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

第435章 白蓮教徒

白蓮教起於南宋,是一種紮根於民間底層的宗教組織。

元朝時因爲權貴對百姓們極爲苛刻,百姓爲了與權貴對抗,紛紛抱團取暖,於是白蓮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元末紅巾起義首領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鄒普勝等人,全都是白蓮教徒。

白蓮教的信奉很雜,但主要信奉有明王和彌勒,其中韓山童就自封爲明王,據說後來朱元璋立國號時,也受白蓮教影響,這才立國號爲大明。

等到朱元璋坐穩江山後,卻立刻禁止白蓮教傳教,甚至還對白蓮教徒進行了殘酷的鎮壓,畢竟對於朝廷來說,白蓮教絕對是個不穩定的因素。

不過白蓮教的生命力卻極其頑強,哪怕明朝對它百般打壓,但白蓮教依然紮根於民間,擁有大批的信徒,這主要是因爲白蓮教的教義簡單,而且教徒彼此抱團,可以對抗外界的風險,因此哪怕官方禁止,民間依然有不少人加入白蓮教。

特別是每到災荒年間,白蓮教更是迅速發展,比如這些年山東的天災人禍不斷,於是山東一帶的白蓮教徒迅速擴張,光是唐賽兒手下的教徒,就有數萬之衆。

要知道唐賽兒只是白蓮教的其中一支,類似她的還有十幾支。

吳山娘就是白蓮教徒,天黑之後,她安置四個孩子睡下,並且叮囑大兒子照顧弟弟妹妹,這才起身出了營房。

吳山孃的老家遭了水災,地裡的糧食顆粒無收,一家人只能外出逃難,路上她丈夫把最後一塊乾糧留給才五歲的小女兒,自己活活餓死在路上。

對此吳山娘雖然悲痛欲絕,但看着四個孩子,她還是擦乾眼淚,帶着孩子逃難來到青州,終於在這裡吃上了救命飯,並且還被安排到軍營里居住,一家人總算是活下來了。

想到死在路上的丈夫,吳山娘也不禁嘆了口氣,怪只怪丈夫命不好,如果他再堅持兩天,路上就能遇到白蓮教的教友,她也是在教友的幫助下,才能帶着孩子來到青州,否則他們一家孤兒寡母的,恐怕早就餓死在路上了。

出了營房,吳山娘把門關好,順便撿了塊黃土,將門上的蓮花標誌描了幾下,這樣別人就知道家裡是白蓮教的人,就算是有手腳不乾淨的人,也絕不敢進門。

“山娘,一塊走吧!”

這時旁邊的營房也有人走出來,立刻向吳山娘打招呼道。

吳山娘答應一聲,與鄰居一起來到營房中間的一座大廳,這裡是他們這些白蓮教徒燒香誦偈的地方,這也是白蓮教徒的習俗,一般只在晚上進行。

廳中燒着燭火,正中供奉着一張彌勒圖,教徒們進來之後,自覺去取香,然後上前恭敬的上香,旁邊有身穿白衣的教徒引導。

吳山娘上過香後,就在大廳中找位置坐下,周圍都是和她一樣的教徒。

對於現在的日子,吳山娘他們也都十分的感恩,不僅僅是感謝彌勒保佑,更感謝佛母派人帶他們來青州,另外還有那位放糧賑災的大貴人,據說是王爺的兒子,這讓不少人第一次知道,原來官府中也有好人。

等到人來的差不多了,只見一位長者手託經書走上前,爲衆人誦讀佛經,講解經書中的真義,吳山娘這些人不管聽不聽得懂,一個個都十分安靜,不敢大聲喧譁。

等到長者講完經後,這纔有一箇中年人走上前,這個中年人名叫王嶽,是這片教徒的頭,一般稱他爲王教頭,上頭如果有什麼命令,一般也都是通過王教頭傳達,當然教徒如果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也都是直接找王教頭。

只見王教頭掃視了一下大廳中的教徒,這才高聲開口道:“各位兄弟姐妹,佛母最近傳下法旨,咱們逃難來到青州,漢王世子放糧賑災,不但給了他們一口飽飯,也給了咱們一個安身之地。”

王教頭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說道:“不過咱們有手有腳,朝廷也不能一直養着咱們,畢竟漢王世子要來的糧食再多,也有吃完的時候,如果等到糧食吃完,你們說咱們該怎麼辦?”

