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重啓海運

第198章 重啓海運

“瞻壑你確定嗎?”

朱高熾看到朱瞻壑堅持海運更划算,一時間也懷疑他是不是算錯了,或者是發燒燒糊塗了?

“皇爺爺、大伯!你們請想,漕運的成本可不止船隻和船員,最重要的還是河道的維護!”

朱瞻壑神色鄭重的解釋道。

“現在運河雖然疏通了,但這並不是一勞永逸,而是每年都需要派人維護河道,甚至每隔幾年,還要清理疏通一下河道,光是維護和疏通河道的成本,就遠比船隻和人員的成本高上無數倍!”

“你說的這些我知道,但運河疏通後,可不僅僅只用於運糧,南北貨物都可通過這條運河運輸,另外運河流經之處,也可以灌溉兩岸的農田,防止旱澇災害等,所以疏通運河的開支,不能全算在漕運頭上。”

朱高熾卻並不贊同朱瞻壑的看法,當然他說的也有道理。

“我承認運河的確還有其它的便利,可大伯您想一想,南方的糧食經運河運到北方,這途中經過多少州縣,又需要過多少關卡?運費、船隻的修理費用、糧食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等等,這些費用又都要從誰身上出?”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繼續道。

“現在可能還不明顯,但漕運可是個肥得流油的差事,日後肯定會有人想要從中撈錢,途經那麼多州縣和關卡,又有那麼多的開支項目,如果真有人伸手,想要撈錢簡直太容易了,而且想查都沒辦法查,最後可能運一石糧食,就需要花費兩三倍,甚至是四五倍的糧食費用!”

朱瞻壑這些話絕不是危言聳聽,歷史上漕運一直被人詬病,就是因爲利益太大,導致弊病叢生,官吏貪腐、勒索百姓、沉重的徭役逼得百姓家破人亡,甚至聚衆反抗。

就連負責漕運的中下層官兵,也同樣苦不堪言,不斷出現軍士逃亡的現象。

“瞻壑伱說的太嚴重了吧,我大明立國以來,嚴懲官員貪腐,他們應該不會那麼明目張膽的撈錢吧?”

朱高熾被朱瞻壑的描述也嚇了一跳,隨後又有些懷疑的問道。

“大伯,隨着漕運的發展,日後的情況只會比我描述的嚴重百倍,甚至等到漕運形成一條牢固的利益鏈,到時就連朝廷想要動它,也根本不可能了!”

朱瞻壑痛心疾首的再次道。

漕運的出現,初期的確爲明清兩朝帶來一些便利,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條貫通南北的利益鏈條,卻成爲一部分人牟取私利的工具,使得漕運就像是一條吸血蟲一般,不斷的吞噬着帝國的鮮血。

所以到了清朝道光年間,撐不住的滿清終於重啓海運,第一次海運就承擔了漕運糧食總量的一半,後期海運更是承擔了糧食運輸的絕大部分。

要知道那時經過明清兩朝的海禁,中原的造船技術並沒有太大的進步,甚至可能還不如鄭和的福船,因此滿清能做到的事情,大明沒有理由做不到!

相比於朱高熾的懷疑,朱棣這時卻眉頭緊鎖。

之前他沒有仔細考慮這方面的問題,現在經過朱瞻壑的提醒,他這才猛然醒悟,自己的確太大意了,漕運這條線的利益太大,日後肯定會有無數人伸手,到時再想整頓可就來不及了。

“瞻壑,漕運的確可能會發生你說的情況,但若是改爲海運,就能避免這些情況了嗎?”

朱棣沉思良久,終於擡頭向朱瞻壑問道。

“海運最大的好處,就是從點到點,中間不需要在別的港口停靠,比如從蘇州那邊出海,直接就可以抵達天津,所以只要管好起始點和終點,就可以杜絕大部分的貪污腐敗,更不會驚擾沿途的百姓,讓他們在農忙時去做勞役!”

朱瞻壑十分肯定的道。

正是海運的這些優點,所以滿清纔會最終啓用海運,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取代了漕運。

“那出海的風險呢,萬一遇到一場大風暴,就可能導致整個船隊傾覆!”

