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繼位

大遼的南京府,是唐代幽州舊城。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後,遼太宗就改幽州府爲南京,也叫燕京。從此南京就成了大遼在華北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

南京在五京中規模最大,其建築基本是沿用唐代的舊城修建而成。雖然不是遼國真正的皇城,可在很多大遼人眼中,這座陪都便是大遼的皇城。

此次宋遼之戰,宋軍先攻佔了遼國的西京,眼下又攻佔了南京府。剩下的三京之地,對於遼國而言,同樣處於宋軍的兵鋒之下,有點朝不保夕的味道。

倉皇出逃的耶律圖,原本還想攜帶一些皇宮裡的金銀財寶。只是沒想到,宋軍的攻城會如此迅速。最終什麼都沒帶,直接在皇城騎兵的護送下出城往中京方向逃竄。

看到鎮守陪都的太子都逃之夭夭,城中的軍民又怎麼可能死守呢?

伴隨城門被炸開,殺進城中的騎兵,便迅速剿殺一切敢於抵抗的遼軍。漸漸的,城中敢於反抗的遼軍,都被陸續進城的宋軍騎兵給斬殺。

騎馬帶着趙煦進城的趙孝錫,根本沒遇到象樣的抵抗,隨其入城的鬼騎軍,替其清除所有敢於出現在隊伍前面的人。對於這樣勇猛的部隊,城裡軍民誰人敢擋。

抵達皇城腳下,趙孝錫長槍一揮道:“打開城門,本王要帶皇上策馬大遼皇城。”

他的命令下達。鬼騎軍便洶涌入城。那些本就亂作一團的皇城太監跟禁軍,除了跪下投降之外,敢於亂跑或尖叫的。一律都會被鬼騎軍將士射殺。

這樣做雖然有些殘忍,可想到趙煦時日無多。這些忠於趙孝錫的武衛,也清楚皇帝的死,會讓趙孝錫非常傷心。身爲他的屬下,這些武衛又怎麼可能冷靜的了呢?

騎馬入宮的趙孝錫,沿着城門往皇宮大殿走去。直到一行人,來到大遼議政殿臺階下。看着這麼多臺階,趙孝錫也清楚馬肯定上不去了。

翻身落馬的趙孝錫。將趙煦給抱下戰馬,略顯擔心的道:“小六,要哥送你上去嗎?”

臉色已然有些潮紅的趙煦,也顯得很興奮道:“不用。朕想自己走上去。不過,雲哥能陪我同行嗎?有你在身邊,我覺得很安心。”

對於這種邀請,趙孝錫二話不說道:“好,哥陪你上去!”

扶着趙煦的手臂,兩兄弟開始登上這間大遼平時君臣議事的宮殿。裡面有趙煦,想圓父子兩代夢的龍椅。只要能坐上,他便覺得此生已然無憾了。

大軍中有資格隨行的大臣,看着趙孝錫攙扶趙煦的動作。也真正明白這意味着什麼。跟在後面沒人敢吭聲,跟以往上朝一般,靜靜的跟着兩兄弟。踏進了大遼的議政殿中。

望着那張置於大殿之上,象徵着皇權的龍椅。趙孝錫腳步不停,直接將趙煦扶到上面坐下。正準備放手時,卻見趙煦反手拉住他。

笑着道:“雲哥,這椅子有點大,我們兄弟一起坐吧!”

下方的武將跟大臣。聽到這話也明白,他們猜測的事情果然不錯。這種一個皇朝。只有一張的椅子,又怎麼可能共享着座呢?這算是變相的遺詔啊!

見趙煦眼中一臉真誠,趙孝錫儘管心中難受,卻沒多說什麼,很快便坐了下來。看到這一幕,武將跟大臣們唰的跪下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王爺千歲,千千歲!”

看着這些高呼萬歲之聲的文武大臣,趙煦顯得很高興的擡手道:“衆卿平身!”

‘謝萬歲!’

隨着這些隨皇帝出征的文武大臣起身,趙煦笑着道:“雲哥,只怕你我都沒想過,有天我們能在這裡,接受文武大臣的參見吧?父皇若看到這一幕,肯定會很欣慰的。”

對於這種話,趙孝錫也不知道怎麼回答。而這個時候,趙煦臉上的紅韻,明顯讓人覺得有些不正常。說着話的時候,趙煦突然咳嗽起來。

有些擔心的趙孝錫立刻上前道:“小六,別太激動!”

看着捂嘴的手,已然沾上了血,趙煦雖然心有不甘。卻也清楚,他的時日不多。很快笑着道:“雲哥,小六這回怕是挺不過去了。只是能圓兒時的夢,小六真的很滿足。

眼下這些文武大臣,都是你我的心腹大臣。朕想下幾道遺旨,希望雲哥能答應下來。也希望諸位愛卿,未來能象今日這樣,輔助雲哥興我大宋。瓊州王聽旨!”

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趙孝錫,有些傷心的道:“臣趙孝錫聽旨!”

看着退了兩節臺階的趙孝錫,趙煦從龍椅上起身道:“朕十歲繼承皇位,多虧太皇太后輔佐,總算讓大宋國泰民安,沒出什麼大亂子。

朕自親政以來,才真正明白治理一個國家,有多麼的難,事情有多麼的繁瑣。很多時候,朕都覺得才疏學淺,恐難當此大任。

只是不敢辜負先皇跟太皇太后的期望,一直盡心盡力而爲。好在幸得衆愛卿輔佐,讓朕在有生之年,能收復燕雲之州,雪先皇昔年之恥。朕心甚慰!”

