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

第951章 撤軍的路線

朱祁鎮和王振在見識到戰場上的殘酷後,又被太監郭敬的描述嚇破了膽,再也顧不上什麼臉面,執意要立刻撤軍回京。

但張輔等大臣全都不贊同,畢竟現在大軍人困馬乏,只休整兩天根本恢復不過來,現在撤退只會更加危險,還不如守在大同城中,以大同城的堅固,瓦剌肯定無法攻破,只需要等上月餘,對方自然會退走。

但朱祁鎮卻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建議,不顧羣臣的反對,一定要在兩日後離開大同回京,王振也堅定的站在他這邊,這也讓朱祁鎮更加固執,最終還是決定兩日後撤軍。

第二天一早,王振就向全軍公佈了撤軍的命令,結果這個消息一出,全軍上下一片譁然,特別是那些底層的將士,更是傻了眼。

要知道他們這一路頂風冒雨,忍饑受餓,眼看着身邊的兄弟一個個倒斃在路邊,經歷了千辛萬苦總算是抵達了大同,結果現在連瓦剌人的影子都沒有見到,朱祁鎮和王振竟然要撤軍回京,相當於他們這一趟白跑了,那些死在路上的兄弟,也同樣白死了。

所有人心中都生出一種被愚弄的憤怒,只是懼於朱祁鎮的身份和王振的權勢,軍中的將士是敢怒不敢言,軍中的士氣更是因此一落千丈,畢竟皇帝拿自己耍着玩,又有誰願意爲這種人賣命?

張輔也窩了一肚子火,打了一輩子仗,他就沒有遇到過像朱祁鎮和王振這麼帶兵的人,每一步都精準的踩在最差的選擇上,而且還不肯聽取別人的意見,簡直就是拿幾十萬人的性命開玩笑。

這天晚上,兵部尚書鄺埜再次找到張輔,一臉喜色的向他道:“張公,撤軍的路線終於確定下來了!”

“走哪一條線?”

張輔聞言也急忙追問道。

雖然對於撤軍這件事,張輔他們都十分反對,但既然朱祁鎮和王振一意孤行,他們也沒辦法阻攔,現在只能想辦法,減少撤軍時的風險,所以選擇撤軍的路線就變得十分重要。

“走蔚州過紫荊關,這樣可以最快的進入關內,而且這條線是向東南走,也可以儘量避開瓦剌騎兵的攔截!”

鄺埜再次興奮的回答道。

撤軍回京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按照原路返回,走陽和過宣府,再經懷來進入居庸關,這條線一路向東,在進入居庸關前,十分容易被瓦剌騎兵攔截。

相比之下,走蔚州進入紫荊關,這條路線就安全多了,如果一切順利,幾天後就能進入關內,到時大軍就安全了。

“太好了!太好了!陛下不愧是太宗皇帝之後,總算是選對了一次!”

張輔聞言差點喜極而泣,一個好人做了一件壞事,就會受萬人所指,但如果一個壞人,忽然間做了一件好事,卻會受到萬人的稱讚。

張輔現在就是如此,看到自家昏庸無道的皇帝,終於在關鍵時刻做出一個英明的決定,這讓他甚至感覺朱祁鎮似乎也並不是那麼一無是處。

“咳~,張公您別太激動,其實走蔚州這件事,並不是陛下決定的,而是王公公決定的。”

鄺埜看着張輔激動的模樣,當即幹嘛一聲提醒道。

“王公公決定的?” 張輔聞言也終於從狂喜中冷靜下來,臉上也露出懷疑之色,他對王振可沒有任何好感,甚至都不相信對方會做出什麼正確的決定。

“張公您有所不知,王公公就是蔚州人,估計他是想請陛下率兵經過自己的家鄉,讓家鄉人看到自己的威風和權勢,所以才決定從蔚州經紫荊關回京。”

鄺埜說到最後也是一臉的苦笑,也幸虧王振不是宣府人,否則如果大軍還是走宣府那條線的話,那他們可就危險了。

“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走蔚州就好,咱們帶上足夠的乾糧,路上加緊行軍,爭取早點進到紫荊關,這樣陛下和大軍也都安全了!”