王教頭的一句問話,立刻引發了下面教徒的議論,有不少人也都露出擔憂的神色,畢竟他們爲了逃難,一路上有不少親戚朋友都餓死在路上。

現在好不容易纔找到一個能吃飽飯,能睡好覺的地方,如果再讓他們過上以前那種飢寒交迫的日子,恐怕所有人都不願意。

“教頭,朝廷能不能送我們回鄉,然後給我們發放農具和種子,讓我們自己耕種,到時糧食長出來了,自然也就不愁吃穿了。”

這時有人站起來問道。

“回去?老子打死都不回去,我老家早就被水淹了,現在就是一片爛泥地,連地主都跑了,更別說我這個小佃戶,回去也沒有自己的一分地,到時還是給別人幹活!”

這時立刻有人跳起來反駁道。

“我也不願意回去,畢竟咱們都是在老家活不下去了才逃出來,回去不是找死嗎?”

又有其它人站起來附和道,引得不少人也都紛紛贊同。

在座的教徒之中,絕大部分都是一貧如洗,哪怕沒逃難前,也都是佃戶,靠着租種地主家的田地過活,不但要承擔沉重的田租,而且還要受當地官員的盤剝,一家老小都在生死線上掙扎,一不小心就可能餓死。

看到下面衆人的爭吵,王教頭終於再次開口道:“各位兄弟姐妹,我知道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回去,佛母也清楚大家的難處,所以佛母給大家尋了一個更好的去處!”

王教頭說到這裡,卻故意賣了個關子,隨後一臉神秘的向衆人問道:“咱們白蓮教一向信奉彌勒,與佛門同出一源,不過你們可知道佛出自哪裡嗎?”

“佛不就是佛嗎,有什麼出處?”

下面的人卻都是一臉茫然,畢竟這些教徒都來自底層,根本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自然無法回答王教頭的提問。

(本章完)

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第108章 吃着火鍋唱着小曲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414.第414章 盤問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293.第293章 香皂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440.第440章 郭縣令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410.第410章 搬救兵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第168章 蜀王的信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135章 內閣成立第229章 舊港求援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401.第401章 牧民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586.第586章 求情第160章 胡濙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642.第642章 兩頭下注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460.第460章 報仇(下)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503.第503章 報紙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第207章 祭祀孝陵650.第650章 報紙的問題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474.第474章 父與子(上)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607.第607章 冒險584.第584章 離京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312.第312章 費盡心思出海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第79章 餘孽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第223章 劉家港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943.第943章 聯手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792.第792章 土包子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459.第459章 報仇(中)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440.第440章 郭縣令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
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第108章 吃着火鍋唱着小曲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414.第414章 盤問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293.第293章 香皂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440.第440章 郭縣令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410.第410章 搬救兵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第168章 蜀王的信638.第638章 朱高煦稱帝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第135章 內閣成立第229章 舊港求援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401.第401章 牧民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586.第586章 求情第160章 胡濙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642.第642章 兩頭下注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357.第357章 真正的以夷治夷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460.第460章 報仇(下)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503.第503章 報紙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第122章 抓捕紀綱(下)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第207章 祭祀孝陵650.第650章 報紙的問題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474.第474章 父與子(上)448.第448章 臨陣退縮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607.第607章 冒險584.第584章 離京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312.第312章 費盡心思出海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第79章 餘孽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第223章 劉家港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943.第943章 聯手318.第318章 打造武器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792.第792章 土包子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296.第296章 海禁與倭寇459.第459章 報仇(中)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305.第305章 交換人質(下)440.第440章 郭縣令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