說了這麼一通話的趙煦,忍不住又咳了兩句。站在下面的文武大臣,已然能看到,趙煦的嘴角開始在流血。甚至趙孝錫,立刻上前替其擦拭掉。

有些強勢般道:“皇上,有何話,坐着說吧!”

被按回椅子上的趙煦,很快調息一番道:“相信不用朕多說,衆位愛卿也知,朕已然時日無多。爲保大宋江山穩定,朕宣佈從即日起,皇位由朕之堂兄趙孝錫接任。

朕相信,未來大宋在堂兄的治理下,一定能恢復漢唐之盛世。朕也希望,衆位愛卿將來能忠心輔佐新皇,爲我大宋萬世江山再立新功。請玉璽!”

朝身邊的掌印太監說了一句,這位老太監同樣眼淚汪汪,端着一個盒子過來。打開盒子之後,趙煦親自提筆寫下遺詔,蓋上玉璽之後便遞到趙孝錫手中。

看着同樣虎目含淚的趙孝錫,趙煦顯得長鬆一口氣般道:“雲哥,前次的事情,希望你不要怪小六。身處這個位置,有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此次朕怕是不能活着回汴梁城,對於皇城中的妻兒,朕還有諸多不捨。今日,朕也將她們囑託於你,希望你能讓她們安靜的渡過餘生。

在朕出京之時,朕便在宗祠之內留下一道遺詔,上面的內容跟這封一樣。其實在小六心裡,雲哥是最適合接掌皇位之人。有你,大宋纔有未來。

這次朕御駕親征,確實想與你一較高下。可親身體驗才知,打仗真不是我所擅長的事情。別說上陣,就算坐車上奔波趕路,小六都覺得骨頭快散了。

眼下朕還是沒能堅持到最後,朕一走,京中勢必有人會作亂。在朕心裡,我只有你這個兄長。至於其它兄弟,有跟無其實區別不大,你看着處置就行。

以你的能力,想必也清楚,朕出來之後。汴梁城中不少人,便盼着朕早日歸西。現在他們得償所願,卻不知如此這番結果,他們是否預料到了呢?

雖然朕上位以來,沒做什麼利國利民之事,卻有一句話送與堂哥。有時,太過重情未必是好事。有些時候,該下狠心的時候,還是要下狠心。那怕心會很疼!”

斷斷續續說着這些話的趙煦,嘴中也開始不斷的出血。那怕趙孝錫又開始替他輸入內力,卻同樣難以控制,積在趙煦身體內太多的血液。

面對這個時候,趙煦說出的這番話,殿下的文武大臣同樣泣不成聲。他們都清楚,這位皇帝怕是堅持不到明天。那怕新皇已然確認,可一番動盪怕是少不了。

對於殿下這些文武大臣的表現,趙煦很快道:“衆愛卿不必難受,人終歸有一死。朕能在有生之年,坐上這遼國的龍椅,朕已然覺得很滿足。

當然,朕希望不久的將來,新皇能帶領你們,繼續攻下遼國的其餘三京之地。只要拿下遼國,大宋纔有了真正漢唐盛世的景象。只可惜,朕看不到那天了。

行了,趁着朕還清醒,衆愛卿參見新皇吧!說起來,朕小時便想過,堂兄從上龍椅受文武大臣參拜的場景。可卻從未有機會親眼看一次,今日朕想必能得償所願了。”

伴隨着趙煦的話說完,讓那老太監將自己扶起,走下龍椅將淚花涌動的趙孝錫,按到龍椅之上。一時間,包括章惇在內的文武大臣們,都再次下跪參拜新皇。

等到萬歲之聲,隨着文武大臣的聲音,傳到已然進駐皇城的衆軍耳中。這些參與徵遼的大軍將士,都得知了新皇繼位的事情。

那怕看不到趙孝錫繼位的樣子,卻不影響他們,伴隨着響徹雲霄的萬歲聲跪下高呼。在這種萬歲聲中,趙煦卻帶着欣慰的笑臉,倒在了親信老太監的身體內。

一個竄步上前,摟住趙煦的趙孝錫,看着這位堂弟。真的堅持不了多久,心中對於慕容復的痛恨可想而知。只是他清楚趙煦駕崩,大軍徵遼只怕要暫時告一段落。

如果他不趕回汴梁整頓朝綱,完成新皇登基必須經歷的血洗。只怕趙煦駕崩的事情,真的會動搖大宋的根基。所以,他覺得很愧疚這位堂弟,不能立刻替其報仇雪恨啊!(未完待續)r655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一百五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五十七章 虛竹的未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邊關狼煙起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章 城門前的衝突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匪夜襲 下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姐妹起爭執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三十八章 昂貴的奢侈品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狼隊與一陣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九十七章 航行中的偶遇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三十四章 山谷大平原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
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一百五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五十七章 虛竹的未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邊關狼煙起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一百六十二章 憚位歸隱 大結局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邊遇敵偵騎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章 城門前的衝突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匪夜襲 下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重啓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五十五章 無名氏的滿江紅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姐妹起爭執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三十八章 昂貴的奢侈品第三百零三章 徵選駙馬的用意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狼隊與一陣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六章 太皇太后殯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方英豪齊聚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零二章 丐幫危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五十三章 赫連鐵樹的猶豫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九十七章 航行中的偶遇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三十四章 山谷大平原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拓跋玉的感嘆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