張輔一擺手道,紫荊關兩側都是長城,也就是有名的內長城,瓦剌騎兵想要突破這層防線並不容易,所以他們只人進入紫荊關,就可以從容回京了。

與此同時,王振在朱祁鎮的行宮之中,正在殷勤的向對方介紹着自己老家蔚州。

“陛下,蔚州之名的由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是趙國廉頗屢立戰功,於是趙王將蔚文封給他,後來纔有蔚州之名,第二種說法則是因爲蔚州緊鄰蔚汾河而得名,第三種……”

不過還沒等王振把話說完,就見朱祁鎮擺了擺手道:“朕現在不想聽這些,你先下去安排好撤軍的準備,這次一定要帶上足夠的乾糧,免得再下面的將士鬧事!”

看到朱祁鎮興致不高,王振也一下子醒悟過來,本來朱祁鎮御駕親征,是想效仿太宗皇帝建功立業的,結果好不容易出來一趟,苦沒少吃,卻寸功未立,朱祁鎮心裡肯定也十分失望,自然也沒興致聽自己講什麼蔚州的事。

“老奴明白,我這就交待下面的人去辦!”

王振也不敢廢話,當即答應一聲,這才退了出去。

等出了朱祁鎮的寢宮,王振這才長出了口氣,他剛纔只顧着考慮自己,卻忘了照顧朱祁鎮的心情,現在這種情況,恐怕對方根本沒有遊覽蔚州的興致。

“糟糕,如果陛下沒有興致,那我們就算去了蔚州,恐怕也不會停留,到時我不就白高興一場嗎?”

王振忽然一拍巴掌,低聲自語道。

做爲一個落第秀才,王振當初在老家時,可沒少受人白眼,特別是後來他主動自宮,進宮做了太監,更讓他成爲家鄉的笑柄,哪怕現在他有權有勢,但背後議論他的人依然不在少數。

所以王振纔想帶着朱祁鎮和大軍前去自己的家鄉,讓家鄉人見識一下自己的威風,但現在看來,朱祁鎮根本不想在蔚州停留,所以王振的打算也只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想到這裡,王振也不由的愁眉不展,有心勸說朱祁鎮在蔚州多停留幾天,卻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879.第879章 物資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第193章 自願報名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第199章 明東陵764.第764章 遇事不決找大哥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718.第718章 家事(下)374.第374章 科舉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696.第696章 蒸汽機(中)第255章 “忠臣”宋禮第252章 做票大的295.第295章 因噎廢食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716.第716章 工業時代的氣息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第23章 常家兄妹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第91章 暢談海外諸國861.第861章 偶遇第161章 又見鄭和第209章 祭祀東陵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第39章 中計了420.第420章 三天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第175章 沒有開始就已結束第198章 重啓海運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374.第374章 科舉727.第727章 婚事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207章 祭祀孝陵820.第820章 敗家子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第81章 真兇找到了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431.第431章 橄欖枝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864.第864章 帝國的延續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第242章 京官(下)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第73章 詔獄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76章 武臣入閣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470.第470章 自爆(下)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494.第494章 問罪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460.第460章 報仇(下)第74章 內閣之議653.第653章 城東小學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
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879.第879章 物資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第193章 自願報名791.第791章 威尼斯商人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599.第599章 驛站遇刺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第199章 明東陵764.第764章 遇事不決找大哥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668.第668章 對士氣的打擊718.第718章 家事(下)374.第374章 科舉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696.第696章 蒸汽機(中)第255章 “忠臣”宋禮第252章 做票大的295.第295章 因噎廢食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716.第716章 工業時代的氣息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第23章 常家兄妹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第91章 暢談海外諸國861.第861章 偶遇第161章 又見鄭和第209章 祭祀東陵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第39章 中計了420.第420章 三天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348.第348章 決戰開始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第175章 沒有開始就已結束第198章 重啓海運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374.第374章 科舉727.第727章 婚事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第207章 祭祀孝陵820.第820章 敗家子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第81章 真兇找到了719.第719章 朱勇和神機營431.第431章 橄欖枝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864.第864章 帝國的延續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第242章 京官(下)877.第877章 奪取布爾薩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第73章 詔獄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76章 武臣入閣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470.第470章 自爆(下)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494.第494章 問罪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460.第460章 報仇(下)第74章 內閣之議653.第653章 城東小學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