建營地,等待李朝軍隊的到來。

相比目前很多軍隊常用,搭建木製營房所不同,趙孝錫的部隊,卻大多采用北方遊牧民族所擅長的營帳紮營。而營房外面大量構築土牆工事,看上去非常古怪。

與此同時,一批佈置防禦的士兵,挑着一圈圈有點份量的鐵圈。開始將其展開,將其簡單的用木樁,將一圈圈鐵絲網固定在營地的外圍。

而鐵絲網後面,則是一隊隊火槍兵跟盾牌兵,負責常態巡邏。除了前後兩個營地出口,其餘營盤四處,都被鐵絲網給環繞了起來。

至於王府的騎兵衛隊,在完全佈置在營盤之外,幾乎不用理會營盤裡面的事情。在營地旁邊的高地上,炮隊也在加緊修建發射陣地,以便在戰時也更好的幫上忙。

在炮隊的營地前方,同樣有一道道鐵絲網給環繞了起來。鐵絲網之後,又是火槍兵跟刀盾手的佈置。每支部隊各思其職,搭建營盤的速度也是超乎想象。

帥帳已然搭建好的趙孝錫,並沒入住帥帳,而是來到士兵們構建工事的地方。仔細的檢查,他們營盤的構築情況,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他也會立刻讓士兵糾正。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一紮營就開始動手製造熱飯的輜重兵,也將熱氣騰騰的飯菜,一桶桶的提到陣地上。正肚子有些餓的士兵們,也很享受這戰前的第一頓飯。

用趙孝錫的話來說,只有吃飽肚子才能打好仗。而且只要打好這一仗,接下來就算有大戰,也要等到他們兵臨升龍城的時候,纔有可能受到李朝的頑強抵抗。

大戰未啓,趙孝錫派出的偵騎,已然在高陽平原上,跟李朝的偵騎展開撕殺。面對這些跟北方遊牧騎兵,都展開過撕殺的衛隊騎兵,李朝的偵騎自然不是對手。

可就算如此,直奔此地而來的李朝三路大軍,也知道了趙孝錫,他們一步抵達的情況。對於那裡的情況,他們又如何不知呢!

將派出的偵騎收回,三路大軍聯合在一起,朝位於高陽平原上的趙孝錫包圍而去。等到他們的前鋒,終於出現在高陽平原時,也看到做好迎戰準備的大宋軍隊。

做爲遊擊力量的王府騎兵部隊,如今則分成百人一隊,不斷的襲擾着三路大軍後勤補給線。面對這種騷擾,李朝軍隊也不得不派出,相應的兵力進行防禦。

等到三路大軍成功,將位於高陽平原上的趙孝錫大軍包圍。他們也被眼前出現的怪異大營所迷惑,不明白這種大營,爲何扎的如此怪異。

不知歸不知,看到軍容嚴整的大宋軍隊。不少曾經跟大宋軍隊,進行過戰爭的李朝老兵,也覺得這支軍隊不好對付。接下來的戰事,誰輸誰贏真的未嘗可知。

面對大宋軍拒營不出,這幾天不斷趕路的李朝軍隊,也做出決定,暫時先休息一下。安排他們的輜重兵,開始準備埋鍋造飯,給有些餓的飢腸轆轆的官兵做頓熱食。

身爲天子軍,他們的後勤供應條件,自然也比各城的番兵強太多。從他們紮營的情況,站在炮隊陣地上的趙孝錫,通過單筒望遠鏡,已然能看的一清二楚。

相比他控制高陽平原一角,李朝的三支天子軍,將分別控制了另外三角。並沒想象中,兩支大軍碰面,不由分說立刻交戰的情況出現。

相反雙方,都互派一些偵騎哨,在形成的交戰區域,不斷的進行挑釁。只可惜,對於這種散騎的對決,李朝天子軍中的騎兵,根本不是趙孝錫衛隊騎兵的對手。

看着己方的騎兵,不斷的摔落馬下,李朝的統兵將領,也覺得這些大宋的騎兵實力,還真的超乎他們的想象。這樣的騎兵,遊離在他們營盤四處,還真是個不小的威脅!(未完待續)r752

s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問玄慈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一百八十二章 戰星宿門徒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六十七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十六章 比武競技選良將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非常抱歉!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九十六章 賺錢金點子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十二章 小魔王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二百一十章 段譽的江湖首戰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四十四章 神仙姐姐落凡塵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特別說明一下!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二百六十七章 月夜談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匪夜襲 上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三十八章 昂貴的奢侈品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繼位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七章 事畢終離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十七章 奇特的考覈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近期更新說明!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討海島三國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問玄慈第九十八章 籌備反攻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一百八十二章 戰星宿門徒第三百三十六章 鳩摩智跑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六十七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十六章 比武競技選良將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非常抱歉!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九十六章 賺錢金點子第四十八章 吐蕃國師鳩摩智第十二章 小魔王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二百一十章 段譽的江湖首戰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四十四章 神仙姐姐落凡塵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特別說明一下!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二百六十七章 月夜談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匪夜襲 上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三十八章 昂貴的奢侈品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繼位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一百零二章 怎麼又是你?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七章 事畢終離京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十七章 奇特的考覈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七十二章 王爺親審案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近期更新說明!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討海島三國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一百八十六章 愛妹心切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會老!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