朱高熾這時再次提出反對的意見道。

“海上的天災是可以預測的,比如風暴一般只發生了夏秋兩季,冬天和春天很少遇到風暴!”

朱瞻壑說到這裡,再次向朱棣行禮道。

“皇爺爺,當初我獻給您地球儀,就是想讓您知道,這個世界之大,海洋佔了整個世界的絕大部分,所以我大明絕不能忽視海洋,反而要積極投身於大海,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已經開了一個好頭,既然如此,那爲何不再努力一把,讓海運代替漕運呢?”

朱棣聞言再次沉思片刻,隨後這才神情凝重的問道:“你真的覺得海運能代替漕運?”

“肯定可以!”

朱瞻壑聽出朱棣語氣中已經有所鬆動,當即加了把勁繼續道。

“出海的風險的確很大,但並非無法克服,比如造船的技術一直在進步,鄭和他們駕駛的福船,如果放在千年前,恐怕古人都無法想像能造如此堅固巨大的船隻,皇爺爺現在也可以鼓勵工匠改進海船,造出更大、更安全,操作更簡單的船隻,到時海運的成本自然也會更低。”

“有了更大更安全的海船,你爹與大明的聯繫也就更緊密了,你小子是不是打的這個主意?”

朱棣呵呵一笑,一語道破朱瞻壑的想法道。

“孫兒承認,我的確有這樣的想法,甚至我希望能有一種日行千里的船隻,這樣我爹若是想皇爺爺了,可以乘船在幾日內回到大明探望!”

朱瞻壑十分誠實的承認,但隨即又繼續道:“不過相比這些私事,我更希望見到我大明的海船巡遊於四洋之中,各地港口皆有我大明官商的身影!”

聽到朱瞻壑描述的場景,朱棣也不禁心中激動,只見他來回走動了幾趟,最後猛然停下道:“好,朕就依你所言,重啓海運,不過此事必須由你來親自督辦!”

“孫兒領旨!”

朱瞻壑聞言,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答應下來,重啓海運不但利國利民,對他自己也是一個不錯的磨鍊,最重要的是,掌控海運,對日後支援朱高煦也極爲重要!

(本章完)

364.第364章 歸程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832.第832章 還人情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242章 京官(下)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第80章 當面對質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第38章 木秀於林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第8章 大蒜加酒(下)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503.第503章 報紙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第199章 明東陵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第143章 討公道(下)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第87章 長頸麒麟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第167章 絕處逢生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367.第367章 彌留之際(下)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965.第965章 進攻開始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320.第320章 大烏龍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928.第928章 廢除殉葬436.第436章 移民(上)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942.第942章 脫脫不花(下)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503.第503章 報紙407.第407章 佛母(下)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第57章 連鎖反應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364.第364章 歸程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462.第462章 好事第168章 蜀王的信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第74章 內閣之議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中)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第34章 老子打兒子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第256章 一封信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第259章 大型打臉現場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
364.第364章 歸程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828.第828章 引爆衝突832.第832章 還人情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第242章 京官(下)第13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第80章 當面對質287.第287章 別羅裡之戰(上)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第38章 木秀於林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第8章 大蒜加酒(下)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606.第606章 禁止回京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503.第503章 報紙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第199章 明東陵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第143章 討公道(下)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第87章 長頸麒麟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724.第724章 神秘金先生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第167章 絕處逢生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367.第367章 彌留之際(下)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965.第965章 進攻開始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320.第320章 大烏龍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928.第928章 廢除殉葬436.第436章 移民(上)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962.第962章 前方就是土木堡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942.第942章 脫脫不花(下)450.第450章 安置新移民(下)503.第503章 報紙407.第407章 佛母(下)836.第836章 大災之年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第57章 連鎖反應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202章 朱瞻圻的身世(上)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364.第364章 歸程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第71章 詹事府開在詔獄嗎?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430.第430章 朱瞻圻的動向462.第462章 好事第168章 蜀王的信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第74章 內閣之議第31章 拍賣(新書求推薦收藏)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中)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341.第341章 收一點利息第34章 老子打兒子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第256章 一封信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第259章 大型打臉現場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919.第919章 直布羅陀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14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